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
清丈田亩本来是好事,针对大户的隐田。但胥吏故意把老百姓的田往大报,从而挑动民怨
知府,巡按好像都是上面下来的官,对具体操作并不了解,只听胥吏的片面汇报,没有自己下去考察。而邓知县做过两年县令,对这一套比较了解
第11集
清丈田亩本来是好事,针对大户的隐田。但胥吏故意把老百姓的田往大报,从而挑动民怨
知府,巡按好像都是上面下来的官,对具体操作并不了解,只听胥吏的片面汇报,没有自己下去考察。而邓知县做过两年县令,对这一套比较了解
第12集
宋通判挑唆马文才,要判帅斩刑。方知县为帅抗争。
程、丰两人从任主簿那里取得《丝绢全书》,里面记载了宋通判帮大户土地交易的记录
总是要问斩的时候,救兵来了😂。程竟然能搬来巡抚。
13集
这集是程仁清的主场,不仅揭露了马文才的科举舞弊案,还有宋通判杀帅家默父母案,台词真的很赞
赞一下吴刚的台词和演技
14集
这集的高光是丰宝玉和帅家默
大团圆HE结局,和历史上的真实对比,很让人唏嘘 😂
引用原著:帅家默结局
“这次商议,最终给帅嘉谟定的处罚是“杖一百流三千里,遣边戍军”。这个判罚,从他本人角度来说实在是冤枉,但从官府角度,没弄死你,算是很讲良心了。
万历六年七月十九日,这份判决意见得到刑部尚书严清的支持,具题上奏,并于二十日拿到圣旨批准。一切都尘埃落定。
然后,帅嘉谟在官差的押解下离开徽州,踏上了漫漫的戍边之路。他当时是何心情,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值得欣慰的是,歙县民众并没忘记这位帮他们减赋的英雄。在《县志》里的义士一项,专门记载了帅嘉谟的事迹,以及一段评语:“以匹夫而尘万乘之览,以一朝而翻百年之案。虽遭谪戍,而歙人视若壮夫侠士。”
引用原著:程仁清结局,看来他确实文武双全 😂
“ 所以程任卿的判决最重,居然是斩监候—相当于死缓。整个徽州大乱中,被判处死刑的,只有他一个。。。。。。 程任卿在监狱里待久了,穷极无聊。他决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写书。
狱中写书这事,在中国屡见不鲜。不过程任卿要写的这本书,和寻常的可不一样—准确地说,他不是写,而是编书。程任卿联络了徽州府的官吏和诸县友人,把围绕丝绢案的大大小小的文书,都搜集起来,汇集成册。。。。。。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程任卿给这本书起了一个特别容易让人误会的名字,叫《丝绢全书》。。。。。。 程任卿的这个斩监候,一候,就侯了二十年。后来有个做官的同乡叫余懋学,上书给他喊冤,最终得以改回充军,并被发遣到边疆。程任卿这人也真有能耐,戍边期间居然还立了大功,当上了把总,最终荣归故里。
婺源人民,始终记得这位抗争英雄,也在《婺源县志》里的义士传里留了一个位置给他。而《丝绢全书》,也因此流传至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