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34411|回复:338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长相思+曾许诺-读后和观后感(剧透慎入)

头像
2操作61 #
头像
61 #
2
23-08-10 20: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好像从来都没来过,但是却不可缺少,没有相柳就没有统一。打完这几个字好难过,一丝痕迹都没有的消失~


*apple* 发表于 2023-08-10 19:13

是啊,从天地中来,回天地中去。留世间美好。好心疼相柳这个人物,所以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书粉不忍心看到他从书里走出来时,哪怕被改动一点点他原本的好,只能说桐华当年塑造他的时候给了他太多的爱吧。不过想想,闭卷答得出来的题,才是真会答的题。抹去记忆也好,不留痕迹也罢,他存在过,就一定会被记得。

头像
1操作62 #
头像
62 #
1
23-08-10 20: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相比之下,他们四个人共同点是都历经苦难,然而相柳和表哥的成长线描述得更为饱满,小夭的线相对单薄,涂山璟作者本意是想安排他历经苦难,但暗夜不染,清辉常在,是从最初的苦难中顿悟,之后没有再继续安排个体成长线,所以读者会觉得这条线相对平,不够抓人。

--------------------------------------------------

这四个人物确实各有各的内心成长线。一些个人主观浅见,供姐妹们一笑:


1)表哥是帝王式的人格成长。帝王为权力之顶,各种利益血腥厮杀之所在,能驾驭这样人格的心性需要很多因缘,比如,权谋,意志力,使命感,等。估计作者自己就是一个有强大坚韧意志力的人,所以,虽然朝堂权谋细节平淡空洞,但是,她的意志力透过文字,通过表哥这个人物体现出来了,赋予了这个人物活力,令我们读者感受到一种饱满感。


2)小夭是学习面对内心的恐惧,圆满人性的成长。这个人物虽然看上去美酒佳男左拥右抱,但是,在下读书的时候,常常在这个人物用笔之处感受到一种内心的迷茫。而且这种迷茫感一直延续到了书的结尾。估计这是来自作者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失落。就好像目前的地球,物质世界超级丰富,无论穷富,每个人意识表层的那些欲望都蛮容易被满足,喜欢什么,上上网刷刷屏就都有了,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是这样意识的状态在深层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迷茫感和匮乏感的。作者自己暂时无法超越这一层意识的迷障,因此,小夭这个人物从内心成长来说,就显得单薄了。


3)相柳是从人性契入道的成长之路。只是这个道是儒家的道。作者自己本人内心是有一种对于道的渴望和激情,因此,她的这份心力透过文字注入了相柳这个人物,令这个人物光芒万丈。只是作者自己修道的经历不太够,对于什么是道的理解尚浅,所以,相柳这个人物如烟花般一闪而过,无法如太阳一般长久光明。即便如此,这份对于道的真情真意实属难得,为作者点赞。


4)狐狸人如其名,璟,玉的光彩;用做人名:寓指神采奕奕,吉祥如意,德才兼备之义。台词中说:暗夜不染,清辉常在。作者寓意很清楚这个人物会在一次一次经历绝境的过程中,呈现儒家的道。其实作者是给了狐狸很多笔墨的,只是作者本人对于什么是道的理解尚浅,所以,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真正体现呈现儒家之道的层次感。有些事情,如果不是靠自己亲自去经历过体会过,内心不明,心力不够,无论文字层面再怎样精雕细琢,终究是一种使不上力的状态。


总之,对于此文中人物,作者已经尽心尽力了,而且她并没有厚此薄彼,都是这些人物的亲妈,只是人物受限于作者本人意识状态,呈现不一罢了。


WC1999 发表于 2023-08-10 19:19

谢谢mm的精彩解读。受教。一点想法跟mm交流,纯属个人浅见。


我同意狐狸这个人物在困境中呈现儒家的道,儒家的善,真。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相柳也是儒家的道。我知道很多人觉得他最后为了家国情怀舍弃了个人情爱,但是我解读出来不像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文中他借和小夭的谈话点出辰荣残军“是一群傻子。”再借小夭的口,说其他人才不觉得傻,他们心中都有家国,这是他们的追求,傻的只有相柳,一边不屑一边做自己不屑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段对话揭示作者对相柳这个人物的设定,他不是真的辰荣军,他只是一只妖,一只原本只是简单想报恩,却不想承了情的动物。恩易偿,情难还。他坚持的出发点仅仅来自于还“情”。因为他没有家,也没有国,儒家文化下的忠,孝,义,如果有也是他习得得,不是他的本心。所以他这里的“家国大义”和“个人情爱”是同等分量,没有为了一个,牺牲另一个,因为他追求这两条路的方式,都是信仰一般“还情”的方式,倾尽一切达成对方想要的。这是动物的直接纯粹极致的心性。所以他成全了辰荣军的,马革裹尸,青山忠骨。所以小夭有力可保有人可依有处可去。他所追求的这两个维度皆是圆满的,而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他追求的道是儒家的道吗?我一点愚见认为,彷佛更接近“道法自然”的道。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3 #
头像
63 #
0
23-08-10 20: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太喜欢你的解毒了,点个大大的赞


*apple* 发表于 2023-08-10 20:00

mm谬赞了,我不会解毒,会解毒的是小夭。

头像
1操作64 #
头像
64 #
1
23-08-10 21: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谢谢mm的精彩解读。受教。一点想法跟mm交流,纯属个人浅见。


我同意狐狸这个人物在困境中呈现儒家的道,儒家的善,真。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相柳也是儒家的道。我知道很多人觉得他最后为了家国情怀舍弃了个人情爱,但是我解读出来不像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文中他借和小夭的谈话点出辰荣残军“是一群傻子。”再借小夭的口,说其他人才不觉得傻,他们心中都有家国,这是他们的追求,傻的只有相柳,一边不屑一边做自己不屑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段对话揭示作者对相柳这个人物的设定,他不是真的辰荣军,他只是一只妖,一只原本只是简单想报恩,却不想承了情的动物。恩易偿,情难还。他坚持的出发点仅仅来自于还“情”。因为他没有家,也没有国,儒家文化下的忠,孝,义,如果有也是他习得得,不是他的本心。所以他这里的“家国大义”和“个人情爱”是同等分量,没有为了一个,牺牲另一个,因为他追求这两条路的方式,都是信仰一般“还情”的方式,倾尽一切达成对方想要的。这是动物的直接纯粹极致的心性。所以他成全了辰荣军的,马革裹尸,青山忠骨。所以小夭有力可保有人可依有处可去。他所追求的这两个维度皆是圆满的,而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他追求的道是儒家的道吗?我一点愚见认为,彷佛更接近“道法自然”的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20:39

个人感觉狐狸不是儒家。如果一定要说儒释道三家。


相柳更接近道家,随性、自然,不在意生死。

玱炫是法家吧,帝王心术。

璟是佛家,主打厌世。




头像
0操作65 #
头像
65 #
0
23-08-10 21: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个人感觉狐狸不是儒家。如果一定要说儒释道三家。


相柳更接近道家,随性、自然,不在意生死。

玱炫是法家吧,帝王心术。

璟是佛家,主打厌世。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0 21:23

相柳瑲铉完全赞同,但是璟在他自己的婚约和对待哥哥那边,执宥于亲情,困于士大夫风骨,却又实在不像佛家。即便是亲情缘分,佛家也早已看淡,并不会困于孝一字。对待小夭,我执也尚重。对待世人的态度,倒是确实佛。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6 #
头像
66 #
0
23-08-10 21: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相柳瑲铉完全赞同,但是璟在他自己的婚约和对待哥哥那边,执宥于亲情,困于士大夫风骨,却又实在不像佛家。即便是亲情缘分,佛家也早已看淡,并不会困于孝一字。对待小夭,我执也尚重。对待世人的态度,倒是确实佛。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21:35

你看红楼梦里的宝玉,最后就是出了家的,对奶奶,对黛玉如何?感觉桐华塑造这个形象是有点儿参考宝玉的。是富贵乡中成长的纯善之人,却经历世态炎凉,对亲情、爱情,有爱之深痛之切的破灭。


看小说到最后我竟然想起红楼梦里这一句:

谁与吾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夭璟携手归隐的结局,是小说中虚幻的美好。现实中,在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头像
0操作67 #
头像
67 #
0
23-08-11 10: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看红楼梦里的宝玉,最后就是出了家的,对奶奶,对黛玉如何?感觉桐华塑造这个形象是有点儿参考宝玉的。是富贵乡中成长的纯善之人,却经历世态炎凉,对亲情、爱情,有爱之深痛之切的破灭。


看小说到最后我竟然想起红楼梦里这一句:

谁与吾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夭璟携手归隐的结局,是小说中虚幻的美好。现实中,在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0 21:41

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那就会出现网友们魔改的相柳九头妖带娃名场面了,没有相柳哪来的他们一世安宁

头像
0操作68 #
头像
68 #
0
23-08-11 10: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啊,从天地中来,回天地中去。留世间美好。好心疼相柳这个人物,所以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书粉不忍心看到他从书里走出来时,哪怕被改动一点点他原本的好,只能说桐华当年塑造他的时候给了他太多的爱吧。不过想想,闭卷答得出来的题,才是真会答的题。抹去记忆也好,不留痕迹也罢,他存在过,就一定会被记得。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20:16

是啊,哪怕改动一点点,也不会出来那么刀的名场面。相柳的存在我们书粉记得~桐华好有才华,等不到的等待,词是桐华写的,写出相柳的痛和无奈。

头像
0操作69 #
头像
69 #
0
23-08-11 11: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那就会出现网友们魔改的相柳九头妖带娃名场面了,没有相柳哪来的他们一世安宁


*apple* 发表于 2023-08-11 10:43

现实里,相柳也会为了义父死的,最后要么小夭孤独终老,要么嫁个帝王将相。相柳和璟一样,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头像
0操作70 #
头像
70 #
0
23-08-11 17: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mm的精彩解读。受教。一点想法跟mm交流,纯属个人浅见。


我同意狐狸这个人物在困境中呈现儒家的道,儒家的善,真。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相柳也是儒家的道。我知道很多人觉得他最后为了家国情怀舍弃了个人情爱,但是我解读出来不像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文中他借和小夭的谈话点出辰荣残军“是一群傻子。”再借小夭的口,说其他人才不觉得傻,他们心中都有家国,这是他们的追求,傻的只有相柳,一边不屑一边做自己不屑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段对话揭示作者对相柳这个人物的设定,他不是真的辰荣军,他只是一只妖,一只原本只是简单想报恩,却不想承了情的动物。恩易偿,情难还。他坚持的出发点仅仅来自于还“情”。因为他没有家,也没有国,儒家文化下的忠,孝,义,如果有也是他习得得,不是他的本心。所以他这里的“家国大义”和“个人情爱”是同等分量,没有为了一个,牺牲另一个,因为他追求这两条路的方式,都是信仰一般“还情”的方式,倾尽一切达成对方想要的。这是动物的直接纯粹极致的心性。所以他成全了辰荣军的,马革裹尸,青山忠骨。所以小夭有力可保有人可依有处可去。他所追求的这两个维度皆是圆满的,而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他追求的道是儒家的道吗?我一点愚见认为,彷佛更接近“道法自然”的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0 20:39

这个讨论很棒。其实这就是作者自己没有搞明白契入道的力量来源于哪里。因为作者自己内心不明,而且作者很明显对于人性是失望的,所以,作者会臆想出一股原始神秘能量来帮助契入道。书中的蚩尤和相柳都是呈现这股原始能量的代表人物。


蚩尤是上古时期非常特别的存在,相柳更是无父无母的异类。这种原始能量以“战神”的形式体现力量感,“战”是二元法的呈现。道的境界不是原始能量的呈现,而是超越原始能量的意识维度的呈现,道的境界是完全没有“战”的。因此,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在塑造相柳这个人物过程中的混乱和割裂。

----------------------------------------

但是我解读出来不像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他所追求的这两个维度皆是圆满的,而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他追求的道是儒家的道吗?我一点愚见认为,彷佛更接近“道法自然”的道。


二元法有不同的深度,非此即彼只是一个浅层的角度,更深层来说,认同有“我”就是duality。纯然动物心性还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佛法的道和老子的道都是超越了这个意识层面的意识状态。真正的“道法自然”是无所求,无得的圆满。我们本自清净圆满具足,如果回归本位,自觉自证圆满,何须再求什么圆满?


Advertisement
头像
2操作71 #
头像
71 #
2
23-08-11 18: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看红楼梦里的宝玉,最后就是出了家的,对奶奶,对黛玉如何?感觉桐华塑造这个形象是有点儿参考宝玉的。是富贵乡中成长的纯善之人,却经历世态炎凉,对亲情、爱情,有爱之深痛之切的破灭。


看小说到最后我竟然想起红楼梦里这一句:

谁与吾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夭璟携手归隐的结局,是小说中虚幻的美好。现实中,在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0 21:41

很能共鸣姐妹内心对于世间爱的悲凉之感。


其实作者自己内心对于这一点是很清醒明白的,因此,她笔下的爱情都好似刀尖上的蜜,为了那一点点高光甜蜜时刻,无时无刻都提着心随时恭候无常的透心凉。



头像
0操作72 #
头像
72 #
0
23-08-12 00: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看相柳和小夭的宿命感,很像那部me before you,遇见你以前

男主残废之前的人生和女主是几乎没有交集的

残废之后遇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感情,但是他自己的轨迹已经决定,就尽力安排女主一个未来,然后走自己的路

觉得太无奈,太意难平,但是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是会把童话变成一地鸡毛的

头像
0操作73 #
头像
73 #
0
23-08-12 09: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看红楼梦里的宝玉,最后就是出了家的,对奶奶,对黛玉如何?感觉桐华塑造这个形象是有点儿参考宝玉的。是富贵乡中成长的纯善之人,却经历世态炎凉,对亲情、爱情,有爱之深痛之切的破灭。


看小说到最后我竟然想起红楼梦里这一句:

谁与吾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夭璟携手归隐的结局,是小说中虚幻的美好。现实中,在璟无力捍卫自己的爱情或是小夭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0 21:41

看了梅林的桥段,好像突然有点get到mm你说的璟是偏佛家的一种厌世,出世了。当时有很多剧粉mm说璟为啥不知道往外跑,不试试就放弃,或者要死也要报仇了再殉情死啊,难道不想知道谁杀了小夭吗,我倒觉得,这才符合他的人设,这种无论如何都咬牙死也不放弃,或者这种生出替人报仇之心的,都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尘世内核。但是我觉得他没有,小夭救了他的人,但是小夭真的救了他的精神吗?她没有救回他的精神,是她成为了他的精神,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所以小夭死了,他根本不会有这种个人意志说要坚持要不放弃,也没有独立的精神去支撑他完成什么调查复仇之类的事情,她死了,他的精神死了,他也就死了。他是撑不下去复仇什么的。


四个经过苦难的人里面,三个人的第一目标是活下去,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谈是否能打败苦难。但是璟被折磨完以后其实是没有了求生的意志的,否则他哥绝对不会直接把他放了。剧里面有一个细节,小夭碰见他的时候,他面前有半张饼,一朵花,他没有去拿那块饼,拿了那朵花。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想表达什么呢?花是代表美好的意思,代表他即便历经苦难,但是心向美好?但是花的美好是虚妄的美好,因为在他面前的两个选择里,花只能让他精神得到慰藉,而饼才能让他活下去。我又在想,如果这时候是小夭,相柳,乃至表哥,他们会选什么?他们的目光会长久地投向那朵美丽的花,甚至是否真有那朵花都不重要,因为即便没有,他们也会在心里给自己种一朵花,支撑自己爬去握住那张饼吧。


当然,夭璟是一种圆满,因为璟这种全部精神世界只有小夭其他为空正好填补了小夭其他都无所谓,只要他永远不抛弃我的需求。但是这种圆满就类似于,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圆,因为我残缺的部分刚好由你填满。然而也正因为此,这种圆满也必须建立在他们还固守着各自残缺的部分的基础上不是吗?这算是一种精神囚禁吗?我同意这种圆满更像一种虚幻的美好,因为它假定了一种静态的人生状态。实际的人生是动态的,他俩倘若不断的成长,那么这个圆必定会无法契合的。真正的圆满,是我们是两个圆,但因为引力牢牢牵住彼此,不分离。


回到之前有个mm好像也转过的一篇分析,为什么小六之前的故事,偏偏就是一只蛇妖,然后是一只九尾狐。然后相柳又是一个蛇妖,璟又是一个九尾狐。这么多动物,为什么偏偏要用一模一样的动物?真的毫无关联,纯属巧合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头像
0操作74 #
头像
74 #
0
23-08-12 10: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楼里面几个mm分析的太好了,受益匪浅

头像
0操作75 #
头像
75 #
0
23-08-12 12: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了梅林的桥段,好像突然有点get到mm你说的璟是偏佛家的一种厌世,出世了。当时有很多剧粉mm说璟为啥不知道往外跑,不试试就放弃,或者要死也要报仇了再殉情死啊,难道不想知道谁杀了小夭吗,我倒觉得,这才符合他的人设,这种无论如何都咬牙死也不放弃,或者这种生出替人报仇之心的,都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尘世内核。但是我觉得他没有,小夭救了他的人,但是小夭真的救了他的精神吗?她没有救回他的精神,是她成为了他的精神,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所以小夭死了,他根本不会有这种个人意志说要坚持要不放弃,也没有独立的精神去支撑他完成什么调查复仇之类的事情,她死了,他的精神死了,他也就死了。他是撑不下去复仇什么的。


四个经过苦难的人里面,三个人的第一目标是活下去,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谈是否能打败苦难。但是璟被折磨完以后其实是没有了求生的意志的,否则他哥绝对不会直接把他放了。剧里面有一个细节,小夭碰见他的时候,他面前有半张饼,一朵花,他没有去拿那块饼,拿了那朵花。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想表达什么呢?花是代表美好的意思,代表他即便历经苦难,但是心向美好?但是花的美好是虚妄的美好,因为在他面前的两个选择里,花只能让他精神得到慰藉,而饼才能让他活下去。我又在想,如果这时候是小夭,相柳,乃至表哥,他们会选什么?他们的目光会长久地投向那朵美丽的花,甚至是否真有那朵花都不重要,因为即便没有,他们也会在心里给自己种一朵花,支撑自己爬去握住那张饼吧。


当然,夭璟是一种圆满,因为璟这种全部精神世界只有小夭其他为空正好填补了小夭其他都无所谓,只要他永远不抛弃我的需求。但是这种圆满就类似于,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圆,因为我残缺的部分刚好由你填满。然而也正因为此,这种圆满也必须建立在他们还固守着各自残缺的部分的基础上不是吗?这算是一种精神囚禁吗?我同意这种圆满更像一种虚幻的美好,因为它假定了一种静态的人生状态。实际的人生是动态的,他俩倘若不断的成长,那么这个圆必定会无法契合的。真正的圆满,是我们是两个圆,但因为引力牢牢牵住彼此,不分离。


回到之前有个mm好像也转过的一篇分析,为什么小六之前的故事,偏偏就是一只蛇妖,然后是一只九尾狐。然后相柳又是一个蛇妖,璟又是一个九尾狐。这么多动物,为什么偏偏要用一模一样的动物?真的毫无关联,纯属巧合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2 09:41

这个楼好精彩。


做为夭璟关系里的值得探讨的部分,我也想知道他历经苦难之后是不是悟了,或者什么叫做悟了?对于佛家来说,克服苦难的出路就唯有厌世吗?理解了苦难的本质之后不是应该更圆满自足,更身心愉悦吗?



我一直到二十多集才确认璟要的是平等的爱情。他的思想没有失去支柱,他的精神清辉不染。不只是单方的对拯救者的心理依赖。 他的人生里和小夭的爱情确实成了他唯一的信仰。但是我不觉得这圆满是虚幻的。每个人都可以寻找世间要追求的东西。有人要财富,有人梦想成名成家,有人就要爱情。都是执着。都是贪嗔痴,哪个不一定高于另一个。



之前故事里的九尾狐和璟的对应关系是什么?是不是想表达过度的爱和控制禁锢只是一线之隔。当然璟尊重小夭,是给小夭足够的自由的,但是他对爱的过于的执着,确实对他自己的伤害很大。书的后半部分他基本上不是病着,就是昏睡,他的生命力被他自己的执着禁锢了。



觉得桐华虽然写或荡气回肠或婉转温柔的爱情,但是她很想超脱其外,看到更多的真相的。虽然有时候她的表达也不是太清晰。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6 #
头像
76 #
0
23-08-12 13:5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看了梅林的桥段,好像突然有点get到mm你说的璟是偏佛家的一种厌世,出世了。当时有很多剧粉mm说璟为啥不知道往外跑,不试试就放弃,或者要死也要报仇了再殉情死啊,难道不想知道谁杀了小夭吗,我倒觉得,这才符合他的人设,这种无论如何都咬牙死也不放弃,或者这种生出替人报仇之心的,都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尘世内核。但是我觉得他没有,小夭救了他的人,但是小夭真的救了他的精神吗?她没有救回他的精神,是她成为了他的精神,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所以小夭死了,他根本不会有这种个人意志说要坚持要不放弃,也没有独立的精神去支撑他完成什么调查复仇之类的事情,她死了,他的精神死了,他也就死了。他是撑不下去复仇什么的。


四个经过苦难的人里面,三个人的第一目标是活下去,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谈是否能打败苦难。但是璟被折磨完以后其实是没有了求生的意志的,否则他哥绝对不会直接把他放了。剧里面有一个细节,小夭碰见他的时候,他面前有半张饼,一朵花,他没有去拿那块饼,拿了那朵花。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想表达什么呢?花是代表美好的意思,代表他即便历经苦难,但是心向美好?但是花的美好是虚妄的美好,因为在他面前的两个选择里,花只能让他精神得到慰藉,而饼才能让他活下去。我又在想,如果这时候是小夭,相柳,乃至表哥,他们会选什么?他们的目光会长久地投向那朵美丽的花,甚至是否真有那朵花都不重要,因为即便没有,他们也会在心里给自己种一朵花,支撑自己爬去握住那张饼吧。


当然,夭璟是一种圆满,因为璟这种全部精神世界只有小夭其他为空正好填补了小夭其他都无所谓,只要他永远不抛弃我的需求。但是这种圆满就类似于,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圆,因为我残缺的部分刚好由你填满。然而也正因为此,这种圆满也必须建立在他们还固守着各自残缺的部分的基础上不是吗?这算是一种精神囚禁吗?我同意这种圆满更像一种虚幻的美好,因为它假定了一种静态的人生状态。实际的人生是动态的,他俩倘若不断的成长,那么这个圆必定会无法契合的。真正的圆满,是我们是两个圆,但因为引力牢牢牵住彼此,不分离。


回到之前有个mm好像也转过的一篇分析,为什么小六之前的故事,偏偏就是一只蛇妖,然后是一只九尾狐。然后相柳又是一个蛇妖,璟又是一个九尾狐。这么多动物,为什么偏偏要用一模一样的动物?真的毫无关联,纯属巧合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12 09:41

没错,就像你说的:他属于尘世的那一部分其实已是空了,唯有小夭。


璟的内核是“情”,“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情种。他幼年时被祖母和母亲疼爱、被兄长关怀、被外人爱慕赞美、无需追求富贵和武力,所以他的内核是情。但是,当被爱了十几年的兄长背叛摧毁、又觉得是自己深爱的母亲的过错、还有看到他人爱慕的浅薄,从而意识到这个世间的无情和情的局限,此时他的核心是崩塌了。而唤起他生命力量的,是他的拯救者小夭无心表现出来的,对他的一点爱慕。


爱之深痛之切,璟本来聪明绝顶是有慧根的,又经历了那一场磨难,到长相思这里,他就是接近佛教已经看破红尘万事皆空的状态,帝王将相权势滔天是空,富贵繁华金银满箱是空,威武雄壮万夫不当是空,长慈子孝兄友弟恭是空,恩怨情仇黑白对错是空,唯一还没有勘破的就是因为拯救而生的情爱,红尘中唯一一点儿微光。倘若小夭死了或是他失去了小夭,尘世中的璟也就没有了。


对于大荒的这场权势之争,璟是洞若观火,但是又置身事外,被迫入局做个操棋之人,也只为一人。如果这个人不在了,他自己无论生死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璟不愿争斗,他的不争不是因为道家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无忧”。他的不争是完全没有把这些看在眼里,心已成灰万事皆空的佛系不争。


无论是怎样的圆,都是这部小说时的状态。勘破了万事皆空好吗?我觉得不太好,也许这就是小夭对璟的拯救;也是璟涅槃新生的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未来的璟会被更多的亲情和细水长流的爱情包围,也许他可以看到人生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失去也是新生的开始。新生的璟也许可以从破碎的执着成长为温柔而强大。那就是另外的书的故事了。


开始的蛇妖和九尾狐,确实很像后面故事的一个引子。细细想来,开始的蛇妖想吃小夭,但是后来为了独占/保护小夭,反而自己被杀死了。九尾狐囚禁小夭散去了她强大的灵力,却让她获得了新的生命和自由。也有点儿像相柳和璟。


也许作者也没有想那么多 ^_^

头像
0操作77 #
头像
77 #
0
23-08-12 14:0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楼里都是文青,文采好好。书看过两遍却没有想这么深。


对于璟来说,对他满身伤疤不在乎的也只有小夭了,连他自己都嫌弃。小夭是他那段苦难经历的救赎,没有小夭,防风意映对他身体的看不起还是能伤害到他的,毕竟他自己都那些伤疤觉得恶心。小夭对他身体的脸红才让他拾起了生活的希望,这希望也仅仅依赖在小夭身上而已。所以小夭一死,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只想去死了。


不过我想他哥为啥没有给他毁容呢?把他折磨的那么彻底脸却没毁。青丘公子就是靠外貌名声在外的。不知道如果他连容貌也毁了的话,这小说还能咋写下去。所以桐华还是留了这个bug. 否则女读者和观众也磕不下啊。


不管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要在帅哥美女基础上吸引读者和观众的

头像
0操作78 #
头像
78 #
0
23-08-12 14: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这楼里都是文青,文采好好。书看过两遍却没有想这么深。


对于璟来说,对他满身伤疤不在乎的也只有小夭了,连他自己都嫌弃。小夭是他那段苦难经历的救赎,没有小夭,防风意映对他身体的看不起还是能伤害到他的,毕竟他自己都那些伤疤觉得恶心。小夭对他身体的脸红才让他拾起了生活的希望,这希望也仅仅依赖在小夭身上而已。所以小夭一死,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只想去死了。


不过我想他哥为啥没有给他毁容呢?把他折磨的那么彻底脸却没毁。青丘公子就是靠外貌名声在外的。不知道如果他连容貌也毁了的话,这小说还能咋写下去。所以桐华还是留了这个bug. 否则女读者和观众也磕不下啊。


不管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要在帅哥美女基础上吸引读者和观众的


crystal006 发表于 2023-08-12 14:05

也许他哥心底再多恨还是有一丝慈悲,没法下手毁掉最美的东西。

头像
0操作79 #
头像
79 #
0
23-08-12 14:5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也许他哥心底再多恨还是有一丝慈悲,没法下手毁掉最美的东西。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12 14:16

脸上也有纱布的。也许回春堂灵药有限,去疤的就只用在脸上了。

头像
1操作80 #
头像
80 #
1
23-08-12 15: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相柳肯定不遵从儒家仁义礼智信,他的理想的确是道家的遨游天地间,喜爱自由,自然,但是他是入世的。 只能说相柳是多情的人, 最早加入共工报的是恩情,后来是敬佩之情,敬佩神农义军虽然被灭国为了气节生死不足道的精神,以及和士兵并肩作战同生共死之情。


他和小夭最开始是知己之情, 同样被世界遗弃,共同的经历,相知相惜,同样的孤独寂寞。相处中,加上吸血的肌肤相亲,动了心,产生了男女之情


老天给了他九条命一颗心,他全部献出成全了别人,没有留给自己任何😢

发帖回复
查看:34411|回复:338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