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小虎子在2/15/2013 4:22:00 PM的发言:一个家庭是一个整体,家庭成员的所有经济收入,精力,时间,都是整体,无所谓“只牺牲自己的”。一方面投入多了,另外一方面肯定就投入少了。
这种程度的”间接牺牲“我觉得还算可以理解和承受。。
我从小记事起,每月一发工资, 我妈先去的是邮局,给两家老人寄钱,怕过了几天,钱就不够给老人寄的了。经济这么紧张,但是几十年一个月也没有空过。
虽然没有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过每次攒了假期,我们都是回老家的,我现在还记得, 我妈每次一回去,放下东西就开始帮我外婆打扫卫生,拆被子,洗东西, 忙到假期结束。我都是自己玩。而且因为这个, 我父母所有的假期都用掉了, 在加上当时经济不富裕,每次回老家,路费开销都不少, 我小时候,一家人很少出去旅游过。
我父母工作都算不错的,工资收入还可以。我们家又只有我一个,但是我小时候,也没有感觉到生活多优越,因为富裕出来的钱,都补贴两边老人了。一直紧紧把吧过日子。
还有我妈妈照顾我外婆, 和我爸long distance了三年多。我爸还是一直表示支持的。。
我小时候的教育潜移默化, 觉得这些是应该的, 所以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或者“被”牺牲掉了。当然, 我没有直接的在体力上照顾过我外婆。只给过一点点钱。 所以我妈妈自己的牺牲是最大的, 其次是我爸爸,轮不到我说什么“牺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5 16:40:0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