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里大篇幅的台词描述了石原派和东条派以及彼此之间的矛盾,堆叠到最后,引出了何主任的那句经典台词:石原派和东条派在中国人眼里并没有区别。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很讽刺的是很多台词都可以无缝带入俄乌战争,比如:指望对方投降的战争是可笑的,没有目标的战争是无法结束的。我在电影院里边看边想:这也太现实了吧!
林逸轩 发表于 2023-02-22 16:42
还真是呢,我还没往这里想。
但确实感受到了 反战 的情绪。虽然隧道尽头终有光,但影片最后感受到的是战争带给叶何这些胜利者d也是痛苦的回忆。
无名里大篇幅的台词描述了石原派和东条派以及彼此之间的矛盾,堆叠到最后,引出了何主任的那句经典台词:石原派和东条派在中国人眼里并没有区别。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很讽刺的是很多台词都可以无缝带入俄乌战争,比如:指望对方投降的战争是可笑的,没有目标的战争是无法结束的。我在电影院里边看边想:这也太现实了吧!
林逸轩 发表于 2023-02-22 16:42
还真是呢,我还没往这里想。
但确实感受到了 反战 的情绪。虽然隧道尽头终有光,但影片最后感受到的是战争带给叶何这些胜利者d也是痛苦的回忆。
电影里日本人对何似乎很早就有怀疑,是不是从吃不惯食物开始?
粉红豹 发表于 2023-02-22 17:15
日本人对谁都不是太信任的。叶去抓捕何的时候不也是有人去监视的吗?
官网给了个时间线
sharic 发表于 2023-02-23 15:52
加上渡边提到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
一个粗略的时间线,也可能有出入:
1938年广州大轰炸。然后何先生到了上海,1939年76号成立。
1940年9月27 日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所以日本知道德国进攻方向。通过渡部,唐和何一次喝酒,透露了德日对苏的部署。何先生通过拿破仑把消息传递给陈小姐。
叶带着人到澡堂杀了唐的人,也抓了国民党的站长。唐部长向渡部抱怨“你的人割喉我的人…”,此处显示叶是渡部的人。然后何先生审讯技巧,在有渡部的时候,和渡部走了以后,说的话是不一样的。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全面太平洋战争爆发。
渡部何王叶四人等电话,日本开始接手控制上海租界。何先生又通过拿破仑给陈小姐送情报。(大概是让租界的地下组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因为日本人控制租界了)。这一段里渡部对何开始有点怀疑。
何审江小姐刺杀唐未遂案,要枪毙时被何放走,江送何点心盒表示感谢,内有在沪日本要人名录。
1944年11月汪精卫死亡,审讯室的狗夹着尾巴如丧家之犬地离开。
唐部长开始骑墙找重庆,代表蒋介石和日本秘密和谈。并告之何和谈有希望。
公爵所属日军找水小分队找到死了四个日本兵的水井,报复用水泥杀所有水泥厂工人,并杀炖羊吃,这是显示了公爵身份。
何先生用江小姐给的日本在沪要人录,再次通过陈小姐通知黄磊。黄磊通知行动队员海边杀了公爵。然后王队长和叶奉命到海边收尸,去被杀现场之前他们吃了个早点心。从两人交谈中可以看出两人对待日军杀戮态度不同。
和谈因为公爵被杀事件取消,日方和特工部参加祭奠。
渡部让叶先生去码头查看,叶大摇大摆出现在码头,明晃晃地在小吃摊和杀公爵的行动人员对视。所以行动人员知道码头暴露,并告诉黄磊。(这里显示叶的地下党级别不低,能知道这些线。那时候一般都是单线联系,只有级别高的才知道低的线)
渡边带着日军去码头报复,但中地下党设了埋伏被炸,疯狂报复杀害旁边无辜商户百姓。只有叶先生和渡部一起,王队长没有出现,渡部问及,叶说王父亲生日。叶在行动后和渡部喝酒,渡部表示对王队长的不信任,并要更大力度开始报复行动。同一晚,王队长没参加渡边行动给父亲生日,结果被家人谴责给日本人做事而郁闷。
叶在知道渡部要报复行动后(也许是另一天,因为叶领带不同),去找未婚妻方小姐劝她先暂停未果还被骂,生气打日本兵。同晚王队长跟踪叶未婚妻并奸杀(估计他也监视到叶和未婚妻发生争执,从他第二天问叶是否感情问题可以看出他一直监视叶和未婚妻。也知道叶那天生气打日本兵没有护送叶未婚妻,可能他也同时做掉了和叶未婚妻一起的那几个抗日青年)。
黄磊在得知码头暴露后,害怕决定叛变。给唐部长打了电话,又想到要陈小姐一起走未果,缴了陈小姐的枪。
渡部,唐和何商量,由何去接触黄磊。这里显示渡部对何的不信任,逼何表明态度。在黄磊交代情况后,被何灭口。
之后何找到叶,商议利用此机会帮助叶上位,让叶继续潜伏。
五人饭局,何因已暴露而自曝。叶和渡部示意要做掉王队长。唐在何离开时提醒了他特工部要清理撤了,很多人要离开了(估计也包括做掉王队长),暗示他五年呆得也够长了。唐和渡部随后的谈话里显然会安排叶去做掉何,他们显然对让叶做掉王队长也有共识。
叶和何做局打戏,这一局应该都在唐部长的监控下,也后来向渡部回报陈小姐已被杀,何被抓。渡部表示无兴趣再关注此事,对叶更信任,要带他去满洲国。为鼓舞叶士气,给叶看关东军在伪满军事部署图。叶上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何被放,两人在监狱门口相遇演戏。叶在渡部拒绝被征用要解甲归田时,杀之。
1946年香港,叶送陈小姐一杯咖啡,可能是要接头一个暗号。也说明叶认识陈,但不想或不能相认。
叶在街头被一阵风吹进王父母的餐馆,也可能是熟悉的味道吸引了他。
何在点心店外张望看到拿破仑,也可能得到什么信息,然后去庙里和叶接头。
浮云散 发表于 2023-02-23 13:21
mm 我把你的一些很好的分析放主楼了。谢谢。
谁来说说唐部长明明知道表哥是共党为啥留着他,是指他三方骑墙吗? 就不怕汪精卫蒋介石知道?最后的暗示是指被蒋处死了? 那为何主任被放了?
informatica 发表于 2023-02-22 17:18
唐部长自己以前也是共产党啊。他的原型是周佛海+丁默邨,这两个人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国共合作时期加入国民党,之后就脱离共产党。都算是政治投机分子吧。所以唐肯定是希望自己哪边都有后路的。
电影里张打电话给唐部长,唐说我记得你的声音,也说明他们曾是同志的关系。
抗战胜利后汉奸都是被处死的,而何不是汉奸,反而是被汉奸抓的,当然放掉
我理解他是投机主义,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搞不清楚谁杀了他,甚至到底死没死,说不定跑了。我倒觉得日本人杀他的可能性更大,国民党没理由杀他吧
粉红豹 发表于 2023-02-22 17:39
首先抗战胜利后汉奸基本都是被国民政府处死的,程耳在Prada活动中还讲过当时惩治汉奸运动过于扩大化。
而且如果唐私下代表重庆和日本人和谈那胜利后就更要杀啊。这个肯定是不希望公诸于世的
记得看到有人分析了片中的语言,叶先生说的日语和上海话,都是伪装
在跟自己人的时候,才会说普通话
比如跟何先生,方小姐的时候
他跟王传君也说过一句普通话,立刻换回了上海话,可见他对王传君,是有一点兄弟情谊在的,所以处决他的时候,落泪了
africa912 发表于 2023-02-23 09:28
这个看漏了,导演太细节了 ,方方面面考虑到
唐部长自己以前也是共产党啊。他的原型是周佛海+丁默邨,这两个人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国共合作时期加入国民党,之后就脱离共产党。都算是政治投机分子吧。所以唐肯定是希望自己哪边都有后路的。
电影里张打电话给唐部长,唐说我记得你的声音,也说明他们曾是同志的关系。
抗战胜利后汉奸都是被处死的,而何不是汉奸,反而是被汉奸抓的,当然放掉
zzxxddss 发表于 2023-02-23 16:16
有道理!
唐部长真是投机倒把
同意,我根本不觉得叶生是上海本地人。就是因为他在自己人面前永远是说普通话的。 其实特别是方小姐,只有方小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娃娃亲。
就和我们平时用英语再顺畅,和亲密的人说话还是想说中文。
至于王队长我倒是认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叶生也早已经习惯了用上海话和他说话,一如初识。 偶尔溜出一句普通话是因为没经过大脑而显露了叶生的原生家庭的习惯。我的理解是叶生的确偶尔会在王队长面前放松下来,脑子没绷得那么紧 --- 这也已经是刀尖舔血的特务难得的真情流露了。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3 09:48
他最后流泪,不只是因为朋友背叛,更多是自责懊悔,没有早点发现狼子野心
哈哈,真是的,那种磨磨叽叽,结果反而被坏人夺枪反制的套路,实在受不了
👂唯一的磨叽,用在了荷叶大战,双方各自死而复生一次😂
stevia 发表于 2023-02-23 10:12
哈哈,陈小姐被夺枪了,但是导演没有浪费胶卷,很好
我也替他着急了一下,😂
维和杨震 发表于 2023-02-23 11:19
日本人似乎一直对何有怀疑,是不是因为何老是说:我何某人当年在广州没有被炸死……让日本人觉得他心有怨气?
以上纯属瞎猜
咩哈哈😆 这样解读的话王就是“亡”非常明确肯定要死掉的那个
xixilu 发表于 2023-02-22 20:41
诶,真是呢。有意思
三刷怎麽刷的?影院刷还是网上什麽地方可以刷?
似水流年986 发表于 2023-02-22 21:41
还没上线,只能在影院刷。
程导的电影画面很好看,不只是看情节,值得在电影院多享受几次。
我觉得很通顺:一开始何并不知道叛变的人是陈的身边人,看到他的时候知道了,就直接没让他走,留在屋里还拉了窗帘,那时候就起杀意了的,这是非常强烈的暗示。
得知陈被夺枪并不是让他起杀意的原因,而是他知道是他妻子的小分队暴露了。而很明显,何是陈的上线。张是没见过他,但只要给张一点时间,比如,只要带回去就会供出每次陈都用拿破仑拿到消息。
而何曾经因为拿破仑被日本人怀疑过。
这不杀带回去准备让他把自己是地下党的事实直接供出来?
很多人认为何杀张是因为老婆被夺枪。。。真的不是。。。是因为不杀他自己和老婆都会没命啊!
还有一点我觉得你错过了:张不知道何,但何是知道张的,否则不可能在他供出陈小姐之前就直接写了交通员陈小姐,导演这里专门给了镜头。所以此时张死已经是必然。何生为什么会问“你有没有枪?” 就是要保证自己能杀掉他。如果没枪自己直接掏枪杀,如果有枪就让他交出来,很明显此时就是在为杀他做准备。还问他,你有没有把这些情况给除了我之外的别人说? 确保斩草除根。
说起来又好兴奋。导演功力太强了:
没有一个废镜头,没有一句废台词。
每一个镜头,都是有用的,一个都不能少。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22:02
何去见张之前就知道张是谁了吧。他知道张的名字,填表的时候第一句就是名字我来帮你填。
我想何去见张的时候肯定已经决定不能带活口回去。他需要了解的是张带了什么资料,是不是把他手里的资料都带来了,还有没有和别人说过这些情况。当然也想知道陈小姐怎么样了,是死是活,是不是和张是一伙的。和张的谈话包括审阅了张带来的资料,把这些都搞清楚了再杀张。
这么分析的话应该梁不认识黄磊,梁和太太也是单线,看到枪才知道黄磊是陈的组员,所以还是看到枪才动了杀机,不然可以一进门就干掉根本不用问话,程耳突出这个枪应该也是有意义的。
informatica 发表于 2023-02-22 22:23
有些道理。
哦,不对,还没提到枪的时候何就知道交通员姓陈。
那里应该是杀张先生之后,但是五人饭桌之前。
他的台词是:我今天做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我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所以这里已经做了杀人这件事,但这件事并不是提前计划好的,因为见面之前他并不知道是张先生。
所以,这里他已经干掉了张先生,但还没有去和渡部吃他的告别宴。 他交代后事安排交棒,然后去度部晚宴上自曝了。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23:23
所以你认为是何见到张后才知道是谁投敌的吗?何见张前是知道张的名字的。
嗯嗯,好好讨论剧情
我倒是想多刷,单程三个多小时太辛苦了😅
cuicui01 发表于 2023-02-23 09:24
这个周末多了不少新的城市,你看看有没有离你近些的
很有道理!
我还以为叶先生跟王一样是上海人呢
这样非常说得通
stevia 发表于 2023-02-23 10:07
程耳对语言很讲究,细节都是有深意的。江疏影本人是上海人,但好些上海人都说她在电影里讲的上海话很硬太书面。想想江的原型是郑苹如,出生在日本,11岁才到上海,她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也不是上海人,所以她的上海话有些书面就太合理了。
看到一个分析
1.唐部长第一次和日本人谈话的时候,日本人坐在左边日本国旗下方,唐坐在右边青天白日旗下,但是第二次唐部长讲日本人今天没有来的时候,gmd 其他几个人坐在左边日本国旗下面,这是为什么?
因为正面的时候旗帜是交叉放的,而正面和背面实际上是统一的。当公爵被杀的时候,大鹏站在两面旗帜身后这时候的旗帜是会议室的背面(底部)。他当时等待日本人的到来,所以他的视角是往门外看的。这种电影人物某种程度上与观众互动的凝视与特吕弗《四百击》那个载入史册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安托万从少管所逃出来奔向海边,小安托万正要跨进大海,突然回过头来凝视观众的时候,他可能在向我们寻求答案,也可能想告诉我们什么;当大鹏凝视框外的观众的时候,他可能只是单纯的等待,也可能在告诉观众他的命运在他站立的位置(骑墙)的那一刻的归宿。
touchstone 发表于 2023-02-23 10:49
哇,真的每个镜头都有深意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