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工作状态来夸夸我家天佑和汉良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17824230285651&mod=zwenzhang
当天神般的程天佑遇到了男神钟汉良 (总/终结篇)
不忧伤,这部剧很特别,从刚刚开始的“只想欣赏钟汉良的演技”,到深深地爱上了程天佑,从“这种剧不是我的菜”,到喜欢上它,也算是追星(心)路上的又一个美好的相遇吧。记录下来,收入《一本追星(心)的书 》(附文[1])。
1) 剧与观剧
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剧也是如此。尤其是不忧伤这部剧,被群友吐槽为没有拼搭好的百衲布(quilt),更是如此。
世界很大,生活就像是个万花筒,这部剧想要讲述的是一群人的故事,而不只是天生爱情的百转千回。所以,无论从群戏的角度看,还是从导演散文般的叙事手法看,还是因为这部剧是二版合一,它真的很像是一块百衲布。
该如何评价这块百衲布呢?因为喜欢钟汉良,便愿意和他从同样的角度来看一部剧。不见得很客观,但也无碍,因为每一篇剧评都是主观的自我感受。
他说,这部剧有逻辑,我做了观剧笔记,记录下每集的故事情节,写了上半部剧的剧情梳理(附文[3])。主线的故事发展跌宕起伏,连续性好,节奏感强,完全合情合理 (下半部同样,只是时间精力有限,没有写出来)。
他说,这部剧很温暖,他说,希望大家不要把它看作单纯的偶像剧。的确,剧中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有生活的体验,做人的道理。曾经看过一位禅师对“大爱”的解读。“大爱” 不仅仅只是对爱无条件的奉献,它也是一个人的修行,学会“懂得”的过程。只要不自私自利,不懦弱狭隘,努力懂得他人,懂得自己,那么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每个拥有大爱的人都能遇到更好的人生。无论是守护的“合”,如天佑,如北小武,如金陵,还是释怀的“离”,如凉生,如宁信和未央,如钱至,都是人间爱的温暖,和谐而美好。
另外,作为一名粉丝,知道一些这部剧制作和播放过程中的遭遇,也肯定还有很多我未知的幕后故事。所以,我不会太去计较一些无法补救的硬伤或bugs。我也不会太受某些演员演绎的影响,因为钟汉良在白玉兰访谈中曾说,年轻演员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的确,演员 “无中生有” 一个角色,取决于他(她)对角色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和一名演员的阅历和素质息息相关。所以,不能强求所有演员的尽善尽美,专注剧情就好。
在我眼里,这块百衲布虽然不算精致,有个别不是很和谐的搭配,拼接处有明显痕迹,甚至是灾难性的,但是,瑕不掩瑜,真的很好看的剧,有情有理,还有诗情画意般的镜头语言,和婉转悠扬的配乐插曲,都非常令人感动。
所以,我作为钟汉良的粉丝,会比路人更喜欢这部剧。
观剧过程中,有个意外的收获,程天佑和钟汉良让我拥有了更多的同理心。有2句英文名句一直伴随着我,帮助我理解和感受剧中的故事和人物,不去在意他人的吐槽。
“We don’t see things as they are, we see them as we are. -- Anaïs Nin” / “We see the world, not as it is, but as we are ---- or, as we are conditioned to see it. -- Stephen R. Covey” 就是说: 我们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是事物的真实存在,而是我们主观意识的存在,取决于我们是谁,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舆论的影响。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的理解、包容和自省。
剧中有个很好的例子。同样是“姜花”,在天佑和凉生的心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涵义:
天佑说, “姜花是世界上最美丽,也是最顽强的花,就像你,姜生。"
凉生说,“其实,我到了法国以后才知道,原来姜花,不是生姜开的花。看来,我种的生姜,永远是开不了花的。不过,我知道了姜花的花语,就是将记忆永远留在夏天。"
所以,如果完全放弃自以为是的理念,以理解而不是judge(评判)的心态,设身处地的去读懂爱的磨砺与成长,我发现,自己真的走进了天佑的内心,爱之所爱,痛之所痛,并非爱屋及乌,是真的被他的大爱深深打动,不卑微,且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