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菩提心自佛陀心底生起的那一瞬間,他就捨棄了所有自私的念頭,只為他人的福祉著想。他在三大劫及數百次的轉世裏不斷累積善業,以堅定的決心和無盡才智,竭盡所能地幫助眾生。例如,有一世他曾是一位年輕的王子,走在森林遇見一隻非常饑餓、虛弱得無法餵哺幼虎的母虎。出於大悲,他將自己的肉布施給母虎,但老虎連吃的力氣都沒有。於是他切下手腕,用自己的血來滋養老虎;等到老虎恢復元氣,再用整個身體餵哺牠。
釋迦牟尼佛因無比的悲心和堅毅的精進力,終於證得圓滿佛果。他循著真理之路直達盡頭,徹底斷除了我執。為了利益眾生,釋尊就像一方旭日普照著寰宇。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利他,透過其圓滿示現和無瑕教授,使我們現今有機會將自己的心性與正法相融合,以證得佛果。藉著正確的發心,並依循正道,我們可以獲致真實的成果;就像佛陀一樣,不再自欺欺人。因為佛陀為真實者,所言皆是如實真理。對那些有過失的人,他直指其錯誤;對那些發願終生奉獻佛法者,他說:『離家而出家,穿上三僧衣,將自身融入聞、思、修中。』對在家眾,他解釋如何戒除十惡業和長養十善業。用這些方法,他讓不同根器的人都能遵行正道過活,並如理修持佛法。
佛陀的追隨者――不論是博學的聖者、有成就的禪定者或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都應好好追隨其道路。即使在塵世中,人們也同樣尊敬心性、行為正直無欺的人,不誠實的人是不受任何人信賴的。
我們應該祈求上師清楚指出我們的錯誤和缺點。當他這樣做時,我們必須心存感激地接受其指正,藉此去除己過。以下巴楚仁波切的開示,來自釋迦牟尼佛法教的直接傳承,也是佛陀的法語:
在完美的黃金時期不需要陽光或月光,因為眾生自身就會放光。他們可以在空中來去自如,無需任何固體食物維生,一切眾生自然依止十善業。但隨著時光流逝他們開始互相傷害、被私欲控制、偷竊、說謊。他們失去自身的光芒,而必須仰仗太陽和月亮的照明;他們失去飛行能力;開始需要固體食物的滋養。最後當自生稻和滿欲牛消失後,他們就必須辛勤工作來生產食物。在今日這個時代,所有黃金時期的功德只剩下渣滓,如同豪華盛宴後令人胃口盡失的殘羹剩飯。任何有智慧眼的人見到末法時期人們的悲慘境況,都不禁深感悲憫。
在此黑暗時代,人們心中充斥的有毒煩惱,是導致其在無盡輪回中徘徊流轉的主因。要對治這些煩惱,我們必須不斷保持警醒,如噶當派大師常說的:吾握正念長矛立心門,若當無明煩惱進逼時,吾亦同樣無懈威嚇汝;唯汝鬆怠吾矛方歇止。
釋迦牟尼佛因無比的悲心和堅毅的精進力,終於證得圓滿佛果。他循著真理之路直達盡頭,徹底斷除了我執。為了利益眾生,釋尊就像一方旭日普照著寰宇。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利他,透過其圓滿示現和無瑕教授,使我們現今有機會將自己的心性與正法相融合,以證得佛果。藉著正確的發心,並依循正道,我們可以獲致真實的成果;就像佛陀一樣,不再自欺欺人。因為佛陀為真實者,所言皆是如實真理。對那些有過失的人,他直指其錯誤;對那些發願終生奉獻佛法者,他說:『離家而出家,穿上三僧衣,將自身融入聞、思、修中。』對在家眾,他解釋如何戒除十惡業和長養十善業。用這些方法,他讓不同根器的人都能遵行正道過活,並如理修持佛法。
佛陀的追隨者――不論是博學的聖者、有成就的禪定者或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都應好好追隨其道路。即使在塵世中,人們也同樣尊敬心性、行為正直無欺的人,不誠實的人是不受任何人信賴的。
我們應該祈求上師清楚指出我們的錯誤和缺點。當他這樣做時,我們必須心存感激地接受其指正,藉此去除己過。以下巴楚仁波切的開示,來自釋迦牟尼佛法教的直接傳承,也是佛陀的法語:
在完美的黃金時期不需要陽光或月光,因為眾生自身就會放光。他們可以在空中來去自如,無需任何固體食物維生,一切眾生自然依止十善業。但隨著時光流逝他們開始互相傷害、被私欲控制、偷竊、說謊。他們失去自身的光芒,而必須仰仗太陽和月亮的照明;他們失去飛行能力;開始需要固體食物的滋養。最後當自生稻和滿欲牛消失後,他們就必須辛勤工作來生產食物。在今日這個時代,所有黃金時期的功德只剩下渣滓,如同豪華盛宴後令人胃口盡失的殘羹剩飯。任何有智慧眼的人見到末法時期人們的悲慘境況,都不禁深感悲憫。
在此黑暗時代,人們心中充斥的有毒煩惱,是導致其在無盡輪回中徘徊流轉的主因。要對治這些煩惱,我們必須不斷保持警醒,如噶當派大師常說的:吾握正念長矛立心門,若當無明煩惱進逼時,吾亦同樣無懈威嚇汝;唯汝鬆怠吾矛方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