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867|回复:13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亲友书讲记》——对治贪执财富有什么功德 索达吉堪布 译讲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09-28 15: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解釋題目:《親友書》



“親友”,是指釋迦教法弘揚者龍猛菩薩的親密摯友──樂行國王。當時他們沒有見面,龍猛菩薩以書信的方式為其宣說解脫道,這些竅訣集成一部論典,就取名為“親友書”。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09-28 15:4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upload=jpg,龍樹菩薩聖像.jpg]UploadFile/2013-9/201392815481096635.jpg[/upload]
 



頂禮、供養、皈依聖者龍樹菩薩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3-09-28 15:4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什麼樣的人才最快樂?是富可敵國者?傾國傾城者?權傾一時者?還是名震天下者呢?都不一定。佛陀告訴我們,知足之人才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佛遺教經》中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對照自己,你快樂嗎?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3-09-28 15:5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佛說八大人覺經》─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3-09-28 15:5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佛教中提倡什麼樣的生活呢?不能窮奢極欲、揮金如土;也不能衣食無著、極度拮据。而應選擇中道,在維持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學會知足少欲,不要縱容自己的欲望,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3-09-28 15:5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佛教倡導的少欲知足,是簡單生活。簡單生活是當代新文明的重要理念,它能減少壓力,令人輕鬆自在。佛陀的許多思想的確是跨世紀的思想,對現代人也非常有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3-09-28 15:5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簡化和單純的生活中,最容易找到幸福感。其原因一,幸福感來自於滿足感,習慣了單純生活以後,處處都能找到滿足感;原因二,簡化生活可以減輕許多壓力,故而能感覺到輕鬆自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3-09-28 15:5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大家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的基礎是什麼我們知道嗎?所有的幸福,都建立在滿足感之上。想擁有幸福,就要學會滿足。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3-09-28 15:5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實際上就已經很幸福了。但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知足越大,幸福感越多。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3-09-28 15:5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若能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做一些減法,就能感受到輕鬆、自在、幸福,但物欲卻非要讓我們去做各種加法,越做加法,就越感覺不到幸福,所以,真正毀滅我們的幸福的敵人,就是過度的物欲。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3-09-28 15:5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有兩種不同的尋找幸福的方法: 1、不斷地累積大量的物質來滿足自己的欲望;2、改變自己的意識,以減少或消滅欲望。前者是絕大多數世俗人的方法,後者是少數修行人的方法。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3-09-28 15:5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生活三段論:大前提:有限的東西永遠無法填補無限的空間。小前提:我們的欲望是無限的,而所有物質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卻是有限的。結論:所以,物質不會滿足我們。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3-09-28 15:5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們不應該站在欲望的立場去否定自己的生活,而應該站在生活的立場去否定欲望,因為前者永遠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後者卻隨時可以使我們嘗到人間的快樂。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发帖回复
查看:867|回复:13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