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给教会的九封书信就复杂的多。多数是由于教会出现了某个问题,也有比较普遍性的教导。在这里我把这些信重新按时间顺序排列了一次。可以看出保罗的口吻在20年间的转变。最重要的仍然是由于了解背景,能更明白圣经的意思。比如有名的“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这句话是出自腓利比书。是对腓利比教会给他供应金钱的回应,是教育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我们要把它拿出来在别的环境中使用就不一定合适了。
[table=98%]
[td=101]
给某个教会
[td=66]
写作时间(大概)
[td=170]
作者当时情况
[td=198]
写作对象和作者的关系
[td=190]
写作原因
加拉太书
48/49
[td=170]
第一次福音事工和第二次之间
给作者建立的教会
[td=190]
加拉太教会接受另外的扭曲的福音并攻击保罗
帖撒罗尼迦前书
51
第二次福音事工期间
给作者建立的教会
[td=190]
帖撒罗尼迦教会情况很好,忠心跟随上帝
帖撒罗尼迦后书
51
第二次福音事工期间
给作者建立的教会
[td=190]
教会有盼望和圣洁的问题,但在受逼迫的时候仍然持守信心
哥林多前书
54/55
第三次福音事工期间
[td=198]
给作者建立的教会 (大港口,名声败坏,多神,淫乱),保罗共写四封信,这是第二封(第一封遗失)
[td=190]
最多问题的教会(结党,淫乱,圣餐时醉酒,)这一封信(主要讲会友)由比较胆怯的提摩太带去,带来反效果
哥林多后书
55/56
第三次福音事工期间
[td=198]
给作者建立的教会,第四封信
[td=190]
势利,教友打官司-第三封信由性格强硬的提多带去,有好转,这是第四封信由提多再带去(主要讲传道人),后来保罗再去探访
罗马书
55/56
第三次福音事工期间
[td=198]
给没见过面的别人建立的教会(客气)
[td=190]
犹太人与外邦人在教会中有矛盾。保罗希望他们和睦. (保罗后因带外邦人信主被控告)
以弗所书
61
[td=170]
在罗马等待第一次审判 (后获释)
[td=198]
给作者建立的教会,也请附近的教会都读这封信
[td=190]
比较普遍的教训: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和我们在主里面彼此的关系
歌罗西书
61
[td=170]
在罗马等待第一次审判 (后获释)
[td=198]
歌罗西是多宗教的城市,教会不是保罗建立的,保罗语气温和
[td=190]
歌罗西出现了基督信仰中掺杂其他信仰的危机
腓利比书
62
[td=170]
在罗马等待第一次审判 (后获释)
[td=198]
给保罗第二次福音事工时建立的教会,腓利比是通往欧洲的大门。是在监狱写的四卷中最后一卷
[td=190]
感谢信,感谢他们请人来照顾他并奉献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