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352|回复:1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44岁妇女对清洁工老公坦白:我曾是大清妃子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25-01-06 21:5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44岁妇女对清洁工老公坦白:我曾是大清妃子

1953年,一位44岁的妇女突发疾病猝然离世。


临终前,她对清洁工丈夫说出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我曾是大清的皇妃。”


丈夫难以置信,以为她病糊涂了。然而,她不仅是皇妃,还差一点成了皇后!


时光回到1922年。腐朽的清王朝已在风雨飘摇的历史中谢幕,逊帝溥仪及他的“遗老贵族们”仍安居一隅,在古老的紫禁城中享受乱世中的安稳。


那年,“小清廷”里迎来了一件大喜事,16岁的溥仪到了要立后封妃的年龄。


经过层层筛选,几张贵族少女的照片摆在了溥仪眼前。


玩心正重的溥仪拿起相片,凑到厚厚的近视眼镜前,人脸也没看清,就在一张穿着自己喜欢花色的少女照片上画了个圈,“就她吧!”


“这可不行!”


没到到端康太妃立即跳出来反对,说这女子无论身份还是相貌,都配不上“母仪天下” 。


她忙不迭失地将另一位少女的相片推到溥仪眼前,这是她心仪的是郭布罗家的女儿。



溥仪瞅了一眼,立即拿起笔划圈,心里却赌得慌,既然你们早有人选,何苦多此一举,让我来选。


就这样,郭布罗家的女儿婉容成了皇后,被替换下来的少女成了淑妃,她叫额尔德特·文绣。


1922年11月30日,紫禁城里张灯结彩。


14岁的文绣凤冠霞帔入,走进神秘庄重的紫禁城,第二天她作为妃子跪迎皇后入宫。


令文绣始料未及的是,新婚之夜,她独守一夜空房。更没想到,这种情况将是会是她日后生活的常态。


除了这个不和谐的因素,起初文绣在宫中的日子还是称心的。


溥仪时常夸她文采出众,与她一起吟诗作赋、作画弹琴。当得知文绣想学英文时,溥仪还特意为她请了英文老师。


性格沉静内敛的文绣平时靠读书、画画、写字来打发宫中的无聊时光。


而活泼开朗的婉容思想比较开明得多,她很快接受新鲜事物,与溥仪有更多共同语言,他们一起研究西洋文化、骑自行车、拍照。


起初三人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幸福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zheng变”,溥仪被赶出了皇宫。


一心想要匡复满清帝业的溥仪,在亲日分子郑孝胥的策划下,被转移到天津静园。


在这里,文绣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她劝溥仪与日本人保持距离,以免引狼入室,可溥仪满脑子只有“雄心壮志”,对阻挠他的文绣渐生厌恶。


失去“皇宫”的溥仪,越发想在生活中找回他失去的东西,而能显示他威严的,便是等级森严的“妃后有别”。溥仪对待婉容和文绣的态度截然不同。婉容与溥仪同住二楼,而文绣则被安排住在一楼的偏房。


婉容很快融入了新环境,换上时髦的衣服,穿上高跟鞋,与溥仪成双成对地出入各种酒会、宴会,而保守的文绣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溥仪时常让婉容陪伴在侧,他们在楼上餐厅里觥筹交错,夜夜笙歌。然而,文绣却连与他们同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原本和睦的关系,到了静园后却变得针锋相对,一些太监和宫女见势,也加入了冷落文绣的行列。


忍无可忍的文绣终于在一个除夕夜爆发。那天,溥仪和婉容在楼上碰杯欢笑,而文绣却冷冷清清地待在自己房间。她没想到,连年夜饭他们都不叫她一起吃。


她猛地拿起一把剪刀,想要朝自己喉咙刺去,幸亏太监眼疾手快,抢夺下剪刀,才保住了她的性命。


没想到溥仪听说后,竟冷嘲热讽:“她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博同情,不用理会她,有本事就来真的呀!”


委屈积攒多了,变成了义无所顾地决绝离去。


在妹妹文珊和一个远房亲戚玉芬的帮助下,文绣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惊世骇俗之举。


1931年一个平常的日子,她对太监说,要跟妹妹文珊出去散散心,太监紧随身后,到了一家饭店后,文绣却突然说:“我不回去了,回去告诉溥仪,我要与他离婚!”


第二天,报纸上一条爆炸性消息传遍全城,一句“伺帝九年,未蒙一幸”,令溥仪颜面尽失,舆论哗然。


“真稀奇,妃子居然要休了皇上!”


“看来皇上龙体欠安啊”......


作为史上第1个斗胆与皇上离婚的妃子,文绣便承受各方压力。


她的族兄文绮在报纸上公开指责,“吾妹糊涂,在汝亦应耐死忍受,以报清室之恩德”。


文绣则毫不留情地讽刺这位平素并无来往的族兄,劝他多学法。


这场轰轰烈烈的“刀妃ge命”,最终以溥仪与文绣签署离婚协议而告终。按照协定,溥仪一次性付给文绣55000银元作为赡养费,但文秀不得再婚,也不得做有损溥仪声誉之事。


22岁的文绣终于重获自由,可离婚后的生活却并不轻松。她将这笔补偿分给律师等相关人员后,所剩无几。


为了生存,她到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改名傅玉芳。但不久身份被曝光,遭到围堵和骚扰,只好辞去教职。


抗战爆发后,她的生活愈发艰难。为了生存,她做过许多底层工作,制作纸盒、在街头售卖香烟,甚至做瓦工等体力活。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生活多艰难,面对日本人和伪军的利益诱惑,文绣始终不为所动,活得有骨气有尊严。


终于熬到抗战胜利,文绣到一家报刊做校对。经他人介绍,嫁给了国jun少校刘振东。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刘振东因身份问题接受审查,之后做了清洁工。


日子虽难,却是文绣一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


然而,这份幸福却并未享受多久。1953年,44岁的文绣突发心肌梗死离世。去世前,她向丈夫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我叫文绣,曾是大清的妃子。”


及时止损,让文绣与婉容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相对于发疯惨死狱中的婉容而言,文绣算是善终的了。


她敢于挑战千年规则,冲破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勇敢地为自己的幸福谋划人生之路。她的勇气、果断,清醒,令人佩服。


来源: 阡陌文史


头像
3操作2 #
头像
2 #
3
25-01-06 22: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律师这个职业从它诞生之日始就是贪得无厌的。以购买力计算,晚清时期55000银元应该不低于今天的3000-4000万人民币,能够绝大部分被律师瓜分。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4352|回复:1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