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0728|回复:79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又去了一次大都会博物馆,几个小怦然的新感悟【组图】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6-09-28 16:2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age=3#72866221]22楼pwwp的帖子[/url]


再说国画,比如这幅,我觉得很不错,但说画技多么高超,我觉得,现代画家练练画一幅乱真的,也不是多么高不可攀啊。 具体也不懂,表打我,就是感受, 你比如我看莫奈的名作,那真是有种震撼感,但看这种国画就少有。 最大的感觉就是看上去真旧啊,难怪做旧是门学问,哈哈

pwwp 发表于 9/28/2016 3:25:1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6274#72866274][/url]

以前看一个博物馆修补古画的纪录片,得知国画的颜料大致分为“石色”和“水色”。石色颜料多是矿石研磨而成,难溶于水,覆盖性较强,保存时间也较长;水色颜料多来自植物加工,能和水很好地溶合, 但经长期光照易分解,所以经年累月就褪色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画大概都是石色颜料的沉淀,从前绚丽的水色颜料都已经铅华褪尽了。对油画不是很了解,但是与国画颜料是用水来调和不同,油画颜料在使用时会加入各种胶合剂(如各类油脂),色彩层层叠加,既有光泽感,又不易褪色。

给我的感受是,论技艺层面,中国画的门槛低,但要登峰造极是性灵上的功夫。相传明朝那会儿天津一带几乎人人会丹青,但纵观古今能进入“神、妙、能”中的“神品”的画家也寥寥无几。通常在书画上有造诣的人都是从哲学审美到意识形态皆有统一的“文人”风骨的。西方画对早期技艺的磨练要求较高,但一经刻苦钻研相对能步入上乘的人也多一些,只是一幅画的周期太长,所以在佳作的数量上也有瓶颈。但就画师本人的修养来说就可能参差不齐了。

至于观画的感受肯定是与各人的文化土壤和人生经历有关。像我如果看到大幅山水画,虽然对什么皴法技巧的都不通,但感觉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气象的,好像读王维、杜甫的诗一样的感受;如果是看仕女图也可以联想到宋词的婉约风流。看西方的学院派和现实主义的画,也常常惊异于画家巧夺天工的求真拟真,但就很难有文化上的共鸣了。后来的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什么的也就是图个视觉冲击,真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6-09-28 16:3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在台北故宫看过雍正批的奏折,他的小楷也真是漂亮。
ag1314 发表于 9/28/2016 4:27:0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6941#72866941][/url]

话说台北故宫今年在旧金山和休斯顿有巡展,大家有兴趣去吗?或者有去过的朋友可以说说感受?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3 #
头像
3 #
1
16-09-28 18:0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55#72867055]27楼pwwp的帖子[/url]

我有一个感觉,西方绘画的发展能体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的演变过程。早期科技落后,所以只能通过宗教和神话来认识世界的规律,所以绘画多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后来天文学、力学、解剖学都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求神不如求人”,画师的目光开始投向人类社会本身,进而开始崇尚人体和古希腊罗马文明;再后来航海技术发达了,社会上商品经济繁荣起来,画师们又开始着眼于物质文明;再后来工业革命启动了,进一步丰富了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带来了像劳工、人权、贫富差距等种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现象引发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怀疑这个以物质和商品为基础的社会,从而在绘画上也摒弃了清晰的线条和点面布局,只留下光影交错中的模糊影像,印象派大概在这里。再往后现代科学让人类看到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可能,时空也可以是扭曲的,加上二战的冲击,从而使得艺术家大胆地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肆无忌惮地对人类的即有认知做各种解构,其中有些很让人震撼,有些就太晦涩悲观了。

所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可能还是西方人向外的、对自然和真理的追问和求索,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曾经有过较为清晰的一段,但近来看来是越发困惑了。这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哲学是向内的,儒家注重内省和慎独,道家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佛家就更是“缘起性空”就把世间万物给总结了。从哲学上中国文化对自然和宇宙似乎没有那么多纠结和困惑,或者说我们更懂得“存疑”,所以能出现空灵和超脱的作品。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6-09-28 18:0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居然不来纽约么? 来纽约,一定去看看, 哦~~~前几天,加州的朋友微信上有红烧肉那个石头, 旧金山已经开始了吧?


pwwp 发表于 9/28/2016 4:38: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87#72867087][/url]

旧金山似乎已经开始很久了,不知道结束没有。休斯顿的从十月底开始一月底结束,官网链接在此:

[url=https://www.mfah.org/exhibitions/emperors-treasures-chinese-art-natl-palace-museum]https://www.mfah.org/exhibitions/emperors-treasures-chinese-art-natl-palace-museum[/url]

大冬天去南方应该是不错的,大家可以计划起来~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6-09-28 22:5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专业啊,写得好,我补充下,我觉得 西方艺术很大的影响在于宗教。 启蒙时代,文艺复兴, 和神的关系,科学,人的自由,等思考和自我拷问。 这在哲学和科学层面就容易深厚博大的多,困惑纠结挣扎和碰撞就多, 就容易有火花, 而中国的皇权过早,导致多顺民,不顺则亡啊, 除了春秋, 导致思想单一, 碰撞更是少。 中国的哲学或者思想好像也不是内向, 而是奴才或者求荣式的居多,卖予帝王家那种思想,限制了人的思想。


pwwp 发表于 9/28/2016 9:00:4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9305#72869305][/url]

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对自然的好奇和对科学的渴求没有那么集中地出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仔细想了一想,可能如您所说帝王专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可能也有中国自古是农耕文明的因素。要说中国古代也是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早期的几何学就曾服务于土地的丈量,早期的天文观测也促进了历法的建立。但中国土地广阔,农业发达,历史上较之西方诸国享有相对长的衣食丰足,政治稳定的时期(横向比较而言),这可能使得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统治阶层内部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科技。而西方早期是游牧文明,而后经济上又依赖地中海地区的商贸活动较多,这使得他们需要更精确地掌控自然的变化规律(气候、水文、洋流等),也从根本上促使他们对自然科学知识充满崇敬与渴望。当然,也有宗教原因,西方人一直认为研究科学是离上帝最近的事业,这样的执着与敬畏是很让人佩服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6-09-28 23:1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9500#72869500]37楼pwwp的帖子[/url] 但要说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是“不求甚解”、“忽悠蒙骗”那我就不能赞同了。人对自然界了解得越多反而更会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渺小,即使是西方的科学家们也可以一面钻研课题一面信奉上帝,这似乎也并不矛盾,况且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比起一神教的教义似乎还更“宽容”一些。在我看来,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哲学也是对宇宙大观的描述,两者应该是相向而行,殊途同归的。举个玩笑中的例子,我觉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 一生二, 生三, 三生万物”这样的思想倒是跟细胞分裂和分化不谋而合。佛教经典倒是没有读过,就我接触到的道家思想绝不是消极避世,读读老庄还真能让人觉得更豁达开阔,说不定能更好地面对科学探究道路上的坎坷磨难呢?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6-09-28 23:1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觉得这几件完胜大都会的那些同类的啊。






pwwp 发表于 9/28/2016 9:44:3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9702#72869702][/url]

是很想去亲眼看一看。
头像
1操作8 #
头像
8 #
1
16-09-29 00:3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71008#72871008]47楼pwwp的帖子[/url] 哈哈,本来就是一个玩笑中的例子,不求精确。认真地说,比如庄子里“无用之用”、“井底之蛙”这些典故就挺能启发科学联想和思维开拓的。虽然不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但其中打破陈规的思想基底和现代科学是相近的。又如先秦墨家弟子更直接参与几何学、力学的探索中去。当然从商鞅秦皇之后,中国的确是进入帝王专制,从此“阳儒阴法”,统一思想,闭塞言论,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启蒙和发展,但并不能以此将先秦诸子一应贬低。 其实从五四以来就有所谓的“科玄论战”,但就当下的社会而言,我认为人类已经开始尝到唯物质唯科学的恶果了。总而言之,科学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必不可少,但我们要明白,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科学总归还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器物层面的实践和探索,能否运用好它是需要科学“事实世界”之外的“价值世界”的智慧来决定的。我虽然自己不信仰任何一神教,但非常能理解人们对宗教和信仰的需求。现在回头去读孔孟和老庄的东西倒常常能发掘其现实价值(其实很多思想因为宏观不拘泥于细节反而可长可久),有空可以开帖子大家探讨一下。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6-09-29 12:3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看过(记不清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工艺品,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再一步一步看西方的油画中表现的生活方式,当然主要看美女的穿戴了,以前所谓中国四大文明古国这种说法你心里会大大的打个问号的。再回到艺术表现形式,我还是更欣赏西方早期技术上允许艺术家们写实派留下这类佳作,反观中国的,太假大空了,留两笔说你自己想吧,这种对待世界不求真的态度注定了同期落伍于西方的工业革命。
545f 发表于 9/29/2016 9:41:36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73287#72873287][/url]

喜欢看工艺品的话我搬一组图片吧,自己和考古历史都沾不上边,有错误请懂行的朋友指正。

商代青铜器(约公元前1750-公元前1027)

商代四方羊尊


商代牛形铜觥


商代人面纹铜鼎


商代豕形铜尊

再贴几个离我老家近的。

三星堆青铜制品(古蜀国,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

三星堆青铜通天树


三星堆青铜神树


三星堆青铜神坛

商朝是我国有同期文字记载最早的朝代,古蜀国文明大致也跨越了中原夏商周三朝。相比之下古罗马古希腊始源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大约比商朝晚不说将近一千年也有好几百年。

论近一些时候,我只知道从明朝那会儿世界金融开始银本位,中国本不大产银,然而当时世界几乎百分之五十的白银都流向了中国,这是为什么?中国当时保持了几百年与西方的贸易顺差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偷不抢,全靠做工精妙、品质一流的瓷器和丝织品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要说中国的工艺一定高于西方我不敢论断,但要说中国的手工业落后西方我也不敢苟同。关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强势和中国的屈辱我们总是在反思,如今走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富国强兵的道路也是在更正以往政治外交上的偏差。但就此否定中国文化和艺术上的成就就是矫枉过正了。身边一位计算机科学的朋友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近一两百年来产业革命的队伍我们没追上,但只要下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中国那就全赚回来了。窃以为就当前科技和经济的局势(国内信息产业的规模和发展势头),这并不是无稽之谈。

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老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论“源远”中国绝不是最早的,恐怕也并非最繁荣的,但我们的确胜在“流长”,三千多年来(从商朝算起)几经融合却未曾间断。但倘若我们再一味妄自菲薄全盘西化,就不得不让人担心这四大文明古国的最后一个会断在我们这代了。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6-09-29 17:5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age=6#72874971]60楼1011s的帖子[/url]


类似就是这些说法

[ur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7/15/10570805_589085557.shtm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7/15/10570805_589085557.shtml[/url]

我没研究过,不过要是真的, 三星堆不能算中华文明了。

pwwp 发表于 9/29/2016 5:06:3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78681#72878681][/url]

对,三星堆大致算不得中华文明,我有标明是古蜀国哈,后来被秦所灭。放在这里纯粹因为离我家乡近[em104],私人感情,且也可以看看在青铜时期中国土地上除了中原夏商还有这么一个璀璨的文明存在。在但他们与中原文明有通商和文化交流,在那里出土了颇多的玉璧和玉琮,是夏商开始祭天地的礼器。至于大立人为什么长成那个样子,当时听到的解说是那是那时人民对他们所崇拜的神灵的想象,所以和自己长得不一样。当然这也是一个猜想而已,要说他们是西亚人种也不无可能,我还觉得大立人长得很像印度人呢。但文中说是受古希腊的影响就太牵强了,年代差了几百上千年呢,不通。当时看遗址的时候只看到地基墙根什么的都是土胚的,直观上觉得还是我们熟悉的。不知道有没有出土墓葬,DNA能分析出来不?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6-09-29 17:5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The Storm (La Tempête) is a painting by French artist Pierre Auguste Cot, completed in 1880. Currently on display at New York'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t was commissioned from the artist in 1880 by Catharine Lorillard Wolfe under the guidance of her cousin John Wolfe, one of Cot's principal patrons.
Iris02 发表于 9/29/2016 12:58:5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75330#72875330][/url]

确实很美!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6-09-29 21:5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也是版主,不过这里好象没有人玩。我以前从来不看华人,现在就潜水看看。其实还有一张画,叫Spring,也是我小P孩时候就喜欢的,巨大的一张图片

Iris02 发表于 9/29/2016 8:08:5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80353#72880353][/url]

哈哈,好看!我去艺术博物馆也最喜欢Neoclassicism 和 Romanticism时期的画,感觉那是小时候童话和神话故事里的西方世界。以后多上来分享一下吧,大家有类似爱好的多交流一下,小作消遣,彼此也多少能有些进益哈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6-10-01 16:2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的头像是不是一个漫画故事,我怎么觉得我看过,或者看过类似的东西

你喜欢野兽派/抽象派的绘画吗?就是好奇问问

Iris02 发表于 9/30/2016 9:23:3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90450#72890450][/url]

很早的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Father and Daughter, 最近微信圈里又被翻了出来。出国最思念的是父亲,呵呵,因为是自己离开了家所以更添一层愧疚。

野兽派抽象艺术什么的,与其说不喜欢不如说是看不懂。可能因为小时候学过些素描,对于西方绘画的审美还是在焦点透视、比例布局这种传统路子上。早期的印象派因为尚还追求自然光和色彩的真实可感,还保留实物比例,看着还好些。但再后来的流派,就算偶尔也有受到冲击的,但多数都觉得晦涩疏离。自己学习还远远不够吧。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6-10-01 22:0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发个好玩的,

或者搜

[url=http://t.hexun.com/21269982/26176952_d.html]http://t.hexun.com/21269982/26176952_d.html[/url]

【这不还是坑爹吗!!!】事情的起因是这个样子的:上周,在马德里玩的时候,慕名前往参观了马德里的REINASOFIA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以现代主义的收藏闻名,有着达利、米洛、胡安·格里斯、毕加索等名家手笔
Iris02 发表于 10/1/2016 6:41:1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96683#72896683][/url]

哈哈哈哈,确实挺好玩的。不过认真地说,当代抽象大师也应该是受过严格的传统画技训练的,至少早些毕加索、达利等都是如此。我想绘画艺术确实也受到摄影技术的强烈冲击,毕竟再怎么求真拟真也不及照片来得一丝不苟。这样一来当代绘画艺术大概也只能从思想和精神这个维度上发展,甚至从根本上放弃对主观内容的传递和表达,刚好同时期科学、哲学和文学的演进也都给予其适当的配合;次一点的画家可能就只好寻求取材猎奇了,其中大概也就不乏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徒了。抽象画说不大好,用诗歌做个类比吧。从格律诗到现代诗大致有个类似的演变,就是主旨模糊化,整体碎片化,细节抽象化,由接受者结合作品名来捕捉瞬间观感,记得顾城有首诗名叫《摄》: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再看Ezra Pound 的一首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a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直观感觉朦胧诗和 Imagism 什么的和当代美术在创作上也有些相通, 门槛低,看似谁都可以参与,但事实上精品也不多。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6-10-01 22:0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想起来了,Father and Daughter 我刚刚看了介绍,现在在YOUTUBE上看这个短片,音乐是多瑙河之波。羡慕啊,正规学过素描,我也学过一点点,不过是我老爸教的我,他可不是画画的,他是医生,他有本画动物的书是我最喜欢的(我最喜欢画动物/风景)。我不喜欢野兽派后现代之类的艺术,必须自我暗示足够装X才能够喜欢,做不到。我自己玩也不想骗自己,认真画写实

我跟你混着玩下,希望你不认识我,不是混微信绘画圈的。我在微信的绘画圈基本上是人间蒸发了,我现在不敢回去,没脸回去亚历山大,还是潜水吧


Iris02 发表于 10/1/2016 6:33:1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96648#72896648][/url]

你一说我怎么有些心虚呢?我也不算正规学过吧,小时候放学早,家里父母下班晚所以就把我放在老师家画画。我们老师是主攻国画的,我们什么画都跟着画一些,不过画什么也都是点皮毛罢了。

我几乎不用微信,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圈子,所以咱们应该不认识。以后大家多交流吧~~~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6-10-03 14:0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98495#72898495]77楼Iris02的帖子[/url] 哈哈,多谢分享。对中国当代美术了解得很少,画派和画家的名字更是一个都说不出来,要加紧学习了。希望以后大家多开帖给大伙儿普及一下吧~~~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6-10-03 14: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98495#72898495]77楼Iris02的帖子[/url] 说到梵高,我虽然不通,但也很喜欢他后期的作品。色彩鲜亮,但又充满诡谲神秘之气,一直觉得其风格很配顾城的一首诗: 〇点 的鬼 走路非常小心 它害怕摔跟头 变成 了人 当然,人们对他们都有“精神失常”的判定,但这种离理性很远、来回在世界“边缘”的鬼才的确是充斥着力量与魅惑的。
发帖回复
查看:20728|回复:79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