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96642|回复:328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在哪里能了解到美国顶级私立高中的的情况?

头像
6操作1 #
头像
1 #
6
17-12-05 16:2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纠结点就在值不值得撑一下。比如生活水平不会变化的前提下,本来每年结余是20万,上私立交了学费再卖一部分espp,每年就只有结余12万这样。

但如果上公立,2个孩子每年就可以多结余8万,初中高中7年下来就是56万,这56万还没有算利滚利的增长。如果算上利滚利,应该会有90-100万,这样2个孩子大学毕业就可以给他们每人一笔很不错的首付,他们就轻松好多。

工薪阶层来说,上私立这笔投资真的要好好算算,孩子的人生那么长,父母这笔钱花哪里对他们更好呢。



小号马甲 发表于 12/5/2017 3:18:1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199&postid=76374133#76374133][/url]

每年除掉养老金,espp, 房贷,生活费,娃的学费等各种花销, cash 能结余 12 万还不够?12 万如果好好投资,基本也能保证自己养老和给娃一定的首付啊。你一年多结余 8 万又能咋样呢?还是中产,起不到质的变化啊。

至于娃将来的首付啥的,首先美国不是中国,哪怕就是弯曲,也不存在找到了好工作但是就是买不起房的问题。双码工存个两三年首付,买个 200 多万房子的大有人在;过两年还能换更大更好的。而且2 娃的话,你多存的钱也得平分给两娃,数量上也少很多。说白了,毕竟是中产,你再节约也就那样,对娃来说也没有质的变化。当然,如果你突然发达了,跻身资产阶级行列了,那就是 a different story 了。说白了,钱到了一定程度,要对生活产生质的影响,提高的幅度就大了。比如每年能结余 10 万,肯定比月光族强挺多,安全性提高很多;但是每年能结余 20 万,和每年能结余 10 万的,说实话,提高就小很多了。当然,你要是每年能结余100万,那还是比每年结余10万强挺多的。这个 ladder 是指数增长的。

我感觉啊,对一个人来说,教育不仅将来上什么大学挣多少钱的问题,三观塑造,性格,朋友圈,兴趣爱好,生活理念等等,都是能够决定一个人将来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当然我不是说私立一定好,可能对有些娃公立更好。我是说如果你确信娃在私立能多收获一些,我还是觉得在教育上多投钱是值得的。

往世俗了说,大家知道钱很重要,也很有用,没钱万万不行;但是即便如此,你要是父母能给娃的最珍贵和最重要的东西,肯定不是钱。
头像
1操作2 #
头像
2 #
1
17-12-05 20:5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觉得越早开始积累,早日财务自由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你结余的钱也会一直滚雪球,10万和20万根本就是差很多。假如复利10%,每年投10万滚10年是150万,每年投20万滚10年是350万,差很多啊。
还有一点就是,从我接触到的孩子看,即便是harker,也没有觉得比公校的孩子各方面突出很多,不知道录取标准是什么? 当然我看到的都是硬性标准(成绩,各种才艺得奖,谈吐气质),更深层的软实力可能会有区别吧。 我对公校最反感的是,太左了,实在是太左了,这点真的无法忍受。





小号马甲 发表于 12/5/2017 7:01:4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199&postid=76375967#76375967][/url]
当然,这个事情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个人工作情况,和三观都不一样,所以很难说怎么好怎么不好。
比如对我来说,反正我也挺喜欢我的工作的,不打算早退休。所以50岁财务自由和60岁财务自由对我来说区别不大,而且我也没有很强的物质欲望,对于金钱的态度是,只要自己觉得够花并且能留一定的钱给子女就满足了。但是我希望娃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所以我愿意投资。

但是可能有的人觉得,能在 50 岁以前财务自由是人生一大成就,会给自己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感;或者比较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相比之下,觉得娃的教育不如将来直接给钱重要,这种情况想法就会不一样。想法这东西也没有对错,只有是不是适合自己。
Advertisement
头像
3操作3 #
头像
3 #
3
17-12-05 21:1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那个MM纠结的不是这个, 而是顶级私校真的能对小孩make big difference吗?比如顶级私校入学录取只有20%, 或更低,结果上大藤的只有30%, 里面还有很多legency学生保底。如果说上顶级私立是为了进入贵族圈, 如果是男孩的话, 不太靠谱吧。。。如果顶级私校上大藤的和北京四中上top2的比例一样, 绝对没人纠结。


fufusix 发表于 12/5/2017 7:46:4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199&postid=76376302#76376302][/url]
我觉得,如果真是 seriously 的考虑过私校的家长,应该至少去过几个 top 私校的 information session.
我娃还小,去的不多,就当地两个 top 私校的 info session。虽说升学率啥的看起来也都挺好的,但是教育理念真的很不一样,很明显适合两种不同的孩子和家长。

美国不是应试教育,大学录取看的是方方面面,所以整个体系和我们熟悉的中国重点中学教育体系很不一样。
哪怕决定上 top 私校,选择最适合自己娃和自己教育理念的那个也很关键。娃在里面适应的好,自己也能配合好,这样事半功倍,长期娃才能发展的更好。这不仅是为了爬藤或者找个所谓好工作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最影响人一生的,不是学校和职业,归根结底还是三观,性格,生活态度等等软性的东西。公校也是一样,如果娃就适合公校,那真的也没必要多花钱,教育主要还是为了娃,不是为了家长炫富。当然,总体上来说,私校教育理念的 variation 比公校大,一般娃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大多数娃来说,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是私校的概率相对大点儿。

至于什么上私校就是为了上大藤之类的,我觉得可能是想多了。其实大藤什么的,说白了也就这么回事儿,又不是什么保险箱。所谓大藤的贵族圈更是不靠谱。一个人要是 social 能力强,在哪儿都能 networking, 不是非要在大藤才能 networking 上;反之,圈子再强自己不去 social 也没用。

其实想一想,华人一代移民里面 top 2 毕业的比比皆是。top 2 同学里面 variation 也是大的不得了。大家本科毕业了十几二十年,再回头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那些硬性指标肯定不可或缺,但是除去那些,决定了将来的发展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隐形的东西,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吧。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7-12-05 21:1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对公立学校的教育其实了解也不多。如果孩子是文科善长的话,可能去私立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读理工科的话就知道,公立的理工科非常强,特别是湾区的顶级公立,harker都很难超过。当然,公立牛就牛在孩子,和学校没关系。私立呢,假如给了资质普通的孩子,能变成金子么? 既然孩子本身最重要,那么只要校风良好,作风积极是不是就足够了呢

所以这也是我纠结的点,如果花钱一定能买到最好的教育,一分价钱一分货,相信也没什么可以太纠结的,无非就是投和不投。但是了解之后就会发现,特别是对于比较拔尖的孩子来说,公立这种高竞争度的环境其实挺出成绩的。明年我就需要tour初中了,到时候或许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吧。

小号马甲 发表于 12/5/2017 9:02:0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199&postid=76376858#76376858][/url]
这是华人上关于私校公校典型的 stereotypes, 我当然知道。但是根据我自己 research 的结果,我觉得还是不太准确的。可能你 tour 完几所私校回头再看,会有别的想法。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7-12-05 21:2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听着好像心灵鸡汤啊, 看来你上私校更多是情怀

fufusix 发表于 12/5/2017 9:20:3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199&postid=76377039#76377039][/url]
那还真不是,我也是很现实的。说白了,最后还是为了娃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只是我不觉得娃能上大藤,能当个华人推崇的码工或者矿工,就一定代表了好日子而已。我也实事求是,有的好私校虽然名气响,但是教育方式我觉得不适合我家娃,那我也不花那个冤枉钱。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7-12-05 22: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mm说的很好,很理性,也很智慧。只有一点不同意,上大藤绝对是上顶级私校的目的之一。 Dongjie 发表于 12/5/2017 9:34:3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199&postid=76377166#76377166][/url]
当然啦,能上更好,但是肯定不是唯一目的。而且也不是上了就觉得进了保险箱,目标达成了。
发帖回复
查看:96642|回复:328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