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花金笺 效果出奇


凡书画家都爱好纸。南唐李后主用倾国之力制成的描花金笺谓“澄心堂”纸,为历代帝王、名臣所宝之。

清朝乾隆时期,天下太平,经济、文化发展得登峰造极,上至帝王重臣,下至名士墨客十分注重书法绘画艺术,于是宫廷用的仿“澄心堂”纸相继而生,能在这样华贵的纸上赋诗挥毫,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风雅之事。

当时“洛阳纸贵”,一张仿“澄心堂”纸的代价抵得百姓一年的口粮。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一个世纪来中国历尽磨难,仿“澄心堂”纸的制作工艺也渐渐湮没,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市面上已无描花金笺出售。

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书画家们期望着有更精美的纸来加强表现各自艺术风格,这时一些有识之士历经上百次的失败,终于在新世纪到来时制作成第一批完全可与仿“澄心堂”纸媲美的描花金笺。与仿“澄心堂”纸相比,其尺幅可制到丈六匹,其颜色丰富到不止五色,引起日本、新加坡友人的关注;用纯金制成的泥金笺其尺幅也超过了古人,其吸墨程度也超过了历来的金笺。

一些海上著名书画家用金笺、描花金笺创作的书画作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受到了众多书画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