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好棒!相柳是一个很有层次感的人物,他看似桀骜不驯,但是他却是在关键时刻最能“放下”自我,最能牺牲自我私欲的存在。对义父 ,对爱人,对兵士,对天下,对自己,皆是如此。
整部书读下来,相柳圆满了义父的心愿(宁死不降),圆满了小夭的心愿(找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全能老公), 圆满了兵士的心愿(葬入神农山), 圆满了天下人的心愿(有一个和平安居乐业的环境), 圆满了自己的心愿(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虽然他一直在牺牲私欲,但其内心之道更显光明。
吾道一以贯之,这样内心的圆满才值得“长相思”啊!
WC1999 发表于 2023-08-07 20:49
加上檀健次灵动演绎,让相柳更加饱满,构造出了有情有义又绝美的相柳。真是最好的年华塑造了一个经典的主人公。让观众“长相思”啊。感觉很久以前看书就对相柳的塑造特别喜欢~
写的好!我之所以看了书以后对丰隆瑲铉都深深理解,也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见众生,见一人,其实没有孰轻孰重。从纯谈恋爱角度,当然可以诟病前者,然而从苍生的角度,分久而合之,却是道义。
我认为相柳心中的义,如果纯粹解读为对义父恩情的义也不够详尽。恩情是小义,天下乃大义。他心中其实也存着对天下的大义,其实他很早就知道辰荣残军是没有重回三国鼎立的希望的,在他和小六很早期对话里,瑲铉尚未夺权,中原尚未联合,他就已经说到,“他们就是一群傻子。”来暗示坚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纵然有,那也只是让战争继续延续让更多百姓受苦。他真心刺杀瑲铉只有在瑲铉还在清水镇的那次,那时候西炎是五王七王当权,瑲铉还无力自保,杀掉瑲铉并不改变天下大势。自从瑲铉走上夺天下之位,他也在观察瑲铉是否有一统天下的能力,防风邶时候虽然小夭护着瑲铉但是前面他刚刚百步穿杨射中花蕊,更何况他身上有蛊,自己就能救活小夭,真要杀瑲铉,直接射过去,就算伤了小夭也没事。他其实默许瑲铉一统天下在救小夭说出的筹码的时候可以窥见。
他要的交易是辰荣山的两座山峰,用来安葬辰荣残军的遗骨。也就是说,第一,他心知肚明辰荣必败,只求忠骨埋青山。第二,他默认瑲铉可以一统中原。以小夭的命对瑲铉的重要性,如果只是最大化辰荣义军的利益,他完全可以提出更有代价的筹码,你让瑲铉死他都没准会去死。
最明显的一次是最后射杀瑲铉却杀掉了丰隆,这属于绝对不可能犯的错误,他如果真要射的是瑲铉,绝不会射到丰隆那里去。更何况,他身上有蛊,可以牵制小夭,小夭是他最大的杀瑲铉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单枪匹马去刺杀瑲铉。他本就是去杀丰隆的。这里,一,他知道瑲铉对小夭的重要性,于私,他不会杀他。二,他知道瑲铉对天下的重要性,瑲铉离一统天下一步之遥,从道义的角度,瑲铉不死,天下更能太平,否则纷争又起,刚归顺的浩翎各部必离心倒戈。于公,他不会杀他。三,丰隆不死,小夭隐患不除。馨悦对小夭是个长久威胁,有一就有二。但她久居深宫,没有丰隆的帮忙和维护她很难成功。四,他步步为营推开小夭,希望小夭认为他冷血无情。射杀瑲铉这出戏跟后面的要血戏码一样,都是他粉饰的无情。所以他一早为自己安排了最后的结局,他会死,但丰隆也必须死,小夭对他,也得心死。
从个人恩义角度,我认为相柳是逆势而为,从天下大义角度,我认为相柳也算顺势而为。我觉得他挺圆满的,对义父,他仁至义尽,明知不可胜而战之。对天下,他心有所系,不因小义而改天下大势。对小夭,他成全一切,爱于无声处惊雷。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偏偏选择了一只天地孵化无父无母的妖,来背负这种接近神性的爱。这一点让我觉得哲学意味很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07 20:15
写得真好,喜欢看,最后一句的哲学意味能展开说说吗
你们说的都真好,我虽然说不了你们这么好,但这书看的时候也是内心感慨一堆堆的。
所以,可不可以说这书是特别经典的,超越一般小说,值得流传很久的传世佳作?
Eveyang 发表于 2023-08-07 20:45
跟一般的古言不同。
写得真好,喜欢看,最后一句的哲学意味能展开说说吗
aiwen 发表于 2023-08-08 15:58
我也只是自己感觉。相柳是天生地养,从“无有”中来,接近原始的本源,又到“无有”中去,是一丝痕迹都没有连记忆都抹杀的消失,他的骨血都化成毒水流回天地。这一无一有之间,唯有神性的爱。而“神性的爱” 在佛教哲学里是慈悲,在道教哲学里是“一生万物,万物归一"。在心学哲学里是“本心俱足”,这里的“本心”,和道教的 “一”, 和佛教的“空”,在西方哲学里的“上帝/光/purity/eternity love”,都是类似的意思,都是指最最最最最初的那个东西,就是至纯至善至美的。而人类构建的所为礼义廉耻善恶美丑都不是真正的善恶本丑。
我也只是自己感觉。相柳是天生地养,从“无有”中来,接近原始的本源,又到“无有”中去,是一丝痕迹都没有连记忆都抹杀的消失,他的骨血都化成毒水流回天地。这一无一有之间,唯有神性的爱。而“神性的爱” 在佛教哲学里是慈悲,在道教哲学里是“一生万物,万物归一"。在心学哲学里是“本心俱足”,这里的“本心”,和道教的 “一”, 和佛教的“空”,在西方哲学里的“上帝/光/purity/eternity love”,都是类似的意思,都是指最最最最最初的那个东西,就是至纯至善至美的。而人类构建的所为礼义廉耻善恶美丑都不是真正的善恶本丑。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08 22:09
有意思,谢谢分享
好贴,真的写的好棒!最初读《长相思》的时候,我最喜欢一开始的清水镇,喜欢那时的小夭和十七,岁月静好一片安宁。(电视剧里的开始跟书中略有不同这里不讨论),只是这片静好在十七被婢女在俞老板家里认出后一切都发生改变,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牵扯进了责任!如果璟不是为了家族责任或许会为了小夭继续做回叶十七,而小夭不是为了玱玹或许不会做回大王姬,她知道表哥回轩辕山朝云峰是一条一场艰辛的路,不忍心看玱玹一个人走;而玱玹,正如他自己说的,他的娘亲自杀以后,他就不能再任性了,留给他的是更多的隐忍和不得已!或许这就是命运,每个人都无法躺平不能抗拒。
这个楼好赞
小夭最开心的日子就在清水镇,她和相柳一样心境恬淡,热爱自然和自由,田园生活远离政治利益纷争,宁静纯美,村民朴实,生活的舒心愉快。
小夭的人生理想就是和爱人一起归隐田园,一起看日出看月色,体味人间烟火气。为相柳意难平。璟体贴温柔,却未必是她最希望能相伴一生的人..
好贴,真的写的好棒!最初读《长相思》的时候,我最喜欢一开始的清水镇,喜欢那时的小夭和十七,岁月静好一片安宁。(电视剧里的开始跟书中略有不同这里不讨论),只是这片静好在十七被婢女在俞老板家里认出后一切都发生改变,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牵扯进了责任!如果璟不是为了家族责任或许会为了小夭继续做回叶十七,而小夭不是为了玱玹或许不会做回大王姬,她知道表哥回轩辕山朝云峰是一条一场艰辛的路,不忍心看玱玹一个人走;而玱玹,正如他自己说的,他的娘亲自杀以后,他就不能再任性了,留给他的是更多的隐忍和不得已!或许这就是命运,每个人都无法躺平不能抗拒。
Adria 发表于 2023-08-09 04:31
也不全是被婢女认出,该来的一天总要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所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八个字不是白说的。
写的好!我之所以看了书以后对丰隆瑲铉都深深理解,也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见众生,见一人,其实没有孰轻孰重。从纯谈恋爱角度,当然可以诟病前者,然而从苍生的角度,分久而合之,却是道义。
我认为相柳心中的义,如果纯粹解读为对义父恩情的义也不够详尽。恩情是小义,天下乃大义。他心中其实也存着对天下的大义,其实他很早就知道辰荣残军是没有重回三国鼎立的希望的,在他和小六很早期对话里,瑲铉尚未夺权,中原尚未联合,他就已经说到,“他们就是一群傻子。”来暗示坚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纵然有,那也只是让战争继续延续让更多百姓受苦。他真心刺杀瑲铉只有在瑲铉还在清水镇的那次,那时候西炎是五王七王当权,瑲铉还无力自保,杀掉瑲铉并不改变天下大势。自从瑲铉走上夺天下之位,他也在观察瑲铉是否有一统天下的能力,防风邶时候虽然小夭护着瑲铉但是前面他刚刚百步穿杨射中花蕊,更何况他身上有蛊,自己就能救活小夭,真要杀瑲铉,直接射过去,就算伤了小夭也没事。他其实默许瑲铉一统天下在救小夭说出的筹码的时候可以窥见。
他要的交易是辰荣山的两座山峰,用来安葬辰荣残军的遗骨。也就是说,第一,他心知肚明辰荣必败,只求忠骨埋青山。第二,他默认瑲铉可以一统中原。以小夭的命对瑲铉的重要性,如果只是最大化辰荣义军的利益,他完全可以提出更有代价的筹码,你让瑲铉死他都没准会去死。
最明显的一次是最后射杀瑲铉却杀掉了丰隆,这属于绝对不可能犯的错误,他如果真要射的是瑲铉,绝不会射到丰隆那里去。更何况,他身上有蛊,可以牵制小夭,小夭是他最大的杀瑲铉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单枪匹马去刺杀瑲铉。他本就是去杀丰隆的。这里,一,他知道瑲铉对小夭的重要性,于私,他不会杀他。二,他知道瑲铉对天下的重要性,瑲铉离一统天下一步之遥,从道义的角度,瑲铉不死,天下更能太平,否则纷争又起,刚归顺的浩翎各部必离心倒戈。于公,他不会杀他。三,丰隆不死,小夭隐患不除。馨悦对小夭是个长久威胁,有一就有二。但她久居深宫,没有丰隆的帮忙和维护她很难成功。四,他步步为营推开小夭,希望小夭认为他冷血无情。射杀瑲铉这出戏跟后面的要血戏码一样,都是他粉饰的无情。所以他一早为自己安排了最后的结局,他会死,但丰隆也必须死,小夭对他,也得心死。
从个人恩义角度,我认为相柳是逆势而为,从天下大义角度,我认为相柳也算顺势而为。我觉得他挺圆满的,对义父,他仁至义尽,明知不可胜而战之。对天下,他心有所系,不因小义而改天下大势。对小夭,他成全一切,爱于无声处惊雷。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偏偏选择了一只天地孵化无父无母的妖,来背负这种接近神性的爱。这一点让我觉得哲学意味很浓。
lanoiry 发表于 2023-08-07 20:15
相柳早已认同玱炫还有一处。相柳应该一直是和鬼方氏有关系的,书中他替小夭买弓箭,就是以鬼方氏的名义。
当玱炫成亲的时候,鬼方氏送了一个9个一套的礼物,是默认玱炫为未来的至尊。
回复 1楼happyTruth的帖子最不设防的那个人杀了自己最爱的人,确实悲哀。这就是硬推的恶果,推上位了,还反过来咬死你。
blueberry4ever 发表于 2023-08-08 14:10
不是硬推啊,按身份、按能力、按胸怀,玱炫都是够的。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苛求。
相柳早已认同玱炫还有一处。相柳应该一直是和鬼方氏有关系的,书中他替小夭买弓箭,就是以鬼方氏的名义。
当玱炫成亲的时候,鬼方氏送了一个9个一套的礼物,是默认玱炫为未来的至尊。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09 09:09
对对对!差点忘了这里还是mm看书看的细,这也是非常明显的佐证。
加上檀健次灵动演绎,让相柳更加饱满,构造出了有情有义又绝美的相柳。真是最好的年华塑造了一个经典的主人公。让观众“长相思”啊。感觉很久以前看书就对相柳的塑造特别喜欢~
*apple* 发表于 2023-08-08 14:28
同感。太爱檀健次的演绎了,把相柳演的比书里更有魅力。
檀演绎这个角色比他自己本身更出彩
加上檀健次灵动演绎,让相柳更加饱满,构造出了有情有义又绝美的相柳。真是最好的年华塑造了一个经典的主人公。让观众“长相思”啊。感觉很久以前看书就对相柳的塑造特别喜欢~
*apple* 发表于 2023-08-08 14:28
如果小夭没有说,相柳这样的人,绝不能入女子的梦中,比死还可怕,相柳会不会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或者九条命留一条,跟小夭长相守呢?
同感。太爱檀健次的演绎了,把相柳演的比书里更有魅力。
檀演绎这个角色比他自己本身更出彩
chinadrachen 发表于 2023-08-09 17:00
这里相柳应该是又欢喜又失望吧。欢喜的是知道小夭真的喜欢他,失望的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宿命和小夭的理智。
回复 9楼foreverf的帖子说得好啊
为什么小夭没有走上大女主道理呢?她才是三国都能搭上关系的,还有四位男配的协助
chinadrachen 发表于 2023-08-09 16:58
小夭这个人物设置是从孩童时期就有painbody,因此,此生都是以【安全感】为首选的。
其实,当我读书的时候,感受到这些来来往往的男人只是小夭内心需求的外在呈现:
1)哥哥代表她内心对亲情的需求
2)狐狸代表她内心对安全感的需求
3)相柳代表她内心对信仰和道的渴望
这些需求中完全没有任何对权力的需求,这说明小夭已经放弃认同“权力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这个价值观了,她已经很明白权力=利益血腥争斗,而她对此毫无兴趣。她以学医为生存之道,也是呈现了她对利益争斗的厌离心。
小夭这个人物设置与她母亲阿珩是非常不同的。阿珩是以对于信仰和道的渴求为首选的那一类人,因此,当她遇到一个与她非常相似同以信仰为生命之首的蚩尤,她会不顾一切地投入去爱。
作者的文字中体现了这股相吸力量的浩然。摘了一小段,与姐妹们分享:
------------------------------------------
“那是一个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傍晚,你站在荒凉的旷野中……”
与蚩尤初次相逢时,是一个晚霞满天的傍晚。
他一身破旧的红衣,黑发未束未系,犹如野人一般披散着,站立在荒芜的大地,仰头望着远处,看不清楚面容,只一头黑发随着野风激扬,有一种目空一切的狂傲。
那身影,好似将整个天地都踩在脚下,吸引得阿珩身不由己地朝着他走过去。
在他回头的一瞬间,那双眼眸中夕阳潋流光、晚霞熙溢彩,流露的东西,太过复杂激烈,她没有看懂,却让她的心为他漏跳了一拍。
她明明知道博父国就在他刚才仰头而望的方向,可是她竟然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莫名其妙地问他:“公子,请问博父国怎么走?”
没有看过小说 打算去看了 大家写得真好
看大家都这么喜欢相柳 我想问一个问题 小说里面他也是又吸血又打人吗?看到电视里面他吸血 我就不是很能接受他和小夭了 感觉小夭和他的话 一定被家暴
也不全是被婢女认出,该来的一天总要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所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八个字不是白说的。
happyTruth 发表于 2023-08-09 08:36
是啊,清水镇一时的岁月静好只是一个易粹的梦罢了。小夭童年阴影那么深刻,对于生命本质的无常太过清醒了,嬉笑怒骂背后都是对于贪恋一时静好的悲悯。
说到宿命,虽然小夭是蚩尤和阿珩的孩子,命格基因自带对于信仰和道的渴求,但是,恰恰又是因为她父母的因缘令她内心非常缺失安全感,意识表层对于安全感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意识深层对于信仰和道的渴求,因此,相柳对于小夭而言,只能是以朋友状态存在,哪怕相柳活着,哪怕两人再如何心心相印,小夭也不可能选择相柳为夫君。
除非小夭的意识境界能够突破其内心的恐惧,不过这是作者自己力所不能及之处,作者对于道的理解还停留在悲情壮烈的牺牲,离开家人的痛苦,还无法理解道的轻盈,喜悦,合一圆满的那一层面。
相柳这个人物塑造比小夭的内心境界更高了一层,只是这是作者臆想出来的更高境界,其实更高意识境界的呈现并不完全如此,所以,相柳这个人物有时候会呈现一种矛盾和割裂。不如小夭这个人物真实鲜活。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