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TA, FA。先科普一下,维基上对TA的解释是:Technical analysis is a financial term used to denote a security analysis discipline for forecasting the direction of prices through the study of past market data, primarily price and volume。简而言之就是用图形来分析股票的走势,确立买/卖点。FA:Fundamental analysis of a business involves analyzing its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health, its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its competitors and markets. When applied to futures and forex, it focuses on the overall state of the economy, interest rates, production, earnings, and management. 即用股票的基本面分析选股和操作进出点。
在过往的经历中,我发现,散户中TA和FA总是自然形成两派,相信各位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在入门之初很是为站队发愁。TA派往往质疑FA,你个小散的消息能比机构来得快来得多?所以往往是只有内部消息的FA才是可信的FA。而FA分子也确实迷惑,为啥我日夜辛苦研究出来的价值迟迟得不到市场认同?即使这样,FA派也照样对TA嗤之以鼻,如果画画点点线线就能当饭吃了,大家早就发财了,好歹我这也是严谨治学,山寨的是机构。
在这个问题上,经过大量和我两位良师益友的谈话还有我自己的运用分析,现在对这两种技术分析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首先,应该承认的是,两者各有利弊。那么利弊究竟在哪里?如何互为补充运用?TA的利在于,新手上手快,有规律,很多图形有一定共通性。在股票图形的复制总结上体现得比较准确,因为在股市里会不断见到历史的重复。所以没有经验的新手会特别容易产生感觉。
一旦产生感觉后,错觉也就随之而来,认为手上已经掌握了达芬奇密码,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开股票涨跌的密码。但是往往这时候市场总是会给你一个教训,所谓的诱空诱多就是这样来的。之前赚的钱通通吐回去不说,还会因此变得更加沮丧不已。而对于ta运用比较熟练的老手来讲,也仍然面临无法完美地低吸高抛,遗憾无穷多。
今天说到这,这个涉及面很广,会用多一些篇幅。
是,股票的本质就是高抛低吸,就是你说的跌的时候买入,涨的时候卖出。所以的这手段那方法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就你前面提到的这句话:那我们只要在大盘跌的时候买入 选一支你看好觉得有潜力的股票 在大盘势好的时候卖出 就能赚钱了
这里面就有三个重要元素,选股,买,卖。
选股,如何选一个有潜力的股?有名气的股不等于有潜力的股,历史可以参见贝尔斯通和雷曼兄弟,现今可以看看rimm。今天你觉得好的股,不等于未来会一直好,这样的例子太多,尤其在季报出来后大跌的那种。鲍尔森因为成功预测经济危机并且做空股市而闻名,可是他一样在最近在sino-forest上赔得一塌糊涂。所以找到这个“有潜力“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买,以sina为例,当它在60块时,你如何知道它不会跌到50甚至40?经济危机时巴菲特在90块左右号召买入高盛,可是高盛之后还跌到过60块,你敢不敢在90又或者60买呢?所以股市不能判断,只能预测,能够成功预测08年经济危机和09年的牛市拐点的人,都成就了名气和名利。
同理,”大盘好的时候卖出“,首先任何市场的走势都不是一根直线上升或下降,这里面都有震荡,涨涨再跌跌,跌有可能只是短期回调,也有可能是反方向的起始点。所以这就造成了卖的困难。
至于亏损,大部分是因为这3个基础的问题,另外再加上一些不好的交易习惯和交易心态,在所难免。
股市就是个大部分人赔钱,少部分人赚钱的地方。所以我为什么说不要轻视股票,不能想当然,题外话,有时候花了很多时间找到的deal省了个几十一百,还不够股市里分分钟种赔回去的。这就是风险。
到现在为止,相信大家都对ta,fa,pa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如果你觉得你喜欢在各种图形中反复钻研不觉得枯燥,如果你能够保证持续地在经济新闻和金融市场的研究上投入时间,如果你也自觉地自己是个适合做股票的人而能得到家庭的支持,那么,你可以拿着不耽搁口粮的余钱下水了。
首先,如我前面所说,定位很重要,如果你一来就要比照10%20%的回报,那我相信很快你就要背上沉重的负担。如果把你所掌握的TA,FA,和天性拥有的PA作为三维空间的三个纬度,那么每个人都是在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上。每个人都不具备和别人相比的前提,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不提回报率。A的回报率低于B不足以得出结论B比A更优秀,基金经理也一样,因为个人风格和投资理念不一样,比如有些人比较保守,有些人更激进。
所以应该和自己比,找出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下面我用我自己来举例怎样在这个三维空间中延伸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为什么说用我自己举例,这是因为每个人是无法复制另一个人的。我的做法未必换成另一个人就适合,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寻适合自己的方式。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