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爱读书是出了名的,她曾说“一星期不看书都白活了。”这名才女写过的书,更令人赞叹,她的这些作品,你都拜读过吗?
《记钱钟书与<围城>》

说它是书,比起许多“专著”或“文学传记”,又实在太短小。但它的确是一本书,因为它完全可以容纳足可称为“书”的内容:只要放纵想象,“据实构虚”,就可以写出数十万言的传记来。
在书中,杨绛先生只用了两个小标题:“钱钟书写《围城》”、“写《围城》的钱钟书”,记叙了《围城》是如何被“捏造”出来的,以及“捏造”它的作者从小就具有怎样的“痴气”。
《我们仨》

1998年,钱钟书逝世。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
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和丈夫,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走到人生边上》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书中,她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该书思路缜密,文笔优美,内蕴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其中,《论语趣》一文,杨绛提到,钱钟书先生和她都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颜回,最不喜欢的是不懂装懂、大胆胡说的宰予。
《洗澡》

《洗澡》是杨绛先生一部描写解放后知识份子第一次经受思想改造的小说,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外貌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洗澡》不是由一个主角贯连全部的小说,而是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语言简洁、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一本了解解放后知识份子的思想感情读物。
《从丙午到流亡》

2001年出版,本书分三部分:《丙午丁未年记纪事》、《干校六记》和《从“掺沙子”到“流亡”》,所记的都是“文革”期间,她和钱钟书二人所经历的人和事。其中《从“掺沙子”到“流亡”》是对“钱钟书打林非、杨降咬肖凤”这件文坛公案作了完整的记,让读者自行断案。
全书从容冲淡、含蓄隽永的风格贯穿始终,学者的幽默、修养和风骨更是跃然纸上。
《称心如意》剧本

《称心如意》是杨绛先生的著名现代戏剧之一,更是她的话剧处女作。所著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上海,讲述了当时富人们所谓上流人物的下流品性,看到了大上海的小社会全貌。
整部作品没有一丝漏洞,完美无瑕,语言本色自然,强烈的幽默感使人过目不忘。
(杨硕整理)
杨绛先生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爱读书是出了名的,她曾说“一星期不看书都白活了。”这名才女写过的书,更令人赞叹,她的这些作品,你都拜读过吗?
《记钱钟书与<围城>》

说它是书,比起许多“专著”或“文学传记”,又实在太短小。但它的确是一本书,因为它完全可以容纳足可称为“书”的内容:只要放纵想象,“据实构虚”,就可以写出数十万言的传记来。
在书中,杨绛先生只用了两个小标题:“钱钟书写《围城》”、“写《围城》的钱钟书”,记叙了《围城》是如何被“捏造”出来的,以及“捏造”它的作者从小就具有怎样的“痴气”。
《我们仨》

1998年,钱钟书逝世。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
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和丈夫,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走到人生边上》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书中,她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该书思路缜密,文笔优美,内蕴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其中,《论语趣》一文,杨绛提到,钱钟书先生和她都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颜回,最不喜欢的是不懂装懂、大胆胡说的宰予。
《洗澡》

《洗澡》是杨绛先生一部描写解放后知识份子第一次经受思想改造的小说,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外貌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洗澡》不是由一个主角贯连全部的小说,而是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语言简洁、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一本了解解放后知识份子的思想感情读物。
《从丙午到流亡》

2001年出版,本书分三部分:《丙午丁未年记纪事》、《干校六记》和《从“掺沙子”到“流亡”》,所记的都是“文革”期间,她和钱钟书二人所经历的人和事。其中《从“掺沙子”到“流亡”》是对“钱钟书打林非、杨降咬肖凤”这件文坛公案作了完整的记,让读者自行断案。
全书从容冲淡、含蓄隽永的风格贯穿始终,学者的幽默、修养和风骨更是跃然纸上。
《称心如意》剧本

《称心如意》是杨绛先生的著名现代戏剧之一,更是她的话剧处女作。所著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上海,讲述了当时富人们所谓上流人物的下流品性,看到了大上海的小社会全貌。
整部作品没有一丝漏洞,完美无瑕,语言本色自然,强烈的幽默感使人过目不忘。
(杨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