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门,净宗法门,太殊胜了!能真正修行,真修行就有心得,对极乐世界真有信心,没有丝毫怀疑,你又能喜欢劝告别人,把净土劝告别人。我到此地来看到一本书,台湾出版的,叫《静老说的话》,安静的静。是个老人,过世了,前几年过世了,九十八岁过世的,一生念佛,他用最浅显的话把极乐世界介绍给大家,言简意赅。我还没看完,看了一半,说得真好,经论要讲得不好人家听不懂,他的话人家听得懂,与经里面所说的没有违背,是一本好书。我听说,应该他的弟子说的,他希望这本书将来有缘分让我看到。现在缘分成熟了,我看到了,我给他做证明,这本书是正法,不是随便说的,依这本书里面教诲去修行,决定得生净土。我跟大家做证明,用什么做证明?我来流通这个书,我把它印十万册赠送给大家,用这个方法。
邪正从哪里分?真诚心、恭敬心。真实的智慧、慈悲就跟阿弥陀佛相应,一生修行没有越轨、没有差错。这人我没见过面,已经往生了。听说他九十六岁的时候,看起来像六十多岁的人。这个没有修持的功夫做不到,八十以上就老态龙钟,看到衰老了,九十八岁看不出衰老,太难得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九十岁的时候还看不出衰老,他老人家九十七岁走的,但是九十五岁以后,衰老的相就现前了。这个静老九十八岁都没有衰老的相,这是真修行人。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忧虑,忧能使人老。人为什么会衰老?他有忧虑,他有操心的地方,他没有完全放下。完全放下,没有忧虑、没有操心的地方,就不容易衰老。所以这是在世的时候他就现身说法,现这个瑞相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他的相生起仰慕的心。他的这个相好,身体这么健康,从哪来的?从清净心来的,从平等心来的。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平等心是菩萨。心不清净、不平等,很容易衰老。
佛在这里劝导我们,要欢喜把净宗介绍给别人,乐为人说。乐是欢喜,喜欢跟别人说,劝导一切众生真信真愿,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同入弥陀一乘愿海,这才是真正的知恩报恩。念佛法门流通,这是符合如来的本愿。这个如来是谁?第一个是阿弥陀佛,第二个是释迦牟尼佛,第三个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是故《法华经法师品》」,里面有一段话说,我们把这段话念出来,「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这是最少,《法华经》里头的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个书写就是现在的印刷,从前没有印刷术,经典流通完全靠抄写,现在不必抄写,印刷成本很低,数量很大,这流通广。「种种供养经卷」,愈多愈好,「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这个人做这么多、大的好事,流通法宝是世间第一等的好事,不求回报的流通那个功德更大。
下面这句话你看到了,你对你自己就很放心了,一切世间所应瞻奉。瞻奉,你看「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你的衣食住行自然有人供养。谁供养你?诸佛菩萨供养你,护法善神供养你,你不会有欠缺,你不会有灾难,你也不会有病痛。你的心,你的言语、你的行为,是菩萨的行为。我看到《静老说的话》这本书,那是菩萨行为,绝对不是凡夫。「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上说的,等于给我们做授记,我们能够依教奉行,见贤思齐,看到静老我们要向他学习,那你也是菩萨。
摘自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一一集) 2014/2/2 台湾台南极乐寺
邪正从哪里分?真诚心、恭敬心。真实的智慧、慈悲就跟阿弥陀佛相应,一生修行没有越轨、没有差错。这人我没见过面,已经往生了。听说他九十六岁的时候,看起来像六十多岁的人。这个没有修持的功夫做不到,八十以上就老态龙钟,看到衰老了,九十八岁看不出衰老,太难得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九十岁的时候还看不出衰老,他老人家九十七岁走的,但是九十五岁以后,衰老的相就现前了。这个静老九十八岁都没有衰老的相,这是真修行人。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忧虑,忧能使人老。人为什么会衰老?他有忧虑,他有操心的地方,他没有完全放下。完全放下,没有忧虑、没有操心的地方,就不容易衰老。所以这是在世的时候他就现身说法,现这个瑞相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他的相生起仰慕的心。他的这个相好,身体这么健康,从哪来的?从清净心来的,从平等心来的。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平等心是菩萨。心不清净、不平等,很容易衰老。
佛在这里劝导我们,要欢喜把净宗介绍给别人,乐为人说。乐是欢喜,喜欢跟别人说,劝导一切众生真信真愿,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同入弥陀一乘愿海,这才是真正的知恩报恩。念佛法门流通,这是符合如来的本愿。这个如来是谁?第一个是阿弥陀佛,第二个是释迦牟尼佛,第三个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是故《法华经法师品》」,里面有一段话说,我们把这段话念出来,「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这是最少,《法华经》里头的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个书写就是现在的印刷,从前没有印刷术,经典流通完全靠抄写,现在不必抄写,印刷成本很低,数量很大,这流通广。「种种供养经卷」,愈多愈好,「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这个人做这么多、大的好事,流通法宝是世间第一等的好事,不求回报的流通那个功德更大。
下面这句话你看到了,你对你自己就很放心了,一切世间所应瞻奉。瞻奉,你看「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你的衣食住行自然有人供养。谁供养你?诸佛菩萨供养你,护法善神供养你,你不会有欠缺,你不会有灾难,你也不会有病痛。你的心,你的言语、你的行为,是菩萨的行为。我看到《静老说的话》这本书,那是菩萨行为,绝对不是凡夫。「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上说的,等于给我们做授记,我们能够依教奉行,见贤思齐,看到静老我们要向他学习,那你也是菩萨。
摘自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一一集) 2014/2/2 台湾台南极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