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这个版,这个帖子太赞了。最爱红楼前八十回与张爱玲。其实并不是喜欢小说里面那种冷,而是爱极了这两部书的文字。文字上常常有一种神来之笔的感觉,画面感极强。我记得她写爱情:”她在他面前,不由自主地低下去,低到尘埃中,然后开出花来。“ 看看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也并没有用常见的各种修辞手法,就将女子爱慕的心描写地让你永远不能忘记。这种极具天赋的文字,真的只在这两部书里看到,就连红楼的后四十回也没有了。张爱玲的英文小说我也读过,文字上中规中矩,再也没有那种传神的描写了。爱玲的生平我也看了很多,年轻的时候会感慨她晚景凄凉,年纪大以后,经历了一些事情,突然发现爱玲的晚年其实也不错,清静,没有那么多鸡零狗碎,也许不是最好的晚年,也决计不是最差的晚年。
我其实对爱玲的人品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爱玲是个人品极好的人,到了七八十年代,她在台湾,香港已经又火起来了,她当时大可以回去大把地捞钱,过热闹而富裕的生活,就像现在那位90多的诺贝尔高人,但是她没有。那种清静的晚年其实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后来在伯克利作文化研究工作,学校还给她专门配备助手,那位助手对爱玲的回忆颇为有趣,他说爱玲和人相交的时候非常的局促与不安,好像非常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为了不打搅爱玲,他就不见爱玲,用留字条的方式和爱玲交流。想想胡兰成当年,其实也是通过留字条的方式,敲开了爱玲的大门。我喜欢这个拥有天纵之才,同时又不够圆滑与事故,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活得辛苦,却又坚持一点点自我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