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看了他写的书? 不然,凭什么说人家摸黑中国?
有谁看了他写的书? 不然,凭什么说人家摸黑中国?
再看了一遍她在WSJ的采访,说到了公审大会,说到了北大军训,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或失实的地方啊. 很多事情,你没有见过,并不代表别人没有见过或听过. 比如说,前面有一个妹妹问到军训时有猪圈吗? 后来就有人告诉他当时军训的情况. 前面那个妹妹没有根据自己的经历主观臆断军训时不应该会有猪圈, 这种态度就很好啊.
其次,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从不好的角度去揣测别人做事的动机? 有些人说作者为了身份做这种事情,这未免也太看得起美国身份了吧? 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别人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不要事事都扣上"卖国求荣" 的帽子.
---我没说我信她,也没说我不信她. 我只是说,在我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前,我愿意给她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而不愿意去揣测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 比如说拿身份什么的.
--- 我没有读过她写的这本书,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是political killing. 在你没有看她的书之前, 我觉得你也不能断言: 他没有证据.
--- BTW, 你说"你信她,不代表别人信她,你也应该给别人the benefit of doubt". 我觉得, 你这样用这个idiom不太妥当.
认真读了这个访谈,没觉得有刻意抹黑中国的地方。说的是79年,说的是北大89后军训,没什么不真实的。
我也放狗一次。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9510582.1/
1979年刑法典规定可处死刑的罪名有27种,其中属于反革命罪的有14种。
这个作者,在公审大会上看到有反革命罪处死的,不一定就是捏造吧?
退一万步说,他没亲眼看着,可是79年肯定有反革命罪处死的,处死的也有开公审大会的,人家写小说的,把自己参加过公审大会的经历写进去,又有什么呢。
这位妹妹真是明白人.
首先,就我目前在我的帖子里面读到的跟贴,没有觉得谁指鹿为马,也包括我自己的帖子.
其次, 我看到page394妹妹的帖子,挺喜欢, 说了一句"是个明白人",怎么就变成在你嘴中的"几乎无耻"了呢?
更重要的是,你的说法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假定说,page34的观点是明白人,逻辑上来说,并不代表:反对page34观点的人就不是明白人.
这位同学,你指的新id是我吗? 如果是的话,得说明一下,我不是作者本人. 我比她漂亮, 哈哈,开玩笑.
我是第一次发帖,比如说,我刚刚发现有一个"引用"回帖的功能. 能收到这样的关注,意想不到啊.
这并不是你认不认同我的逻辑的问题, 因为这不是我臆想出来的逻辑. 逻辑本身就是这样存在的.
学中学数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A推出B, 并不代表非A就推出非B. 这也就是我刚才为什么说:"更重要的是,你的说法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假定说,page34的观点是明白人,逻辑上来说,并不代表:反对page34观点的人就不是明白人. "
哎,这让我怎么说呢? 我什么时候直接从A推倒C乐? 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我说得是: 如果我从A推出B, 你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非A就推出非B. 因为"非A就推出非B" 不是我的观点.
我也是。现在马甲水平高了,出来都是成双成对的。
多来几个,然后,
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我是新人,咨询一下,什么是马甲? 是指新人发帖吗?
在网上发帖的人,从比例上来说,本来就不高. 我听过马甲这个词,但不知道马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奇怪的?
我最初进入这个帖子,是觉得: 一个和坛上很多妹妹教育背景相似的人----在中国受了本科教育才出来,而不是ABC, 后来选择用英文写作, 本身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 喜欢看的,不用把他拔高为人权斗士; 不喜欢的, 也没有必要说人家卖国求荣.
我读过她在The New Yorker上发表的Gold Boy and Emerald Girl. 一方面是想了解他这样的背景出来,写出来的英文会是什么风格, 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 另一方面,她写的东西是发生在中国背景里的故事, 用英文表达出来, 感觉不太一样,挺新鲜的.
如此而已.
这位妹妹,你不说这些我都不像恶意揣测你,不过怎么那么刚好,你刚刚好来到华人网,刚刚好注册了新id, 又刚刚好看到我们的评论,有那么刚刚好看过这位作者的文章,还那么刚刚好不知道什么叫马甲。
就刚刚这么凑巧,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 我以前有时看华人网,但最近刚刚注册了新id. 我没在网上发过帖,听说过但不知道什么是马甲,有什么奇怪的?
我看到这些帖子,有什么奇怪的? 这个帖子前几天列在华人的热门话题上,就点进去了。
我在the New Yorkers上看到这篇文章,有什么奇怪的? 我一直都订这本杂志,里面有一篇和中国有关的,又是中国人写的,自然看了。 以前有一期一个驻中国的老外记者,写的北京拆迁的故事,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综上所述,这些可能性凑到了一起,而且还都是真实的。
是的,其实真得到了非如此不可的地步了么,你说她写文革半点优势都没有,她5,6岁,文革都结束了,要写也写点改革开放的,可惜改革开放时期估计中国人日子过好了,也就没有写的价值了。
也不要这样说人家。 我看到她写的文章写的就是现在的中国,写的是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的人,海归的一个小故事。不是讲中国文革的,也能发在很好的刊物上。
大家都是这个帖子的过客,谁送谁啊? 还挺有主人翁意识。
她还真是睚眦必报阿,我还真不知道连幼儿园老师体罚他都要写道书里,难怪军训被人欺负了要上升到政治高度。我们这些平常人,不爽了,在网上发泄一下也就算了,人家还能写成书,写成文章,还能以次赚钱。怎一个佩服了得。
"连幼儿园老师体罚他都要写道书里"-----没看过王朔的看上去很美吗?
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北大一年军训的时候,有些人有可能觉得没什么,有些人也可能非常厌恶当时的气氛,也有人自杀了。
so what, 还有人杀人呢,参见vt事件,你要觉得这样的人很正常,没问题,我看着不爽,说两句不行么?你说得对了,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你觉得这个作者的说法做法很正常,我可是非常厌恶的,当然我不会杀人,也不会自杀。网上说两句也不行?
我没说你说两句不行,你在这网上,很明显,已经说了无数句了,不然不会有那么高的积分。
的确,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是网络优于文革的地方吧,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观点,而且进出自由。
同时,不要扯远。目前我没有对大学杀人事件发表任何评价。
要嘛我就是太幸福了,要嘛我就是少跟筋,我还真不觉得他这些破事儿有啥好说的,当然我也见过有些人,其实没有人欺负她,总觉得世界对她不公,反而有些人吃了很多苦,还是觉得生活充满希望,要真是文革受害者也罢了,被幼儿园老师打,军训觉得不爽也要攀文革的车边,这哪跟那阿,我还真搞不懂这些脆弱的心灵。
从WSJ的访谈中,可以看出这些吗?
有一种病叫做 妄想被迫害症
这样说就没意思了。 你也知道,还有一种病,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如果我看我所有的帖子,我从头到尾都没有为他辩护。 我的观点是:在没有读他的书之前,最好不要说人家是卖国求荣, 当然也不要说人家是人权斗士。
我倒是算是为我自己辩护了。因为居然有人怀疑我是作者本人,例举了一堆疑点。作为一个初次发帖的新人,这样的经历挺dram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