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爱情是奉献而不是索取爱情是奉献而不是索取这已不是什么新观点了,
大部分人都能同意这种说法,可就是不能同意这种做法。实质上还是不得爱情
之真谛。许多人认为,如果我爱他,他也爱我,那么,我可以为这份爱而奉献一
切,若我爱他,一味的为他奉献,可他根本不在乎,根本不爱我,这样的奉献
还有什么意义呢?爱是双方的事,我一个人去爱,那叫什么爱情,那叫单相
思。是的,爱情一定是双方的相互奉献,相互爱慕,单相思不是爱情的全部,但
它可以是爱情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追求爱情的通道之一。爱情是需要去追求
的,这个追求过程就是双方的了解过程,如果你仅仅是喜欢他、爱他,而不去
追求,不将爱付诸行动,那就是单相思,如果追求了,那就是爱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如果你付出了一点就等着对方的回报,没有回报就不想再付出,那么恐
怕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让对方认识你的全部优点,永远不能真正了解你,真正的爱
情也可能就此与你擦肩而过。这是说在双方获得爱情之前如何理解奉献。那么
在双方获得爱情之后还要不要奉献呢?要,而且更需要。双方相爱了,这并不
是爱情的终了,而只是爱情的开始,在爱情的天空里,双方需要不断的完善自
己、提高自己,不断地给爱情输入新的营养,而无私的奉献是进入这一良性环
境的唯一通道。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想这个道理,当人只为自己着想、没有压
力时,很容易满足而不思进取,如果你要为他人着想,要满足他人,你就不得不
想方设法改变自己以适应对方的要求。爱也是一样,如果在爱情上你只是为了
享受对方给你的爱,只希望感受这样的爱给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那么你就很容
易沉迷其中而不思改变;反过来,若你的爱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和幸福,那你就
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对方的要求,爱情的充实和更新也就在
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3、爱情不是一见钟情
我不认为一见钟情的爱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在双方不断地了解
和理解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见钟情仅仅是生理上的互相吸引而非精神上的相
互吸引,所以它只是爱情的开端或基础。很多人以为双方一见钟情了,互有好感
了,这就是爱情了,其实这离真正的爱情还远得很呢。在互有好感的基础上,
双方还有一个相当时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不断交流、沟通的过程,只有在这
个过程中达到了双方灵与肉的高度融洽,精神与生理交融的高度升华,才真正进
入了爱情的天空。人们常犯的错误是感情用事,在外貌的吸引和生理的诱惑
下,一时冲动,什么都可以不计较,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一旦岁月匆匆,激
情过后,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这不是爱情而是生理欢娱。古往今来,多少千古
绝唱歌颂的爱情其实就是这种生理欢娱。生理欢娱对人的吸引力是一种最原始
的吸引力,因此它有着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最容易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加之
它对人们的吸引力短则几天,长则数年,甚至几十年,使得人们很容易把它理
解为爱情。实际上只要这种生理欢娱在后来的岁月中没有升华到思想和精神方
面,没有在长期的沟通和交流中达到灵与肉的新生,它就还不是真正的爱情。不
过很多时候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把生理欢娱理解为爱情的初级阶段
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必须清楚,爱情不是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它是建立在
生理欢娱的基础上、并经受过岁月的风雨考验的摩天大厦。
3.爱情是平等而不是占有
爱情是平等而不是占有这句话单从字面来讲可能没有多少人有异议,但如果
这儿的平等是指人本位的平等,也即包括了精神上、生理上和经济上的门当户
对,恐怕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了。是啊,几千年来,人们追求、讴歌爱情正是由于
在爱情面前能人人平等,这种平等是打破了一切世俗偏见,没有门第之分,没
有贫富之别的人身平等,而我现在却提出门当户对的平等,这不是倒退了吗?
绝不是!理想的、美满的爱情必须讲究门当户对,而这一点也只有在文明、进步
的现代社会才可能实现。在过去,在封建社会,人们之所以追求、歌颂打破了
门第之分、贫富之别的爱情,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太不平等,女人根本没有自己
的社会地位,没有男女平等,不打破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桎梏,就根本不可能有哪
怕稍微理想一点的爱情,因此,当时的这种追求是完全合理的。那这种追求到
现在为什么又不合理了呢?因为这种合理只是针对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性别而言
的相对合理,并不是指对爱情本身的合理。事实上,即便一个王子打破种种世
俗偏见而娶了一个灰姑娘,灰姑娘与王子之间也没有真正的平等可言,她无论
在精神上还是人身上都是依附于王子的,王子在他们的爱情中永远是高高在上
的,是处于俯瞰、占有的地位,这种爱情对社会而言是一则美丽的童话,而对
于当事人,对于灰姑娘而言,则更有可能是一出无奈的悲剧。在现代,社会的
不平等因素已经大大减少,特别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就业
的机会都与男性没有多大的区别,男女平等不再是一种理想,而是真正能在社
会中实现了。在这样的现实下,真正平等的爱情应该是“门当户对”的,这种门
当户对当然不是指过去那种门第、贫富之见,而是在精神上、生理上、经济上
的人身平等,这种平等是认识上的平等,而不是绝对值上的平等。这是什么意
思呢?比如,经济的平等,女孩子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而男孩子是一个
公司的老板,月收入几万元,首先是他们的生存都不成问题,而双方又都认为
几千元和几万元在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那就是认识上的
平等。这只是仅就经济单方面而言,事实上人本位的平等是综合的、复杂的,一
个经济特别雄厚而知识贫乏的人遇上了一个经济拮据而知识渊博的人,他可能
认为对方与他是平等的,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人,遇上一个其它条件都不
怎么好,但生理和修养方面很不错的人,也可能认为对方与他是平等的。总
之,只要自己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对方在人格、人本位的总体上与自己是平等
的,自己从理智上能由衷地尊敬对方、重视对方,那就是认识上的平等。平等就
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没有依附和占有,意味着双方都由衷地尊重对方的所有意
愿。当你爱一个人时,你是把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对待,她有自己独立的
空间和隐私,她的肉体和精神都是独立的,不是属于你或任何人的,你不能把她
的全部或部分占为己有,她对你的奉献完全是她心甘情愿的。所以,如果她愿
意,她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自己的朋友和友谊,自己的情感和性爱,这一
切,她愿意同你分享是应该的,不想同你分享也是应该的。
大部分人都能同意这种说法,可就是不能同意这种做法。实质上还是不得爱情
之真谛。许多人认为,如果我爱他,他也爱我,那么,我可以为这份爱而奉献一
切,若我爱他,一味的为他奉献,可他根本不在乎,根本不爱我,这样的奉献
还有什么意义呢?爱是双方的事,我一个人去爱,那叫什么爱情,那叫单相
思。是的,爱情一定是双方的相互奉献,相互爱慕,单相思不是爱情的全部,但
它可以是爱情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追求爱情的通道之一。爱情是需要去追求
的,这个追求过程就是双方的了解过程,如果你仅仅是喜欢他、爱他,而不去
追求,不将爱付诸行动,那就是单相思,如果追求了,那就是爱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如果你付出了一点就等着对方的回报,没有回报就不想再付出,那么恐
怕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让对方认识你的全部优点,永远不能真正了解你,真正的爱
情也可能就此与你擦肩而过。这是说在双方获得爱情之前如何理解奉献。那么
在双方获得爱情之后还要不要奉献呢?要,而且更需要。双方相爱了,这并不
是爱情的终了,而只是爱情的开始,在爱情的天空里,双方需要不断的完善自
己、提高自己,不断地给爱情输入新的营养,而无私的奉献是进入这一良性环
境的唯一通道。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想这个道理,当人只为自己着想、没有压
力时,很容易满足而不思进取,如果你要为他人着想,要满足他人,你就不得不
想方设法改变自己以适应对方的要求。爱也是一样,如果在爱情上你只是为了
享受对方给你的爱,只希望感受这样的爱给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那么你就很容
易沉迷其中而不思改变;反过来,若你的爱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和幸福,那你就
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对方的要求,爱情的充实和更新也就在
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3、爱情不是一见钟情
我不认为一见钟情的爱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在双方不断地了解
和理解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见钟情仅仅是生理上的互相吸引而非精神上的相
互吸引,所以它只是爱情的开端或基础。很多人以为双方一见钟情了,互有好感
了,这就是爱情了,其实这离真正的爱情还远得很呢。在互有好感的基础上,
双方还有一个相当时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不断交流、沟通的过程,只有在这
个过程中达到了双方灵与肉的高度融洽,精神与生理交融的高度升华,才真正进
入了爱情的天空。人们常犯的错误是感情用事,在外貌的吸引和生理的诱惑
下,一时冲动,什么都可以不计较,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一旦岁月匆匆,激
情过后,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这不是爱情而是生理欢娱。古往今来,多少千古
绝唱歌颂的爱情其实就是这种生理欢娱。生理欢娱对人的吸引力是一种最原始
的吸引力,因此它有着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最容易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加之
它对人们的吸引力短则几天,长则数年,甚至几十年,使得人们很容易把它理
解为爱情。实际上只要这种生理欢娱在后来的岁月中没有升华到思想和精神方
面,没有在长期的沟通和交流中达到灵与肉的新生,它就还不是真正的爱情。不
过很多时候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把生理欢娱理解为爱情的初级阶段
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必须清楚,爱情不是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它是建立在
生理欢娱的基础上、并经受过岁月的风雨考验的摩天大厦。
3.爱情是平等而不是占有
爱情是平等而不是占有这句话单从字面来讲可能没有多少人有异议,但如果
这儿的平等是指人本位的平等,也即包括了精神上、生理上和经济上的门当户
对,恐怕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了。是啊,几千年来,人们追求、讴歌爱情正是由于
在爱情面前能人人平等,这种平等是打破了一切世俗偏见,没有门第之分,没
有贫富之别的人身平等,而我现在却提出门当户对的平等,这不是倒退了吗?
绝不是!理想的、美满的爱情必须讲究门当户对,而这一点也只有在文明、进步
的现代社会才可能实现。在过去,在封建社会,人们之所以追求、歌颂打破了
门第之分、贫富之别的爱情,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太不平等,女人根本没有自己
的社会地位,没有男女平等,不打破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桎梏,就根本不可能有哪
怕稍微理想一点的爱情,因此,当时的这种追求是完全合理的。那这种追求到
现在为什么又不合理了呢?因为这种合理只是针对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性别而言
的相对合理,并不是指对爱情本身的合理。事实上,即便一个王子打破种种世
俗偏见而娶了一个灰姑娘,灰姑娘与王子之间也没有真正的平等可言,她无论
在精神上还是人身上都是依附于王子的,王子在他们的爱情中永远是高高在上
的,是处于俯瞰、占有的地位,这种爱情对社会而言是一则美丽的童话,而对
于当事人,对于灰姑娘而言,则更有可能是一出无奈的悲剧。在现代,社会的
不平等因素已经大大减少,特别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就业
的机会都与男性没有多大的区别,男女平等不再是一种理想,而是真正能在社
会中实现了。在这样的现实下,真正平等的爱情应该是“门当户对”的,这种门
当户对当然不是指过去那种门第、贫富之见,而是在精神上、生理上、经济上
的人身平等,这种平等是认识上的平等,而不是绝对值上的平等。这是什么意
思呢?比如,经济的平等,女孩子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而男孩子是一个
公司的老板,月收入几万元,首先是他们的生存都不成问题,而双方又都认为
几千元和几万元在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那就是认识上的
平等。这只是仅就经济单方面而言,事实上人本位的平等是综合的、复杂的,一
个经济特别雄厚而知识贫乏的人遇上了一个经济拮据而知识渊博的人,他可能
认为对方与他是平等的,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人,遇上一个其它条件都不
怎么好,但生理和修养方面很不错的人,也可能认为对方与他是平等的。总
之,只要自己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对方在人格、人本位的总体上与自己是平等
的,自己从理智上能由衷地尊敬对方、重视对方,那就是认识上的平等。平等就
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没有依附和占有,意味着双方都由衷地尊重对方的所有意
愿。当你爱一个人时,你是把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对待,她有自己独立的
空间和隐私,她的肉体和精神都是独立的,不是属于你或任何人的,你不能把她
的全部或部分占为己有,她对你的奉献完全是她心甘情愿的。所以,如果她愿
意,她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自己的朋友和友谊,自己的情感和性爱,这一
切,她愿意同你分享是应该的,不想同你分享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