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去新疆在克拉玛依转机,还挺有意思地方。
上回去新疆在克拉玛依转机,还挺有意思地方。
Zuorizailai 发表于 2024-11-29 14:46中国是过去几十年很少很少一两个绿植正增长的国家,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的,说实话看到时我也好吃惊,为中国植树造林的几代人喝彩
哇好棒👍👍
bunnybear 发表于 2024-11-29 19:06我没去过沙漠,但是我自己发现国内环境真的更多树了。
全球变暖,种树容易了。这个沙漠也是,气候变暖,雪水融化的更多了,更多的水流入沙漠。现在中国正在沙漠试养海鱼,螃蟹,大虾。
感觉是大气候周期到了,这届中国朝代的国运不错,可能真的赶上盛世才有的大气候,即使不怎么努力,也有可能民族大复兴。
有美国鞭策,不努力都不行。
Q "织完这条世界最长的“绿色围脖”,用了哪些“神器”?"
。
千百年来,沙漠随风向变化不断侵蚀绿洲,如何固沙治沙、锁住沙漠是新疆最大的生态课题。
。
英阿瓦提曾经是策勒县一片绿洲上的村庄,1997年由于沙害和缺水而搬迁到七公里之外的地方。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村庄原址已变成一片沙漠,仅有一些破败房屋的残骸。风沙威力,可见一斑。
。
草方格,被称为中国人的治沙“魔方”,指的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使之无力携走疏松的沙粒,这样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够截留降水。芦苇等材料往沙子里插多少是有讲究的,一般在沙子上面要留20厘米高,在沙子下面要埋15—20厘米,阻沙效果比较好。
... ...
2014年,且末县被沙漠覆盖,一片苍茫;十年后,这里已披上“绿装”。十多年来,巴州且末县各族群众,在沙漠中铺设了9.37万亩草方格,相当于铺满8700多个标准足球场,给沙漠穿上一件巨大的“格子衫”。
近年来,和田民丰县4万多名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植树造林5.6万亩,建成农田防护林2.4万亩,种植治沙植物1065.6万株。
和田地区于田县,2014年时全年风沙天数为225天,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里满目被风沙侵袭过的荒凉;2024年,已是处处绿意铺陈在大漠黄沙之中。
在与风沙天气作斗争的过程中,坚守在这里的老百姓研究出了“于田治沙模式”,用梯田的方式种植出了梭梭、红柳等植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当地治理沙化土地72.95万亩,全年风沙天数减少到了203天。老百姓说的“一天三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现状在逐渐好转。
Q
真好,天道酬勤
好事啊,继续努力吧
天道酬勤,看得很感动
记得大学还是研究生毕业的实习项目有三北防护林,真的四十年了。
确实后来北方的沙尘暴少了很多, 带之而来的是雾霾, 因为风力小了。 陕西中部湿润了很多,以前很少下雨的,现在可以一下一个月, 也变成中国新火炉。
总之气候变化是一定的, 有的好有的坏。
Zuorizailai 发表于 2024-11-29 14:46中国是过去几十年很少很少一两个绿植正增长的国家,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的,说实话看到时我也好吃惊,为中国植树造林的几代人喝彩
一个是植树的努力,但主要还是中国北方雨水多了,以前北方植树不容易活。
中国真是了不起
老家农村以前都用柴做饭,野草树木都砍来烧了。现在用煤气,野草树木都长得比人高。
赞
Zuorizailai 发表于 2024-11-29 14:46中国是过去几十年很少很少一两个绿植正增长的国家,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的,说实话看到时我也好吃惊,为中国植树造林的几代人喝彩
确实牛B!封山禁牧、植树造林,很有成效。
但是,农民们付出太多太多了。大城市的人们享受了环境益处,获得了房价增长的巨幅红利,却不曾看见这些地区人民的付出,他们还得去为下一代在城市立足供养大城市的红利。这真的是太不公平、太操蛋了。
真心希望这个国家、政府、人民都实打实地为这些人予以帮助、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政策倾斜、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更有尊严,不能忘了或者忽视他们。
我们的文化里真的需要更多的 善与爱。
真不容易,再过四十年会更好点儿
dtgrvc 发表于 2024-11-29 13:30历时40年,用3046公里长的“绿色”长城,合围住33万平方公里沙漠。
比起川普的边境墙,这个要正能量多很多
mindstorm 发表于 2024-11-29 19:04
回复 28楼 jeso1 的帖子气候变迁是真的,但国内在风沙这方面,从来都很舍得花钱。中国人治沙真的很努力的。别的国家还没有见过这样国家级别治理的。
日本人也帮忙投了很多钱,这个不可否认
家里醋正好用完了,这帖子送了不少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