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34388|回复:338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长相思+曾许诺-读后和观后感(剧透慎入)

头像
33操作1 #
头像
1 #
33
23-08-07 15:0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长相思+曾许诺-读后和观后感(剧透慎入)

长相思+曾许诺-读后和观后感


《长相思》和前传《曾许诺》都是以炎黄之战为背景。书里一部分主要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电视剧里的辰荣是神农的谐音,对应炎帝神农氏。西炎是轩辕的谐音,对应黄帝轩辕氏。


祝融是神农氏子孙,在前传里是个反派,但是一次战斗失败后誓死不降。还设计了乍降仪式引火山喷发,害死了玱炫(书中是未来的黑帝颛顼)的父亲,黄帝嫡出四子,小夭母亲同母哥哥轩辕昌意。小夭的母亲轩辕妭又化名西陵珩提前识破了这个阴谋,分别去轩辕和高辛(电视中叫皓翎)处求援。轩辕的求援被同父异母的弟弟九王截住延误,高辛王少昊是名义小夭的父亲,与小夭母亲约定的政治夫妻。他在小夭母亲切指为誓的情况下拒绝让自己的军队涉险。山火喷发,昌意不肯离开自己的军队,与祝融同归于尽。自此黄帝嫡系子全亡,只剩嫡孙颛顼。


后来昌意妻子为夫报仇,刺杀九王被九王亲娘阻挡,因为误杀黄帝妃子,昌意妻自尽。九王誓除昌意子颛顼,小夭母亲为兄报仇,也为了保护颛顼,暗杀九王。


后来黄帝装病,利用小夭母亲上战场扰乱炎帝这边的蚩尤,因为蚩尤在和小夭妈谈恋爱。本来战场局面对神农一边有利。然而因为战争中引发的大水使生灵涂炭,小夭母亲用自己的太阳之力蒸发水分,却无法控制力量走火入魔,蚩尤以心换心,牺牲自己救回来小夭母亲的神智。黄帝趁机举兵,彻底打败神农炎帝一派。


轩辕入主中原。神农氏一支祝融家族投降,赤水丰隆与神农馨悦就是这家后人。双胞胎男姓赤水,女姓神农这个事情很有趣,那就是让神农氏王族没有了继承人,神农只能联姻当王后。神农手下大将也是神农氏一支,共工不降继续打游击,这就是《曾许诺》的结束和《长相思》的开始了。


赤水在内的四大家族和涂山狐狸家,在这个时候是中原地区的无冕之王。虽然黄帝在军事上打败了炎帝,神农氏称臣,但神农氏因为炎帝神农还有他的儿子都曾是很得人心的,并非暴虐统治,所以中原地区轩辕氏黄帝的影响并不太强。有这个地区作为缓冲,高辛、也就是小夭的父亲偏安一隅,受到的压力也就并不太大。所以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五大家族还是高辛,都应该是名义上臣服轩辕,但是有在暗中支持神农的义军。


是要不断削弱轩辕氏,从而保持世家、高辛、轩辕三足鼎立的旧局面,还是结束分裂,让一个力量一统天下,这里有新旧势力的变化。璟和赤水长隆代表了五大家族的新势力,少昊-小夭的父亲作为另一方,还是炎黄之争的旁观和幸存者,他们有了和旧世界不一样的想法。


小夭是高辛王姬,按旧世界的操作,她最好的归宿就是和世家之一或者涂山氏联姻,或者在轩辕继位之争尘埃落定以后嫁入轩辕家作为王后之一,这就是阿念和神农馨悦写好的命运。以小夭不受拘束的性格,如果下嫁入涂山和赤水,更好;一方面适合她的个性,一方面保持最平衡的状态,当前的和平状态不会打破,而且有利于高辛。


相柳和她除非放弃各自身份,否则绝对不能联合起来,否则就是高辛与神农叛军联手,轩辕讨伐高辛就可以名正言顺。


在轩辕的继位之争上,小夭作为嫡系遗孤,她和谁联手,就是另外一个遗孤-表哥的助力,反之亦然。如果小夭不放弃身份,和相柳-神农义军走到一起,表哥也再无继位的可能。


前期,小夭拒绝相柳/防风邶,不是因为璟,是因为玱炫和父亲。


相柳为何不能放弃立场,这就是中国传统上的舍生取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士为知己者死。如当年蹈海的宋朝官民,如当年被灭十族的方孝儒。但是他在不放弃立场的前提下,为小夭谋划了最好的归宿-璟。


璟为何原本放弃涂山家,后来又坚持要做族长。先是因为他意识到为世家的谋划并无益处,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后来是发现他的兄长在暗自与轩辕家另外几个黄帝的庶出儿子联合。以他的判断,他认为这几个人不配入主轩辕和中原,如果在争夺中失败,会是涂山氏长久的祸患,所以他要以族长之力来阻止。璟支持表哥登位以后,如果不是因为表哥的私心对小夭,他的筹划可以说是完美,保存了涂山氏,并且抱得美人归。可惜璟的弱点就是,不会以最坏的心思提防其他人。


表哥的婚姻全是政治婚姻,身在帝王家,他无比清醒。黄帝原来不看好他这个嫡孙,是因为他的父亲昌意是个对政治不关心的性子,母亲更是一生一人的若水族人,即使给他这个位置;也守不住。只有当表哥显示出了帝王心术和对应的品质和能力以后,位子才能给他。


环环相扣,每个人在宿命的轨道上运行,也都在努力的打破宿命。孤独却勇敢,向死而生者如相柳、痴心一片以柔克刚者如璟、并未被权力完全侵蚀者如玱炫,才成就了小夭最后的岁月静好。


人生原本不只是谈恋爱啊。小说里的幸福,在真正的人世间有多少机会实现?


小说里小夭的归宿只能是璟。长相思前传-《曾许诺》里,小夭的祖母选了表哥一样的人设-黄帝,最后在黄帝后宫的倾轧中悲剧了。小夭的母亲选了相柳一样的人设-蚩尤,在家国大义的争斗中,也悲剧了。所以《长相思》里,作者造了一个室外桃源里的璟,有能力却选择不入世。只有远遁于世外桃源,远离这世间的纷争,才是小夭这样出生于王室会被男人争夺的女子的岁月静好。可惜,世间有力的男子多要称王称霸,建功立业,或者追寻心中的大义,所以效颦莫笑东施女,头白溪边尚浣纱。《长相思》,其实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至情至性者难容于尘世的一首挽歌。


———

顺便说一下我最近看了会儿史记,把三皇五帝给理顺了辈分关系。长相思的书粉应该认出来一些人了。图里缺一个,最后夏禹娶涂山氏,生夏启。所以最后是表哥的孙子娶了小夭的孙女,开启华夏。^_^


史记里主要记载轩辕家的故事,神农氏相关的记载很少,祝融、共工、后土、相柳、帝女桑就要看山海经。


解释一下下面这个图(来源:史记.五帝本纪)

我的理解是,表哥黑帝颛顼生了一大窝不成器的仔仔。然后他去了以后帝位给了大哥的孙子,自己的侄儿白帝帝喾(这个长相思给改成长辈了)然后帝喾俩儿子,哥哥死的早,弟弟就是尧。


尧生了儿子丹朱,有名的不好,其实就是爱唱歌跳舞(注意,丹朱是香蜜里的谁?),当不了大任。尧发现自己叔祖那一支里有个很小辈的有为青年叫舜(舜的辈分好低,但是史记就这么写的),就招来当女婿,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他,又是女婿又是本家。一个女儿和舜生了个不太中用的儿子叫商均。


当时水患严重,舜让自己的叔祖祖祖辈的鲧(滚)去治水,治水不灵杀了他。但是又让他的儿子禹去干,(窃以为是想也干掉这个儿子,虽然据说舜是个厚道人),没想到禹干成了,而且还联合了涂山氏,最后成功当上了下一任大首领。最后舜把位置“让”给禹,自己去南巡,死于苍梧(广西)之地,尧的俩闺女二妃哭出血泪成潇湘竹,然后也死了。


结论就是所谓的尧舜禹禅让,让来让去其实都是本家亲戚。还有,貌似过程也不是太和平。


禅让的时候是有个形式,就是尧的儿子丹朱在一个地方,舜在一个地方。然后部落首领们去拜谁多,谁就上位。同样的商均和禹也这样来了一遭。有点儿那个原始的选举的感觉。但是到了禹的继承人的时候,大家选的是伯益,但是夏启靠武力上位。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23-08-07 16:2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自己写的,不过看透了也就没太大意思了。

人生在世,便是“不得已”三个字贯穿始终。

Advertisement
头像
3操作3 #
头像
3 #
3
23-08-07 18:3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写的真好👍


感觉剧中有点小不同,开始介绍是皓翎国力最强,辰荣地肥人多,西炎军事最强。后来阿念说道皓翎王很开明,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灭辰荣之前,西炎皓翎联姻,都有远交近攻的意思。辰荣灭国后,只有清水镇不属于西炎皓翎。但清水镇很多商铺都是俞老板管,属于涂山氏。

剧中是涂山璟先劝说丰隆,然后丰隆找到苍玹,让他到中原,就是原来的辰荣地盘。剧中苍玹和丰隆有一统天下的雄心。

小夭对苍玹最大的助力似乎不是她朝云峰嫡系的身份,这个身份苍玹也有,而是她皓翎大王姬的身份。

如果不是小夭一定要帮助苍玹,和涂山璟一起,夹在西炎和皓翎之间闷声发财感觉也可以。或者如果相柳愿意入赘,他那么能打仗,皓翎王也会愿意。


如果是真正的大女主,小夭就是经过战乱颠沛流离,自己领悟大爱天下,或许可以用大王姬身份发展自己的力量,用蚩尤遗孤身份,收拢散落辰荣民心,和四个都能帮她的男配一边暧昧,一边斗智斗勇。像涂山璟,相柳这样的,估计可以完全收服,像苍玹丰隆,也可以抹把眼泪噶了,再长相思。


这剧目前看苍玹这个表面夺权,暗地抽刀的男主人设,有点要崩,幸好人物名称剧里都改了,全架空😂


foreverf 发表于 2023-08-07 18:02

书里高辛/皓翎是相对比较弱的一个国家,重文轻武,少昊也早就不想要逐鹿中原。他父亲这一代没有锐意改革,任凭世族占据高位,到他这里积重难返。有点儿象历史上的东晋。


所以小夭父亲,少昊,不纳后宫,无心继承人,只培养玱炫,其实就是希望由玱炫继承高辛,王族嫡系男子绝后,高辛王姬与轩辕联姻,然后顺理成章合并。


然而王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他只是一个首领,如果他主动亡国,势必被国人唾弃,如果他降而部曲不降,一样是生灵涂炭,所以后面还会有两国战争,不过是走个过场。


这书里多数正面人物都是在试图用最小的代价统一天下换取和平,顺势而为。譬如摒弃家仇的丰隆和玱炫,从爱情角度来看他们是最无情,但是从天下的角度看他们最伟大。


这书里逆势而为的主角只有相柳一人,然而,如荆轲刺秦,倘若因为大势所趋就无人反抗无人忠义、燕赵再无慷慨悲歌之士,这世间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书的格局挺大的,大到不仅是快意恩仇,成王败寇。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23-08-07 20: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写的好!我之所以看了书以后对丰隆瑲铉都深深理解,也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见众生,见一人,其实没有孰轻孰重。从纯谈恋爱角度,当然可以诟病前者,然而从苍生的角度,分久而合之,却是道义。


我认为相柳心中的义,如果纯粹解读为对义父恩情的义也不够详尽。恩情是小义,天下乃大义。他心中其实也存着对天下的大义,其实他很早就知道辰荣残军是没有重回三国鼎立的希望的,在他和小六很早期对话里,瑲铉尚未夺权,中原尚未联合,他就已经说到,“他们就是一群傻子。”来暗示坚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纵然有,那也只是让战争继续延续让更多百姓受苦。他真心刺杀瑲铉只有在瑲铉还在清水镇的那次,那时候西炎是五王七王当权,瑲铉还无力自保,杀掉瑲铉并不改变天下大势。自从瑲铉走上夺天下之位,他也在观察瑲铉是否有一统天下的能力,防风邶时候虽然小夭护着瑲铉但是前面他刚刚百步穿杨射中花蕊,更何况他身上有蛊,自己就能救活小夭,真要杀瑲铉,直接射过去,就算伤了小夭也没事。他其实默许瑲铉一统天下在救小夭说出的筹码的时候可以窥见。


他要的交易是辰荣山的两座山峰,用来安葬辰荣残军的遗骨。也就是说,第一,他心知肚明辰荣必败,只求忠骨埋青山。第二,他默认瑲铉可以一统中原。以小夭的命对瑲铉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为了辰荣义军,他完全可以提出更有代价的筹码,你让瑲铉死他都没准会去死。


最明显的一次是最后射杀瑲铉却杀掉了丰隆,这属于绝对不可能犯的错误,他如果真要射的是瑲铉,绝不会射到丰隆那里去。更何况,他身上有蛊,可以牵制小夭,小夭是他最大的杀瑲铉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单枪匹马去刺杀瑲铉。他本就是去杀丰隆的。这里,一,他知道瑲铉对小夭的重要性,于私,他不会杀他。二,他知道瑲铉对天下的重要性,瑲铉离一统天下一步之遥,从道义的角度,瑲铉不死,天下更能太平,否则纷争又起,刚归顺的浩翎各部必离心倒戈。于公,他不会杀他。三,丰隆不死,小夭隐患不除。馨悦对小夭是个长久威胁,但她久居深宫,没有丰隆的帮忙和维护她很难成功。所以他一早为自己安排了最后的结局,他会死,但丰隆也必须死。


从个人恩义角度,我认为相柳是逆势而为,从天下大义角度,我认为相柳也算顺势而为。我觉得他挺圆满的,对义父,他仁至义尽,明知不可胜而战之。对天下,他心有所系,不因小义而改天下大势。对小夭,他成全一切,爱于无声处惊雷。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偏偏选择了一只天地孵化无父无母的妖,来背负这种接近神性的爱。这一点让我觉得哲学意味很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07 20:15

写的好!我也觉得相柳这个抵抗的是漫不经心,走力不走心。

头像
2操作5 #
头像
5 #
2
23-08-07 21:4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就是呢,看了今天的两集, 相柳借着防风的身份, 斗胆一句跟他去四处流浪, 小夭回他说放下一切就跟他走, 他就退了,人生哪有真的说走就走的自由.


一心人品 发表于 2023-08-07 21:32

今天那一段演绎真好啊,可惜他们谁也做不到。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23-08-08 10:4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就是呢,看了今天的两集, 相柳借着防风的身份, 斗胆一句跟他去四处流浪, 小夭回他说放下一切就跟他走, 他就退了,人生哪有真的说走就走的自由.


一心人品 发表于 2023-08-07 21:32

是呀,人生哪有说走就走的自由

头像
1操作7 #
头像
7 #
1
23-08-09 08:3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好贴,真的写的好棒!最初读《长相思》的时候,我最喜欢一开始的清水镇,喜欢那时的小夭和十七,岁月静好一片安宁。(电视剧里的开始跟书中略有不同这里不讨论),只是这片静好在十七被婢女在俞老板家里认出后一切都发生改变,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牵扯进了责任!如果璟不是为了家族责任或许会为了小夭继续做回叶十七,而小夭不是为了玱玹或许不会做回大王姬,她知道表哥回轩辕山朝云峰是一条一场艰辛的路,不忍心看玱玹一个人走;而玱玹,正如他自己说的,他的娘亲自杀以后,他就不能再任性了,留给他的是更多的隐忍和不得已!或许这就是命运,每个人都无法躺平不能抗拒。


Adria 发表于 2023-08-09 04:31

也不全是被婢女认出,该来的一天总要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所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八个字不是白说的。

头像
1操作8 #
头像
8 #
1
23-08-09 09:0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写的好!我之所以看了书以后对丰隆瑲铉都深深理解,也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见众生,见一人,其实没有孰轻孰重。从纯谈恋爱角度,当然可以诟病前者,然而从苍生的角度,分久而合之,却是道义。


我认为相柳心中的义,如果纯粹解读为对义父恩情的义也不够详尽。恩情是小义,天下乃大义。他心中其实也存着对天下的大义,其实他很早就知道辰荣残军是没有重回三国鼎立的希望的,在他和小六很早期对话里,瑲铉尚未夺权,中原尚未联合,他就已经说到,“他们就是一群傻子。”来暗示坚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纵然有,那也只是让战争继续延续让更多百姓受苦。他真心刺杀瑲铉只有在瑲铉还在清水镇的那次,那时候西炎是五王七王当权,瑲铉还无力自保,杀掉瑲铉并不改变天下大势。自从瑲铉走上夺天下之位,他也在观察瑲铉是否有一统天下的能力,防风邶时候虽然小夭护着瑲铉但是前面他刚刚百步穿杨射中花蕊,更何况他身上有蛊,自己就能救活小夭,真要杀瑲铉,直接射过去,就算伤了小夭也没事。他其实默许瑲铉一统天下在救小夭说出的筹码的时候可以窥见。


他要的交易是辰荣山的两座山峰,用来安葬辰荣残军的遗骨。也就是说,第一,他心知肚明辰荣必败,只求忠骨埋青山。第二,他默认瑲铉可以一统中原。以小夭的命对瑲铉的重要性,如果只是最大化辰荣义军的利益,他完全可以提出更有代价的筹码,你让瑲铉死他都没准会去死。


最明显的一次是最后射杀瑲铉却杀掉了丰隆,这属于绝对不可能犯的错误,他如果真要射的是瑲铉,绝不会射到丰隆那里去。更何况,他身上有蛊,可以牵制小夭,小夭是他最大的杀瑲铉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单枪匹马去刺杀瑲铉。他本就是去杀丰隆的。这里,一,他知道瑲铉对小夭的重要性,于私,他不会杀他。二,他知道瑲铉对天下的重要性,瑲铉离一统天下一步之遥,从道义的角度,瑲铉不死,天下更能太平,否则纷争又起,刚归顺的浩翎各部必离心倒戈。于公,他不会杀他。三,丰隆不死,小夭隐患不除。馨悦对小夭是个长久威胁,有一就有二。但她久居深宫,没有丰隆的帮忙和维护她很难成功。四,他步步为营推开小夭,希望小夭认为他冷血无情。射杀瑲铉这出戏跟后面的要血戏码一样,都是他粉饰的无情。所以他一早为自己安排了最后的结局,他会死,但丰隆也必须死,小夭对他,也得心死。


从个人恩义角度,我认为相柳是逆势而为,从天下大义角度,我认为相柳也算顺势而为。我觉得他挺圆满的,对义父,他仁至义尽,明知不可胜而战之。对天下,他心有所系,不因小义而改天下大势。对小夭,他成全一切,爱于无声处惊雷。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偏偏选择了一只天地孵化无父无母的妖,来背负这种接近神性的爱。这一点让我觉得哲学意味很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07 20:15

相柳早已认同玱炫还有一处。相柳应该一直是和鬼方氏有关系的,书中他替小夭买弓箭,就是以鬼方氏的名义。


当玱炫成亲的时候,鬼方氏送了一个9个一套的礼物,是默认玱炫为未来的至尊。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23-08-09 09:2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1楼happyTruth的帖子

最不设防的那个人杀了自己最爱的人,确实悲哀。这就是硬推的恶果,推上位了,还反过来咬死你。


blueberry4ever 发表于 2023-08-08 14:10

不是硬推啊,按身份、按能力、按胸怀,玱炫都是够的。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苛求。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23-08-09 18:1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同感。太爱檀健次的演绎了,把相柳演的比书里更有魅力。


檀演绎这个角色比他自己本身更出彩


chinadrachen 发表于 2023-08-09 17:00

这里相柳应该是又欢喜又失望吧。欢喜的是知道小夭真的喜欢他,失望的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宿命和小夭的理智。

Advertisement
头像
5操作11 #
头像
11 #
5
23-08-10 08:5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解读的好!我认为作者是想塑造出小夭这部分的成长线,从对爱的投射唯有不被抛弃的安全感,到内心完满不惧怕一个人走下去。但作者选择了用涂山璟没完成诺言反而和未婚妻成婚生子,小夭体会到全心信任被辜负的伤来达成这种内在的治愈成长,我觉得不够高级但够用了。


相柳的那条线,我认为作者也想写出一个妖-人-神 这样一个进阶成长的线。最初他只有妖性,一是那是他的本我,二是他生活在残酷无情的战争打打杀杀的日日夜夜。它最初的人性之来源与义父。防风邶是他于人性交融的媒介。通过防风他感受到舐犊之情,通过防风他感受到人间烟火九曲红尘。在防风和相柳并存的那段和小夭一起在尘世嬉戏海底相伴生活的日子,他完成了人性阶段的完满,体验过了人世爱情,相守陪伴,和心意相通。那是他的自我。然后抢婚之后,防风邶死去,他再一次以相柳存在,进阶到神性,开始去圆满之前大家说的其他众生,义父,小夭,同袍,天下。并一一达成,这是他的无我。


妖性-人性-神性,本我-自我-无我。

瑲铉也有一条成长线,亲情是爱-爱情是爱-天下是爱。


相比之下,他们四个人共同点是都历经苦难,然而相柳和表哥的成长线描述得更为饱满,小夭的线相对单薄,涂山璟作者本意是想安排他历经苦难,但暗夜不染,清辉常在,是从最初的苦难中顿悟,之后没有再继续安排个体成长线,所以读者会觉得这条线相对平,不够抓人。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07:11

写的好!小夭也是有其他的成长的。她因为童年的记忆,开始是冷冷地被动地应付这个世间,总是不抱希望就不会失望的态度,除了表哥的事情,对璟是不主动不拒绝,对相柳是有心动但冷静扼杀。直到抢亲以后,她和桑甜儿的对话中领悟到,幸福要靠两个人一起努力,自己不能因为怕受伤就吝惜付出,这才有所醒悟。这点算是作者给小夭的成长或者说治愈的另一个地方吧。


璟在故事中是个某种理想世界中的男子,完美、善良、以德报怨、痴心、易碎、忧伤、好像红楼梦世外仙姝寂寞林这样的人设,本是不太容易存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乱世的。但靠着呵护拯救他和小夭的爱情,其他的人物得到了成长,算是作者设定的工具人了。


又或者,也可以说,他的最主要成长在小说的开始就已经完成了,当时从锦衣玉食名满大荒的青丘公子,沦落成为人人避而不及奄奄一息的乞丐。在这个过程中他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视富贵权势如过眼云烟,只求与拯救自己的爱人,毫无留恋的携手远遁大荒。馨悦说他性情大变,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成长。但他不变的善良和长情,何尝不是如龙卷风一般极速变化中安静的风眼。从被人嫌弃误解到最后,他感化了包括小夭、相柳、意映、玱炫,所有这些或敌或友的人物。这种安静坚持的力量,更像是另外一种神性-佛性。而佛性的本质,我的个人观点,就是一种基于厌世的出世。


说回过日子,还有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情绪的稳定性,太重要了。



头像
1操作12 #
头像
12 #
1
23-08-10 21:2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谢谢mm的精彩解读。受教。一点想法跟mm交流,纯属个人浅见。


我同意狐狸这个人物在困境中呈现儒家的道,儒家的善,真。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相柳也是儒家的道。我知道很多人觉得他最后为了家国情怀舍弃了个人情爱,但是我解读出来不像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文中他借和小夭的谈话点出辰荣残军“是一群傻子。”再借小夭的口,说其他人才不觉得傻,他们心中都有家国,这是他们的追求,傻的只有相柳,一边不屑一边做自己不屑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段对话揭示作者对相柳这个人物的设定,他不是真的辰荣军,他只是一只妖,一只原本只是简单想报恩,却不想承了情的动物。恩易偿,情难还。他坚持的出发点仅仅来自于还“情”。因为他没有家,也没有国,儒家文化下的忠,孝,义,如果有也是他习得得,不是他的本心。所以他这里的“家国大义”和“个人情爱”是同等分量,没有为了一个,牺牲另一个,因为他追求这两条路的方式,都是信仰一般“还情”的方式,倾尽一切达成对方想要的。这是动物的直接纯粹极致的心性。所以他成全了辰荣军的,马革裹尸,青山忠骨。所以小夭有力可保有人可依有处可去。他所追求的这两个维度皆是圆满的,而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他追求的道是儒家的道吗?我一点愚见认为,彷佛更接近“道法自然”的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20:39

个人感觉狐狸不是儒家。如果一定要说儒释道三家。


相柳更接近道家,随性、自然,不在意生死。

玱炫是法家吧,帝王心术。

璟是佛家,主打厌世。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23-08-10 21: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相柳瑲铉完全赞同,但是璟在他自己的婚约和对待哥哥那边,执宥于亲情,困于士大夫风骨,却又实在不像佛家。即便是亲情缘分,佛家也早已看淡,并不会困于孝一字。对待小夭,我执也尚重。对待世人的态度,倒是确实佛。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21:35

你看红楼梦里的宝玉,最后就是出了家的,对奶奶,对黛玉如何?感觉桐华塑造这个形象是有点儿参考宝玉的。是富贵乡中成长的纯善之人,却经历世态炎凉,对亲情、爱情,有爱之深痛之切的破灭。


看小说到最后我竟然想起红楼梦里这一句:

谁与吾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夭璟携手归隐的结局,是小说中虚幻的美好。现实中,在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23-08-11 11:5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那就会出现网友们魔改的相柳九头妖带娃名场面了,没有相柳哪来的他们一世安宁


*apple* 发表于 2023-08-11 10:43

现实里,相柳也会为了义父死的,最后要么小夭孤独终老,要么嫁个帝王将相。相柳和璟一样,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23-08-12 13:5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看了梅林的桥段,好像突然有点get到mm你说的璟是偏佛家的一种厌世,出世了。当时有很多剧粉mm说璟为啥不知道往外跑,不试试就放弃,或者要死也要报仇了再殉情死啊,难道不想知道谁杀了小夭吗,我倒觉得,这才符合他的人设,这种无论如何都咬牙死也不放弃,或者这种生出替人报仇之心的,都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尘世内核。但是我觉得他没有,小夭救了他的人,但是小夭真的救了他的精神吗?她没有救回他的精神,是她成为了他的精神,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所以小夭死了,他根本不会有这种个人意志说要坚持要不放弃,也没有独立的精神去支撑他完成什么调查复仇之类的事情,她死了,他的精神死了,他也就死了。他是撑不下去复仇什么的。


四个经过苦难的人里面,三个人的第一目标是活下去,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谈是否能打败苦难。但是璟被折磨完以后其实是没有了求生的意志的,否则他哥绝对不会直接把他放了。剧里面有一个细节,小夭碰见他的时候,他面前有半张饼,一朵花,他没有去拿那块饼,拿了那朵花。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想表达什么呢?花是代表美好的意思,代表他即便历经苦难,但是心向美好?但是花的美好是虚妄的美好,因为在他面前的两个选择里,花只能让他精神得到慰藉,而饼才能让他活下去。我又在想,如果这时候是小夭,相柳,乃至表哥,他们会选什么?他们的目光会长久地投向那朵美丽的花,甚至是否真有那朵花都不重要,因为即便没有,他们也会在心里给自己种一朵花,支撑自己爬去握住那张饼吧。


当然,夭璟是一种圆满,因为璟这种全部精神世界只有小夭其他为空正好填补了小夭其他都无所谓,只要他永远不抛弃我的需求。但是这种圆满就类似于,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圆,因为我残缺的部分刚好由你填满。然而也正因为此,这种圆满也必须建立在他们还固守着各自残缺的部分的基础上不是吗?这算是一种精神囚禁吗?我同意这种圆满更像一种虚幻的美好,因为它假定了一种静态的人生状态。实际的人生是动态的,他俩倘若不断的成长,那么这个圆必定会无法契合的。真正的圆满,是我们是两个圆,但因为引力牢牢牵住彼此,不分离。


回到之前有个mm好像也转过的一篇分析,为什么小六之前的故事,偏偏就是一只蛇妖,然后是一只九尾狐。然后相柳又是一个蛇妖,璟又是一个九尾狐。这么多动物,为什么偏偏要用一模一样的动物?真的毫无关联,纯属巧合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2 09:41

没错,就像你说的: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


璟的内核是“情”,“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情种。他幼年时被祖母和母亲疼爱、被兄长关怀、被外人爱慕赞美、无需追求富贵和武力,所以他的内核是情。但是,当被爱了十几年的兄长背叛摧毁、又觉得是自己深爱的母亲的过错、还有看到他人爱慕的浅薄,从而意识到这个世间的无情和情的局限,此时他的核心是崩塌了。而唤起他生命力量的,是他的拯救者小夭无心表现出来的,对他的一点爱慕。


爱之深痛之切,璟本来聪明绝顶是有慧根的,又经历了那一场磨难,到长相思这里,他就是接近佛教已经看破红尘万事皆空的状态,帝王将相权势滔天是空,富贵繁华金银满箱是空,威武雄壮万夫不当是空,长慈子孝兄友弟恭是空,恩怨情仇黑白对错是空,唯一还没有勘破的就是因为拯救而生的情爱,红尘中唯一一点儿微光。倘若小夭死了或是他失去了小夭,尘世中的璟也就没有了。


对于大荒的这场权势之争,璟是洞若观火,但是又置身事外,被迫入局做个操棋之人,也只为一人。如果这个人不在了,他自己无论生死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璟不愿争斗,他的不争不是因为道家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无忧”。他的不争是完全没有把这些看在眼里,心已成灰万事皆空的佛系不争。


无论是怎样的圆,都是这部小说时的状态。勘破了万事皆空好吗?我觉得不太好,也许这就是小夭对璟的拯救;也是璟涅槃新生的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未来的璟会被更多的亲情和细水长流的爱情包围,也许他可以看到人生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失去也是新生的开始。新生的璟也许可以从破碎的执着成长为温柔而强大。那就是另外的书的故事了。


开始的蛇妖和九尾狐,确实很像后面故事的一个引子。细细想来,开始的蛇妖想吃小夭,但是后来为了独占/保护小夭,反而自己被杀死了。九尾狐囚禁小夭散去了她强大的灵力,却让她获得了新的生命和自由。也有点儿像相柳和璟。


也许作者也没有想那么多 ^_^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23-08-12 14:1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楼里都是文青,文采好好。书看过两遍却没有想这么深。


对于璟来说,对他满身伤疤不在乎的也只有小夭了,连他自己都嫌弃。小夭是他那段苦难经历的救赎,没有小夭,防风意映对他身体的看不起还是能伤害到他的,毕竟他自己都那些伤疤觉得恶心。小夭对他身体的脸红才让他拾起了生活的希望,这希望也仅仅依赖在小夭身上而已。所以小夭一死,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只想去死了。


不过我想他哥为啥没有给他毁容呢?把他折磨的那么彻底脸却没毁。青丘公子就是靠外貌名声在外的。不知道如果他连容貌也毁了的话,这小说还能咋写下去。所以桐华还是留了这个bug. 否则女读者和观众也磕不下啊。


不管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要在帅哥美女基础上吸引读者和观众的


crystal006 发表于 2023-08-12 14:05

也许他哥心底再多恨还是有一丝慈悲,没法下手毁掉最美的东西。

头像
2操作17 #
头像
17 #
2
23-08-14 08:4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看剧的时候我已基本确认夭璟是互相救赎,而不是十七的单方依赖。今天读书,发现原来是书里认证了的 :




颛顼斟了两杯酒,小夭举起酒杯,一口饮尽,晃晃空酒杯,忽而一笑,神情十分温柔:“我知道,在你眼中,丰隆比璟好了太多,你一直瞧不上璟,觉得璟目光短浅,只想着为涂山氏赚钱,行事又优柔寡断,连篌和意映都摆不平。”    颛顼。。。只觉得胸中憋闷难言,将酒狠狠地一口灌下,没有否认小夭的话:“我的确曾经这么想。”

    小夭说:“你们都只看到我救了璟,璟就赖上了我,可是实际上,是璟救了我。”

    颛顼愕然的看着小夭。

    小夭说:“离开玉山时,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之后碰到的那些事,我给你提过,却没仔细讲过,不是因为我忘记了,而是那几十年的日子只有屈辱痛苦,我根本难以启齿。被九尾狐妖关在笼子里打骂折磨时,被他逼着吃下难以想象的恶心东西时,我活的连畜生都不如,我恨所有能恨的人,恨他们抛弃了我,让我经历这噩梦般的一切。我是熬过来了,但心已伤痕累累!我遇到璟时,他比最肮脏的乞丐都肮脏,本来只是一念间的随手相救,并不在乎他的生死。可当我发现他身上的伤时,好似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突然萌生了很强烈的渴望,渴望他活下去!似乎他能克服一切阴影,好好地活着,我就能看到自己痊愈的希望。我自己经历过那一切,我很清楚,被那么残忍地折磨羞辱后,变得偏激、冷漠、多疑,很容易,想要依旧温和善良、信任他人,却非常非常难!但璟做到了!。。。哥哥,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另外一种坚强吗?看似和我们不同,但璟只是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去打败他所遇见的苦难。“



所以璟并不是四大皆空的设定。他是温柔地坚强。




bytegudu 发表于 2023-08-13 20:25

璟确实是温柔的坚强,不过是另外一种,不属于或者说不适合这个世界的坚强。


他的很多举动,譬如对待哥哥的一再宽恕,对待意映的慈悲,好像佛祖割肉饲鹰。譬如对于婚约和奶奶,又好像那种甘地的不抵抗运动。很多人可能觉得他磨磨唧唧没有决断,其实何尝不是真正的大智慧。


最后防风意映说了一段话:  ’ “也许你该说,如果没有你,一切会截然不同!”意映看向璟,眼中有极其复杂的感情,她曾一再伤害他,可他却宽恕了她,她曾经鄙夷地把那种善良看成软弱,可直到自己也经历了伤心彻骨的痛苦。她才明白,仇恨很简单,宽恕才需要一颗坚强宽广的心。‘

因为璟的宽恕才换来涂山氏不会因为兄弟阋墙而陷入分崩离析。最后他的继承人也没有继承仇恨。电视里这点拍的并不好,即便他不愿意与意映有男女关系,也应该一直是以礼相待的。


我觉得长相思也可以看作是璟的成长,不过那一条线隐藏的更深。对于他来说,普通的世间的规则是不适用的,譬如说追求功名利禄,譬如说快意恩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所以我觉得他对于这个普通的尘世,是躲避甚至是厌倦的。璟的坚持,是对他自己的那个世界的世界观的坚持。小夭身处的环境和位置,还有她的经历,都因为看到了太多因为强大力量和以正义或复仇为名的伤害,所以她更能看到并且欣赏这种以德报怨以柔软来包容的精神,所以能一直坚定的站璟。

头像
4操作18 #
头像
18 #
4
23-08-14 10:3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剧里大多数人物,包括所谓的神族,都是人性。占有欲和报复心比较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自我说服卑鄙的行为,并会在面上掩饰。典型的如表哥,馨悦。

兽类是简单的弱肉强食。比如毛球,左耳,早期的相柳。

相柳看不上狡诈的人性(虽然他的化身邶也能品味人间的快乐)。他直接升华成神性了。

涂山璟则自悟了慈悲的佛性。

这也许是为什么说璟给人四大皆空感,而他待人是平等的。而有贴说相柳给人一种我都为你考虑,你要臣服于我的爹味。

哪个更好,纯属信仰自由。



bytegudu 发表于 2023-08-14 10:09

相柳给予小夭的是抵抗这个残酷世界的能力,璟给予的是凝视深渊却不会被深渊吞噬的精神,表哥给予的是以牺牲他个人的欢愉换来太平盛世不必弱肉强食的环境。要岁月静好,缺一不可啊。

头像
1操作19 #
头像
19 #
1
23-08-14 13: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总结得真好!确实,毕竟主题曲是人间烟火,能有岁月静好,是最美好的向往。


bytegudu 发表于 2023-08-14 12:38

是呀,世外桃源一般的清水镇是涂山家经营的。可惜乱世中,涂山氏只能庇护这一小镇。

头像
1操作20 #
头像
20 #
1
23-08-17 07:4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都说小夭父母的感情像小夭和相柳的感情


转一篇写的很好的书评 以及对比 小夭父母的爱情 和 小夭相柳的爱情的 评价文 感觉写的好像挺中肯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1361005


转————————————————————————————————————————————————————————

桐华的“山经海纪”系列言情小说《曾许诺》、《曾许诺·殇》、《长相思》三部,分别以西陵珩、小夭母女为女主,而其中男主蚩尤、相柳分别深爱着阿珩和小夭,那么,他们的爱,谁的更深沉一些呢?

蚩尤和相柳出身相似,性格相似,能力也相似,甚至就连名声也相似,都被称为最残忍的“大魔头”!

不同的是,蚩尤爱阿珩,爱的肆意张扬,义无反顾;相柳爱小夭,爱的克制隐忍,默默守护。

01



蚩尤第一次遇到阿珩,是一个桃花盛开的三月,他正被祝融逼迫到了绝境,就在他准备放弃抵抗,任由祝融的大火烧死时,他听到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那笑声来自于山下溪水中一位精灵般的青衫少女。

蚩尤犹如猛然醒悟,他不能死,他要为了这个青衫少女,为了再遇到她而活下去!

二百年后,已经成为神农王炎帝的徒弟的蚩尤,奉王子榆襄之命前往博父国查看祝融练功导致的博父国火炉大火。

路上,蚩尤遇到了那个他日思夜想的青衫少女西陵珩,于是一场以后轰动整个大荒的绝恋开始了。

西陵珩向蚩尤问路去博父国怎么走,蚩尤嘻嘻哈哈、装傻卖呆地带着阿珩一同前往博父国。

一路上,蚩尤对阿珩蹭吃蹭喝,阿珩不羞不恼,有求必应。

灭了博父国的火炉后,蚩尤装作被火烧伤,赖上了阿珩,阿珩无奈只得带着他去找地方疗伤。

蚩尤伤好后,又说自己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阿珩想尽办法躲他,蚩尤千方百计追她,就这样两人你追我躲,情愫暗生,阿珩却浑然不觉。

其实,阿珩在刚出生时就被哥哥青阳做主许配给了高辛王子少昊,就在阿珩被少昊带出玉山,对他隐隐产生情意时,青阳却告诉阿珩,不能对少昊动心。

不明所以的阿珩因为蚩尤一直在死缠烂打,也就渐渐对他的感情加深,对少昊刻意疏远。

蚩尤在刚认识阿珩时,只知道她叫西陵珩,直到在玉山,阿珩从自己的车子里下来,上了少昊的玄鸟,他才知道阿珩其实是轩辕王姬。

但此时,爱已深,情难绝,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狂人的蚩尤不管她是谁的女儿,也不管她是谁的未婚妻,他知道自己爱她,非要得到她就够了。

少昊和阿珩结婚,蚩尤不顾能为阿珩带来什么后果,只知道要把她抢过来,结果,此时的他打不过少昊,阿珩又对他不理不睬,又悲又怒之下,蚩尤脱下阿珩亲手为他织的红袍,绝尘而去。

他不知道,阿珩身为轩辕王姬,若是在婚礼上行差踏错一步,就会引起高辛、轩辕两国,甚至是整个大荒的战争。

蚩尤是从小在山林和野兽一块儿长大的弃婴,他身上没有人所具有的品质,浑身上下充满野兽气息,只知道雄兽喜欢雌兽就需要不顾一切去争取,去抢夺,他不管雌兽是否愿意,只顾自己是不是喜欢。

这种不顾一切地尽头正是吸引阿珩的地方,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蚩尤这种如火的性格,燃烧自己的同时,也会灼伤他人,尤其是越亲近之人,越伤得厉害。

阿珩知道自己和少昊不过是政治婚姻,即使没有蚩尤,青阳也不允许她爱上少昊,更何况她此时已经爱上了蚩尤,所以,在新婚之夜,她和少昊击掌约定,只做盟友,不做夫妻。

虽然少昊对阿珩已然动心,却知道她心有所属,而自己更重要的是天下,所以只能克制自己的感情。

为了瞒过高辛、轩辕两位国王,少昊和阿珩装作恩爱夫妻的样子,可同时他们也瞒过了天下人,包括蚩尤。

蚩尤跑来大骂阿珩水性杨花,阿珩想和他解释,所以在他们相约的百黎桃花树下等待他来相会,蚩尤来了,但因为生气,却没有现身和阿珩相见,阿珩只得含恨而归。

因为河图洛书的出现,青阳、少昊、蚩尤等都赶去太阳陷落之地虞渊找寻、抢夺,青阳利用蚩尤对阿珩的感情,让她去追赶拿到河图洛书的蚩尤,蚩尤把阿珩引到百黎——他们共同布置的竹楼里,阿珩为蚩尤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阿珩担心蚩尤把河图洛书给了自己,无法向神农王交代,提议把玉卵一分两半,他们一人带回一半去交差。

二人回到虞渊,阿珩意外的发现大哥青阳果然利用了她,而且蚩尤竟也认为自己是为了得到河图洛书而勾引她。

阿珩悲愤交加,在战斗中跌入虞渊而死。蚩尤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误会了阿珩。

阿珩变成了一颗碧玉珠,在虞渊沉睡了二百年,却在太阳升起之地汤谷被青阳和少昊救起。

然而,黄帝认为阿珩已成为魔,不能留着,准备用火烧掉珠子,青阳派人同时通知了蚩尤和少昊,蚩尤先赶到,救了阿珩。

醒过来的阿珩选择性失忆,蚩尤和少昊她都不记得了,可能是因为和蚩尤在一起爱的热烈,同时也痛的彻骨,阿珩选择不再做他的情人,而去做少昊的妻子。

但是,蚩尤不甘心就这么失去阿珩,他又一次强行带走了阿珩,带着他去了博父国、百黎,把他们原来走过的路线,又重新走了一遍,迫使阿珩再一次接受了他。

可是,一次战争中,蚩尤杀了青阳,也就是杀了阿珩的大哥,两人从原来的只是立场不同,变成了有血海深仇!

阿珩必须要离开蚩尤,她此时却发现自己怀了蚩尤的孩子。

阿珩只能请少昊帮忙,认下这个孩子。孩子出生后,就是《长相思》里的小夭,阿珩和少昊一起把驻颜花封印在小夭的额头,这样小夭的相貌就会酷似少昊,而不像蚩尤。

蚩尤在打伤青阳的同时,自己也受了重伤,他的坐骑大鹏逍遥带他到北冥养伤。

他伤愈归来,却发现阿珩已经和少昊有了女儿,他认为阿珩背叛了她,差点杀了她。

好在,他终于醒悟过来,理解了阿珩即使真的背叛了他,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恰在这时,祝融和阿珩的四哥昌意作战,设下计谋,企图引动火山爆发,把昌意的大军全部烧死。

阿珩乞求少昊派兵救援,少昊却顾虑重重,不肯发兵,阿珩为此斩断自己的一根小指,独自去救昌意。

少昊想法通知了蚩尤,蚩尤赶去,救了阿珩,昌意却死了。

阿珩因此决定离开少昊,她在得到母亲嫘祖的同意后,写下自休书,想跟蚩尤一起走。

可这时,蚩尤又打伤了黄帝,阿珩为了父亲,也为了颛顼和轩辕国的子民披上铠甲,和蚩尤在战场上对敌,最后引动了体内的太阳之力,打败了蚩尤的大军,自己也走火入魔,变成了妖怪旱魃。

蚩尤这时才终于决定放下一切,拉开盘古弓“以心换心”,把自己的心换给了阿珩,阿珩痛苦地活下来了,蚩尤却死了。

02



十几年前,第一次读这部小说,只觉得蚩尤真的是太爱阿珩了,他真的可以为她死,为她能够活下来,宁可把自己的心给她,这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啊!

但是,如今再读,我却觉得蚩尤其实是爱情里最自私的人,他为了得到阿珩,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她的名节,不管她的为难,他只知道他要她!

这样的爱固然热烈,可还是那句话,蚩尤的爱情似火,燃烧了自己,也灼伤了阿珩,甚至造成了后来的小夭前半生的不幸。

蚩尤只顾他自己的感受,从未站在阿珩的立场为她考虑过,他的爱看似伟大,实际自私霸道。

而相柳对小夭的爱则和他截然不同,相柳深爱着小夭,也正因为深爱,他才时时事事站在小夭的立场看待问题。

相柳和小夭初相遇,是在清水镇外,小夭误闯进了共工义军的驻地,被相柳抓住,小夭答应了相柳的三个条件,相柳才放她走了。

那时,小夭只是把相柳当对头,可没想到,在相柳一次次索取条件的过程中,小夭已经对他渐生情意。

而相柳更是在初见小夭时就已经认出她是女子,他答应放小夭,不是为了那些条件,而是喜欢这个女子。

但是相柳和蚩尤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清楚自己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又怎么给得了心爱之人未来?

他几次三番把小夭从死神手里救活,有时甚至是以命换命,他帮涂山璟去抢婚,他的理由是涂山璟答应供给共工义军三年粮草,其实是他知道小夭根本不爱丰隆。

小夭因为涂山璟和防风意映的婚事烦恼,他就化身防风邶带着小夭四处游玩。

他知道神农馨悦想暗杀小夭,他就让小夭为左耳安排去处,实际是想让左耳保护小夭。

他甚至为了小夭,从颛顼手里救下涂山璟,因为他知道,放眼整个大荒,只有涂山璟能够给小夭想要的生活。

所以蚩尤对阿珩的爱看似狂热深情,其实是一直在索取,而相柳对小夭的爱,却一直是成全。

在年纪小时,可能会被蚩尤如火的爱情震撼,但是年纪越大,就越会发现相柳的爱才是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

古有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改写成:“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亲情如是,爱情亦然。

当你深爱一个人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置顶他的一切需求。

纪伯伦说:“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爱的最高境界,不是以爱为名的束缚,而是以爱为名的成全。

成全,并不是不够爱,反而是爱得太深。

以至于把对方的感受放在首位,时刻关注对方的情绪,不舍得让对方进退两难,更不愿意捆绑对方,让心爱的人错过更好的生活。

因而,蚩尤对阿珩的爱,就是以爱的名义捆绑,而相柳对小夭,是以爱的名义成全。

此文写到结尾,忽然看到一段很棒的网络文案:数学有个美好的词语求和,有个遗憾的词语叫无解,还有一个霸气的词语叫有且仅有,还有一个悲伤的词叫无限接近却永不相交。

让人甘心付出的词叫绝对值。

蚩尤的爱是有且仅有,相柳的爱,就是绝对值。


小马和小猴 发表于 2023-08-16 23:17

这一点没错。相柳在爱情中,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克制。


不过有一点蚩尤和相柳不太一样。当年轩辕神农逐鹿中原,高辛偏安一隅,鹿死谁手尚不明确,三国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还在,远交近攻互相联姻都很平常,并非是个死局。蚩尤起初也没觉得一定要和轩辕不死不休。只是后来炎帝儿子神农新帝被轩辕斩杀,这才成了一个神农轩辕有生死仇怨的死局。


但是到了相柳这里,如果义军不投降,相柳不反水,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而且按照局势,是相柳必死。都要死了还撩姑娘干什么?


当年蚩尤小夭娘悲剧的概率是7成。但是到了相柳小夭这里就成了9成,然后就那么一成的可能性,相柳不愿意去考虑、也许也考虑过,但是后来杀丰隆这个死局成了,他就完全堵死了自己的路。


丰隆是不是必死,我觉得也可以讨论一下。至少目前的丰隆三观很正,他帮助妹妹杀夭也是一时之间为了保护妹妹逼上梁山。玱炫又是个心机十足的强势帝王,杀丰隆保小夭堵死自己的生路似乎没有必要,而且丰隆还是神农一系真正的血脉,神农义军法理上的少主,如果相柳真是存心杀了丰隆,真是有些过了。




发帖回复
查看:34388|回复:338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