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069|回复:11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转帖]活佛是不是佛 ? --- 从信法师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1-09-01 00:2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转帖]活佛是不是佛 ? --- 从信法师
 

活佛是不是佛 ?



作者:从信法师



活佛是蒙古西藏青海一带喇嘛教政教领袖的称呼,活佛只是当地人民对该领袖尊称,与佛教之佛不相干。虽然当地人民自称也信奉佛法,收藏印度本土抛弃不要的佛教书籍,五体投地拜佛,这只是民俗宗教归属正统宗教的依附行为,殊不知所收藏所信奉之佛法并非正法律。佛法原本不是某一区域的文明,虽然发源于印度,世尊入灭之后,婆罗门文化复兴,梵我含摄诸方民俗宗教的神而建立了印度教,佛法却日渐变质而堕落而形成密教,教徒沉迷于咒术及男女性爱之术,名为无上瑜珈,名为金刚乘,于污染中而不染,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向禁欲的学者于性开放之后肆无忌惮与金刚上师与佛母行淫欲之乐。所谓佛母就是供学者于性爱中修气修脉,修喜乐大定之女性,以其协助学者即身成佛,故美其名为佛母。


 


密教盛行后,男女双修的行为格格不入于印度传统文化,成为印度文化负柦。当回教国家统治印度时,淫秽的密行更不见容于回教,与佛教同时发展于印度的耆那教,印度教,以及其他宗教未受摧残毁灭,独独密教化的佛教灭亡了。若说佛教灭于回教之侵略,不如说印度文明乘势把印度文明中的垃圾抛弃焚燬。


 


就在此时开展西藏文化的喇嘛教如获至宝收藏了印度文明的抛弃物,这些抛弃物又辗转流布于中国。毕竟人类贪欲,不离欲而成就菩提之法被视为无上法宝,普受贪欲的众生热爱护持,流行于世界各地,金刚上师及佛母所到之处,活佛之威德也随之流传,一般佛教信徒不辨真实,以为活佛就是活生生的佛。


 


其实男女双修只是性爱游戏,反而令行者堕落而不知自拔,活佛也只是凡夫,也许有其过人之处,是杰出的凡夫,却不是佛。为什么呢?活佛标榜转世,当知凡夫才受转世,凡夫才有淫欲行为,是故说活佛只是凡夫。我们基于世间思惟,认为人只此一生之命,居然有能转世在生者,不视他为佛则何,我们认为人类于性爱中不堪久战,不能不漏精,而金刚上师能久战能不漏,不视他为活佛则何?假使我们开放世间思惟,以苦集灭道思惟来观察宇宙人生,人生是性爱的人生,所以于六道中轮回不休,不捨淫行而与欲界相应,再生转世乃不得不尔的业报,性行为的本质不待漏精不待漏气不待漏神就是有漏,于双修时不待漏精已剎那剎那与有漏欲界相应,已剎那剎那间有漏慧命,终至堕落。要当离欲,与欲界划清界线,不与欲界相应,贪瞋痴永断无余乃名为无漏,不再生不受转世乃名为佛?而今我们颠倒是非,把行淫欲转世再生的凡夫视为圣者,把释迦牟尼佛视为已不存在的过去佛 ,适足以说明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做佛。




生与死是循业所见,若趣入因缘法法住法空,生住生空,死住死空,我们以为释迦牟尼佛以入灭,已死,这是我们有生死烦恼的知见,若空我我所见,生死是梦幻中事,不再生不受转世,譬如不再作梦,无梦中我,梦境本空,何有断灭呢?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非终不终皆是戏论。若有我则有生死见,不出生死轮回,转世再生的活佛乃有我凡夫,是故说活佛不是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 0:27:0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1-09-01 11:3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大莊嚴論經》卷6:


 


「決定一切智  以憐愍我故


 是以說三歸  不說有第四


 為於三有故  而說三歸依


 若當第四者  我則無歸依」


 


為什麼佛說只有三皈依,沒有所謂的四皈依?



所以將喇嘛上師置於佛前, 並不如法.


 


佛雖一切種子悉皆清淨,沒有絲毫的「慢」,但不可說「佛不會計較排名」,就說四皈依合制。必須有經典做依據才能說合制。喇嘛的四皈依在經典中是找不到任何依據的,且唯有外道凡夫,才敢置於佛前;凡是置於佛前,必是外道凡夫無疑。


 


佛教,但所謂佛教徒,正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寶之後才能稱為佛教徒,難道喇嘛上師皈依佛之後,又要皈依的對象-「佛」再去皈依自己嗎?如此顛倒, 可稱如法 ?


 


若將上師放在三寶前,難道要佛去皈依喇嘛上師嗎?難道佛門的僧寶都要再去皈依喇嘛上師嗎?


 


有沒有那位同修有其他經論依據的看法, 歡迎討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 11:34:13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1-09-01 12: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希望你论法能针对主题, 你如果是佛教徒, 便应依经论, 我现在问的是, 四皈依的正确性及如法性, 这是事相上的事,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这是第一义谛的大问题. 我请教你的是 :


 


「四皈依的正确性及如法性」?


 


您不要认为我是在找您麻烦, 概论楞严, 必具根器, 很多问题, 正是增逆上缘.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1-09-01 13:3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佛法的确不只是文字游戏, 佛法双含教証及理証, 对有志深入经藏的弟子尤其重要. 佛法浩瀚, 岂仅是如世俗人所知之烧香拜佛而已, 愿有志于此之佛子, 共同努力, 您发心护持首楞严, 定能自利利他, 终入菩萨数
发帖回复
查看:2069|回复:11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