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马克思老爷子说了,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街舞是一个还在玩儿命发展的文化,如果真的用最较真儿的文化概念框定的话,那其实街舞原本是从Party文化诞生出来的舞蹈形式,这个文化的附加条件就是Freestyle,每个人都能跟着音乐自由跳舞。
如果以这个标杆来衡量,那专心于编排的编舞师就连【街舞舞者】都算不上了。
但实际情况是,Urban现在就是属于街舞的一种表现形式,毫无争议。现在去争谁是现代舞谁是街舞,有理论讨论价值,但实际价值不大。
所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别问,问就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对观众是体验的过程,对舞者是进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硬邦邦的结论。
街舞玄学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
那既然已经说到了艺术,那就该把他俩请出来了。
还记得上次NeedAYeah更新时候一个微小的预警么?
可能预警的太不明显了,自我反省一下儿,下次还敢。
杨文韬和Cici,在两年前的热血街舞团上曾经露过面,可能有人还有印象。
杨文韬原本跳Locking出身,是个Locking老师。Cici是上戏古典舞的毕业生,后来跟着杨文韬学街舞,是杨文韬的学生。
在那个还没有什么Urban编舞的年代,杨文韬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舞蹈突破在哪儿,于是就开始尝试有意设计和编排一些东西。
后来杨文韬开始有了找搭档做双人舞的想法,就找了Cici一起尝试排练。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排练和磨合之后,他们
终于成了两口子。成为了默契的搭档。
因为国内的街舞双人舞搭档形式很少,基本就是从0开始摸索,所以迷茫和沉寂是从做出这个决定开始就安排好的。
他俩在双人舞上的突破是在参加舞林争霸之后,见识过了真正的双人舞比赛和跨舞种的合作,杨文韬和Cici好像看到了街舞双人组合真正的突破点、思路和灵感。
因为Cici是古典舞出身,又在学街舞,所以两个人开始互相弥补舞种上先天不足的地方。同时他们也在接触各个舞种,一边填充Original的东西,一边尝试。
后来在热血时候认识了陈伟霆,两个人开始给陈伟霆的演唱会等等编舞伴舞。但商业的工作占满了时间和精力后,他们偶尔也会遗憾自己想做的东西没有机会做了。
直到疫情暂停了所有事情。
在家宅的时候,和全国大多数人一样,他们看到了很多悲欢离合的事。
那天,杨文韬在朋友圈看到一张截图。
虽然只是别人转发,无从考证真伪,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杨文韬和Cici在看到这张图的瞬间被打动了。
这件事,成了《囍》诞生的契机和灵感。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虽然两个人平时家长里短也有吵架的时候,但如果有一天突然再也不能见到,该是多么痛心疾首的事情。
后来,他们决定要以此创作一个作品。
虽然作品的构思和框架在之后慢慢成形,但因为疫情期间授课和演出全部停止,没有合适的机会,加上太想把这个灵感表达到完美,所以一直就处在一个不敢下手的状态。
几个月后,在这街3的海选街道,当王一博兑现承诺,用Battle抢来的毛巾把Cici救回来的那一刻开始,时候到了。
在排练的时候,杨文韬和Cici回顾一路相识相伴,作品慢慢成形。
因为有之前构思好的框架,所以大体动作的编排很快就出来了,最后的细节打磨才是最困难的。
那天晚上,杨文韬在开始前凑到Cici耳边说了一句【我爱你】,现场所有人都看着这碗战术狗粮,以为他们又要拿出一个技术流秀恩爱的双人舞了。
但包括坐在队长座位上的五个人在内,没人知道从这三个字说出来的时候,这个作品就已经开始了。
狗粮也不是狗粮,而是催眠药。
铃声响起,我遇见你。
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那个点三下的动作,一共出现了三次,前两次都在开头,最后一个在结尾。
但比较少有人会发现,在音乐加快前,出现的一阵雷雨声和这个撑伞的动作。
随着音乐加快,两个人所有相识相知的画面开始快速展开。
有人说,唢呐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但这句话在这儿已经不适用了。
一拜天地,舞台方寸天地间所有大喜背后尽是大悲。
二拜高堂,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夫妻对拜,礼成。看得张艺兴站起来差点儿把份子钱扔出去。
但这个时候,新娘的表情和全场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
那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才会有的表情。
之后所有的一切开始急转直下。
NeedAYeah认为,全场最神级的地方不是最后那一声铃铛的反转,而是这里。
在这不到5秒的时间里,雷雨声又出现了,接着新娘看着新郎,往后退了一步。
这一步,退过去,从此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新郎已经明白了,这礼,没成,也成不了了。
但他还是继续对着眼前的空气做着那个永远完不成【夫妻对拜】。
最后新娘又再次抱住新郎,新郎如梦方醒。
这时候的新郎,只能隐约听到左耳传来铃铛的声音,循声而望,四下无人。
音乐结束后,现场有那么几秒一片死寂。
直到钟汉良好像也醒过来了,喊了一句【假的】,才慢慢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剩下的人,都还在那场高朋满座的婚礼上。
这个作品本身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了。杨文韬和Cici终于在多年的磨合、摸索、尝试后,完成了他们自己双人舞的量变到质变。
NeedAYeah想说的只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杨文韬和Cici在最后通宵磨作品的时候,身边朋友给出了关键的细节建议。
比如那个贯穿始终的三个点的动作,就是王润(润吹上线)和方俊老师提出来的。
NeedAYeah后来和杨文韬聊起过对这三个点的感受,一开始看的时候没有非常在意这三个点,但看完整个作品以后,脑子里突然想起的就是《大话西游》里紫霞给至尊宝的三颗痣,还有紫霞手上的铃铛。
虽然作品本身并没有表达这个主题,但这可能也是某种巧合吧。
这三个点,就是那三颗痣。三颗痣印上了,下辈子还认得你。
“风铃响,故人归,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终于把这个作品说完了。
NeedAYeah前面扯了一堆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东西,忽略那些现编的玄学辩证法,其实举例的事情都是街舞里很常见的现象。
看比赛看多了,就能用更平和的心态接受胜负。
每次对裁判不同判决的疑问、学习和自省,都能越来越体会世界上不同观点和声音存在的价值,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场精彩Battle后的握手撞肩,教会舞者敬畏对手,为对手喝彩,收获新的朋友。
失败的时候,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成功的时候,知道适时收敛喜悦继续朝前走。
有人喜欢Battle,有人只想编排,有人喜欢独特的风格,有人喜欢极致的技术。不同的舞蹈理念,不同的舞蹈风格,让人的心态更包容,才能够接纳更多生而不同和新生事物,为《囍》的大悲流泪,为《我的地盘》的大喜笑跪。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把街舞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或是成家立业后仍然十几年二十几年坚持热爱?
因为街舞教会我们的不止是一门舞蹈,可能这就是街舞最原本的魅力吧。
zzxxddss 发表于 2020-08-04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