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先罗嗦几句:我本人不是100%支持这个人的观点。但是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
讲一下我自己的婚恋,给准备结婚的JMS作一个参考:
我LG是安徽人,父母为普通农民,他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我和老公结婚时,他的
银行存款不到2万元,在外租房,无电脑、无手机,无固定资产,只有一辆二手旧自行车。
那时他的月薪是2500元。
我家是普通的上海人家,家境尚可,我是独生女儿,工作也不错。我亲戚几乎全部反对我
们的婚姻,除了我父母……他们觉得我老公人不错,而且他们觉得应该尊重女儿的选择(
这一点我到现在都无比敬佩我父母!)。
那时刚从大学毕业,真是单纯啊,觉得两人在一起很开心,彼此牵挂,互相支持,这一切
就可以支持起婚姻了。我们结婚后,住在父母家,彼此相处得也融洽。但也面临过一段时
期的困境,主要还是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慢慢成熟了,越来越感觉到经济基础
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父母看到亲戚朋友中有些女孩嫁得很好,男方经济条件不错,给女
孩舒适的生活,联想自己女儿,嘴上不说,心里总未免有些慨叹(我猜想,那时父母心里
会有一些难过吧……女儿应该可以嫁更好的人家)。那时亲戚中也一些对我们的冷言冷语
……人都是现实的啊!
我和老公两人并未受那些影响,开始认真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发展。我老公从事IT的,很踏
实好学,婚后不久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跳槽到一家较著名的企业,薪水随之翻了几翻。我
也同样,离开原来公司,跳槽到一家著名公司,待遇提高了不少。
到现在,我们结婚已经三年多了,期间我们都纷纷换了两家公司。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学
习上了。在这三年中我们靠两人自己的实力(双方父母都没有任何赞助),我们购置了各
项条件都不错的150平米左右的三房二厅,完成了装修,并在两年中全部还清了贷款。
我父母非常开心,在我们工作学习中,他们一直不余余力地积极支持。
以上是好的一面,现在说说不好的方面:
结婚前一年(那时我们已谈了一年半的恋爱),我和我LG回他老家去过年。因为是第一次
去他家,我很郑重。
特地拉上他去商店买了一千多元的礼物(我付的钱),包括给他弟弟和妹妹的礼品、各种
吃穿用品和年货。我父母也很关心,他们也买了不少上海特产,叫我捎给未来公公婆婆。
那时的东西足足装了六、七个大旅行包。
临行前,我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到人家家里一定要乖巧一些,要尊老爱幼。
经过整整一天长途汽车的颠簸(是我坐过最脏的车),在半夜12点左右终于到达了我LG家
所在的小镇。那天非常冷。我和LG好不容易分批将行李搬下汽车,看到汽车周边有不少急
切等候亲人的人们(过两天就是春节了)。我四处张望,内心很忐忑不安,想大概GGPP就
在其中吧。
但我LG费力地拿起行李,开始四处找黄鱼车。他轻描淡写地说GGPP肯定在家等我们,那时
我心猛然一沉。
终于到他家门口了。我LG匡匡当当猛敲大门,过了好一会儿,迎出一个中年妇女。她一手
接过我LG的部分行李,兴冲冲地和我LG说话,领我们进门,但没瞧我一眼。我LG也很兴奋
,拉上我往里走,边介绍这就是他妈。我当时大吃一惊,因为我觉得他们实在不像。我LG
虽然不英俊,但外貌端正斯文,而他妈则完全就是那种菜市场小贩的模样!而且别提什么
慈祥温和(我想像中PP的样子),甚至让我直觉有些奸诈……就是那种一看就难缠、我最
不愿意打交道的小贩!
我心都凉了。
进屋后,我见到了公公。他很瘦很高,容貌端正,但我觉得也不像我LG。那时说些什么我
不记得了。但我公公和婆婆一样,居然没主动招呼我,还是我LG介绍了一下我,他们淡淡
点头算打招呼了。
接下来吃饭(长途车上我们只吃了一点糕点零食)。婆婆在厨房忙开了,给我们煮面条。
吃的时候,我婆婆拼命往我LG的碗里夹菜,但没有给我。我LG于是再赶忙拨一些给我。
吃完我们就睡了,因为实在很晚了。那晚我公公婆婆和我说的话绝不超过三句,我就如同
空气,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那晚我也没见到他的弟弟和妹妹,好像不在家。
当晚,我一个人孤零零睡在一个厢房里,一夜未眠。那个被子发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石
灰墙,泥土地(我奇怪地为什么是泥的?)寥寥几件粗糙的家具……这个环境我非常不适
应。
我想起了我LG第一次到我家,妈妈事先准备了两天,整整一桌子丰富的菜,而且还都是根
据我LG口味做的。爸爸妈妈和他在客厅里畅快地聊天,我在厨房和客厅来回穿梭,一片温
馨愉快的气氛。爸爸妈妈还送给我LG一只金表和一件名牌T恤作见面礼。后来每次我LG来我
家,我父母都是热情洋溢,嘘寒问暖,关心倍至。特别是我妈,听到我说LG寒冬腊月只盖
一床薄被(他说从研究生起,盖了三、四年了……我都奇怪上海这几个冬季他都是怎么熬
过来的?!)我妈心疼不已,赶忙把家中一条全新的冬被叫我爸爸连夜送过去。我LG一直
说,找到我,真是找到一个最温暖的家。
当晚,我辗转难眠,流泪了。
第二天起来,我发现我买的那么多礼物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瘪瘪的旅行袋在角落
里挤成一堆。那些礼物,到达他家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人提起
一个字。我自己都有些疑惑了……那些我精心挑选、我父母精心捆扎的礼物呢?!想像中
,我微笑着向每一人递送礼物、对方客气致谢的场景轰然倒塌了。
而且,我LG后来居然也没说它们的去向。我也没问,只是沉默了。
那个小镇冬天很冷,比上海要低5度以上吧,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阴冷,没有太阳。我和LG草
草地兜了一下当地的集市,很萧条,没什么过年的热闹。路上行人也少,只有孩子们兴高
采烈地嬉笑玩闹。
他家的饭菜很差……我都想不通,过年就吃这些?!但听公公骄傲地说,他家在当地小镇
上已经算得上是很上等的人家了。诚然,我在他们小镇上转了一圈,发现他家的房子确实
数一数二。LG说,他家在八○年代底就盖了三上三下的楼房,那是他们镇上第一家。从正
门看,他家楼房确实不错,我第一次进门,还以为前面的楼房根本不是他们家的呢。可奇
怪的是,明亮宽敞的楼房他们并不住,反而把房间全部出租了。因为临马路,底楼全部用
作商铺,二楼、三楼全部租给生意人临时居住。而他们全家人挤在后院三间多年前盖的旧
瓦房里,屋后就是猪圈,环境和前面的楼房成鲜明对照。
我深表讶异。后来LG解释,这样父母可以有较高的房租收入……哪怕叫他们睡草房他们也
愿意!
从早上起,我公公婆婆也是如昨晚一样,态度冷冷淡淡,而且他们只会说方言,也听不懂
普通话。我LG努力充当翻译。但实在无话可谈。我慢慢开始听懂一些当地方言了。
见到了LG的妹妹,倒是开朗漂亮的一个女孩,工作很早也很忙。他弟弟,散漫,自视较高
,有些自以为是。我冷眼旁观,实在想像不出我LG竟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家中的成员没
有一个和他有半分相似。
他弟弟妹妹在家很少,妹妹忙工作,弟弟和一个女孩同居了,根本不在家住。公公婆婆整
天围着我LG,说家庭琐事。而我只能被尴尬地被排斥在一边,整日看他家18寸彩电。我LG
很想陪我,但不一会儿就被他妈以各种理由叫走了。
那时,我终于真真切切得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度日如年”的感觉。
第二天,依然如此。那天已是大年夜了。到了下午,我忍无可忍,独自一人,不打招呼就
出门了。我来到小镇的邮局,拨了家里的电话,居然没人接,爸爸妈妈不在。
那时,无助与凄凉的感觉猛然席卷而来,把我疯狂笼罩其中,几近窒息。
我又拨了阿姨家电话,没人。后来我想起来,大年夜,父母可能是在外婆家。于是又拨了
外婆家的电话,忘了是谁接的,话筒里传来热闹的声音和气氛。听到远方家人的声音,我
的话都不由哽咽了。很快电话转给了爸爸,一听到爸爸急切关心的话语,我内心的委屈立
刻喷涌而出,泪哗哗哗哗流下。
话筒被传来传去,爸爸、妈妈、外婆、舅舅、阿姨等等亲友都急切地追问怎么了,是不是
受委屈了?!我都忘了说什么了,只记得紧握话筒,反复哭着说我想回家!我要回家!!
!
我想我长这么大,二十多年了,成人后我还从未这么失态。
后来回上海后,我阿姨和我说,接到我电话后,我父母都哭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女儿究竟受了什么委屈,急得几夜未眠。而我LG家又没有电话,我们两人没有手机,无
法联系。其后几天我父母都处在深切的忧虑中。那天起,我外婆家的亲友们开始反对我和
LG的交往。
现在,我虽然是在公司写这篇文字,但泪水还是模糊了双眼。那时刻内心的无助与凄凉现
在回忆起来依然如此深刻,痛彻心肺。
从那天起,我第一次清醒得认识到……这个世界,最爱我的是亲爱的父母。
我对我LG的爱情也从这一天起开始降温,逐步走向理智。
我不记得我哭了多久,我很茫然。大年夜下班早,邮电局的人很奇怪地看着我,后来催促
我离开。
我一个人在并不长的街道上转。痛哭过后,我终于冷静下来,开始计划回家,准备向人打
听到哪儿买车票。
这时我看到了我LG.
他急得满头大汗地向我跑来,惊喜交急的样子。我忘了他当时说些什么,好像是看我出来
很久又不回去,很担心就跑出来到处找我。话说了很多,大体是这个意思。又说,他父母
是农民,不像我父母,不懂如何招呼客人,委屈我了,希望我多忍耐。我冷笑了。我奶奶
家也是农民,但我无数次亲眼看到我奶奶他们是如何热情招呼我妈的。
我平静地说,我要回家,我不想在你家待下去了!我还说了不少话,当时我越说越愤怒,
恨不得立刻插翅逃离这个地方。我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虽然我LG在此之前很少向我
谈起家中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我LG当场哭了,很痛苦。
我第一次见到男人哭,很震动,于是沉默了。我也忘了当时他具体说些什么,总之是他父
母的脾性就是如此,
要我不要多心,给他机会,毕竟将来是和他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他父母,而且他会加倍对
我好之类的。我只记得他痛苦哀求的眼神和滂沱的眼泪。
我想,我可能是太过分了。于是,我缓和了下来。我LG承诺,过完年后,一通车就和我回
上海。(他们那儿只有长途汽车,而且要到年初四才正式开,过年期间是没有交通的。)
我没有选择,只有留下来。
回去后,我还是一个人看电视。我LG和他父母在外屋谈了半天。后来他们对我的态度缓和
了不少,但感觉还是冷冷的,只是没有先前那么尖锐了。后面两天是春节,他妹妹在家,
和我有说有聊,他也尽量抽时间陪着我。
但令我奇怪的是,春节期间他们家也没什么亲戚来往,他也没有带我拜访任何一位亲戚。
我忍不住问他妹妹,家中亲戚是否都不在本地?他妹妹告诉我,其实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妹
都很多,而且都在本镇或相邻的村庄,奶奶和外婆也都健在,但他们都太穷,父母不愿意
和他们来往,嫌他们麻烦。
我默然。他妹妹是个很爽快的人,一天下来就把我当好朋友了(估计她平时也没什么女伴
)。她看不惯父母的所作所为,向我抱怨他们整天逼她多干活,双休日也不准休息(她在
自己家的铺子站柜台兼进货和会计,双休日可多挣钱),没有什么休闲时间,害得她现在
都没空交往男孩子,没有任何男友。说父母只知道钱、钱、钱,抠得不得了!一旦有男孩
接近她,立马就旁敲侧击,说那个男孩看上她家的钱才来勾引她!
她说得又气又好笑,我都被逗乐了,感觉她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后来,我LG家的很多事我
都是从我这位小姑子口中知道的。原来我公公婆婆都是文盲,只认得一些数字。他们以做
小本生意起家,在当地算是很殷实的人家了。而且我也逐步发觉,我公公婆婆是那种非常
爱钱的人,对货币有种奇怪的深入的迷恋。按我小姑子话说,
他们恨不得只进不出,花钱跟割他们肉一样。后来,我才知道,我LG读大学、研究生的费
用居然都是他自己勤工俭学解决的。别的农村人家是家里供不起,子女只能自己解决。而
我LG家则是根本不供给!
我联想起我LG破烂的被褥、陈旧的衣服和少得可怜的小家当,终于恍如大悟!我忽然无比
同情我LG.
讲一下我自己的婚恋,给准备结婚的JMS作一个参考:
我LG是安徽人,父母为普通农民,他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我和老公结婚时,他的
银行存款不到2万元,在外租房,无电脑、无手机,无固定资产,只有一辆二手旧自行车。
那时他的月薪是2500元。
我家是普通的上海人家,家境尚可,我是独生女儿,工作也不错。我亲戚几乎全部反对我
们的婚姻,除了我父母……他们觉得我老公人不错,而且他们觉得应该尊重女儿的选择(
这一点我到现在都无比敬佩我父母!)。
那时刚从大学毕业,真是单纯啊,觉得两人在一起很开心,彼此牵挂,互相支持,这一切
就可以支持起婚姻了。我们结婚后,住在父母家,彼此相处得也融洽。但也面临过一段时
期的困境,主要还是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慢慢成熟了,越来越感觉到经济基础
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父母看到亲戚朋友中有些女孩嫁得很好,男方经济条件不错,给女
孩舒适的生活,联想自己女儿,嘴上不说,心里总未免有些慨叹(我猜想,那时父母心里
会有一些难过吧……女儿应该可以嫁更好的人家)。那时亲戚中也一些对我们的冷言冷语
……人都是现实的啊!
我和老公两人并未受那些影响,开始认真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发展。我老公从事IT的,很踏
实好学,婚后不久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跳槽到一家较著名的企业,薪水随之翻了几翻。我
也同样,离开原来公司,跳槽到一家著名公司,待遇提高了不少。
到现在,我们结婚已经三年多了,期间我们都纷纷换了两家公司。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学
习上了。在这三年中我们靠两人自己的实力(双方父母都没有任何赞助),我们购置了各
项条件都不错的150平米左右的三房二厅,完成了装修,并在两年中全部还清了贷款。
我父母非常开心,在我们工作学习中,他们一直不余余力地积极支持。
以上是好的一面,现在说说不好的方面:
结婚前一年(那时我们已谈了一年半的恋爱),我和我LG回他老家去过年。因为是第一次
去他家,我很郑重。
特地拉上他去商店买了一千多元的礼物(我付的钱),包括给他弟弟和妹妹的礼品、各种
吃穿用品和年货。我父母也很关心,他们也买了不少上海特产,叫我捎给未来公公婆婆。
那时的东西足足装了六、七个大旅行包。
临行前,我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到人家家里一定要乖巧一些,要尊老爱幼。
经过整整一天长途汽车的颠簸(是我坐过最脏的车),在半夜12点左右终于到达了我LG家
所在的小镇。那天非常冷。我和LG好不容易分批将行李搬下汽车,看到汽车周边有不少急
切等候亲人的人们(过两天就是春节了)。我四处张望,内心很忐忑不安,想大概GGPP就
在其中吧。
但我LG费力地拿起行李,开始四处找黄鱼车。他轻描淡写地说GGPP肯定在家等我们,那时
我心猛然一沉。
终于到他家门口了。我LG匡匡当当猛敲大门,过了好一会儿,迎出一个中年妇女。她一手
接过我LG的部分行李,兴冲冲地和我LG说话,领我们进门,但没瞧我一眼。我LG也很兴奋
,拉上我往里走,边介绍这就是他妈。我当时大吃一惊,因为我觉得他们实在不像。我LG
虽然不英俊,但外貌端正斯文,而他妈则完全就是那种菜市场小贩的模样!而且别提什么
慈祥温和(我想像中PP的样子),甚至让我直觉有些奸诈……就是那种一看就难缠、我最
不愿意打交道的小贩!
我心都凉了。
进屋后,我见到了公公。他很瘦很高,容貌端正,但我觉得也不像我LG。那时说些什么我
不记得了。但我公公和婆婆一样,居然没主动招呼我,还是我LG介绍了一下我,他们淡淡
点头算打招呼了。
接下来吃饭(长途车上我们只吃了一点糕点零食)。婆婆在厨房忙开了,给我们煮面条。
吃的时候,我婆婆拼命往我LG的碗里夹菜,但没有给我。我LG于是再赶忙拨一些给我。
吃完我们就睡了,因为实在很晚了。那晚我公公婆婆和我说的话绝不超过三句,我就如同
空气,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那晚我也没见到他的弟弟和妹妹,好像不在家。
当晚,我一个人孤零零睡在一个厢房里,一夜未眠。那个被子发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石
灰墙,泥土地(我奇怪地为什么是泥的?)寥寥几件粗糙的家具……这个环境我非常不适
应。
我想起了我LG第一次到我家,妈妈事先准备了两天,整整一桌子丰富的菜,而且还都是根
据我LG口味做的。爸爸妈妈和他在客厅里畅快地聊天,我在厨房和客厅来回穿梭,一片温
馨愉快的气氛。爸爸妈妈还送给我LG一只金表和一件名牌T恤作见面礼。后来每次我LG来我
家,我父母都是热情洋溢,嘘寒问暖,关心倍至。特别是我妈,听到我说LG寒冬腊月只盖
一床薄被(他说从研究生起,盖了三、四年了……我都奇怪上海这几个冬季他都是怎么熬
过来的?!)我妈心疼不已,赶忙把家中一条全新的冬被叫我爸爸连夜送过去。我LG一直
说,找到我,真是找到一个最温暖的家。
当晚,我辗转难眠,流泪了。
第二天起来,我发现我买的那么多礼物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瘪瘪的旅行袋在角落
里挤成一堆。那些礼物,到达他家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人提起
一个字。我自己都有些疑惑了……那些我精心挑选、我父母精心捆扎的礼物呢?!想像中
,我微笑着向每一人递送礼物、对方客气致谢的场景轰然倒塌了。
而且,我LG后来居然也没说它们的去向。我也没问,只是沉默了。
那个小镇冬天很冷,比上海要低5度以上吧,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阴冷,没有太阳。我和LG草
草地兜了一下当地的集市,很萧条,没什么过年的热闹。路上行人也少,只有孩子们兴高
采烈地嬉笑玩闹。
他家的饭菜很差……我都想不通,过年就吃这些?!但听公公骄傲地说,他家在当地小镇
上已经算得上是很上等的人家了。诚然,我在他们小镇上转了一圈,发现他家的房子确实
数一数二。LG说,他家在八○年代底就盖了三上三下的楼房,那是他们镇上第一家。从正
门看,他家楼房确实不错,我第一次进门,还以为前面的楼房根本不是他们家的呢。可奇
怪的是,明亮宽敞的楼房他们并不住,反而把房间全部出租了。因为临马路,底楼全部用
作商铺,二楼、三楼全部租给生意人临时居住。而他们全家人挤在后院三间多年前盖的旧
瓦房里,屋后就是猪圈,环境和前面的楼房成鲜明对照。
我深表讶异。后来LG解释,这样父母可以有较高的房租收入……哪怕叫他们睡草房他们也
愿意!
从早上起,我公公婆婆也是如昨晚一样,态度冷冷淡淡,而且他们只会说方言,也听不懂
普通话。我LG努力充当翻译。但实在无话可谈。我慢慢开始听懂一些当地方言了。
见到了LG的妹妹,倒是开朗漂亮的一个女孩,工作很早也很忙。他弟弟,散漫,自视较高
,有些自以为是。我冷眼旁观,实在想像不出我LG竟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家中的成员没
有一个和他有半分相似。
他弟弟妹妹在家很少,妹妹忙工作,弟弟和一个女孩同居了,根本不在家住。公公婆婆整
天围着我LG,说家庭琐事。而我只能被尴尬地被排斥在一边,整日看他家18寸彩电。我LG
很想陪我,但不一会儿就被他妈以各种理由叫走了。
那时,我终于真真切切得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度日如年”的感觉。
第二天,依然如此。那天已是大年夜了。到了下午,我忍无可忍,独自一人,不打招呼就
出门了。我来到小镇的邮局,拨了家里的电话,居然没人接,爸爸妈妈不在。
那时,无助与凄凉的感觉猛然席卷而来,把我疯狂笼罩其中,几近窒息。
我又拨了阿姨家电话,没人。后来我想起来,大年夜,父母可能是在外婆家。于是又拨了
外婆家的电话,忘了是谁接的,话筒里传来热闹的声音和气氛。听到远方家人的声音,我
的话都不由哽咽了。很快电话转给了爸爸,一听到爸爸急切关心的话语,我内心的委屈立
刻喷涌而出,泪哗哗哗哗流下。
话筒被传来传去,爸爸、妈妈、外婆、舅舅、阿姨等等亲友都急切地追问怎么了,是不是
受委屈了?!我都忘了说什么了,只记得紧握话筒,反复哭着说我想回家!我要回家!!
!
我想我长这么大,二十多年了,成人后我还从未这么失态。
后来回上海后,我阿姨和我说,接到我电话后,我父母都哭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女儿究竟受了什么委屈,急得几夜未眠。而我LG家又没有电话,我们两人没有手机,无
法联系。其后几天我父母都处在深切的忧虑中。那天起,我外婆家的亲友们开始反对我和
LG的交往。
现在,我虽然是在公司写这篇文字,但泪水还是模糊了双眼。那时刻内心的无助与凄凉现
在回忆起来依然如此深刻,痛彻心肺。
从那天起,我第一次清醒得认识到……这个世界,最爱我的是亲爱的父母。
我对我LG的爱情也从这一天起开始降温,逐步走向理智。
我不记得我哭了多久,我很茫然。大年夜下班早,邮电局的人很奇怪地看着我,后来催促
我离开。
我一个人在并不长的街道上转。痛哭过后,我终于冷静下来,开始计划回家,准备向人打
听到哪儿买车票。
这时我看到了我LG.
他急得满头大汗地向我跑来,惊喜交急的样子。我忘了他当时说些什么,好像是看我出来
很久又不回去,很担心就跑出来到处找我。话说了很多,大体是这个意思。又说,他父母
是农民,不像我父母,不懂如何招呼客人,委屈我了,希望我多忍耐。我冷笑了。我奶奶
家也是农民,但我无数次亲眼看到我奶奶他们是如何热情招呼我妈的。
我平静地说,我要回家,我不想在你家待下去了!我还说了不少话,当时我越说越愤怒,
恨不得立刻插翅逃离这个地方。我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虽然我LG在此之前很少向我
谈起家中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我LG当场哭了,很痛苦。
我第一次见到男人哭,很震动,于是沉默了。我也忘了当时他具体说些什么,总之是他父
母的脾性就是如此,
要我不要多心,给他机会,毕竟将来是和他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他父母,而且他会加倍对
我好之类的。我只记得他痛苦哀求的眼神和滂沱的眼泪。
我想,我可能是太过分了。于是,我缓和了下来。我LG承诺,过完年后,一通车就和我回
上海。(他们那儿只有长途汽车,而且要到年初四才正式开,过年期间是没有交通的。)
我没有选择,只有留下来。
回去后,我还是一个人看电视。我LG和他父母在外屋谈了半天。后来他们对我的态度缓和
了不少,但感觉还是冷冷的,只是没有先前那么尖锐了。后面两天是春节,他妹妹在家,
和我有说有聊,他也尽量抽时间陪着我。
但令我奇怪的是,春节期间他们家也没什么亲戚来往,他也没有带我拜访任何一位亲戚。
我忍不住问他妹妹,家中亲戚是否都不在本地?他妹妹告诉我,其实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妹
都很多,而且都在本镇或相邻的村庄,奶奶和外婆也都健在,但他们都太穷,父母不愿意
和他们来往,嫌他们麻烦。
我默然。他妹妹是个很爽快的人,一天下来就把我当好朋友了(估计她平时也没什么女伴
)。她看不惯父母的所作所为,向我抱怨他们整天逼她多干活,双休日也不准休息(她在
自己家的铺子站柜台兼进货和会计,双休日可多挣钱),没有什么休闲时间,害得她现在
都没空交往男孩子,没有任何男友。说父母只知道钱、钱、钱,抠得不得了!一旦有男孩
接近她,立马就旁敲侧击,说那个男孩看上她家的钱才来勾引她!
她说得又气又好笑,我都被逗乐了,感觉她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后来,我LG家的很多事我
都是从我这位小姑子口中知道的。原来我公公婆婆都是文盲,只认得一些数字。他们以做
小本生意起家,在当地算是很殷实的人家了。而且我也逐步发觉,我公公婆婆是那种非常
爱钱的人,对货币有种奇怪的深入的迷恋。按我小姑子话说,
他们恨不得只进不出,花钱跟割他们肉一样。后来,我才知道,我LG读大学、研究生的费
用居然都是他自己勤工俭学解决的。别的农村人家是家里供不起,子女只能自己解决。而
我LG家则是根本不供给!
我联想起我LG破烂的被褥、陈旧的衣服和少得可怜的小家当,终于恍如大悟!我忽然无比
同情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