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茶人三部曲
作者:王旭峰
我是从卓越网买的,连接在此:http://www.joyo.com/product/book.asp?prodid=zhbk000671&uid=uss7z6uofsw97suwq7ggagugg&ref=search%2D%B2%E8%C8%CB%C8%FD%B2%BF%C7%FA )
这是杭州作家王旭烽获茅盾文学家的作品。喜欢茅盾文学奖,是从《平凡的世界》开始,相信这部书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后来便一直关注,知道《茶人三部曲》已经很久了,却到今日才见了庐山真面目。总的来说,我给这部书四颗星,我喜欢它。可能是因为我不深谙历史,或者作者太过理想主义,或者作者想把所有代表那个时代的人物特质统统都反映到杭氏家族和与这个家族有关的人的身上,因而便觉得这个家族太过奇特而远离了生活本身。而我,比较喜欢那种贴近生活,描写生活,真实于生活的作品。这是为什么这部作品在我心中少了一颗星的原因。
看完《茶人三部曲》,我瞬间想到的一个词叫做:韬光养晦。韬光者,敛藏光采也;养晦者,隐居匿迹也;韬光养晦,为隐藏才能与行迹,低调,谦恭的生活。这部作品分为三部:《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和《筑草为城》,分别讲述了杭氏家族的成员在辛亥革命前后,抗日战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作为和命运。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人是理想的,热情的,盲目的,冲动的,浪漫的;而另一些人是注重心灵的,细腻的,远观的,沉着的,忧伤的;前一种人属于开创和建设历史的先锋,他们可能是与历史方向相左而被无情的淘汰,也可能是时代浪尖的弄潮儿,那种一呼百应的人物。后者只是历史的见证者,清醒的评论者。相比之下,后者的特质更吸引我一些,如书中的杭嘉和。
我记得有一个细节描写是说文化大革命期间,白夜在新年夜访杭家。有大量的笔墨叙述着杭氏家族的女人清洗茶具,弄雪水泡茶,寻找花瓶插腊梅,白夜目瞪口呆地看着,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还可以这样生活,外面都已经天翻地覆了啊!杭家的女人不是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了吗?
———我很喜欢这段,感觉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任何时候,吃饭喝茶,洗衣做饭,平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有的人可能是因为愚昧而这样“生活”,有的人是因为漠然,还有的人是因为透彻,是因为清高……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殊途同归的表现方式就是“生活”,“活着”。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这群人才是历史的真正承载者,而且,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生活,也就因此变得韵味悠长,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