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_Peach 发表于 2024-12-01 23:01这件外套很帅,还是头发披下来更有魅力。
同意小桃 这身衣服配披发更好看
还有这个白运动鞋感觉也是氛围杀手
Fig_Peach 发表于 2024-12-01 23:01这件外套很帅,还是头发披下来更有魅力。
同意小桃 这身衣服配披发更好看
还有这个白运动鞋感觉也是氛围杀手
MoonRiver8 发表于 2024-12-02 14:58同意小桃 这身衣服配披发更好看
还有这个白运动鞋感觉也是氛围杀手
我都没关注到白鞋子
静待花开时 发表于 2024-12-02 00:36我好久没追剧了,只能旁观你们聊天插不上嘴,
我也好久没看剧了,小巷人家其实中间大约20集是跳过的,太长了,没时间看,直接看了大结局
小桃,我看B站视频对鹏飞基本都是夸,对图男4.0 都是吐槽,一堆嗑卧龙凤雏的,还要嗑栋哲爹妈的,真是好多人喜欢嗑CP
这张不错
xbwjl 发表于 2024-12-02 23:49这张不错
小张最新的照片里那条蓝白围巾好漂亮,照片也拍得漂亮尤其是那张他拿着手机和妈妈合照的那张,洋溢着从心底透出的喜悦.
xbwjl 发表于 2024-12-02 15:16小桃,我看B站视频对鹏飞基本都是夸,对图男4.0 都是吐槽,一堆嗑卧龙凤雏的,还要嗑栋哲爹妈的,真是好多人喜欢嗑CP
小新还看B站视频?鹏飞招人喜欢的原因一是人设好,知恩图报,孝敬长辈,人又机灵.二是在大图南和李佳小学生演技的衬托下,大鹏飞的演技特别清新自然.
MoonRiver8 发表于 2024-12-02 14:58同意小桃 这身衣服配披发更好看
还有这个白运动鞋感觉也是氛围杀手
主要是袍子宽大,披发比束发让画面视觉更平衡.
没注意到小张的鞋子.
xbwjl 发表于 2024-12-02 01:03中学时代,买过很多港台歌星的磁带,每次打开磁带我都会看看折叠的歌词,看看歌曲创作者的名字,陈小霞这个名字绝对是看过很多次,今天刷到这个视频,认真从头看到尾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Z2ST5d23824?si=PJNwyb-4Yz5KQ5GR
谢谢推荐,我也是仔细听完了,原来好多耳熟能详的曲子都来自陈小霞的创作.
静待花开时 发表于 2024-12-02 00:36我好久没追剧了,只能旁观你们聊天插不上嘴,
时间有限,我也是挑着非粉丝推荐,真正意义上的风评好的剧看一看.
韩国总统被在野党弹劾了?感觉韩国又要换总统嘞.
Fig_Peach 发表于 2024-12-03 12:12小新还看B站视频?鹏飞招人喜欢的原因一是人设好,知恩图报,孝敬长辈,人又机灵.二是在大图南和李佳小学生演技的衬托下,大鹏飞的演技特别清新自然.
很多等娃的时候,随便看看B站,刷刷微博,看看做菜养花,好物推荐什么的
看了一堆好物推荐视频,今年黑五啥也没买,就感觉没啥想买的东西
Fig_Peach 发表于 2024-12-03 12:20韩国总统被在野党弹劾了?感觉韩国又要换总统嘞.
今天看到新闻,第一感觉就是幸好张小帅的韩国演唱会已经办过了
connormom 发表于 2024-11-30 12:34
这套造型真的太帅了,古堡王子,恭喜小张导拿奖,第一个导演奖呢。
Fig_Peach 发表于 2024-12-03 11:59小张最新的照片里那条蓝白围巾好漂亮,照片也拍得漂亮尤其是那张他拿着手机和妈妈合照的那张,洋溢着从心底透出的喜悦.
蓝白围巾来啦
Original 肖浑 三联生活周刊 2024年12月04日 08:26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琼瑶去世,一定会有这样的标题和文案在社交媒体铺天盖地:“一个时代落幕了”。但凡有重要人物去世,这样的感叹一定会涌现,几乎成为一种陈腔滥调。但对于琼瑶来说,这样的概括却又是极其准确、名符其实的。我看到她去世的新闻后,脑中自然而然就冒出这么一句话:在“爱情”这个概念正在离我们远去的时刻,“爱情”的代言人也随之而去了。
说琼瑶是“爱情”这个概念的代言人,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琼瑶就是全球华人的爱情导师,无数人是先从琼瑶作品里感知到爱情,然后才在现实生活中品尝到爱情的。从我小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当我们要调侃一个人热衷于追逐爱情,为爱可以奋不顾身时,就会随口这么说:“你是琼瑶小说/琼瑶剧看多了吧。”
《还珠格格》剧照
只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说这句话的语气也在变化,从最初单纯的打趣开玩笑,善意的调侃,到后来慢慢带上了一丝讽刺讥诮意味;而现在,这句话一旦被说出来,通常都意味着鄙夷和不解,仿佛面对的是一个怪物。
变化似乎就是在最近这几年突然发生的。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爱情”这个概念在公共舆论中已经日薄西山,被彻底祛魅,不再被相信,不再被追逐,甚至被大举批判。喜欢恋爱会被年轻人视作“恋爱脑”,代表一个人脑子坏掉了,不走正道,而偏要走歪门邪道,迟早要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我不知道琼瑶生前对这样的社会思潮转向有怎样的认识。我只知道,去年她在台北小巨蛋开创作60周年演唱会,台上的那番发言,句句依然会提到“爱”这个字眼,比如最后这段:“我常常说,爱要大声说出来,不说出来对方怎么知道。所以我今天也大声地跟你们说,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身边的人,也爱自己的家人,同时把我这份爱传承下去,发扬出去。”
她所说的“爱”,当然可以解释为人间大爱,但通过她60年间创作的无数作品,我们又分明看到,她最在意最想强调的就是男女之间的爱——那种由荷尔蒙生发,两个人电光石火、一拍即合、激情燃烧、欲仙欲死的化学反应,然后转为如胶似漆、相濡以沫、细水长流、珠联璧合的亲密关系。她认为这是一辈子必须要有的超越性的巅峰体验,是生命能量得以释放的终极方式,是对于人之为人的最高礼赞。在这样的体验面前,世俗的道德标准可以弃之不顾,功利的利益考量根本不值一提,用歌词里的描述就是,只要能“轰轰烈烈,潇潇洒洒”,这辈子就值了。
这样的价值观,曾经深深植入亿万人心中。尽管爱情从来都是奢侈品,能真正感受到爱情的人从来都是少数,但至少也“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吧,爱情应该被歌颂,这在我们小时候就是天然的正义。
琼瑶 图@湖南卫视
那时候我们一定不会想到,未来的某一天,琼瑶会成为反面教材,她的小说被一一重新解读,冠以“三观不正”的罪名;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被攻击是在毒害女性思想,给父权制献媚;琼瑶本人的感情史也被批判,说她的作品都是在为现实中的污点辩护洗白。
这股重新解读的风潮,首当其冲就是《情深深雨濛濛》,何书桓从二十年前迷倒万千少女的“情圣”,变成现在人人喊打的“渣男”,因为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脚踏两条船。还有《一帘幽梦》,“姐妹雌竞,嫉妒心过剩”;《新月格格》,“把小三塑造成白莲花,父子俩竟要同争一女”……现在看都成了三观炸裂的雷剧。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林凤娇、张艾嘉、秦汉演的一部老电影叫《碧云天》,讲的是二女共侍一夫,其中还有代孕的情节。
《情深深雨濛濛》剧照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琼瑶作品,就是会存在各种意识上的错位,因为不同时代的社会条件不一样,集体心理不一样,道德标准当然也会不一样。当年老百姓爱看琼瑶剧,不在乎其中存在的道德瑕疵,那是因为当时社会刚从闭塞禁锢走向自由开放,公众意识也处在想要打开的状态,都在期待一些新的刺激,新的面貌,对越轨的事情更能够包容看待。琼瑶剧的风靡,和市场经济早期的社会精神是相契合的,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解放个人欲望,生猛地追求幸福。而且很多现在看来可能觉得落后之处,当年也是有其先进性的。在许多琼瑶的作品里,女主角的不幸通常是由父权制下的家庭结构造成的。爱情是一种挑战父权、反抗禁锢的手段。只不过现在大家不认为爱情是唯一的出路,才会觉得琼瑶太恋爱脑,不够女权。
作为国民级的精神旗帜性人物,晚年风评遭如此逆转,实在是出人意料。想想另外那几位曾影响亿万人的国民级作家:金庸所代表的英雄主义、家国情怀,现在依然有大批拥趸;三毛所代表的流浪精神、诗与远方,如今更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为何只有琼瑶和她所代表的“爱情至上”,被弃之如敝履,呈现出乾坤倒转的局面?
琼瑶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方面,或许还要从更久远的历史维度来看。现在回看,我们或许会悚然惊觉:原来“人们普遍追逐爱情”这件事,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如此短暂的一个阶段。古代虽然也有爱的情愫,也有爱情题材文艺作品,但仅限于极小范围的才子佳人故事,与普通人是隔绝开的,大多数人都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只是为了繁衍后代,与爱情无关。
直到近代一百多年前,才因为启蒙运动和人本思想,让爱情成为人性的一大标志,追求爱情就意味着自我解放,就意味着接近自由。可又因为那个时代战火连绵,社会动荡,生产力低下,这样的思潮只能时断时续,火种深埋,难以燎原。这样又过了好几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迎来了持久的和平稳定,又因为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大跨越,人们不再挣扎于生存困境,有了余裕去关注内心的精神需要。再加上城市化浪潮,人们从封闭的村庄去往大城市,可以有机会认识陌生人,生活展开了无限的可能性,而爱情就是这种可能性的重要一环。再加上各种媒体和文艺作品的渲染,最后就合力把“爱情”捧上了神坛,普罗大众都要去感受爱情的各种滋味,结婚也要尽量以爱情为基础。
我也看到劳东燕教授谈读琼瑶作品的往事,我还真是吃了一惊,学霸也看琼瑶吗?确实学霸也年轻过
真没想到琼瑶的作品有那么广泛的读者分布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