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5545|回复:41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妙趣横生的古诗文(猜猜看)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5-09-15 12:1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妙趣横生的古诗文(猜猜看)

中国古代诗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常见的五律七律、绝句等等,蕴含趣味的顶真诗、回文诗、叠字诗也成为文人骚客偶尔博兴之好。这里我们就来回味几首经典之作。


不过友情提醒大家,欣赏这类趣味诗词完全为了娱情,咱们不能太专注心思,否则反而是丢西瓜捡芝麻了。


首先是一首顶真诗:
  
  白雪遗音--桃花冷落
  
  桃花冷落被风飘
  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
  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
  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
  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
  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
  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
  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
  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
  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
  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8 11:36:2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5-09-15 12: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再来一首叠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 贺双卿(女)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05-09-15 12:2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题金山寺
  
  宋 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 轻鸥数点千峰碧,
  远浦渔舟钓月明。 水接云山四望遥。
  桥对寺门松径小, 晴日晚霞红霭霭,
  巷当泉眼石波清。 晓天江树远迢迢。
  迢迢远树江天晓, 清波石眼泉当巷,
  霭霭红霞晚日晴。 小径松门寺对桥。
  遥望四山云接水, 明月钓舟渔浦远,
  碧峰千点数鸥轻。 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苏轼的诗里面的玄机,你看出来了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5 12:21:2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05-09-15 12:2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再来一首,这一首写倦客思家的,比较有意思。
  
  宋 李禺
  枯眼遥望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是一首诗,但也可以说是2首,还有一首是写妻子思念丈夫的,你能破译吗?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05-09-15 12:2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还有一首数字诗包含一个数字谜,诗文如下: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
  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
  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
  算来寺内几多僧。
  
  这是在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的一数字诗,至于答案为何,暂且保密,明天公布。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05-09-15 12:2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拆字詩,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怨歌》


这又说的是谁?哪位历史人物?

[em06]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05-09-15 12:2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下面这首诗比较特别,也许有人见过:
  
  機時得到桃源洞
  忘鐘鼓響停始彼
  盡聞會佳期覺仙
  作惟女牛底星人
  而靜織郎彈鬥下
  機詩賦又琴移象
  觀道歸冠黃少棋
  
 这首诗要怎么读?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05-09-15 12:3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xxzz在2005-9-15 12:31:00的发言:


瞪大眼睛读了两遍


还是搞不明白后三首的玄机

[em11][em11][em11]


嗬嗬,这就是咱们中国古诗文的精妙之处。现卖个关子,明天再来说答案。这个帖子是借鉴来的,要是哪位mm看过,你先别吭声阿!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05-09-15 12:3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再来一首数字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西瓜公主你要是看出来了前面的,但说无妨。

[em08][em08]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05-09-15 12: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还有一首菩萨蛮,非常精巧:


菩萨蛮 合欢迎送
  (明)卓人月(??)
  春宵半吐蟾痕碧,斜窥愁脸如相忆。
  空捻两三弦,朱扉寂寂然。
  依期郎践约,悄步人疑鹤。
  小舒轻雾纱,收袂蘸红霞。


哪位能从这首词再变出另一首菩萨蛮?

[em08]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05-09-15 12:4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楼上都很不错呢!


答案全部正确!


嘻嘻!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05-09-15 12:5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是刚刚看到的:


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奇葩,很多是古代妇女在不能直言幽情暗恨时之苦心之作,其中以奇巧多变、文彩斐然而著称的,当推前秦苏蕙的《璇玑图》...
  


中国文苑里有一枝独特的奇葩——回文诗词。这一体载首创于妇女,又完备于妇女,(朱存孝《回文类聚序》云:“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是封建社会里妇女在不能直言幽情暗恨之下的苦心孤诣之作,其中以奇巧多变、文彩斐然著称的,当推东晋前秦女子苏蕙的织锦回文《璇玑图》。历代都是从回文诗的角度来推崇苏蕙的,实际上,就中国工艺美术史而言,苏蕙称得上为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织锦女工艺家,她的回文织锦《璇玑图》则是弥为珍贵的史料。


据唐代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六记载: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善属文。她的丈夫窦滔为符坚时的秦州(今四川)刺史,后被徙流沙(今甘肃敦煌),苏蕙思夫心切,于是织锦为回文《璇玑图》相赠。共841字,回环宛转,词语凄惋。


   古今论《璇玑图》者甚多,而以唐代武则天记叙较详,影响较大。武则天记叙苏蕙织锦的缘由与《晋书》迥然不同。武则天当权执政后,于“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才,复美连波之悔过”,于是撰有《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记》,按武则天的说法,苏蕙是武功(今属陕西)人,陈留令苏道质第三女,她“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扬”,长到16岁时,嫁给秦州刺史窦滔,深得丈夫的敬重。武则天也指出了苏蕙的弱点,即“性近于急,颇伤嫉妒”。窦滔,字连波,右将军窦子真之孙窦朗之第二子,长得风神用伟,又精通经史,能文善武。苻坚对他十分器重,委以显职,皆有政绩,颇有口碑。迁任秦州刺史,因忤旨谪戌敦煌。后因攻下晋之襄阳(379年),复起用窦滔为安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时,窦滔有宠姬赵阳台,能歌善舞,无出其右,窦滔将她安置别所。苏蕙得知,找到赵阳台,苦加捶辱。窦滔深以为憾。赵阳台对苏蕙也不客气,专门揭苏蕙之短,又谄毁交至,使得窦滔对苏蕙十分不快。窦滔镇守襄阳时,邀请苏蕙同往,苏蕙气愤地拒绝了。窦滔便带着赵阳台赴任,一去不返,音信全无。苏蕙才21岁,就独守空房,悔恨自伤,于是,绞尽脑汁,织出回文诗锦图,差人送给窦滔,窦滔览阅锦诗,感其妙绝,有点幡然醒悟,便将赵阳台送到关中,又派车去接苏蕙,并举行隆重的礼仪,迎接妻子到襄阳,从此夫妻言归于好,更加恩爱。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05-09-15 12:5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写的咏四季的四首回文诗,《春夏秋冬》,每首仅用十个字,却是七言绝句: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上面各行字句,分别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


华人mm都这么聪明,一定也能想出个大概的。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05-09-15 12:5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springy在2005-9-15 12:29:00的发言:
下面这首诗比较特别,也许有人见过:
  
  機時得到桃源洞
  忘鐘鼓響停始彼
  盡聞會佳期覺仙
  作惟女牛底星人
  而靜織郎彈鬥下
  機詩賦又琴移象
  觀道歸冠黃少棋
  
 这首诗要怎么读?


这个还没有人说呢。[em09]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05-09-15 13:0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还有一个呢:


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已  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 如



苏轼回来看了以后,连声叫好,为什么叫好呢?秦观写了点啥?提示大家,是一首七绝。

[em0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5 13:01:36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05-09-15 13:1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zhuqing在2005-9-15 13:10:00的发言: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em08][em08][em08][em08]


瓦!强啊强!


mm以后多来玩!

[em08]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05-09-16 12:0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springy在2005-9-15 12:29:00的发言:
下面这首诗比较特别,也许有人见过:
  
  機時得到桃源洞
  忘鐘鼓響停始彼
  盡聞會佳期覺仙
  作惟女牛底星人
  而靜織郎彈鬥下
  機詩賦又琴移象
  觀道歸冠黃少棋
  
 这首诗要怎么读?

这首诗,要从中间开始:


牛郎织女会佳期,
  (月)底谈情又赋诗
  (寺)静唯闻钟鼓響
  (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皇冠归道观
  (见)机而作尽忘机
  (几)时得到桃源洞
  (同)彼仙人下象棋
  
  
  
  此曰藏头诗。


据说清代李汝珍将首句改为:八月仲秋会佳期,这样整首诗就首尾相连了。八是棋的尾。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05-09-16 12:1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写的咏四季的四首回文诗,《春夏秋冬》,每首仅用十个字,却是七言绝句: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上面各行字句,分别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一首诗从10个字中回环出来,描写四季自然特色分明,光色陆离,让人回味无穷。被世人誉为回文诗珍品。其中,《夏》更是公认的一枝独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6 12:11:3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05-09-16 12:1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springy在2005-9-15 12:41:00的发言:

还有一首菩萨蛮,非常精巧:


菩萨蛮 合欢迎送
  (明)卓人月(??)
  春宵半吐蟾痕碧,斜窥愁脸如相忆。
  空捻两三弦,朱扉寂寂然。
  依期郎践约,悄步人疑鹤。
  小舒轻雾纱,收袂蘸红霞。


哪位能从这首词再变出另一首菩萨蛮?

[em08]

回:
  霞红蘸袂收纱雾,轻舒小鹤人悄步。
  悄约践郎期,依然寂寂扉。
  朱弦三两捻,空忆相如脸。
  愁窥斜碧痕,蟾吐半宵春。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05-09-16 12:1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前面几位mm都很聪明,谜底都被解得差不多了。


最后就用这几首一七令来结尾吧。



  
  --------------莺
  
  ------------刘禹锡
  
  --------------莺
  ----------解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间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吹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啭如簧烟景晴
  
  
  一七令--赋诗字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赋茶
  
  元稹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椀转麴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七令--赋山
  
  令狐楚
  
  山
  耸峻 回环
  沧海上 白云间
  商老深寻 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 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余麋鹿闲
  
  
  唐诗人联句
  
  东,西(鲍防)
  步月,寻溪(严维)
  鸟已宿,猿又啼(郑概)
  狂流碍石,迸笋穿蹊(成团)
  望望人烟远,行行萝茎迷
  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陈元初)
  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张叔政)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贾弇)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周颂)

发帖回复
查看:5545|回复:41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