农业时代思维在今天的中国是深入很多人骨髓的,他们以为只要把芯片行业全拿过来了中国就进入发达国家了,全球芯片制造5700亿美元,即使中国能把芯片全部制造,全世界都用中国芯片,人均制造业GDP能增加400美元,按照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分配,服务业还能提高500美元,即全世界都用中国芯片,电动车里的车载芯片全用中国芯片,苹果手机里的芯片也是中国制造,中国的GDP也只能增加不到人均1000美元,前提是美日欧的芯片厂商全部竞争失败。同理,即使全世界都都用中国汽车,国外的汽车厂商全倒闭了,按照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比增加值,也只能增加人均1000美元。如上这种情况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中国科技已经先进到超越世界科技10年或者20年,国外必然也有贸易保护主义。到今天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接近天花板的状态,即使产业升级完全成功,中国制造业再增加50%GDP,占比全球制造业达到55%以上,按照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值同比增加,也无法将中国拖入发达国家行列。何况,中国第二产业的支柱建筑业再全面走下坡路,地产基建基本都接近尽头,这两者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和GDP相关是接近40%。唯有全力发展服务业,同时进行产业升级,才有可能将中国GDP做大。而发展服务业GDP的前提是要做到贫富差距缩小,这是需要社会改革真刀真枪改革的。欧洲能做到服务业占比70%以上,和欧洲普惠式的福利有关,美国也有明显对底层的搂底制度,个人破产法保护,底层直接发食品券,食物银行,这样造成了即使身无分文,也可以吃的饱饿不死。他们才敢真正放心花钱。不做这些,无法做到服务业的大幅提升,人民是没有安全感的,自然不会消费。有的人短视的认为这是欧洲美国在养懒汉,看不到普惠式的福利会显著提高全社会消费,这自然也是农业时代的思维,饿死吃饱全靠天。 这些人怎么都想不通,美国高技术公司多,科技公司多也算了,欧盟如此拉胯也怎么能进入发达国家,欧洲工业GDP是2.33万亿美元,欧盟人口是4.47亿,欧盟人均工业GDP是0.51万美元,即3.6万人民币。中国工业附加值是40万亿人民币,人均工业产值是2.85万人民币,中欧工业人均差值在20%左右,但是欧盟人均GDP是3.84万美元,是中国的人均3倍还多。大聪明们脑袋想破了也想不出为什么。即欧盟的2次分配比中国做好很多。这些人以为2次分配只是为了社会公平,根本看不到二次分配做的好,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GDP,人民有钱消费,服务业有大发展的基础。而中国目前的二次分配是无法做到服务业大发展的基础的。他们只会用一句话来搪塞,他们的GDP是虚的。他们以为制造业发展好了就能人均大幅度提高,那是初始阶段可以,现在不行。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即使全世界的工业都给中国做,是全世界所有工业,所有制造业,包括当地的建筑,基建,供电,入门工业品,从大飞机到汽车,从芯片到刮胡刀,从原创药到当地的工业发电,从澳洲的铁矿开采到中东的石油开采,全给中国做,也只能保证中国人均达到2万美元出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那得把全世界的工厂全部给消灭了,要把全世界的资源都集中到中国,这不仅要科技领先世界50年,还得没有任何保护主义,而且当地的资源都属于中国,你们想想可能吗?因为全世界的工业GDP才14万亿美元,平摊到中国每个人都上才1万美元,按照目前4:5的工业:服务业比值,加上农业最多不会超过2万3000美元人均GDP。这个是天天说实业的人根本想不到的真像。工业产值是稳定的,因为多产出的工业不会让人多增加需求,多产工业品最终的过程只能是工业品大跌价。实业发展在中国已经到头了,除了部分能产业升级,靠工业拉动GDP已经没有任何前途。唯有大幅度缩减贫富差距,普惠式的提高人民福利,激活人民的消费欲望,提高服务业产值,中国才能进入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巨大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发展,二次分配做的不好不是公平不公平是完全拖住了中国的发展。但是过去几十年,没人愿意正视,都是能过就过,想靠制造业就进入发达国家,按照中国的体量,经过简单的计算就知道,是不可能的。当然很多人假装不明白,希望生产能解决所有问题,解决不了,就是有的东西还生产不了,结果生产了大量无人居住的房产,大量库存的汽车,大量各种累计的商品,回头一看,没人买,然后假装不知道原因。现在发生的一切,1925年佛罗里达房产泡沫破灭后,都遇到过, 不稀奇。教科书上一直写的很清楚。其实即使是美国,工业人均GDP也只有0.75万美元,和中国不到人均工业差值80%,但是人均GDP差6倍。你看这群大聪明对服务业那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就知道,他们根本不知道运行的真相是如何的。同时他们也假装不知道人民币为何到现在还是无法国际化的原因。
dragonfire 发表于 2023-06-23 20:42

探讨一下,会不会中国从来没指望人均GDP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提倡发展制造业,只是为了利用人力成本低的优势,保持住几个一线城市的上层阶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