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草
晚婚女子 同学,不是我不愿意帮助你,虚寒症大概有六种分型,
二十几个处方。隔着网络我实在不知道你到底是那种情况的。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不是你说一个病就会有相应的处方开给你。
要辨证的,要看看身体的大循环在哪里出了问题,再去做相应的治疗。
萋萋芳草124 你好,西医讲的虹膜睫状体炎,和中医里的瞳神紧小症比较接近。
你如果不愿意吃西药的话,找一个有经验的中医师帮你辨证施治,
看会不会好些。配合针灸的话,也会有所帮助。
另外,在眉毛外侧的末端,用力按压会找到一个凹陷的小洞,
里面有个穴位叫丝竹空的,长期坚持揉按刺激可能会有辅助治疗、
防止恶化的效果。水水的考试 JJ冷-_-||,这么囧的病,
不太适合帖子上说吧。不过既然你问出来,我就回答一下。
这个问题中医叫“茎冷”,原因很复杂,很少人用到,我就不细说了。
你平时如果容易上火呢,就用玉竹。如果不容易上火就用菟丝子。
让你外公根据你的体质再七七八八加几味药进去,吃六七天就会好了。
读书好辛苦,一大早就要骑车出门,天都还不亮呢,寒风那个吹啊。
想想我读中学受的那个罪啊,现在就想骂大街。你喝了冷风就想吐,
就是寒到胃了,长期下去会落胃病的,很痛苦。你出门之前带个口罩,
再围个围巾什么的,就会好很多了。或者直接坐公交车好了。难受的时候,
用热开水喝个藿香正气水或者藿香正气丸,应该会好很多。加油咯!
好了,问题回答完毕。下面讲故事。今天就讲医生和病人的缘分吧。
九、医患缘
古代的职业医生啊,地位没有多高的。一流举子二流医,
在中九流排第二位。读书读得不好,考不上功名,
但是能识文断字的又不甘心回家去种田,于是回家背几句“汤头歌”,
就敢出来给人看病了。那时候医疗考核制度不健全,
这样的庸医可谓遍地都是,治死人的事情也常有发生。
但是古人都比较信天命,医生治死了人,通常不会追究,
最多也就是赔偿病人家属一点钱。严重一些的官府会打板子,
或者戴枷游街,以后不准此人再行医。那时候也没有大型医院,
医生的流动性也比较大。所以普通人家看病之前都要去卜算,
预测一下适合自己的医生大概会出现在什么位置。算命先生说:
你往北找,能遇见治好你的医生。病人回家之后,就往家的北方走,
遇见的第一个摇铃医,或者看见的第一间药房,那就是适合他的医生。
北平西城有一个姓郭的寓公,平时特别喜欢占卜算命,
与一位占卜灵验的道士交好。有一次俩人讨论卜算技巧的时候,
话,恐怕不是吉祥的预兆啊,不过既然你说了,我就帮你算一下吧。
经过复杂的运算之后,道士说:你三年之后,死在一个姓王的医生手上,
你还是早做些祈禳之术,看能不能延长寿命吧。郭寓公哈哈大笑,
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以后看病绝对不找姓王的不就得了?
这个寓公回家之后立即下了命令,以后遇见姓王的医生一律轰走,
不光他自己,全家人都不准找姓王的大夫看病。
后来这个郭寓公得了哮喘病,非常厉害。当时正好有位南方的名医在北京坐诊,
他对治疗哮喘病简介非常独特。郭寓公就派人把这个大夫请来看诊,
当然,人家不姓王的。医生看过之后,说你的病情还不算严重,
我很快就要回南方了,这样,我给你写一个方子,你十副十副的吃,
吃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你可以休息几天,吃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药停了,
你的病也就好了。郭寓公一直吃这个药,效果确实不错。
吃了一阵子,情况大有缓解。到了初夏的时候,病情突然又加重了,
那方子连吃了二十副,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中医常识,
夏天属火的,哮喘病是肺病,火克金,肺病在夏天肯定会反复一下。
等到秋天金行正令的时候,就容易痊愈了。郭寓公很忧愁苦闷啊,
因为现在正是三年前预定的死期,他想我不会没死在姓王的手上,
就死在哮喘病上了吧。但是对再找医生这个事情有很敏感,
况且南方医生的方子,一直吃的不错。于是决定坚持吃,就又让儿子去抓药。
那时候处方用的就是宣纸,时间久了,拿来拿去就容易破了。
寓公的儿子就请坐堂的医生给重新抄一遍方子。中医处方里有些字是内部的符号,
外行看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方子还要由医师来换抄的。
这个医师一看这张方子,说:哎呀,现在天气这么炎热,
怎么还能大量用这种温热的补药呢!寓公的儿子一听也有道理,
谁说不是呢,难怪父亲的病最近严重了很多呢,
于是跟这个医生巴拉巴拉说一通。然后说,父亲不相信别的人了,
就信这个医生云云。坐堂的医生说不要紧,这个方子还是不错的,
框架我不改,你多用点这个,少用点那个,再把这一味去掉换成另一味就可以了。
令尊吃过以后,病情肯定就有所好转了。公子欢天喜地的把要拿回去给他爹吃,
连吃了四五天,寓公的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出现了呼吸困难,
面色紫绀这样的病危状况,从发病到气绝身亡还不到一天的时间。
公子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托人一问,才知道,那天帮父亲修改处方的医师正是姓王。 这就是缘分和命运啊。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王医师不过是命运为了结束郭寓公的生命,被上天安排在那里的刽子手罢了。
这样想来,病人能够遇到治好病的医生,不过是他所受的痛苦应该被结束罢了;
而医生治不好病人的疾病,也可能是因为病人还有需要接受的折磨。
这样说起来,看与不看,治与不治又有什么分别呢。我们做医生的,
不过是命运的工具而已啊。(说明:这是我曾祖父在文后发的感慨。)
我觉得如果这么说就太消极了,那还学什么医术来的,
要是病人命中注定应该痊愈随便给点香灰安慰一下得了,
还吃药扎针搞那么麻烦做什么。命运这个东西,我还是蛮信的。
寓公后来就不信命了,觉得不找姓王的看病就可以改变命运,
结果还是死在那人手上。所以对命运首先我会承认和接受,好吧,
会死在姓王的手上,那就死在他手上咯,前生的孽债,今世的恶缘躲不过的。
然后,我就会想怎么能够改变命运的进程。道士让寓公去禳解他偏不去。
禳解就是祈求鬼神,请求化解冤孽,原谅过错的方式了。
其实历史上歹命化好命比较成功的一个人是袁坤仪,
他之前是个卜算大家,梅花易数玩的相当厉害的。
人生的乐趣呢就在于生命的未知和神秘所带来的惊喜,
向他那样的高手,算一算,一辈子的事情都晓得了,
期待就变成乏味了。知道情节的电影,是不会让人感兴趣的。
所以只能枯坐等死。但是有一次他遇见一位老和尚叫云谷禅师的,
教他一套改变命运轨迹的办法,于是袁先生的生命似乎重新变得有意义了,
他很开心的去做,最后真的改变了很多东西。
后来他写了一本自传叫《了凡四训》的,把他的技巧和经历将给别人听。
历史上很多人都对这本书大加推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0 18:28: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