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weibo.cn/detail/4875732100055286
刚刚在时间线看到有医生聊原研或者进口的药,医院也进不了了。一刷不见了。就开贴聊几句。
这事情我也是自己碰见才发现好像很普遍。记得我说过,此前带家里老人复查慢性基础病、开药,还是顶级医院。那天开完后,医生拿着处方没有马上给我,交给我之前说了一句话:
这次我们医院也没有原研的了,开的都是国产的。
我一下子明白了以下事实:
1,他推荐原研药,不然不会专门提到。如果都一样,不用这么说。
2,整个医院没有了,不用再问:那我马上再挂个全自费的、特需的、国际医疗的...号来行不行?即便那样,应该也是没有了。
3,剩下的事情,需要我自己想办法了。
办法当然有,就是费点事儿。
这事儿我就奇怪了。为啥突然“赶尽杀绝”?分层不行吗?经济条件差一些的,确保得到基本普惠治疗,那将就一点。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患者自愿的,自费、你加价甚至加医事服务费,就用好一点的,附加多收的钱你拿去补充普惠医保或者改善医护条件,岂不两全其美?
唉。说到底大家平时多注意保护健康,比如什么欧米茄3、辅酶这样的补充剂,其实医生也暗示中年后可以补充些,尤其吃鱼和肉少的,靠天然饮食不一定够: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