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芙蓉姐姐都有舞台了,她够不够你说的标准啊~~~ “人唐朝是以肥为美,恁凭啥骂人家?也要” 这是您的逻辑不是?
连芙蓉姐姐都有舞台了,她够不够你说的标准啊~~~ “人唐朝是以肥为美,恁凭啥骂人家?也要” 这是您的逻辑不是?
我倒是觉得第一篇像是在讽刺作者自己。
反曾的人大多是以她音乐表现为基础进行的议论,谩骂的有,但不是主流,至少我的观察是这样。
然而作者却别有用意地选取了曾的反对者中的这些人作为反击的对象,把这些人和现象作了无限的扩大,然后归结为所有反对曾的人的共性,并且以此为靶开攻。
推测这些反曾的人的出发点,意淫他们生活怎样的不如意,难道是因为作者无法从音乐和竞争的角度拯救曾,也无法让人们忽略那不堪的走调,所以就另辟蹊径的选取这些反曾的观众的人生作为开涮的角度?
这水平这立意,跟作者所要针对的那些嫌曾唱的不好就问候她父母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人们早就被培养出了惊人的想象力,有的人擅于把生活编织成童话,有些人则喜欢把社会描绘成梦魇,前一种人愚昧的快乐,后一种人过虑的痛苦。当然,快乐的人总是少数的,大部分人都是后者,他们在生活中遭受了太多的压力,见识了太多的黑暗,导致他们接受不了社会还没有那么黑暗的现实,硬是将它抹黑了。“
曾和曾的歌红了,与其说在于这些歌多么有生命力号召力,还不如说得益于曾的晋级所引发的争议和广泛关注。
话说芙蓉姐姐前些日子也蛮红的呢。
我变成“和黑抹粉“了。
我觉得曾粉也挺能丑化对手的,见楼主贴得第一篇。
您也真好意思比
同意前面一个帖子的话。能打动人的声音好于没感情的完美唱功。
可是,一首歌根本找不准调,连传达音符的基本功都没有,怎么打动人?
曾的歌词有些意思,她的形象也确实有打动人的地方。可唱的实在让人难听下去。参与游戏就要讲游戏规则。唱歌基本功都不具备的人,去参加唱歌比赛,也是对别人的不公平。她现在知名度有了。可以自己发展啊。
人没有自知之明, 这点倒是和fr有的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3 12:07:26编辑过]
这,杂说呢?玉米这个名字和音乐有么子关系? 其实这什么音乐啊,也就是通俗的流行的文化的一部分。曾哥的叫法,只是从一方面反映了部分群众不待见她的心态而已。我个人不这么叫她,别人叫她,我也不会跳起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哲人们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