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草坪随便踩
在英国长期居过的中国人,回国前朋友大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对英国最留恋的是什么?”而答案又往往是这样的:最留恋的不是英国的文化,更不是英国的饮食,而是英国盎然的绿色。确实,在英国,草地遍布乡村和城市的各个角落。即使在寸土寸金的伦敦,人们也不忘见缝插针地挤进一点自然生态。

英国人对草坪的热爱已有几百年历史

  草坪利用于庭院始于波斯帝国,后流传于阿拉伯乃至罗马帝国,并最终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各地村落的聚会场所或休闲地区开始以铺草地为时尚。时至16世纪,足球运动风靡欧洲大陆,草地的品质也随之获得重视,草地的管理与维护技术日臻完善。19世纪,随着大英帝国势力范围的扩展,英国式庭院的草坪及其率先发明的剪草机逐渐传播到其他大陆。据说,由于草质好、绿地多,英国踢足球的人也就特别多,而且足球场都比标准的大,从而形成了英格兰队大刀阔斧、长传冲吊的进攻型战术风格。

  如今,英国人更是爱草如命。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兴建与发展,使人们远离大自然,却没有使他们忘记大自然。相反,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更加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而且想方设法把大自然引回到自己的身边。在英国,传统的民宅大多是独立的或半独立的二层小楼,楼后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院子。在这少则几十平方米、多则百余平方米的庭院里,英国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铺上了自己钟爱的草坪。伦敦的八大皇家公园均属英国占地最广、景色最美的公园。这里虽然多了几分奇花异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但平坦的草坪仍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有关资料显示,这种所谓以“宜人”为目的的草地占英国陆地总面积的4%左右,相当于8500平方公里,每年仅草皮种子的销售就高达数千万英镑。

英国草坪的选种因环境而有所不同

  英国人的假日往往是在草坪上度过的。每到周末或者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便会来到草地上,或跑步,或看书,或喝茶,或遛狗。这里是情侣的天堂,他们躺在草地上,一边咬着耳朵说着悄悄话,一边尽情享受着日光的照射。姗姗学步的幼童相互追逐,厚实的草坪使父母对他们的“连滚带爬”毫无忧虑。水鸭和鸽子也不再眷恋湖泊和蓝天,纷纷停落在草坪上,有的悠然踱步,有的向人索食。

  英国草地和中国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毫不娇贵,任人随便踩踏。这种优良的草质首先得益于英国科学的种草技术和手段。传统上,英国的草地以种植禾草或苜蓿与禾草相混合为主。经过多年的精挑细选,“宜人”类草种基本锁定8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其中80%为黑麦草和紫羊茅等。在具体种植上,草种的选择又依环境而有所不同。比如,一般居家庭院适用的草种就要与林地边缘、绿篱下阴暗地以及湿地等的草种严格区分。

  尽管传统草皮的草比较单纯,但维护费用相当高。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野花草地的概念在英国逐渐兴起。为了开发这一新领域,英国自然保护评议委员会专门成立了陆地生态研究所,探讨如何进行本土休闲草与野花种子的育种。目前,英国已有数百种的野花和休闲草品种,将本地野生植物当作作物来生产种子的实践取得较大成功。

享受也有规则限制

  英国的草地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英国多雨尽人皆知,印象中的英国绅士总是拎着一把黑色的长伞。然而,冬季阴雨连绵,夏季暴雨如注,也为草皮生长带来充足的养分。特别是夏天,虽然因为日照强烈,草坪反倒不像冬天那么碧绿,但每逢大雨过后,草地眼见着就能蹿高一大截。

  另外,在英国,爱护草地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当然,这并不表现在禁止践踏草坪上。相反,草地是供人尽情享受的。可享受也有享受的规则。比如,在公园里,休闲草地和运动草地分得一清二楚。类似足球等剧烈的活动,请到运动区,因为那里的草质更抗践踏,而且补种更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