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2821|回复:30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参加活动]享受生活------27楼~~选择安全的护肤品~~抵不住的芳疗之“惑”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0-02-23 20:3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参加活动]享受生活------27楼~~选择安全的护肤品~~抵不住的芳疗之“惑”
响应猪猪的号召,我也来碎碎念。接触芳疗快一年了,想写的东西其实挺多的,但“含金量”并不高,就当作我这一年来的阶段性总结吧(我承认,我是冲着ml来的[em50])。

无意之间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各护肤彩妆品牌之间徘徊,那段时间迷上了化妆,简直达到了不化妆出不了门的地步,结果皮肤变得越来越差,而越差就越想用彩妆去遮掩,导致恶性循环。当时芳疗这个概念我是压根儿就没有,甚至看到讨论芳疗的板块也是绕道而行,一句话:没兴趣。(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啊!![em58]
一次偶然的机会,本意是上网搜索氨基酸起泡剂的相关信息,却看到很多讨论精油如何神奇的内容,终于抵挡不住它的诱惑(惑之一),开始下功夫做功课,由此推开了芳疗的神秘之门。

痛苦的过渡期
既然产生了兴趣,当然希望早一天体会到精油神奇的功效,我想这也是每个刚接触芳疗的mm的共同的心情吧。可是对我来说踏出这第一步着实不易。曾经听闺蜜说过精油这东西不是想用就能用的,要谨慎才行。一只依赖我都把它视为“危险品”,不敢轻易尝试。做了功课之后发现其实精油并不是个“传说”,只要控制好浓度谨记一些注意事项(有些人群有些场合不能使用),你可以随时随地放心地使用。而当时最令我头痛的还是下面的种种迷惑(惑至二):哪个品牌好?哪种精油有效?如何购买?怎么使用?……
那段时间疯狂地百度,就希望能发现一个论坛让我从零学起,可是结果并不理想。要不就是推销自家产品,要不就是多年前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多都满足不了我的需求。幸运的是在苦恼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发现了几个不错的坛子,让我从无到有学了不少东西,这里就是其中之一。初来乍到就被这里的氛围感动了,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坛子像这里一样,“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大家各抒己见,对错暂且不论精神是可嘉的,特别是几位大大的宝贵建议更是让我这只菜鸟受益匪浅。现在我只要有时间必定会到这里来逛逛,因为这里帖子的技术含量很高呢。

等我酝酿一下再接着写。[em6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8 21:35:5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0-02-24 00:0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第一个芳疗品牌
做了功课之后发现精油其实也是一个大坑,有口碑的品牌比比皆是不说,精油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再加上基础油,花水,要一下子凑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因为人在日本,既不能像国内的mm那样找代购找淘宝,也无法像欧美的mm那样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坛子里到处讨论的都是欧美的品牌,日本这里没有什么可供我选择的品牌吗?当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在日本网站上搜啊搜,终于找到“日本aroma环境协会”的网页,上面介绍了很多经过日本鉴定得到认可的一些品牌,其中还有F家,NYR,NT等等。我选择了一个日本这里比较有名气的牌子“生活之木”,我家附近的商场里就能买到,很方便。
这个牌子的东西比较全面,除了精油,花水,基础油之外,绿泥白泥,蜜蜡乳化剂等等都有的买。因为以前从来没用过这类产品,不知道自己合适什么,所以很保守地选择了他家的一个入门set(依兰依兰,杜松,天竺葵,茶树,尤加利,薰衣草,柠檬,迷迭香,薄荷,甜橙各1ml,配一个滴管),另配了几十ml的甜杏仁油,葡萄籽油,月见草油,便开始了我的芳香之旅。 这些精油都是最常见的,set里备有闻香试纸,可是我当时觉得滴在纸上纯属浪费,宁愿节省下一滴用在护肤上(现在我的观点改变了,其实闻香很有学问,不要吝啬这小小的一滴,滴在纸上的精油绝对不会白费,随着时间的迁移,各种精油的留香程度各不相同,香味儿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你能用心地把每种气味都印在脑子里,那么调香绝对难不到你[em57])。
说实话,刚开始还真不大习惯精油的味道,但有那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闻惯了日化产品的人对精油的味道会不习惯。我想自己可能就属于这种人,也相信自己会慢慢习惯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时间慢慢过去我也慢慢的接受了这十种精油的味道,而其中的薰衣草,茶树则成了我家的必备(可直接涂抹,使用方便),薄荷则变成了LG的专用油。 手头没有无香霜无香乳,我就用基础油+迷迭香、依兰依兰配成护发油祛除头皮屑,加杜松调成面油改善毛孔,用尤加利、薄荷、柠檬制成空气喷雾,爆豆的时候点点薰衣草茶树。
初次的尝试让我坚定了这条护肤之路,虽然皮肤并没有因为我的配方转好(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嘛[em54]),但调配的过程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清洗过程倒是没啥乐趣可言),diy的成就感让我很满足。还有一点,以前在护肤品上砸钱的时候LG总是会心理不平,而在精油上破费他可是一句怨言都没有呢,因为他也能分享到好处(茶树薰衣草抚平红肿的大痘,薄荷滴在手帕上让他下午仍旧保持头脑清晰)。

待续[em52]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0-02-24 00:0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miniyn在2/23/2010 10:55:00 PM的发言:
Sofa,先给Amy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子就写了那么大一段,辛苦了。期待后续的精彩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min的支持,我就是废话多,其实没啥经验,好久没写作文了,写这么一段要酝酿大半天,累啊。 [em51]
我会继续“坦白从宽
滴。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0-03-01 04:1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抽空过来小更新一下。回首过去一年以来的芳聊之路,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层进行一下自我检讨。[em62]

致命的缺陷 各位mm有记笔记的习惯吗?比如看到感兴趣的配方,或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是不是都迫不及待地记到本本里了呢?至少我是这样的,好的配方恨不得统统记在本子里,好像漏掉一个就会心理不安似的。可是,你要问我到底哪个方子对我有效的话,我却不知该如何回答。[em58]为什么呢?问题就在于我忽略了分析,总结这个环节。
有的时候小本子不在身边,就随手拿了个便条纸记下配方,回家的时候照着做。可是做完了之后呢,小纸条扔在一边,过了几天发现这个配方还不错想起小纸条的时候,已经不见踪影。汗。。。
有的时候按照本子上写的配方调了油,用了一段时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本子上没有做任何说明,就这样不了了之。过了一段时间再调油的时候已经记不起来无效的是哪个方子了。
针对这一不足,我给自己订了个计划,在每一次用油的开始和结束写上自己的用油体会,比如自己的皮肤目前处于何种状态,配油的目的,用过之后皮肤变得如何,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等等。
我想起来有一款佐伯老太的护肤小游戏,可以记录每天自己的护肤过程及感想,把它找出来,以game的形式来记录应该就没有那么枯燥了吧(我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坚持不下来,所以希望能够让我持之以恒)


书本不可少
刚开始接触芳疗的前半年,我一直是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需的知识,不可否认自己还是学到了不少,可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有些内容似懂非懂,有些概念却又不明所以。有时候各网站上说的内容相互矛盾,我这样没经验的芳疗菜鸟真不知道该信哪个。
后来在坛子里看到有些mm讨论各种芳疗书籍,让我想到了学习不是还有书籍这个工具嘛。恰好我办了这里图书馆的借书卡,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搜索了一下aroma类的书籍,没想到搜出来一堆(赫赫,乐翻我了,我还担心没有这类书籍呢)[em55]
那么多书我应该借哪本好呢?这个时候我就需要网络的力量了,在amazon上搜索书名,看看它的简介,排名,评价等。排名评价不能代表一本书的全部,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参考指标,而在同类书中我会选择最近年份出版的(我总感觉芳疗的知识并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我更倾向于最新的书本知识)。 其实重要的不是哪本书好(好与不好无法衡量),只有哪本书更适合自己。比如我自己,化学物理已经N年不碰,也不具备什么医学知识,长篇的理论知识会让我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会选择一些彩图插页比较多的书籍,各种精油旁边的实物图对于我这个不常接触大自然的人来说更具形象化,再配上一些浅显易懂的几行说明,非常适合我这种初学者。
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体会到了书本的力量。当然,书本不是万能的,既然是人编的就肯定会存在错误或不足,但每本书都有个完好的框架,不想网络知识那样分散,而是系统地讲述芳疗这个领域,就像一部电影有条主线一样,顺着这根主线看下去,很容易掌握必要的知识点。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0-03-01 04: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frankincense在2/24/2010 12:54:00 AM的发言:
俺就挨着大家排排坐等着听amyduck 分享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俺九月份在东京开会,有缘就会见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4 0:54:28编辑过]

F大会来日本啊?太开心了,等着面授啊![em57]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0-03-01 04:3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merehot在2/24/2010 10:24:00 AM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挨着大大坐听Amy分享.

这句话深有体会 "精油其实也是一个大坑"

但就是坑也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

跳吧,只要跳得有价值!
这个坑和高端护肤品比起来算不了啥
[em63]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0-03-01 05:0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Favorite在2/24/2010 10:28:00 AM的发言:

hehe!!我来晚了!简直是一样啊,我也是迷彩妆开始,现在那一大桌的彩妆还没处理完呢!那一大瓶一大瓶的粉底用的我的皮肤。。。惨啊!加上油皮,惨淡的岁月不堪回首!

 

刚开始的时间就是想要个配方,然后等待奇迹发生,必经阶段!你这写出来的也供新上路的同学参考!

我是一用粉底就T区冒油,现在什么都不涂出油情况好多了。
我就只能写写通俗易懂的,高深的留给你和大大,我就等着学了。[em63]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0-03-01 05:0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Favorite在2/24/2010 10:34:00 AM的发言:

amy加油!写的很好,是每个开始学芳疗的典型心路摸索!俺给你再加一把油了!

 

原来amy在日本啊,有机会去日本希望也能见到。我现在闻香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要好好向你学习!

我会加油流水账的。
日本这里买芳疗用品很贵,不划算。当初我还庆幸自己在日本可以买到新出的护肤彩妆用品,现在这个对我来说已经变得多余了。 [em53]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0-03-01 05:0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箬蘅在2/25/2010 1:15:00 PM的发言:

哎呀,真好,赶上了前排的地板,哈哈。

做好了,等下文。

谢谢mm捧场,mm的茶道也让我收获多多呢。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0-03-01 05:0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小灰在3/1/2010 1:31:00 AM的发言:

继续继续。。。等下文捏。。。

小更新了一下[em52]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0-03-01 05:1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frankincense在3/1/2010 4:31:00 AM的发言:

是啊!我将会在9月16日抵达东京.  短我你的联系方式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F大,联系方式已经短你了
F大来日本旅游还是开讲座?开讲座我第一个报名哈 [em57]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0-03-08 03:0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两位大大说的在理,书本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理论+实践才会有所的。
等一下我就来说说最近看的一本[Organic Cosmetics Selection]的书,欢迎有兴趣的mm来讨论。
因为是日语版的,其中有很多是化学专有名词,我这个化学盲只能通过查字典查处大概意思,有错误的也欢迎大家指出。[em62]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0-03-08 04:2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大家有没有研究过自己的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成分呢?(国内的mm恐怕没机会了,绝大部分产品是没有列出全部成分的吧)
就拿我来说吧,日本的护肤品会列出全部成分(药妆除外),但大部分都是用假名(外来语)标注,即使看了也完全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成分,所以我以前买护肤品注重的是无添加,弱酸,接触芳疗之后多了个无香料,以为这样就能买到安全的护肤品了。看了[
Organic Cosmetics Selection]这本书,发现自己的认识似乎存在着误差。
无添加只是说去除了旧厚生省指定的会引起过敏的合成成分,但没有被指定的那些合成成分还在被肆无忌惮的使用,而其中一部分被质疑是引起皮肤变差的因素,并且对生态环境也有不良影响,所以书本里给出了选择安全护肤彩状的三大要素:

1.首先确认[パラベン]存不存在。有メチルパラベン、ブチルパラベン、プロピルパラベン、エチルパラベン等种类。
パラベン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也叫尼泊金酯,其中有尼泊金甲,乙,丙,丁酯等种类。从石油等中提炼,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食品当中也有使用到。就是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成分,被怀疑成是引起我们皮肤日益变差的罪魁祸首。

2.无法形象化的假名绝大部分都是合成成分。(假名虽然是指日文,但换成英文名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比如ラウリル硫酸ナトリウム(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
十二烷基硫酸钠,
阴离子界面活性剂的一种)フェノキシエタノール(phenoxyethanol 苯氧基乙醇)都是新造出来的合成品,而ラベンダーエキス、ローズエキス这些应该不难浮现出image吧,这些才是天然制成的成分。

3.含有字母,数字的成分是合成成分。
比如BG,PEG,赤色223号,这些基本上都是由石油造出来的。

周末我试着按照上述3点逛了一圈loft,发现符合这3点的真是数目寥寥,大部分市面上的成品或多或少含有一些“危险”成分,
基本上都含有パラベン这个防腐剂。
其实这些
“危险”成分并不是绝对有害的,有些比较健康的皮肤用了含这些成分的护肤品也不见得会变差,说到底还是适合个人的才好。
我是宁可信其有了[em63],因为我的皮太脆弱了,动不动就给我颜色,所以我要杜绝一切潜在的危害。有可能的话自己diy乳液,乳霜来得更安全吧。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0-03-08 22:1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石油原料为主体的化妆品大部分由以下成分构成:(对照你手边的化妆品标签,就可以知道这些成分的作用)

1.合成界面活性剂:目的是为了将无法混合的水分和油分混合起来。作为洗面奶、洗发水的洗净成分,面霜、卸妆油的乳化成分而被广泛使用。比如,PEG-5(聚乙二醇- 5)、ラウレス-3(醋酸钠?)、ラウリル硫酸ナトリウム等。

2.合成防腐剂:用来提高产品的保存性。比如
パラベン、フェノキシエタノール、安息香酸Na等。

3.合成色素(石油系色素):化妆用品的着色用。比如赤色223号、青色404号、黄色2号等。

4.合成香料:一般化妆品中的香料,标签上只会写[香料]。而成分有アセトアルデヒド(乙醛
)、ゲラニオール香叶醇)、メチルノニルアセトアルデヒド(这个没查到)

5.合成油剂:乳霜、粉霜等基底中使用的由石油而来的油。比如矿物油、パラフィン(石蜡
)、ベンジルアルコール苯甲醇)、ワセリン凡士林)。

6.合成溶剂:植物萃取抽出时使用的溶剂。比如BG(1-3ブチレングリコール[丁二醇
])、PG(プロピレングリコール丙烯

这些成分看上去是不是很复杂很难理解(我这个化学盲简直是一头雾水[em54]),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这些都是高科技的产物??)但实际上真正的成分来源只有一个:石油。化妆品应该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使用石油化妆品紧紧几百年,而正是这短短的百年里肌肤问题急剧增加,不得不重新认识我们现在使用的化妆品的安全性。
发帖回复
查看:2821|回复:30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