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2月9日晚 ]
演讲人:索达吉堪布
来到这里,我也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大家。很多人发心多年,恩德很大,我给大家讲短短的一堂课,权作报恩。你们也不要以财物来供养我,这些都不缺。应该多做法供养,这是最重要的。做什么法供养呢?对上师三宝生起感恩之心,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菩提心摄持为众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今晚我简单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寻找大乘的方向”。
一、依止上师 发菩提心
作为习惯轮回的游子,面对广大如虚空,涵盖世出世间一切知识的佛法,想寻找正确的方向,一定要依止具有智慧和慈悲的善知识。有了上师善知识,在十字路口才不会迷失方向。
就像驾车远行,目的地必须明确一样,作为修行人,正确定位人生目标非常重要!如果总的目标已经确定,哪怕中间“堵车”等,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也会到达。但有些修行人日日年年都“堵车”,修加行磕几个头就累了、病了,那就比较麻烦。
因为修行目标有上等、中等、下等、最下等四种,相应就有四种修行:上等的修行、中等的修行、下等的修行、最下等的修行。
首先讲最下等的修行:即行持学佛、学法、皈依、念佛、拜佛、烧香、朝寺等善法的目的,全部为了今生,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生活平安等。如今这样的人相当多,即使在佛教徒当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那为什么说这是最下等的呢?因为根本没有希求任何一种解脱果位的心。在三士道当中,这是一般的下士。
其次讲下等的修行:即深信因果不虚的道理,害怕后世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中,感受无量的痛苦,希求善趣的安乐,故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地精进修持。在三士道当中,这是殊胜的下士。
再次讲中等的修行:即认为包括三恶趣和三善趣在内的六道轮回,就像火宅、罗刹洲、剑叶林等一样,是特别可怕、恐怖的地方,故想从中获得解脱,而希求声闻、独觉的果位,或想独自一人前往极乐世界,获得身心的自在、洒脱。怀有这种修行目标的人,就是中士道的修行人。
最后讲上等的修行:即认为自我解脱不合理,应让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都获得解脱,因为他们都当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仍沉溺在水深火热的轮回苦海中,若没有救度他们,从人格、良心、品德等方面讲,都说不过去,故而发起舍弃自我、救度众生的无上菩提心——愿他们暂时离开六道轮回的痛苦,究竟获得佛菩萨的果位。以此目标而努力修行,就是所谓的上士道。上士道包括大乘显宗和密宗,因为都以发无上菩提心为前提。
二、护持正念 排除障难
现在大家都将修行目标锁定在上士道,那就应该经常反观自己学佛、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自我解脱还是为了众生解脱?可能到时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在理论上懂了或嘴上会说,而心里为众生修行、解脱的念头并不真实。此时,希望大家奋勇直前,直至生起真实的菩提心。若因此而退怯,再也不学了,那还要在无数劫中于轮回里面感受无比的痛苦。因此,这并非一种好的选择。
有些人说:虽然菩提心的功德很大,但对我来讲实在没办法,我还是退下来不学了。其实,这是非常可怜的!因为,他不但不知自己必将以此而感受痛苦,还以勇敢的语气来远离修行。所以,这并非智者的选择,而是愚者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想到,暂时修行不好,甚至连简单的修法都修不上去,也是正常的,因为修行不可能马上得到明显的效果。否则,以前很多高僧大德都不需要长期修行了。既然历史当中讲,他们也经历了长期精进的苦行,那更何况说我们,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造了许许多多恶业。所以,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发起勇猛的心。之后一点一滴的修行,一刹那间的发心,也会成为真正菩提资粮的因。
值得高兴的是,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现在不管到哪个城市、哪个团体当中,大多数人都觉得无伪的菩提心很重要,因为它是寻找大乘的唯一指南针。否则,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在依靠高僧大德和善知识的教言、窍诀,知道了这个方向之后,就应继续不断地走下去,之后就会获得对治烦恼的明显效果。
在座的人很多都学过《入菩萨行论》,可能学一遍不一定有特别深的感觉,在学两三遍后,印象就会比较深。这次我遇到了很多学过三、四遍的人,他们越学越觉得里面的内容非常珍贵,而且对治烦恼、遣除障碍的能力,也比以前大有进步。好像没学之前,自己根本不是人一样,对以前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都有一种惭愧心。有些老菩萨跟我讲:“没有学佛之前完全是造业,简直是白活了,入于佛门系统闻思之后,才真正找到了自己该走的路。”
所以,大家一定要对闻思修行有信心,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在修学菩提心等大乘佛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违缘,比如家庭的阻挠、单位的障碍、自身的烦恼等。此时我们就要想:前辈高僧大德不惜生命代价,才获得佛法的精华,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一点一滴的障碍也不算什么。因此,不应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马上倒下去,而应更加坚定誓言。
三、以藏王智慧光和阿底峡尊者为榜样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藏地国王智慧光牺牲自己,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藏地来弘扬大乘佛法的公案。
在前弘时期(藏地佛法分前弘、后弘两个时期,前弘时期的开创者是莲花生大士,后弘时期的开创者是阿底峡尊者),藏地佛法非常兴盛,后来遭遇比“三武灭佛”还厉害的朗达玛灭佛,出家人要么强迫还俗,要么被杀戮,要么被赶走,许多经典、佛像、寺院都被烧毁,除了部分密宗法要流传下来以外,整个藏地的佛法都被毁掉了。
1. 第一次迎请
后来朗达玛被杀,前藏、后藏、阿里、安多、康区全部分散,没有统一的国王。在拉萨一带的阿里地方,有一位智慧光国王,为了佛法再次弘扬,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因刚刚灭佛,兴盛起来相当困难,就像文革以后,佛教从各方面要立起来很困难一样。当时藏地虽然来了很多印度人,但大多通过各种方法来骗取钱财。现在很多藏地修行人也纷纷到汉地,有些是真正为了佛法,有些也有各种各样的目的。
后来智慧光国王派了七位(每人配两名侍者,共二十一人)非常聪明的藏地僧人,如后弘时期最了不起的大译师仁钦桑布(又称宝贤)、善慧等,到印度去学习佛法。但因气候不适,除了宝贤和善慧两位译师之外全都死了。他们两人在印度遍学显密、断诸怀疑后,便到处寻找、打听能重兴藏地佛教者。
后来得知,阿底峡尊者在印度无数大智者中威望最高,其学问、戒律、成就等都是大家公认的。但因他们没有迎请的把握和能力,就回来告诉国王智慧光尊者,说:印度有一位阿底峡尊者,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他如果能来藏地,佛法肯定有兴盛的希望。
国王听到他的事迹后非常感动,便派遣精进师子为首的一百多人,带着十六两金子到印度去请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弘扬佛法。他们经过尼泊尔到达印度,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印度几经周折后,才见到阿底峡尊者,他们牵着尊者的僧衣说:藏地国王迎请尊者到藏地弘扬佛法。但阿底峡尊者没有答应,因为当时缘分还没有到。他们回来后,智慧光国王说:请不到尊者也没办法,那就请尊者以下的大德吧!于是精进师子又带领五六个眷属前往印度。
2. 第二次迎请
智慧光国王为了迎请尊者,至于印藏边境筹备金子,结果被一位外道国王抓起来关在监狱当中。菩提光马上召集军队前往相救,也没有成功。虽欲重兴振兵,但恐生灵涂炭,又恐智慧光国王死在监狱,自己在战场上牺牲,大乘佛法没有机会传到藏地,于是与外道国王和谈。外道国王说:如果你们进入我的教法,我不但可以释放人,还可以大量金子奖赏你们。如果不答应,就拿与智慧光身量相等的金子来换。虽然当时藏地条件不是很好,但菩提光只答应后面的条件,而不愿意入他们的教。
通过四方寻找,得到了头部以下身体重量的金子,还差等同头部的重量,但外道国王仍不放人。此时菩提光面见了智慧光国王,告以再寻找头部重量的黄金便可相救。但有气无力、奄奄一息的智慧光国王说:这些金子一点一滴都不要给外道国王,否则太可惜了!我现在人已经老了,即使释放也做不了什么。你们若能把这些金子用来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藏地弘扬大乘佛法,我死也瞑目了。但你们一定要告诉尊者:我是为了迎请尊者而付出生命的,希望尊者能把大乘菩提心为主的法要弘扬到藏地,众生和佛法需要尊者!
不久他在监狱圆寂,菩提光遂全力迎请阿底峡尊者。之后他派遣姓那错、讳戒胜之持律比丘带领五六个眷属,经尼泊尔到达印度,一路多经险难,才见到阿底峡尊者。供养金子后,他们向尊者讲述了前弘时期藏地佛法的兴盛状况,以及朗达玛灭佛后的悲惨局面,和佛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讲述了两位国王为迎请尊者到藏地弘扬大乘佛法所作出的努力。
阿底峡尊者听后,非常感动地说:藏王是非常了不起的菩萨,你们为了大乘佛法如此付出,也是菩萨,我应该去藏地弘扬大乘法。但我还要斟酌、考虑一下,你们暂时不忙把金子供养我。然后他就开始祈祷本尊度母,度母在梦中告诉他:你去藏地弘扬大乘佛法是合理的,在那里有殊胜因缘。具体的答案,明天在某某寺院当中,有一位瑜伽母告诉你。
第二天阿底峡尊者到该寺时,遇到了这位瑜伽母,供养后问了三个问题:一、到藏地能不能满藏王的愿?二、能不能弘扬大乘佛法?三、寿命状况如何?瑜伽母回答说:你能满国王的愿,也能弘扬大乘佛法,但寿命只有72岁,如果在印度会活到92岁。阿底峡尊者想:只要能把大乘佛法弘扬到藏地,自己减少寿命也不要紧。之后他就准备到藏地来。
当时印度传出了阿底峡尊者要去藏地的消息,国王、大臣等人都制止他。后来尊者对译师们说:你们都装作已经回藏地了,以商人的打扮在印度圣迹等着我,我跟他们说我不去藏地,之后就去朝礼圣迹,过一段时间再出去。他们把消息传开后,印度人也就放心了。阿底峡尊者在印度找了很多经书,和如何弘扬大乘佛法的教言,还有很多物品,全部交给装扮成商人的译师。之后阿底峡尊者朝礼诸大圣迹,经尼泊尔到了藏地。
刚来藏地时,本来阿底峡尊者不显神通,但为了当时的藏民生起信心,也为了驱散智慧光的妹妹的悲伤,尊者显示了各种各样的神变。
3. 对后人的激励
通过学习这个公案,大家都知道:藏王智慧光为了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藏地弘扬大乘佛法,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也减少了20年寿命。所以大家都要想一想:如果自己与某一个地方有因缘,敢不敢发这个愿?能不能像藏王智慧光一样,牺牲自我?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以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为蓝本,《菩提道次第广论》、《大圆满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等修心法要,才在藏地各教派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这些教言,已不单单是藏人的遗产,汉地以及西方、南美等国家的人都在学习。因此,后学者为了学习菩提心等大乘佛法,稍微累一点、苦一点,或遭遇各种违缘、磨难,也值得忍受。
总之,希望大家在修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习智慧光国王和阿底峡尊者的发心,始终要想到利他。千万不要没头没脑、人云亦云地诋毁大乘佛法,否则果报极其可怕。《入大乘论》中云:“诽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
(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