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5156|回复:14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那些有份参与我自身三观建设的小说漫画们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1-01-25 07:3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那些有份参与我自身三观建设的小说漫画们
写完标题,意识到这是个有点大的工程,

那个,我会努力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5 7:31:4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1-01-25 07:3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初步打算按照时间和作者来分类。

估计到后来会乱掉[em22]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1-01-25 07:4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首先,是小时候,小学三年级前吧,大概,[em65]

各国童话是必须的,安徒生格林什么的,一个都没有拉下。

诡异的是,要不是后来多少重新看了点,我对人鱼姑娘,小红帽姑娘,白雪公主啥啥的,完全不记得。

我映像最深刻的一个童话故事,是日本籍的,叫做《木桶姑娘》。

话说,木桶姑娘的亲妈死了,死前把一个木桶套到了她头上;后妈虐待她,她就顶着木桶出门打工;有个大户人家的少爷看到了她洗衣服时脸的倒影,迷上了她,要娶她;诡异的是,那个木桶怎么也拿不下来;不过少爷不在乎,还是娶了;结果婚礼一结束,木桶就自己散掉了,掉在地上的碎片都变成了金条和宝石;从此,木桶姑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除了童话故事,我当时另外一个阅读项目,是每周必来的《电视报》。

不过,我对于上面的电视内容简介很不满,因为看到高潮处,要么说让我看电视,要么就是省略号。

但是,我相信,一定就是那些不完整的电视剧简介让我没有把那些骗死人不偿命的童话故事放在心上。

可是,为毛,我就记住了木桶姑娘呢?甚至记得那张插图,一个帅哥拉着一个木桶。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1-01-25 08:3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然后,是小学的后半期。

我开始看名著了,乌央乌央的看,不求甚解。

似乎那个时候很喜欢看完一本书,再难看也要看完。

所以关注的最多的,是这本书看起来顺不顺。

最不顺的是《罪与罚》,最顺的是《傲慢与偏见》。

后者一度成为我当时的厕所文学,因为实在是很顺。[em31]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1-01-27 06:2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继续小学后半期。

除了那些顺或者不顺的名著们,我遇到了日本漫画动画和金庸武侠小说。

前者,我印象最深刻,当然是《圣斗士星矢》。

每次一听到隔壁传来动画片头曲“谁呀!!!!!!!!!!!!!!”的那声吼,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去开自家的电视机。

那一阵子大家特别喜欢对号入座,可恨的是里面女性角色太少,稍微正常一点的更少,

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男生们吼着“天马流星拳”之类的口号、摆出各种丑陋的姿势。

那个时候有个很漂亮的女生被男生们私底下叫做雅典娜。

我表示一点也不羡慕:雅典娜要么被胸口戳箭,要么被海水浸泡,要么被冷风吹,长得美也不幸福。[em73]

说到后者金庸武侠。

我要说的是,15部,我只看完了两部,《越女剑》和《连城诀》。

其他的,[em112]我就这么说吧,要是我上厕所的时候看,我 一定会便秘。喜欢看的mm们,不要打我。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1-01-27 06: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到了初中,大家手头的零花钱活络多了,租书店们也在学校周围蓬勃的经营起来了。

我开始看古龙了。

古龙的书经常让我很迷惑,为什么有时候很好看,有时候就死活看不下去。

后来才发现,好看的那些,都是他中后期转型后的作品了。

《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等等等等,都是他中后期写的。

我很喜欢的《欢乐英雄》和《大人物》也都是中后期系列。

还记得《欢乐英雄》里面,主人公们大冬天的穷的没钱吃饭,也找不到工打,只能坐在太阳底下数屋檐下的冰凌混日子。一个人说他数了上百遍了,另一个人说他才数了几十遍,因为他舍不得数很快,要留着慢慢数。

按说,他们都武艺高强,真的很穷了,去劫个道,什么都有了。但是他们没有。

此后每次看到小说,电视,甚至新闻里,说一个人因为穷而去做了什么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事情,

我都会说,他之所以做那些事,是因为他想做那些事,绝对不是因为穷。

穷是一件事实,不是用来给你做遮羞布或者免罪金牌的。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1-01-27 07:0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与此同时,我还开始看言情小说拉。[em11]

感谢天,感谢地,当时我没有遇到琼瑶奶奶。

我那个时候,流行的是席绢。

还记得第一本是《上错花轿嫁对郎》,书中对于男女主人公的描写太美好,

以至于过了好多年,有人把这本书拍成了电视剧,我瞄了一眼,就狂摇头:[em244]你们弄错人了。

当时仿冒席绢的人很多很多,起的笔名是席卷,席娟啥啥的。

可能我初步有品牌意识就是那个时候,是不是品牌出品,质量就是不一样啊。

好像《凉夏校园纪事》是席绢的转型之作。

这本书谈不上好看还是难看,从那以后,席绢爱上了写系列小说,一群人主角配角轮着来,虽然省力,但是对于读者来说,看多了就厌了。

《不请郎自来》是席绢最让我惊艳的一本。

没有什么黑道白道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帅哥美女的爱恨情仇,就是讲述小老百姓自我奋斗的故事。

一?这么一说,难道这就是比较早的种田文?

努力,然后自足常乐。
发帖回复
查看:5156|回复:14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