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几个记得的
何先生,来往何处,未知的人
方小姐,方方正正,不知变通
张先生,东张西望,一出场就想着逃命
africa912 发表于 2023-02-23 09:42
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以前的确没想到。不管程耳是不是这么专门设计的,都是很合理的解释!😄
![UUL](https://avatars.huaren.us/120x120/avatars/upload/000/42/51/38_avatar_medium.jpg)
再说几个记得的
何先生,来往何处,未知的人
方小姐,方方正正,不知变通
张先生,东张西望,一出场就想着逃命
africa912 发表于 2023-02-23 09:42
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以前的确没想到。不管程耳是不是这么专门设计的,都是很合理的解释!😄
我激动的是 ——-
罗曼蒂克虽然牛x但是太难懂了吧!对一般的非专业观众不友好,需要极高的艺术鉴赏和四维空间想象力和重建能力。
但无名,没这个问题!主线不需要费力都能懂!只是一些细节,越是深究,越是有嚼头。
你以为这是个平面故事,看到第二遍是个三维故事,第三遍是个四维故事,反正大概就是那个意思!你们懂我吗???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13:08
是的,无名大的主线相对明了简单,程耳自己也说过主线其实定了也不能改。但是各种各样的副线,一层一层的细节和关联,真的是有趣,看到了就觉得很愉悦。
唐部长虽然戏不多,但是印象深刻。程耳用镜头讲故事太厉害了。这个正好站在日本旗和青天白日旗中间的画面,很震撼
看到一个分析
1.唐部长第一次和日本人谈话的时候,日本人坐在左边日本国旗下方,唐坐在右边青天白日旗下,但是第二次唐部长讲日本人今天没有来的时候,gmd 其他几个人坐在左边日本国旗下面,这是为什么?
因为正面的时候旗帜是交叉放的,而正面和背面实际上是统一的。当公爵被杀的时候,大鹏站在两面旗帜身后这时候的旗帜是会议室的背面(底部)。他当时等待日本人的到来,所以他的视角是往门外看的。这种电影人物某种程度上与观众互动的凝视与特吕弗《四百击》那个载入史册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安托万从少管所逃出来奔向海边,小安托万正要跨进大海,突然回过头来凝视观众的时候,他可能在向我们寻求答案,也可能想告诉我们什么;当大鹏凝视框外的观众的时候,他可能只是单纯的等待,也可能在告诉观众他的命运在他站立的位置(骑墙)的那一刻的归宿。
我也倾向于叶杀日本人是他临时做的决定。他的任务就是潜伏在日本人身边,所以叶何苦肉计之后,他听到日本人说去满洲会带着他,不管是叶自己还是要演出来的那个身份都是开心的,那个笑很自然。
满洲没了,叶还是要继续隐藏身份跟着日本人,但当知道渡部决定要回日本了,叶的考虑是一方面因为之前渡部讲过战犯的政策,他脱掉军装就可以逃避战犯的身份,这当然是中国人不能接受的,同时叶也判断渡部的这个决定也让渡部自己没有了被利用的价值,所以他做出了杀掉渡部的决定。
何先生在日本投降后就自由了,穿的整整齐齐地去监狱没有问题。还是觉得他是去和监狱的内线说明叶的身份,让监狱的人配合。否则叶怎么可以就这么离开了,渡部切腹的“事实”也是需要监狱的人确认的。
清夜无尘 发表于 2023-02-24 18:37
你这个分析非常的合理,我基本同意,尤其是渡部要是回去做农民的话,那他就没有“被团结的价值”了,而且也太便宜他了。
不过何先生为什么要在盥洗室里“踩点”呢? 他如果是来和监狱的人说明叶先生的身份,他没必要坐在盥洗室里等吧。或者就是那时他是在盥洗室里和叶先生接个头的。因为镜头显示他看见有人来了但是并没有显示来的人是谁。
喔,没注意这个细节。所以叶,王,何都是76号的?都是汪政府的?那后来叶是不是变成日本人的了?
onesweetday 发表于 2023-02-28 16:07
76号本来就是日本扶持建立的,后来划分给汪,但是日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76号的控制。
极司菲尔路76号,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曾在上海扶植起一个汉奸特工机构,这个打着汪伪集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工作总指挥部”旗号的特务组织,犯下了种种罪行。因巢穴设在沪西的极司菲尔路76号(今万航渡路435号),故简称“76号”。它是后来令人提及而色变的汪伪特务魔窟。
编辑
播报
“76号”的创始者是李士群。李士群早年参加过共产党,曾赴苏联学习,后被捕叛变成为国民党的“中统”特务。1938年又投靠日本特务机关当了搜集情报的汉奸。日军侵占上海后,为急于控制上海,便出钱、出枪,指令李士群尽快建立汉奸特务组织。李士群觉得自己的号召力不够,请来了甘当汉奸的“军统”、“中统”双料特务丁默邨。他们网罗愿意降日的“军统”、“中统”人员作骨干,另收买流氓、地痞等社会渣滓作打手,拼凑起了一个汉奸特务组织的班底。经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的晴气庆胤中佐选定,将极司菲尔路76号的原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公馆作为丁默邨、李士群特务组织的驻地。
李士群
1939年5月,叛国投敌的汪精卫来到上海筹建伪政权。日本侵略军为增强汪伪实力,遂将丁默村、李士群的特务组织拨给了汪精卫。力量薄弱的汪精卫立即把这个特务组织当作自己实施傀儡统治的支柱之一。丁默邨、李士群分任汪伪“特工总部”的正、副主任,但“76号”的真正主人,却是日本特务机关。“76号”内驻有一支由涩谷准尉统领的日本宪兵分队,职责就是监视“76号”的汉奸特务。“76号”每采取大的行动,不只要先告知日本特务机关,还要在日本特务机关派员督导才可以实施。二、充当日军侵华工具的特工总部“76号”犯下了滔天罪行 充当日本侵略军鹰犬的“76号”,打击残害的目标主要是各界、各党派的抗日爱国志士,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流血惨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尚不能开进上海的英、法租界,新闻界的爱国人士便在租界里办报宣传抗日,揭露日伪罪行。“76号”奉日本主子命令,打、砸过许多家报馆,还将不肯屈服的《大美晚报》总编辑张似旭、经理李骏英、副刊编辑朱惺公暗杀。文学家郁达夫的哥哥郁华,时任设在租界内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因坚持对打砸报馆的“76号”特务判刑,被“76号”派人枪杀在汽车上。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的徐阿梅,在工人中组织“星期服务团”支援抗日部队,遭“76号”特务绑架杀害。国民党派往沦陷区执行任务的特工人员,也有一些死在“76号”特务手里。“76号”还曾派出大批特务乘夜进入法租界,将国民党政府掌握的中国农民银行20多位职员集体屠杀。“76号”下属的各“行动大队”中,充斥着地痞流氓。杀人如麻的“76号”并有一条规定:凡枪杀一个人,即发给500元的“喜金”,进一步刺激了汉奸特务们的杀人欲。“76号”势力最盛时,将其触角伸向了日伪军所能控制的多个沦陷区,分别在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安徽等地建立了隶属特工总部的8个区级特务机构———南京区、江苏区、苏北区、上海区、杭州区、华南区、武汉区、安徽区。
有一些经意或是不经意的呼应,现在才注意到。
何先生在接过张先生机要记录之前,喝了一口水,然后接过了厚厚一沓的“投诚“材料。
张先生被何先生处决。
叶先生在接过度部的满洲地图之前,喝了一口水,然后接过了那最重要的致命情报。
度部最终被叶先生手刃。
这些前后呼应,真· 工工整整对照组。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3-04 15:44
程耳真的是个妙人。😄
刷到这张照片,非常有氛围感。看了程耳前两天的文章以后,大概知道这是哪个场景拍的了。
看到有些评论说叶先生打日本兵会没事,怎么可能?还有些说怎么可能中共特科用那么年轻的人,是导演为了流量而用年轻大流量。
其实,这种看法的都是对那段历史和人物缺乏了解。叶先生这个角色有阎宝航、袁殊和汪锦元的影子,而渡部则有岩井英一的影子。袁殊有两度留日背景,在22岁时就被岩井英一看中进当时日本在上海的岩井情报机构,非常得岩井英一信任,把中共的电台都架在岩井公馆里。袁殊还一度要挖地道炸76号炸死李士群,结果因泄露被抓,还是岩井出面救他出来。就这样,岩井还是很欣赏他,是(岩井公馆)下属的“兴亚建国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后来受到日本天皇的嘉奖,去日本面见天皇授奖。然后袁殊在日本偷了日方军事地图夹带回国送中共。他在日本时根据各种形势判断出日军会南下南太平洋,而不会北上对付苏联。这情报也由中共送给苏军,对苏军的战略部署起来很大作用,抗战后斯大林专门对中共这个情报表示褒奖。
所以导演对那段历史都是很熟悉和有根据的,但有些观众缺乏了解也不做研究却愿意轻易质疑和下结论。
浮云散 发表于 2023-03-07 15:00
快餐文化的时代,喜欢相当然的人有点多。事实是导演先根据历史背景和想讲的故事确定了需要一个年轻的角色,才开始找人的。那时他连王一博都不认识,具体长啥样子也是别人提了以后自己去找照片的。那张让导演看上王一博的照片也非常有趣 :)
zzxxddss 发表于 2023-03-07 17:35
无名的有些画面对比,电影语言非常震撼,虽然是文艺片,看到有人评论程耳很有拍战争片的潜质,他的镜头可以直击人心。
想看港版
eaieeaie 发表于 2023-03-13 23:18
不知道到时候DVD出来的时候配乐是不是又是不同的版本,程耳真是个讲究人。
这个无名叶先生一个多小时的花絮。。。程耳是蛮有趣的人。
教父镜头色彩的油画感,无名里面有(例如几次饭局的色彩和采光),还有就是经典的leave the gun,take the cannoli,很像处决江疏影的那场戏,连风吹动草原的穗子的背景都是一样的,还有镜头以外的枪声,也是一样的,如果要较真,我甚至觉得拿破仑也是cannoli的回声。但是无名还是film noir,无名的故事构架,细节,都是Billy wilder,而且是经典的Billy wilder,日不落大道那种,tense, dark, bleak。
但是除此之外无名又有自己的灵魂,“定规末是要保持冷酷”,江疏影完美还原Jone Crawford,又有三分张爱笔下人物的风采,很绝的,难为他想得出来做这种联线题。
irislilimsvs 发表于 2023-04-09 16:58
翻回来点个赞。tense, dark, bleak, 我觉的还可以加上mesmerizing. 这个词是不少媒体用来形容叶先生的,不过我觉得用来形容整个电影的基调也很合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