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
很多人说也许那段没必要,
但在我看来,非常,非常,非常有必要!
叶生太苦了,
在那一刻,面对曾经的朋友,面对一个将死之人,
他终于说出口,情感得到暂时的安置和宣泄;
然而那一刻又是那么的悲剧化,
那一刻他失去了知晓他过去的一切,
只能独自一人在这条漆黑沉重的路上,
靠着那三个字撑起来的信念感,
继续走下去。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13:22
这三个字也是他想对未婚妻说但却不能说的话
![UUL](https://avatars.huaren.us/120x120/avatars/upload/000/42/51/38_avatar_medium.jpg)
我!也!是!
很多人说也许那段没必要,
但在我看来,非常,非常,非常有必要!
叶生太苦了,
在那一刻,面对曾经的朋友,面对一个将死之人,
他终于说出口,情感得到暂时的安置和宣泄;
然而那一刻又是那么的悲剧化,
那一刻他失去了知晓他过去的一切,
只能独自一人在这条漆黑沉重的路上,
靠着那三个字撑起来的信念感,
继续走下去。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13:22
这三个字也是他想对未婚妻说但却不能说的话
教授贴 From: irislilimsvs
刚刚看完坐在电影院外面发呆,把访谈文章看了一半,剩下的封住了。先简单说一下film noir吧,保证不剧透,请放心往下读。
纽时影评一上来就放下film noir的棋子,还是识货的,黑色电影实至名归。访谈文章里面第一个问题问的就是黑色电影,程耳没有细谈,大概是觉得解释起来比较麻烦。film noir是比较小众的一张王牌,visconti,黑泽明,王家卫,看程耳的单子,黑泽明一下子就跳出来了,果然。
film noir的特征,从镜头语言上看,大量的深焦 deep focus,一镜到底long take,大量的仰拍,斜切镜头,这些都是标配。
色彩上黑白灰为主,鲜明线条,光线的运用则是单一光源为主,用阴影烘托氛围,多为室内拍摄,即使在室外,也是夜景或者阴天。统统全中。
再看叙事结构。黑色电影多是烘托末日情怀,ambiguous moral struggle,existential phylosophy,synical protangonist。这个也符合。
film noir 依靠大量的非线性叙事,插叙,倒叙,蒙太奇,营造悬念,以及观众无法抽身事外的观影体验。这个是黑色电影的标签。纽时文章说电影剪辑painterly”,这种词蛮精贵的,一般不会随便用呢。一切抱怨电影不好看,因为“乱糟糟”的观众,大概都不幸对这个内情不太了解。可以跟随故事发展固然好。跟不上,其实自己也参加这种末日情怀的氛围,也很不错呢。
最后,也是最有意思的,是film noir的signature,sexual tension,性张力。男主角的sexual tension是通过血腥打斗实现的,最终极的征服和臣服,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隐忍不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黑泽明的乱,里面的杀戮,血腥和征服杂糅一团,这个,在无名里面也有折射。
我猜,这位叫做程耳的导演,一看到王一博,就知道这是他的命定之人,因为他需要的,王一博都可以做到,而且做得那么用心,那么好。
蓝忘机是鲜衣怒马,景行含光的弱冠少年,陈宇是一个男孩子圆一个警察的梦,王一博在演这两个角色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叶先生则是刚刚长成男人的样子,他开始明白对一个角色不仅仅要用心塑造,还要承担起支撑整个作品氛围的责任。他领悟得那么出色!所有欣赏王一博的人都没有看错,而且接下来他只会更出色,更迷人。
教授贴 From: irislilimsvs
我来了!film noir里面的女性角色范式有两种,一种是温婉听话型的,符合传统美,一种则是la femme fatale,艳若桃李,心如蛇蝎,用自己的美色实现对敌人的征服。这种人设跟经典的film noir 出现的时代背景(1940-1950)有关。美国战后对社会上的女性角色有重构的呼声,因为二战当中女性走出家门,获得比原来更大的话语权,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更高,对男性的社会地位形成很大的威胁。在流行文化当中的折射就是film noir 当中的女性性别范式,要么就是传统型相夫教子,这种角色一般能得善终,要么就是女魔头,你可以美,但是你的美丽是罪恶的源头,la femme fatale,最后这种角色一般都是跟主角同归于尽。007当中的反派女主,源头应该同la femme fatale 有很大关系。
那么重点来了,江疏影的成功,在于她非常贴切的还原了这种美女蛇的氛围。“定规么就是要保持冷酷,弗能动感情”,江疏影这两句话讲的那么慢悠悠,更多的意思都在眼神里面,包括下颌跟头顶灯光的角度都恰恰好,俨然又是一个 Joan Crawford,她的威力无人能比得过。她又是“一张秀丽的六角脸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确实演王佳芝也是当之无愧。
更有意思的是未婚妻出场的时候跟江疏影穿的是同一件旗袍,梳的一样的发型,说的话却完全两样。这未婚妻,想来是符合另一种范式,传统温婉,明白怎么样可以把人的心伤得渣都不剩,但是遇到真的坏人,只有零落成泥碾成土。同一件旗袍应该不是巧合,这里面兴许有三分钗黛合一的意味在里面。
film noir 的这种性别范式我觉得非常不好,所幸因为很多人都追拍 film noir,结果搞得现在黑色电影不是一个分野清晰的门类,就像西红柿炒鸡蛋的菜谱,吃饺子蘸醋还是蘸酱油,南北永远无法统一一样,film noir 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自我发挥。无名在性别设定上这么致敬经典,我觉得还是导演是学院派出身,又喜欢 Billy Wilder。他这次拍无名算是把瘾过足了。
俺同意何先生是套话。
但是觉得张先生是真情流露,他就是个不适应变化,守旧的人。一边是想要劝说陈小姐一起走,一边是极力投诚。
维和杨震 发表于 2023-02-23 00:51
我也觉得张是真情流露。何问他为什么“弃暗投明”的时候他的表情愣了一下,说到共产党时一开始用的是我们党。投诚在他心中未必是“明”,可能真像他说的是累了而且想保命。
问枪的原因很简单:有枪杀他难度会大。他是在control the risk。因为不想闹大,需要一击致命。后来的剧情也印证了这一点,张根本连反应时间都没有就被杀了。
这样才符合梁生做了五年地下党特务的形象好吗? 事无巨细,严禁周全,包括日本人让他去拿拿破仑那一幕也印证了这一点。
你们想想如果在这个屋子里还腾挪打斗走廊追逐,何生当下就暴露可以去死了。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22:32
日本人让何去拿点心的时候我真替何捏了一把汗。不过回头想想,这样的事都没考虑周全的话也做不了卧底。
我理解他是投机主义,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搞不清楚谁杀了他,甚至到底死没死,说不定跑了。我倒觉得日本人杀他的可能性更大,国民党没理由杀他吧
粉红豹 发表于 2023-02-22 17:39
我觉得唐一定死了,导演故意留白没指明谁杀了他。唐说过“我知道很多事,我的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时机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他们”也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让他消失。谁杀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爬墙派不会有好下场。
导演是个妙人,也给演员很多自由发挥的机会,然后就会有不寻常的火花 😄。那个在车里叶先生和王队长说完话同时抬起胳膊看表,也是导演剧本完了没喊停,两个演员碰巧同时去看表,然后导演就用上了,很好玩。
街舞小王队长 发表于 2023-02-24 21:37
还有公爵自行车坏了也是突发事件,耳导顺其自然就用上了。难怪好多人想演程耳的电影了,这种创作过程应该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