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34391|回复:338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长相思+曾许诺-读后和观后感(剧透慎入)

头像
34操作1 #
头像
1 #
34
23-08-07 20:1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书里高辛/皓翎是相对比较弱的一个国家,重文轻武,少昊也早就不想要逐鹿中原。他父亲这一代没有锐意改革,任凭世族占据高位,到他这里积重难返。有点儿象历史上的东晋。


所以小夭父亲,少昊,不纳后宫,无心继承人,只培养玱炫,其实就是希望由玱炫继承高辛,王族嫡系男子绝后,高辛王姬与轩辕联姻,然后顺理成章合并。


然而王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他只是一个首领,如果他主动亡国,势必被国人唾弃,如果他降而部曲不降,一样是生灵涂炭,所以后面还会有两国战争,不过是走个过场。


这书里多数正面人物都是在试图用最小的代价统一天下换取和平,顺势而为。譬如摒弃家仇的丰隆和玱炫,从爱情角度来看他们是最无情,但是从天下的角度看他们最伟大。


这书里逆势而为的主角只有相柳一人,然而,如荆轲刺秦,倘若因为大势所趋就无人反抗无人忠义、燕赵再无慷慨悲歌之士,这世间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书的格局挺大的,大到不仅是快意恩仇,成王败寇。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07 18:36

写的好!我之所以看了书以后对丰隆瑲铉都深深理解,也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见众生,见一人,其实没有孰轻孰重。从纯谈恋爱角度,当然可以诟病前者,然而从苍生的角度,分久而合之,却是道义。


我认为相柳心中的义,如果纯粹解读为对义父恩情的义也不够详尽。恩情是小义,天下乃大义。他心中其实也存着对天下的大义,其实他很早就知道辰荣残军是没有重回三国鼎立的希望的,在他和小六很早期对话里,瑲铉尚未夺权,中原尚未联合,他就已经说到,“他们就是一群傻子。”来暗示坚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纵然有,那也只是让战争继续延续让更多百姓受苦。他真心刺杀瑲铉只有在瑲铉还在清水镇的那次,那时候西炎是五王七王当权,瑲铉还无力自保,杀掉瑲铉并不改变天下大势。自从瑲铉走上夺天下之位,他也在观察瑲铉是否有一统天下的能力,防风邶时候虽然小夭护着瑲铉但是前面他刚刚百步穿杨射中花蕊,更何况他身上有蛊,自己就能救活小夭,真要杀瑲铉,直接射过去,就算伤了小夭也没事。他其实默许瑲铉一统天下在救小夭说出的筹码的时候可以窥见。


他要的交易是辰荣山的两座山峰,用来安葬辰荣残军的遗骨。也就是说,第一,他心知肚明辰荣必败,只求忠骨埋青山。第二,他默认瑲铉可以一统中原。以小夭的命对瑲铉的重要性,如果只是最大化辰荣义军的利益,他完全可以提出更有代价的筹码,你让瑲铉死他都没准会去死。


最明显的一次是最后射杀瑲铉却杀掉了丰隆,这属于绝对不可能犯的错误,他如果真要射的是瑲铉,绝不会射到丰隆那里去。更何况,他身上有蛊,可以牵制小夭,小夭是他最大的杀瑲铉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单枪匹马去刺杀瑲铉。他本就是去杀丰隆的。这里,一,他知道瑲铉对小夭的重要性,于私,他不会杀他。二,他知道瑲铉对天下的重要性,瑲铉离一统天下一步之遥,从道义的角度,瑲铉不死,天下更能太平,否则纷争又起,刚归顺的浩翎各部必离心倒戈。于公,他不会杀他。三,丰隆不死,小夭隐患不除。馨悦对小夭是个长久威胁,有一就有二。但她久居深宫,没有丰隆的帮忙和维护她很难成功。四,他步步为营推开小夭,希望小夭认为他冷血无情。射杀瑲铉这出戏跟后面的要血戏码一样,都是他粉饰的无情。所以他一早为自己安排了最后的结局,他会死,但丰隆也必须死,小夭对他,也得心死。


从个人恩义角度,我认为相柳是逆势而为,从天下大义角度,我认为相柳也算顺势而为。我觉得他挺圆满的,对义父,他仁至义尽,明知不可胜而战之。对天下,他心有所系,不因小义而改天下大势。对小夭,他成全一切,爱于无声处惊雷。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偏偏选择了一只天地孵化无父无母的妖,来背负这种接近神性的爱。这一点让我觉得哲学意味很浓。

头像
5操作2 #
头像
2 #
5
23-08-08 22:0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写得真好,喜欢看,最后一句的哲学意味能展开说说吗


aiwen 发表于 2023-08-08 15:58

我也只是自己感觉。相柳是天生地养,从“无有”中来,接近原始的本源,又到“无有”中去,是一丝痕迹都没有连记忆都抹杀的消失,他的骨血都化成毒水流回天地。这一无一有之间,唯有神性的爱。而“神性的爱” 在佛教哲学里是慈悲,在道教哲学里是“一生万物,万物归一"。在心学哲学里是“本心俱足”,这里的“本心”,和道教的 “一”, 和佛教的“空”,在西方哲学里的“上帝/光/purity/eternity love”,都是类似的意思,都是指最最最最最初的那个东西,就是至纯至善至美的。而人类构建的所为礼义廉耻善恶美丑都不是真正的善恶本丑。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23-08-09 11:4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相柳早已认同玱炫还有一处。相柳应该一直是和鬼方氏有关系的,书中他替小夭买弓箭,就是以鬼方氏的名义。


当玱炫成亲的时候,鬼方氏送了一个9个一套的礼物,是默认玱炫为未来的至尊。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09 09:09

对对对!差点忘了这里还是mm看书看的细,这也是非常明显的佐证。

头像
7操作4 #
头像
4 #
7
23-08-10 07:1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是啊,清水镇一时的岁月静好只是一个易粹的梦罢了。小夭童年阴影那么深刻,对于生命本质的无常太过清醒了,嬉笑怒骂背后都是对于贪恋一时静好的悲悯。


说到宿命,虽然小夭是蚩尤和阿珩的孩子,命格基因自带对于信仰和道的渴求,但是,恰恰又是因为她父母的因缘令她内心非常缺失安全感,意识表层对于安全感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意识深层对于信仰和道的渴求,因此,相柳对于小夭而言,只能是以朋友状态存在,哪怕相柳活着,哪怕两人再如何心心相印,小夭也不可能选择相柳为夫君。


除非小夭的意识境界能够突破其内心的恐惧,不过这是作者自己力所不能及之处,作者对于道的理解还停留在悲情壮烈的牺牲,离开家人的痛苦,还无法理解道的轻盈,喜悦,合一圆满的那一层面。


相柳这个人物塑造比小夭的内心境界更高了一层,只是这是作者臆想出来的更高境界,其实更高意识境界的呈现并不完全如此,所以,相柳这个人物有时候会呈现一种矛盾和割裂。不如小夭这个人物真实鲜活。


WC1999 发表于 2023-08-09 19:44

解读的好!我认为作者是想塑造出小夭这部分的成长线,从对爱的投射唯有不被抛弃的安全感,到内心完满不惧怕一个人走下去。但作者选择了用涂山璟没完成诺言反而和未婚妻成婚生子,小夭体会到全心信任被辜负的伤来达成这种内在的治愈成长,我觉得不够高级但够用了。


相柳的那条线,我认为作者也想写出一个妖-人-神 这样一个进阶成长的线。最初他只有妖性,一是那是他的本我,二是他生活在残酷无情的战争打打杀杀的日日夜夜。它最初的人性之来源与义父。防风邶是他于人性交融的媒介。通过防风他感受到舐犊之情,通过防风他感受到人间烟火九曲红尘。在防风和相柳并存的那段和小夭一起在尘世嬉戏海底相伴生活的日子,他完成了人性阶段的完满,体验过了人世爱情,相守陪伴,和心意相通。那是他的自我。然后抢婚之后,防风邶死去,他再一次以相柳存在,进阶到神性,开始去圆满之前大家说的其他众生,义父,小夭,同袍,天下。并一一达成,这是他的无我。


妖性-人性-神性,本我-自我-无我。

瑲铉也有一条成长线,亲情是爱-爱情是爱-天下是爱。


相比之下,他们四个人共同点是都历经苦难,然而相柳和表哥的成长线描述得更为饱满,小夭的线相对单薄,涂山璟作者本意是想安排他历经苦难,但暗夜不染,清辉常在,是从最初的苦难中顿悟,之后没有再继续安排个体成长线,所以读者会觉得这条线相对平,不够抓人。

头像
2操作5 #
头像
5 #
2
23-08-10 20:1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好像从来都没来过,但是却不可缺少,没有相柳就没有统一。打完这几个字好难过,一丝痕迹都没有的消失~


*apple* 发表于 2023-08-10 19:13

是啊,从天地中来,回天地中去。留世间美好。好心疼相柳这个人物,所以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书粉不忍心看到他从书里走出来时,哪怕被改动一点点他原本的好,只能说桐华当年塑造他的时候给了他太多的爱吧。不过想想,闭卷答得出来的题,才是真会答的题。抹去记忆也好,不留痕迹也罢,他存在过,就一定会被记得。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6 #
头像
6 #
1
23-08-10 20:3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相比之下,他们四个人共同点是都历经苦难,然而相柳和表哥的成长线描述得更为饱满,小夭的线相对单薄,涂山璟作者本意是想安排他历经苦难,但暗夜不染,清辉常在,是从最初的苦难中顿悟,之后没有再继续安排个体成长线,所以读者会觉得这条线相对平,不够抓人。

--------------------------------------------------

这四个人物确实各有各的内心成长线。一些个人主观浅见,供姐妹们一笑:


1)表哥是帝王式的人格成长。帝王为权力之顶,各种利益血腥厮杀之所在,能驾驭这样人格的心性需要很多因缘,比如,权谋,意志力,使命感,等。估计作者自己就是一个有强大坚韧意志力的人,所以,虽然朝堂权谋细节平淡空洞,但是,她的意志力透过文字,通过表哥这个人物体现出来了,赋予了这个人物活力,令我们读者感受到一种饱满感。


2)小夭是学习面对内心的恐惧,圆满人性的成长。这个人物虽然看上去美酒佳男左拥右抱,但是,在下读书的时候,常常在这个人物用笔之处感受到一种内心的迷茫。而且这种迷茫感一直延续到了书的结尾。估计这是来自作者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失落。就好像目前的地球,物质世界超级丰富,无论穷富,每个人意识表层的那些欲望都蛮容易被满足,喜欢什么,上上网刷刷屏就都有了,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是这样意识的状态在深层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迷茫感和匮乏感的。作者自己暂时无法超越这一层意识的迷障,因此,小夭这个人物从内心成长来说,就显得单薄了。


3)相柳是从人性契入道的成长之路。只是这个道是儒家的道。作者自己本人内心是有一种对于道的渴望和激情,因此,她的这份心力透过文字注入了相柳这个人物,令这个人物光芒万丈。只是作者自己修道的经历不太够,对于什么是道的理解尚浅,所以,相柳这个人物如烟花般一闪而过,无法如太阳一般长久光明。即便如此,这份对于道的真情真意实属难得,为作者点赞。


4)狐狸人如其名,璟,玉的光彩;用做人名:寓指神采奕奕,吉祥如意,德才兼备之义。台词中说:暗夜不染,清辉常在。作者寓意很清楚这个人物会在一次一次经历绝境的过程中,呈现儒家的道。其实作者是给了狐狸很多笔墨的,只是作者本人对于什么是道的理解尚浅,所以,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真正体现呈现儒家之道的层次感。有些事情,如果不是靠自己亲自去经历过体会过,内心不明,心力不够,无论文字层面再怎样精雕细琢,终究是一种使不上力的状态。


总之,对于此文中人物,作者已经尽心尽力了,而且她并没有厚此薄彼,都是这些人物的亲妈,只是人物受限于作者本人意识状态,呈现不一罢了。


WC1999 发表于 2023-08-10 19:19

谢谢mm的精彩解读。受教。一点想法跟mm交流,纯属个人浅见。


我同意狐狸这个人物在困境中呈现儒家的道,儒家的善,真。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相柳也是儒家的道。我知道很多人觉得他最后为了家国情怀舍弃了个人情爱,但是我解读出来不像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文中他借和小夭的谈话点出辰荣残军“是一群傻子。”再借小夭的口,说其他人才不觉得傻,他们心中都有家国,这是他们的追求,傻的只有相柳,一边不屑一边做自己不屑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段对话揭示作者对相柳这个人物的设定,他不是真的辰荣军,他只是一只妖,一只原本只是简单想报恩,却不想承了情的动物。恩易偿,情难还。他坚持的出发点仅仅来自于还“情”。因为他没有家,也没有国,儒家文化下的忠,孝,义,如果有也是他习得得,不是他的本心。所以他这里的“家国大义”和“个人情爱”是同等分量,没有为了一个,牺牲另一个,因为他追求这两条路的方式,都是信仰一般“还情”的方式,倾尽一切达成对方想要的。这是动物的直接纯粹极致的心性。所以他成全了辰荣军的,马革裹尸,青山忠骨。所以小夭有力可保有人可依有处可去。他所追求的这两个维度皆是圆满的,而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他追求的道是儒家的道吗?我一点愚见认为,彷佛更接近“道法自然”的道。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23-08-10 20: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太喜欢你的解毒了,点个大大的赞


*apple* 发表于 2023-08-10 20:00

mm谬赞了,我不会解毒,会解毒的是小夭。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23-08-10 21:3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个人感觉狐狸不是儒家。如果一定要说儒释道三家。


相柳更接近道家,随性、自然,不在意生死。

玱炫是法家吧,帝王心术。

璟是佛家,主打厌世。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0 21:23

相柳瑲铉完全赞同,但是璟在他自己的婚约和对待哥哥那边,执宥于亲情,困于士大夫风骨,却又实在不像佛家。即便是亲情缘分,佛家也早已看淡,并不会困于孝一字。对待小夭,我执也尚重。对待世人的态度,倒是确实佛。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23-08-12 09: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看红楼梦里的宝玉,最后就是出了家的,对奶奶,对黛玉如何?感觉桐华塑造这个形象是有点儿参考宝玉的。是富贵乡中成长的纯善之人,却经历世态炎凉,对亲情、爱情,有爱之深痛之切的破灭。


看小说到最后我竟然想起红楼梦里这一句:

谁与吾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夭璟携手归隐的结局,是小说中虚幻的美好。现实中,在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0 21:41

看了梅林的桥段,好像突然有点get到mm你说的璟是偏佛家的一种厌世,出世了。当时有很多剧粉mm说璟为啥不知道往外跑,不试试就放弃,或者要死也要报仇了再殉情死啊,难道不想知道谁杀了小夭吗,我倒觉得,这才符合他的人设,这种无论如何都咬牙死也不放弃,或者这种生出替人报仇之心的,都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尘世内核。但是我觉得他没有,小夭救了他的人,但是小夭真的救了他的精神吗?她没有救回他的精神,是她成为了他的精神,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所以小夭死了,他根本不会有这种个人意志说要坚持要不放弃,也没有独立的精神去支撑他完成什么调查复仇之类的事情,她死了,他的精神死了,他也就死了。他是撑不下去复仇什么的。


四个经过苦难的人里面,三个人的第一目标是活下去,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谈是否能打败苦难。但是璟被折磨完以后其实是没有了求生的意志的,否则他哥绝对不会直接把他放了。剧里面有一个细节,小夭碰见他的时候,他面前有半张饼,一朵花,他没有去拿那块饼,拿了那朵花。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想表达什么呢?花是代表美好的意思,代表他即便历经苦难,但是心向美好?但是花的美好是虚妄的美好,因为在他面前的两个选择里,花只能让他精神得到慰藉,而饼才能让他活下去。我又在想,如果这时候是小夭,相柳,乃至表哥,他们会选什么?他们的目光会长久地投向那朵美丽的花,甚至是否真有那朵花都不重要,因为即便没有,他们也会在心里给自己种一朵花,支撑自己爬去握住那张饼吧。


当然,夭璟是一种圆满,因为璟这种全部精神世界只有小夭其他为空正好填补了小夭其他都无所谓,只要他永远不抛弃我的需求。但是这种圆满就类似于,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圆,因为我残缺的部分刚好由你填满。然而也正因为此,这种圆满也必须建立在他们还固守着各自残缺的部分的基础上不是吗?这算是一种精神囚禁吗?我同意这种圆满更像一种虚幻的美好,因为它假定了一种静态的人生状态。实际的人生是动态的,他俩倘若不断的成长,那么这个圆必定会无法契合的。真正的圆满,是我们是两个圆,但因为引力牢牢牵住彼此,不分离。


回到之前有个mm好像也转过的一篇分析,为什么小六之前的故事,偏偏就是一只蛇妖,然后是一只九尾狐。然后相柳又是一个蛇妖,璟又是一个九尾狐。这么多动物,为什么偏偏要用一模一样的动物?真的毫无关联,纯属巧合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23-08-18 22: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清水镇的那些故事是整部书的高光,是通过小六几十年如一日对陌生人无私付出所得到的人生智慧而建立起来的内心支点,非常有说服力,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感。“


好喜欢这段话。完全赞同。


小六真是很有魅力。按说人物是在一本📖中渐渐成长的。但是我觉得她恢复女身成了小夭之后,光彩暗淡了。没有太多成长,反而失去了很多特色。不像在生活,而只是活着。看上去好像好多男生在围着她,但是她其实生活中能自主的部分越来越有限了。就是你说的“生命的力量感”减弱了。当然她还是学了射箭。这点要夸相柳。


bytegudu 发表于 2023-08-18 21:57

mm你说的最后这个部分,也是我的感受。我其实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总觉得小六才是华彩,她身上的鲜沛的生命力还有那种内心的力量感,到后期真的有点找不到。第三部里面,相柳甚至有非常直白的骂/激将法她,但是她都没有被激将法给弄支棱起来,我其实看到后面是有些迷茫的。网上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倒过来看,更合理。我其实都没有清晰地捋出来,小夭最后的成长到底是什么?除了她从和璟的关系里总结出,要先相信,自己也要学会付出,这个固然是一个成长,但其实小夭一直在付出呀,对哥哥就是。找回哥哥以后也一直都相信彼此生死相依,所以这是一个限于爱情的领悟?其实也想听听你们对小夭这个成长线的理解。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34391|回复:338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