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程朱理学,与王的心学同属于宋明理学的两个分支。
静待花开时 发表于 2022-03-09 17:53
原来如此。
今天实在灌不动水了,大家晚安啦!
第十四集先发了,感谢小默制作。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程朱理学,与王的心学同属于宋明理学的两个分支。
静待花开时 发表于 2022-03-09 17:53
原来如此。
今天实在灌不动水了,大家晚安啦!
第十四集先发了,感谢小默制作。
原来如此。
今天实在灌不动水了,大家晚安啦!
第十四集先发了,感谢小默制作。
glueck 发表于 2022-03-09 18:19
好好休息!你这一阵都睡得太少了吧,一定要先保证睡眠!😴
就是前面你们说那个什么霜花店霜花剑的,我和小月都不知道啊
eland 发表于 2022-03-09 17:39
你要不知道就鬼了。。。😝
从丐絮开始,也许就是王阳明的"心学“派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他的三大理论核心。
从“心即理”看穿晋王满口仁义道德的虚伪本质,自打七窍钉落拓江湖 ;
然后“知行合一”,虽然自己命不久矣本来是要随便找地儿自埋得,但还是出手相助,不管是成岭,老温还是江湖及齐民要术天下苍生;
因此最后也便升华到了 “致良知”。
心学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传统学派,“一生俯首拜阳明” or “阳明门下走狗”;就好比老将逃到台湾后,把台北草山改名为阳明山一样。
其次是法家。最讨厌儒家了,就是人吃人太特么虚伪了。
BirdOnWire 发表于 2022-03-09 14:55
小在,你的观点我一向是赞同的,但是我觉得你对儒家有点误解,儒家只是被统治者断章去意了,说实话我以前老觉得孔子迂腐,不懂变通,讲大道理,孝字第一,这些应该来自课本,笑!
后来无意读过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明白了为啥他被尊为圣人!
关于孝,他不主张无原则的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虽然本质也是孝,但至少不是愚孝😂
小在,你的观点我一向是赞同的,但是我觉得你对儒家有点误解,儒家只是被统治者断章去意了,说实话我以前老觉得孔子迂腐,不懂变通,讲大道理,孝字第一,这些应该来自课本,笑!
后来无意读过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明白了为啥他被尊为圣人!
关于孝,他不主张无原则的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虽然本质也是孝,但至少不是愚孝😂
lightbluekev 发表于 2022-03-09 18:25
哎呀呀 涨知识了
咱楼真有营养!
小在,你的观点我一向是赞同的,但是我觉得你对儒家有点误解,儒家只是被统治者断章去意了,说实话我以前老觉得孔子迂腐,不懂变通,讲大道理,孝字第一,这些应该来自课本,笑!
后来无意读过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明白了为啥他被尊为圣人!
关于孝,他不主张无原则的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虽然本质也是孝,但至少不是愚孝😂
lightbluekev 发表于 2022-03-09 18:25
又学习了,都是非常有逻辑又实用的道理啊
存天理去人欲是宋代程朱理学,被不少人诟病,尤其朱熹行为和道德标准太分离。
王守仁的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对晚清的湖湘学派影响很大。
normadicbird 发表于 2022-03-09 17:42
我听过一遍王阳明传,对心学还是似懂非懂,居然还是把它跟朱理学搞混了。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程朱理学,与王的心学同属于宋明理学的两个分支。
静待花开时 发表于 2022-03-09 17:53
明白了,谢谢小静
哎呀呀 涨知识了
咱楼真有营养!
TinginLO 发表于 2022-03-09 18:30
我说楼里灌水没营养是劝小锅早点休息,没想到说错话了
你要不知道就鬼了。。。😝
_mmhz_ 发表于 2022-03-09 18:23
天地良心我是真不知道
我记得有人考古过山河令的历史年代,我比较认可是晚唐。 其实从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儒家思想是柔和了百家之长的,在西汉后的儒生身上带有法家、道具特质也很正常。
静待花开时 发表于 2022-03-09 18:35
很多人根据沙陀族和晋王的称号,认为剧里的晋王是后唐李存勖。
我觉得是借用了背景的架空,和真实历史很多对不上。首先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不具备剧里的文化素养,李存勖赫赫武功,三箭告慰太庙,后来因为宠幸伶人,刘后乱政身亡,什么时候缠绵病榻了。
剧里完全看不出五代乱世的景象,小百姓都过得很乐呵。
原来如此。
今天实在灌不动水了,大家晚安啦!
第十四集先发了,感谢小默制作。
glueck 发表于 2022-03-09 18:19
好看!跟着复习到第十四集了,叶白衣毒舌登场,阿絮的宁愿“肆意妄为地活十天,不愿违逆本心活十年”,老温的雨中碎箫,都是华点。
小在,你的观点我一向是赞同的,但是我觉得你对儒家有点误解,儒家只是被统治者断章去意了,说实话我以前老觉得孔子迂腐,不懂变通,讲大道理,孝字第一,这些应该来自课本,笑!
后来无意读过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明白了为啥他被尊为圣人!
关于孝,他不主张无原则的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虽然本质也是孝,但至少不是愚孝😂
lightbluekev 发表于 2022-03-09 18:25
都是挺有道理的故事
前面其实说得不严谨了,对孔夫子没意见,孔夫子挺好的。
随手打了一句话,但应该加上context, 是后期儒家思想被利用从而沦为一个统治,奴役与暴政的所谓工具。
不喜针对的是这个包裹着层层利益的工具。跑题了跑题了,其实个人的喜好不重要,但确实说话得严谨一些 :)
很多人根据沙陀族和晋王的称号,认为剧里的晋王是后唐李存勖。
我觉得是借用了背景的架空,和真实历史很多对不上。首先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不具备剧里的文化素养,李存勖赫赫武功,三箭告慰太庙,后来因为宠幸伶人,刘后乱政身亡,什么时候缠绵病榻了。
剧里完全看不出五代乱世的景象,小百姓都过得很乐呵。
normadicbird 发表于 2022-03-09 18:51
是的,山河令本身是架空,就食物、家具摆设来说,山河令也是没办法细究年代。
好看!跟着复习到第十四集了,叶白衣毒舌登场,阿絮的宁愿“肆意妄为地活十天,不愿违逆本心活十年”,老温的雨中碎箫,都是华点。
Fig_Peach 发表于 2022-03-09 18:54
我正好昨晚重刷剧也刷到这一集,就这段夜雨的情景继续练习写诗,写了两篇类似的如梦令,一首给老温,一首给阿絮,尽量对了平仄,大家给改改:
(老温版)
凉雨凄风秋煞
客恨客愁桥下
知己古为难
箫已断,何堪话
也罢,也罢,
把酒歌,眠香塌
(阿絮版)
凉雨凄风秋煞
只影单衣檐下
知己古为难
水月镜花一刹
也罢,也罢,
把酒歌,皆抛洒
赞产出,喜欢红衣老温。右下角那张喘得有点撩.....
葭月 发表于 2022-03-09 15:27
好涩有木有
很棒的红衣老温,我之前和简单妹子说过,欢迎她把作品贴到剧楼。
如果作品多的话,我可以帮她做专辑链接。
xbwjl 发表于 2022-03-09 15:35
我会帮你转告她。谢谢!
这里是出了龙渊阁后阿絮抱住老温说是甑家弟弟,是二师弟,而老温矢口否认,一把推开阿絮,跑去河边生闷气,伤心落泪,大叫太迟了那里。
这身淡紫色的外袍好多花纹,好贵气的样子。
Fig_Peach 发表于 2022-03-09 16:56
看视频这段比剧里更有感染力,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