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不一定
我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人也一直跟我们住一起
我和我弟弟最痛恨“孝”这个topic。一致告诫自己,不要把“孝”放在心上。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不一定
我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人也一直跟我们住一起
我和我弟弟最痛恨“孝”这个topic。一致告诫自己,不要把“孝”放在心上。
也不是要对老人不好,我觉得一个大家庭中的关系,包括很多,夫妻双方,夫妻跟自己的老人,夫妻跟对方的老人,夫妻跟子女,老人跟孙辈,,如果是多子女情况就更复杂了。
是很复杂,所有这些关系,都要保持中庸才好,就是都基本上在正常范围呢,都比较和谐而不过分。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关系过于突出,而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都是悲剧。
好比夫妻关系好,如果好到没有办法容忍孩子介入自己的生活,而又不幸有了孩子,那这个孩子就悲剧了
或者如果母子关系太好,好到忽视夫妻关系,那夫妻关系甚至母子关系都会悲剧
同理这个对老人的孝顺也是一样,如果“孝”到影响夫妻关系,影响父母子女关系,那么将来的子女,一定会很痛恨“孝”的
如果大家庭里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那么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不是越孝顺越好的。
我猜一下,
你父亲对你奶奶好,并一直和你奶奶住一起, 但是你妈并不高兴,所以为此有过矛盾,是这样吗?
我妈妈是贤妻良母,老式思想,心里有小别扭,但是问题不大,问题主要是出在我身上,其实是我对我爸爸的孝更不满意。。。
小时候,物质上肯定有损失。现在的孩子也许理解不了, 当时的工资都很低,每月少几十块钱对一个家庭的物质生活来说, 改变是非常大的。
不过我到是也没有饿着,或者受多大的苦,和别的家庭差不多吧。
等我外婆去世的前几年, 我已经成年了,而且出国了。我当时只是心疼我妈,觉得我妈太辛苦了。给我妈多寄了一点钱,希望她照顾我外婆能更容易一点。其实我觉得爸爸非常不容易, 因为夫妻两long distance了三年多。我外婆坚持要死在家里, 不肯去城里住,所以我妈和我姨妈是去老家照顾我外婆的。而我爸也一直提议一起过去照顾我外婆的。 但是因为住宿的条件太差,住不开,所以没有去。
这点我觉得我们家都很幸运, 对照顾老人上没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包括我劳工,对我父母也非常好,因为我们家买房子, 我前后补贴过差不多10万刀,我劳工从来不说二话,尤其是刚工作的时候没什么钱,寸一点寄一点,等寸了一点,都是我劳工主动寄回去。。所以将心比心,我对我公婆也会抱以极大的善意。给钱,买东西,来我这里玩,各种要求从来不拒绝,尽量要他们高兴。
你这个吧,基本上是经济上,精力上,没太影响你的生活。
其实我奶奶临去世前也中风瘫痪卧床半年多,还是在我家卧床,她就我爸爸一个孩子,所以连个换替照顾的人都没有。
不过照顾半年瘫痪卧床时期,一点矛盾问题都没有。
有问题的是前期十几年,老人还很有精神气儿,身体很健康的时候。
我就举个例子吧,我爸爸单位原来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当然,也是寡母孤子那种关系。“先进事迹”包括为了“孝顺”不让寡母过得不顺心,坚决不把两地分居的夫妻调动到一个地方去,免得家里有婆媳矛盾。当然,孩子是老婆在外地自己带,“大孝子”伺候自己母亲还是很周到很尽心尽力的。从后来老人死后看,似乎也没有gay的嫌疑,所以应该不是gay才这么干,人家那是真“孝顺”。
然后我爸爸来到这个单位工作后,迅速一举击败这个 ex-“大孝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新一代“大孝子”。。大家可想而知了,“大孝子”的其他家人,是多么的suffer啊。。
是你奶奶对你和你弟弟不好吗?
如果你奶奶就你爸一个孩子, 经济上纠葛应该比较少, 和你妈又没有矛盾。。。还有什么原因,叫你和你弟弟这么反感你爸爸的行为呢?
经济上没问题,,我们家这个问题上,没有经济上的问题。当然多子女家庭,经济纠纷也是常见的。
我奶奶对我和我弟弟也算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5 15:51:14编辑过]
是你奶奶对你和你弟弟不好吗?
如果你奶奶就你爸一个孩子, 经济上纠葛应该比较少, 和你妈又没有矛盾。。。还有什么原因,叫你和你弟弟这么反感你爸爸的行为呢?
哎,mm很多家庭的模式,你是想象不到的。
其实我觉得我妈妈比我伟大。忍耐宽容都比我强。
我就先说我不满在哪里吧
先说背景:
我奶奶跟我相处较多,跟我感情上比较close,就是她比较喜欢我。然后我奶奶老了晚上会睡不着,喜欢开着灯看书,然后自己啥时候困了就啥时候睡,当然人家白天也是啥时候想睡就啥时候睡。奶奶也不用上班上学啊。还有她有点气管炎,有时候会咳嗽。
我呢,从小就睡眠不好,睡觉轻,就是一有点动静就会醒那种。
下面说我爸爸的“孝顺先进事迹”之一:
我爸爸要求我晚上跟我奶奶睡一个屋子,理由如下
1:我奶奶喜欢我,所以我跟她睡一个屋子,对她心理是安慰和慰藉 (当然,也是我奶奶要求我跟她睡一个屋子)
2:晚上我奶奶咳嗽啊,需要人端个痰盂,倒杯水,拍拍背。我睡觉轻,有点动静就醒。正好利用我这个特性,我奶奶有动静我就醒了,我可以起床照顾我奶奶。
3:我奶奶岁数大了,我因为睡觉轻,万一有个风吹草动,(其实就是万一我奶奶要是半夜哼哼两声就死了),我可以醒来叫我爸妈去。
之前我也不记得了,我有记忆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也就是我8岁多开始,持续要到我14岁终于谢天谢地考到外地读书去。。
想想我虽然是睡觉轻容易醒,可也是小孩子贪睡的年纪,这一晚上被吵醒好几次,都快赶上刚生了孩子的妈妈一个晚上起夜好几次喂奶了,生过孩子的妈妈,知道这个多痛苦,而我从8,9岁开始就这样。。。。
再说我睡眠不好,入睡困难,但是屋里常年开灯睡觉,更睡不着了。。。
谁说要是自己看着父母对老人这样的“孝顺”就“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了,那是自己光看着,没自己吃过苦。
那是当然了,,我们家从小吃西瓜,一个西瓜先一切两半,然后用刀把中间的芯先挖出来,给我奶奶,然后剩下的再一瓣瓣切着大家吃。不过老实说这个我只是有点别扭,还没有睡觉问题让我那么愤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5 16:16:15编辑过]
恩。 我有点理解你了。。。
你爸爸孝顺你奶奶, 应该他牺牲自己, 而不是把标准设的很高, 而牺牲别人。。尤其是这种体力,精力上的牺牲。这么直接的牺牲。
mm你还是理解不深刻。每个人,都没有“牺牲自己”一说,比如说我说我打仗去我愿意“牺牲自己”死掉,但是我的死亡,对我的家人,对我的孩子,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爸爸他不是不牺牲自己,他也牺牲自己了。但是他的时间,经历,金钱(虽然我家没有金钱的问题),都不是纯粹属于他的。他如果把他的时间,精力都拿去花在“孝顺”上,客观就是牺牲了别人。
比如如果他用全部的时间来陪伴我奶奶聊天解闷,那家务活就全是我妈妈的了。给子女的亲子时间也没了,对其他人的attention也没了。别人的感情需求也照顾不到了,,这也是牺牲别人啊
恩。 我有点理解你了。。。
你爸爸孝顺你奶奶, 应该他牺牲自己, 而不是把标准设的很高, 而牺牲别人。。尤其是这种体力,精力上的牺牲。这么直接的牺牲。
一个家庭是一个整体,家庭成员的所有经济收入,精力,时间,都是整体,无所谓“只牺牲自己的”。一方面投入多了,另外一方面肯定就投入少了。
哎,忽然想起前几天看一个mm的帖子,说有人说家里老人太长寿,会折寿家里小辈。。。
我觉得这样说肯定是偏激了,但是肯定有这种case,比如我家这个情况。我觉得是挺折寿家里小辈的。。反之我觉得我正长身体的时候开灯让我睡不着觉,睡着了就一晚上被弄醒几次,肯定折我寿。
恩。 我有点理解你了。。。
你爸爸孝顺你奶奶, 应该他牺牲自己, 而不是把标准设的很高, 而牺牲别人。。尤其是这种体力,精力上的牺牲。这么直接的牺牲。
如果你爸爸选择自己照顾你奶奶,事事亲历亲为,你和你弟弟看在眼里,也许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亲历亲为啊。。。
他一回家就马上到我奶奶的床边上跟我奶奶聊天,说话,说一天的见闻,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家务活都是我妈妈干啊。。直到我妈妈把饭菜都端上桌子,我们把碗筷都摆好,人家才带着亲妈过来吃饭呢。。。吃饭完了一推碗筷,拿自行车驮着亲妈出去饭后散步啊。。我妈妈接着收拾碗筷洗碗啥的
mm你要知道,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干了这个就干不了那个了。。陪着聊天了,肯定就没法买菜做饭了,,,要是买菜做饭拖地干家务了,肯定就少了孝子陪伴母亲的时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5 16:31:04编辑过]
恩。 我有点理解你了。。。
你爸爸孝顺你奶奶, 应该他牺牲自己, 而不是把标准设的很高, 而牺牲别人。。尤其是这种体力,精力上的牺牲。这么直接的牺牲。
如果你爸爸选择自己照顾你奶奶,事事亲历亲为,你和你弟弟看在眼里,也许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mm你别把愚孝想想成“孝子”自己上网打游戏,不上网睡大觉,然后指挥家里其他人“孝顺”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孝子”自己真是“亲自孝顺”,但是他已经没有精力再给其他人了。。比如他单位那个 ex “大孝子”人家long distance着老婆孩子都不在身边,人家孝子真是自己伺候老娘的,能全单位闻名,肯定也是亲历亲为做了很多事的。只是他没有精力再给老婆孩子了。
如果要维持家庭正常运转,其他人的精力,时间,就变相也搭进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5 16:36:13编辑过]
这种程度的”间接牺牲“我觉得还算可以理解和承受。。
我从小记事起,每月一发工资, 我妈先去的是邮局,给两家老人寄钱,怕过了几天,钱就不够给老人寄的了。经济这么紧张,但是几十年一个月也没有空过。
虽然没有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过每次攒了假期,我们都是回老家的,我现在还记得, 我妈每次一回去,放下东西就开始帮我外婆打扫卫生,拆被子,洗东西, 忙到假期结束。我都是自己玩。而且因为这个, 我父母所有的假期都用掉了, 在加上当时经济不富裕,每次回老家,路费开销都不少, 我小时候,一家人很少出去旅游过。
我父母工作都算不错的,工资收入还可以。我们家又只有我一个,但是我小时候,也没有感觉到生活多优越,因为富裕出来的钱,都补贴两边老人了。一直紧紧把吧过日子。
还有我妈妈照顾我外婆, 和我爸long distance了三年多。我爸还是一直表示支持的。。
我小时候的教育潜移默化, 觉得这些是应该的, 所以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或者“被”牺牲掉了。当然, 我没有直接的在体力上照顾过我外婆。只给过一点点钱。 所以我妈妈自己的牺牲是最大的, 其实是我爸爸,轮不到我说什么“牺牲”。
是的,不过小孩子对钱上的概念比较弱的,钱少点,不是特别影响小孩子。
另外你爷爷奶奶和你外婆都没跟你们住一起,仅仅是假期,和一住20多年,还是区别很大的。。
你说的对,这个事,你爸爸牺牲比你大。
我的问题是我在小孩子的时候直接做了牺牲了,而且是小孩子care的睡觉。
其实我也会在放学路上给我奶奶买东西啊,等着烧饼新出炉啊,也耗费时间精力金钱,但是这个我还是觉得挺温馨的片段的,并不抱怨。。。
所以我说,一定要中庸,保持感情的balance。过犹不及。就是说太“孝顺老人”了,跟“虐待老人”,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差不多。
这种程度的”间接牺牲“我觉得还算可以理解和承受。。
我从小记事起,每月一发工资, 我妈先去的是邮局,给两家老人寄钱,怕过了几天,钱就不够给老人寄的了。经济这么紧张,但是几十年一个月也没有空过。
虽然没有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过每次攒了假期,我们都是回老家的,我现在还记得, 我妈每次一回去,放下东西就开始帮我外婆打扫卫生,拆被子,洗东西, 忙到假期结束。我都是自己玩。而且因为这个, 我父母所有的假期都用掉了, 在加上当时经济不富裕,每次回老家,路费开销都不少, 我小时候,一家人很少出去旅游过。
我父母工作都算不错的,工资收入还可以。我们家又只有我一个,但是我小时候,也没有感觉到生活多优越,因为富裕出来的钱,都补贴两边老人了。一直紧紧把吧过日子。
还有我妈妈照顾我外婆, 和我爸long distance了三年多。我爸还是一直表示支持的。。
我小时候的教育潜移默化, 觉得这些是应该的, 所以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或者“被”牺牲掉了。当然, 我没有直接的在体力上照顾过我外婆。只给过一点点钱。 所以我妈妈自己的牺牲是最大的, 其次是我爸爸,轮不到我说什么“牺牲”。
其实关于我陪我奶奶睡觉这个事情,我妈妈和我爸爸矛盾很大。。。。。(没办法不大啊,谁家当妈的要是允许让自己孩子不好好睡觉,就是为了让8,9岁的孩子伺候公婆半夜起夜,那这个妈妈也太不负责了吧)。。斗争过很久,也想过很多妥协的办法,但是一直没有斗争胜利。。。
说的很好。
而且孩子不仅仅是受家庭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影响,受将来认识的另一半影响。
如果社会和他将来伴侣的价值观和他自己家庭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很难说孩子将来会倾向哪种价值观。
中国人总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随意受家庭影响
其实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等到自己的价值观形成以后,会回过头审视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最后未必会遵循父母和家庭的那种价值观念。
不用等价值观形成以后呢,,,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就会跟社会的价值观碰撞,会有自己的选择
你说的对,一个家庭,各个关系,都要保持很好的balance,让所有家庭里的人都开心,和谐,这样家庭里的小孩子如果enjoy这种家庭气氛,才会乐意接受这样的家庭相处模式,才会乐意将这种家庭模式传承下去。。。
这种以某一种关系凌驾其他关系之上,比如占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孝顺”,压倒其他关系的家庭模式,小孩子如果感到压抑,不舒服,他们是不会乐意被“潜移默化”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5 16:58:12编辑过]
我也觉得这个事情, 你爸做的过分了。 你奶奶也不是重病,远没有到必须人陪睡觉的地步,只是为了感情需要和方便,就牺牲孩子的健康。
我理解的孝顺,就是做任何决定, 无论经济上,精力和体力上,能真切把老人当作家庭的一份子,总体考虑。家里的资源一共就这么多,怎么能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在分配的时候, 老人是要考虑进去的。
老人到不是一定要superior其他家庭成年(也许少量, 但是不能是全部)。但是也不能太低于家庭其他成员。不说和孩子一个水品, 至少和自己个水品。也就是说, 你为自己能做到的, 至少也要考虑为老人作到。
能作到这个,就算不错了。
你爸这个做法, 是要你奶奶superior所有家庭成员之上了。 孩子的健康,和老人的晚上起夜方便, 这两个的轻重弄错了。
是啊,所以我最讨厌人跟我谈什么孝顺,其实人在谈论孝顺的时候,下意识就是把“孝顺”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了。。
比如说什么“百善孝为先”,“无论如果都要对爸妈好”,“不孝顺老人的人,人品有问题”, 。。。诸如此类,
一个家庭关系,包括对待老人,真是case by case。
一个老人,如果不能得到average的子女对他/她的尊重和照顾,肯定当年他/她跟子女相处的过程中有问题,而且我一向认为,这个问题,肯定是父母的问题大过子女的问题。。不管是过于溺爱孩子,还是过于漠视孩子,还是过于偏心某个孩子伤了其他孩子的心。。。
我也觉得这个事情, 你爸做的过分了。 你奶奶也不是重病,远没有到必须人陪睡觉的地步,只是为了感情需要和方便,就牺牲孩子的健康。
我理解的孝顺,就是做任何决定, 无论经济上,精力和体力上,能真切把老人当作家庭的一份子,总体考虑。家里的资源一共就这么多,怎么能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在分配的时候, 老人是要考虑进去的。
老人到不是一定要superior其他家庭成年(也许少量, 但是不能是全部)。但是也不能太低于家庭其他成员。不说和孩子一个水品, 至少和自己个水品。也就是说, 你为自己能做到的, 至少也要考虑为老人作到。
能作到这个,就算不错了。
你爸这个做法, 是要你奶奶superior所有家庭成员之上了。 孩子的健康,和老人的晚上起夜方便, 这两个的轻重弄错了。
是不错了,但是也就是一般普通人家而已,不够上“孝顺”先进事迹表彰大会的。。。
我觉得对老人的照顾,要发自真心。
而社会上这种风气,一方面漠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的关注(总认为能挣钱养家就算好父亲了,事业要紧之类的),另一方面高举“孝顺”的道德大旗,,,就会出现平时对老人也不咋样,但是丧事一定要大操大办给外人看的 畸形社会现象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