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24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2022逐章读经和分享 - 不定期更新

头像
1操作161 #
头像
161 #
1
22-05-31 02:5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今天开卷以斯帖记,读到第五章。这是个非常有戏剧性的故事。它讲诉了在波斯的一个犹太女孩成为皇后并用她的权力把犹太人从灭族的危险里拯救出来。这也是犹太节日普珥日的由来。这个故事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480年左右的十年间。也就是所罗巴伯已经回了耶路撒冷,但是以斯拉还没回去。


关于这卷书有很多争议。不过我们先把这些争议放一放,来享受这个超级好看的故事。再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记下之前忽略的一些细节:


1)开卷就是波斯王的宴会。这个宴会已经开了一百八十七天。先是六个月,一百八十天,然后再来七天。这种事好像也就纣王酒池肉林地折腾过?跟纣王不同,波斯王是请了各省的贵胄和首领(看来他们都摸鱼),可以说都喝的很有点多了。


2)喝多了以后波斯王召王后出来展示美貌。这个发神经的主意自然由于是喝大发了。这里讲一点犹太野史,按照某些犹太长老的说法,这个王后瓦实提是尼不甲尼撒王的孙女,那就等于波斯王娶了被他们占领的巴比伦王国原来王族的孩子。这个不可考。犹太长老另外一个说法,是波斯王要求瓦实提裸体出来展示她的美貌。这句是从圣经那句”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以斯帖記 1:11 和合本)”推理而来。这个说法我觉得很牵强,波斯王让王后戴着王冠出来,并没说她只戴着王冠不穿衣服。这种推理在我看来也是过了。但是既然是某些犹太长老的说法,因为沾到性的因素还很流行,那我记下来解释一下。


3)瓦实提王后不肯听这荒谬的命令,波斯王就废了瓦实提王后,举行了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次选美比赛。选出的“秀女”要先认真美容十二个月才能侍寝。对照看了一下清朝选的顺序,如果以大家所知的珍妃那次为例,珍妃从初选到最后定名号有两年七个月。入宫又加了四个多月,也就是快三年才真正认识皇上。看来大家都挺慎重的。不过女大十八变,是不是选的人三年过后都认不太出来了?


4)以斯帖入宫,未必是乐意的。圣经里没有明确说。电影里表示是被迫的,因为犹太人不与外族通婚。我觉得电影里解释的比较靠谱。圣经也说她没敢暴露自己的犹太身份。并且末底改还天天在外面奔走,想知道她平安不平安,这也说明她应该不是自愿,而且有危险。


5)哈曼是来自亚甲族的,也就是犹太人的世仇。亚甲族是出埃及记里面讲的亚玛力王的后裔。出埃及记十七章8-16节,讲了亚玛力人和犹太人争战的事。撒母耳记上15章,也讲了扫罗打击亚玛力人的事。所以哈曼生末底改不跪的气只是一个契机,他本来就仇恨犹太人。


6)为了让犹太人灭族哈曼愿意拿出的一万他连得是一笔巨款。据精读本解释,当时波斯王国一年税收15000,所以一万就是三分之二的国家税收。对于国王这一听绝对是一笔好买卖。而哈曼打的主意是杀完犹太人以后用犹太人的财务来弥补。


先聊到这里,我们明天再接着聊这本有意思的书。





头像
1操作162 #
头像
162 #
1
22-05-31 19: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就看完以斯帖记了,继续聊聊这本很好看的书。


7)从以斯帖入选皇后到哈曼计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中间过了大概五年的时间。这时以斯帖其实已经不得王的宠爱了。当末底改让以斯帖去向王进言帮助犹太人时,她说,王已经三十天没有召见我了。她虽然没有进冷宫,但是三十天波斯王都想不起见她,说明她也早不是王所喜爱的。也因此她会很担心没有召见的命令就去见王会按法令被处死。更何况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本就该受大处罚。


一个被冷落的妻子,要冒死觐见,主动揭露自己的过失,进而还要向王求这么大的事。实在违背正常人求生的原则。但是最后以斯帖禁食祷告,决定为了族人拼死一搏,说出了那句很简单又很大气的“我若死就死吧”。实在是个美貌又勇敢的女英雄。


8)以斯帖虽然下了牺牲的决心,并不是就莽撞行事。这里电影表现的很好。这样没有召见就进王内院的时候,应该是大家都能见王的时候,所以不会被阻拦。但旁边也会有很多人。并不方便说私事。所以虽然王向以斯帖问候,她也没有马上就冒昧说出自己的身份和要求,却是说请王和哈曼饮宴,做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唤起王的喜悦和对她的好感。吃了一顿心满意足还不够,她又再拖一天,再次饮宴时才提出她的请求。


而这夜神就安排王失眠,听到末底改旧日的功绩,让王感念犹太人对他的恩。这真是极奇妙的一天。在以斯帖提出她的请求之前,神已准备了王的心。整件事就像一个完美的交响乐章。


9)王杀了哈曼。我本以为这就是高潮和大结局。却没注意到王的旨意不可以废除,所以这还是个死结,犹太人仍然在危险之中。这个是看电影我才明白到严重性。王无法取消他的旨意,就让末底改自己想办法,结果末底改让犹太人获得杀仇敌的权利。这又是一个大的峰回路转。


10)哈曼下令是正月,准备到十二月杀犹太人。到以斯帖求得王的允许,末底改下另一个旨意是三月,到十二月还有九个月。死性不改,真到十二月与犹太人厮杀的,也该只剩犹太人的死敌了。所以并不是一个滥杀的事件,而是犹太民族为自己的存亡进行的生死搏斗。回想过来,为什么哈曼会在正月下令到十二月才杀犹太人呢?不管哈曼当时想的什么。这个时间的间隔也是非常奇妙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3 #
头像
163 #
0
22-06-01 16: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三卷书都读的比较快。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有个共同且隐藏的特点,就算是他们返回犹大地的时候波斯王都非常的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大大方方的补足他们的需要。

而且波斯王也说这都是耶和华要他们做的。可以想象的是,犹大人在被掳之地这七十年都在反思和悔改。就像犹大末代国王玛拿西在被掳之地悔改了神又让他有生之年回归本土。犹大人在被掳之地也建自己的会堂,所以我想他们中的遗老遗少心系故土,好在摩西的律法书总有人一直读一直传承,神看见这些人的心真实归向祂,就施恩帮助他们。


以斯帖记第六章,因为神让亚哈随鲁王半夜读历史书,使他想起要嘉奖末底改,让哈曼给末底改穿朝服得尊荣,哈曼回到家,家里人告诉他他必不能胜过犹大人末底改,这其实是神既在王面前抬举犹大人,又在警告给机会让哈曼收手悔改,但是哈曼一意孤行。


王没有在当初末底改立功的时候嘉奖他(就是完全没有想起来,当然也是出于神),却在以斯帖要在第二次请王和哈曼吃饭的前夜想起来,不但没有遗忘嘉奖末底改,而且借由嘉奖末底改推动后面情节的发展。


人以为神该出手时神没有,神像一位下棋的棋手,藏有后招。


神给人自由意志,神给人选择的机会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神也知道结局。

头像
1操作164 #
头像
164 #
1
22-06-02 01: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前面提过,在神学研究上对于以斯帖书是一直有不少争议的,不知大家注意到吗?以斯帖记这本书里面没有一次提到神,耶和华,神,上帝,雅威。。都没有提到过。也没有一次提到祷告。并且这本书里的正面人物也大量违反了犹太人的律例,再加上这本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底色,有人曾质疑本书可否纳入正典。其中就包括很有名的宗教改革人士马丁路德。


当死海古卷(公元一世纪圣经版本)在1946年被发现的时候,并没有找到以斯帖记,于是就传说以斯帖记是死海古卷里唯一没有找到的一卷书。到现在维基还是这么写的。因此好像也佐证了初代教会就不把以斯帖记放入圣经。但其实这个说法不对。最近的考古研究已经在死海古卷里发现了以斯帖记的残片。在下面的链接有更多的说明。以斯帖记是从开始就是圣经的一部分。

https://www.thetorah.com/article/newly-deciphered-qumran-scroll-revealed-to-be-megillat-esther


为什么以斯帖记里面没有提到上帝呢?这个有几种解释。


1)虽然没有提到上帝,上帝的安排和作为一直隐含在整本书的精巧安排里。上帝借着此书来安慰被掳的百姓,虽然好像看不到上帝,但神并没有抛弃他的子民,神完美精密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恩待他们。有人说,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到上帝的名,但处处都是上帝的指纹。这句话说的非常👍。确实,这本书清楚地显示了神的眷顾,主的得胜,和信徒的喜乐。


2)一般认为本书是末底改在波斯所写。不直接写上帝的名字是因为当时波斯的风俗不允许直接赞美上帝。根据大卫鲍森牧师的说法,作者使用了离合诗的手法把上帝的名字藏在书里。这个有点中国藏头诗的意思。把字拆开,每个字母放一行。这样数算上帝的名字出现了五次。


3)虽然希伯来原文里面没有直接提到上帝的名字(可能是当情况局限),但在希腊版(大概是希伯来版之后一百来年)这本书的补充部分里大量提到了神的名字。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把补充部分纳入他们的圣经。


好,我们现在对以斯帖记应该有不错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开卷约伯记。提醒一下,这本书可能是圣经里最需要小心的一本书,因为,里面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

头像
1操作165 #
头像
165 #
1
22-06-03 02: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从创世纪读到以斯帖记,大致上走的是时间顺序。约伯记记述的日子不详,多数的学者意见是这本书我们又回到了创世纪的年代。约伯的财产不是用金银衡量,而是用牲畜衡量;他长寿的年岁是以前人才有的年岁,对以色列人的各种大事书里一点都没提。。。种种看来约伯大概是一个创世纪时期的古人。可能是一个族长,或者祭司。


约伯记借着一个善良的人遭受极度苦难的故事,来讨论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人生苦难的由来和价值。约伯是一个正直的人,但他的财富、他的家庭、他的健康,全都被夺去;他不明白神为什么如此对待他。在他遭受这些不幸时,有三个朋友以利法, 比勒达和琐法轮来安慰他;朋友们尝试解释所发生的事,将约伯的受苦与他的罪连在一起。约伯不同意。接着路人甲以利户登场也发表了讲论,但也没解决问题。最后,耶和华亲自向约伯说话,祂所说的这些话改变了约伯的态度,因而以懊悔的降服来响应。至终,神宣称约伯是对的,并且恢复了他的繁盛与快乐。这本书大量使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三个朋友和以利户的话,约伯的话,都是很优美的诗歌(我不太懂诗歌)。


约伯记这本书很需要用心而非用脑体会。因为对于苦难的由来和价值这个问题,其实书里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答案。它要传达的信息更是关乎人与神的关系。”人在苦难中,任何理性上对苦难来由的解释实在不能安慰受苦者,惟有与神面对面相交,人才能寻得平安满足可以不为苦痛所困。换句话说,本书的重点不在神学问题的讨论,而是强调信仰的体验。── 雷建生《约伯记解读》与其浪费时间追求知识上的满足,探索只有神才知道的受苦的奥秘,何如致力亲近天父,得到心灵里的甘甜和富足。人的智慧不能了解的事,应凭信心去接受;”(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这是个理性很难接受的事实,更需要用心体会。


倒是约伯的三个朋友所说的咎由自取,福有攸归的概念,对我们看起来更为理性和容易接受。但是这个是说错了吗?还是这个原则对,但不适用约伯这个情况?还是其中某些地方对,某些地方不对?还是他们说的对,但态度不对(我们也许在他们说的话里找到自己)?。。。学者们各执一词,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所以引用圣经需要小心这个原则,到这本书尤其重要。上帝说,三个朋友说的不如约伯说的对,哪些对,哪些不对呢?这个没有明示。


建议我们读的时候多多祷告,求神的指引。今天我们读到第七章。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166 #
头像
166 #
1
22-06-03 14:2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嗯,同意启导本的说法,苦难是这个已经被造成的完整的世界里的一部分,很多困难就是由于罪的原因造成的,但约伯的这个不是。

这个世界是个封闭的体系,没有神的主动介入也能自我运转下去(但不可能永远,因为罪的破坏力是一直在把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糟糕的)。但是神能主动介入我们的生活,所以在身处苦难中的时候,就要转身奔向神,藏身在神的怀里,这样因着神的同在和恩膏,虽然困难的事实还在但是心里却平静安稳,不会继续被搅扰被影响。

苦难的坏境没有变,但是心变了。约伯后来与神对话后就是这样的状态。


在苦难里,继续抬头仰望神等候神亲近神,而不是一直专注自己的苦难(如约伯前期那样),是在苦难里唯一的出路。

头像
1操作167 #
头像
167 #
1
22-06-03 17:5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嗯,同意启导本的说法,苦难是这个已经被造成的完整的世界里的一部分,很多困难就是由于罪的原因造成的,但约伯的这个不是。

这个世界是个封闭的体系,没有神的主动介入也能自我运转下去(但不可能永远,因为罪的破坏力是一直在把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糟糕的)。但是神能主动介入我们的生活,所以在身处苦难中的时候,就要转身奔向神,藏身在神的怀里,这样因着神的同在和恩膏,虽然困难的事实还在但是心里却平静安稳,不会继续被搅扰被影响。

苦难的坏境没有变,但是心变了。约伯后来与神对话后就是这样的状态。


在苦难里,继续抬头仰望神等候神亲近神,而不是一直专注自己的苦难(如约伯前期那样),是在苦难里唯一的出路。


一笑生花 发表于 2022-06-03 14:23

是的,我感觉就是:


在苦难之中的人,“抬头仰望神等候神亲近神,而不是一直专注自己的苦难(如约伯前期那样)”(一笑生花)。跟神有更紧密的关系,也得到神所给的心灵的平安满足。


去安慰苦难中的人:嗯,也许同情的沉默比较好。

头像
1操作168 #
头像
168 #
1
22-06-04 15:0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昨天我们教会的小组聚会,讨论到正直这件事。刚好约伯记里也讲到这个概念,就把大家聊的记录一下。


“正直”这个字,中文常见的解释有正为正道,直为直率。不过我回去查辞海和百度,好像这个直也不一定是直率。正直的字面意思就是不偏斜不弯曲,也就是坚持真理。引申到公正无私,勇于承认错误。。。等等。


坚持真理,我们放到生活里可能就是不做违心的事。”心”这个事又很难说。每人有每人的标准,在华人上我们看到各种争论。有人认为,要是子女买房父母不出钱子女就不用负赡养责任,估计做这样的事也不违她的心。那么这样算正直吗?不违心算正直的话,那么很多罪犯即便杀人也是正直的。他们一定很有自己需要做这件事的理由。


圣经是怎么教导我们”正直”这件事呢?如果搜寻这个字,大概有一百多处经文(感谢搜索功能)。除了神的教训,真正被用这个字形容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大卫。对大卫的三处形容,一个来自大卫的上司,一个来自所罗门大卫的儿子。来自神的那句是在列王纪九章神教训所罗门要像大卫那样存诚实正直的心。另一个用正直形容的就是约伯,对约伯的形容是非常明白直接的:


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約伯記 1:1 和合本)


这个就是圣经里给我们的正直的解释。敬畏神,远离恶事。神的道就是正道,我们的正直不是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以世上的道理为衡量,而是以神的道为准。敬畏神,远离恶事,就是坚持正道,坚持真理。接下来的一段讲述了约伯是如何做的,包括献祭(悔罪和建立和神的关系),敬畏神并为孩子的灵命担忧(不仅自己敬畏神,也带领家人),查验警觉还没犯的罪,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持续地这样做。


我们在生活里能坚持正直吗?我们坚持正直的挑战在哪里呢?首先是了解正道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认真读经,连正道的教训是什么都不明白,谈何坚持正道?其次有环境的挑战,如果我们身处一个鼓励不正直的行为的环境,比如某些行业的准则就是只要做到不在乎手段,那么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非常困难。所以神也教导我们要远离恶事,君子就不立危墙之下,不要出了事,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来洗白。最后也最大的是勇气的挑战,当我们坚持正道,很可能就要失去自己的利益,轻则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重则失去工作金钱自己养家糊口的东西,极端的甚至有性命之忧。


做正直的人无疑是困难的。但是我们有神可依靠,就有来自神的力量帮助我们。只要我们存心,向着标杆直跑,总要有进步。


我们今天读到约伯记13章。

头像
1操作169 #
头像
169 #
1
22-06-07 02: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今天读到约伯记20章。


约伯遭难,约伯的三个朋友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都来安慰他。这三人都是有地位的人物(七十士译本)。他们约着走了远路来到约伯这里,看到他的情况都痛心,撕裂外袍,头上扬灰,和他一同坐在地上,坐了七天七夜。


这都是真正的朋友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有三个这样的朋友,在遭难的时候,远远地跑来陪伴。如若他们就这样陪伴,也就是最好的友情了吧,


可惜,他们开口了。当约伯开口咒诅自己,三个朋友就与他进行三轮对话(第三章到第三十一章h。从以利法到琐法,都认为苦难必是人犯罪的结果。他们讲述的观念很多都是对的。但苦难未必就一定是犯罪的结果。他们坐了七天七夜,必然想了很多,却没想到他们说的不适用于约伯。他们是热心想帮朋友解开心结,但讲论起来却越说越上火。


第一轮对话大家都算有礼,第二轮就开始互相攻击。比如以利法说:”你知道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呢?你明白什么是我们不明白的呢?(约伯记 15:9 和合本)。约伯说“你們攪擾我的心,用言語壓碎我要到幾時呢?(約伯記 19:2 和合本)。到第三轮辩论,以利法干脆直接指责约伯“你的罪惡豈不是大嗎?你的罪孽也沒有窮盡;因你無故強取弟兄的物為當頭,剝去貧寒人的衣服。”(約伯記 22:5-6 和合本)。


朋友的本意是安慰,到后面变成了彼此定罪,彼此愤怒。这实在让人可惜。还好后来上帝引领他们终止了这些辩论,带领他们的信仰更深入。希望这样他们还可以保持友情。


我想这里面的一个功课,借用一下流行语就是“静默管理”。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好意去帮助受苦的人,但是我们真的不了解他的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陪伴和为他减轻负担。至于打开心结,很可能不是我们所能做到的。而我们如果勉力去做,又可能像约伯记这样陷入争吵。观点不同自然个人的骄傲自信就会受伤。当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是满怀爱心去帮助人改正他的观点,其实可能不仅观点没帮到人,态度也让人难堪。


约伯记告诉我们,在有苦难的人身边,我们就管控自己的情绪,尽量进入静默区。陪伴他,帮他释放恢复,为他祷告,这是他最需要的。


头像
1操作170 #
头像
170 #
1
22-06-09 02: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基督教对于圣经有个智慧书的分类。一般是包括伯诗箴传歌。也就是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和雅歌。另一些说法是智慧书有三本,就是约伯记箴言传道书。后者这个分法我更喜欢。因为我觉得这三本书确实是在讨论生命的真谛和幸福人生的智慧。而诗篇和雅歌则包括大量衍生于个人经验的当时的感受。


这三本智慧书是非常难理解的。箴言比较像我们熟悉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的道理,到了传道书则是善恶,嘿嘿,其实也不一定报,约伯记是善也可能苦恶也可能苦你得学会怎么面对苦难。这三本书讲的不同层面的道理很容易让人迷糊,攻击者更可以从这里取一句那里拿一段说圣经互相抵触。这无疑需要我们认真研读用心体会,终生不断思想,去学习神所给我们的人生的道理。


但是三本智慧书在一件事上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智慧靠人自己找不到,是来源于主,敬畏主,跟从主的道才能有智慧。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言 1:7 和合本)

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傳道書 12:13 和合本)

他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約伯記 28:28 和合本)


那么什么是「敬畏神」呢?

敬畏神就是爱他、遵从他的道,专靠他、事奉他。敬畏神是一种生活样式,是听见、学习、回应 神话语的结果。


这个准则是没有疑问的。这其实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很相通。读多少书,有什么学位,做出什么成就。。。这些都还是在聪明的范畴。而知天命才是触摸到了智慧。知道天命,跟从天命,才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如果大家读约伯书读到很晕,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恭喜你,你在认真读!这本书可以说是圣经里最难懂的书籍之一。两千年来各种神学学者写了无数的著作,各执一词。这个是寓言还是真实的历史?以利户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约伯是不是预表了耶稣基督?约伯是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死了?约伯的子女有没有犯罪?。。。。这些“简单”问题都无法达成一致。更不能很好地解释里面涉及的比如神义论这种神学问题。


但是有一点还是一致的,就是经历了苦难,约伯的信仰更加坚定了。在最后一章约伯说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約伯記 42:5 和合本)”


一个蒙神大爱蒙神赐福的人原来只是风闻有神,而经过苦难亲眼看到神。所以说约伯记讲的不是苦难,而是经历苦难所带来的信心吧。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171 #
头像
171 #
1
22-06-12 03: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到约伯记第三十七章。在约伯和他的三个朋友辩论了一大通以后,旁边“观战“的一个年轻人以利户终于忍不住发话了。他一讲就是五章(33-37),占了这本书的10%。这也构成了约伯记的另一个大难点:以利户说的对吗?剧透一下,在后面的章节中上帝清楚地表明约伯的朋友说的不够对(道理没错但是不适用),约伯说的比他的朋友对(但不是说约伯就完美),唯独对以利户说的话上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于是这事就成了一个圣经N大疑案,两千多年来各种争论也没有定论。


我们先来看看以利户这五章书里说了什么。他大概说了四点

1)上帝并未沉默,在苦痛中他也向人说话,苦难也是上帝教导管教的方式之一。

2)约伯不是因为犯罪而受苦(约伯三个朋友的观点),而是因受苦而犯罪(在为他的无辜申辩时就变得骄傲自负)

3)上帝绝不会偏离公正,他必报应恶人。正直的生活并不是无意义的,但我们不应认为我们的公义是为神而做(去要求报答)

4)上帝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远高于我们所能测度理解,我们需要敬畏神。


以利户的总结是约伯的三个朋友说错了,约伯的苦难不是因为他之前犯的罪。约伯自己也错了。他的苦难既不是证明上帝的无常,也不是表明上帝与他为敌。义人会受苦,苦难不是惩罚,而是信心的磨砺。这是一个新的着眼点。


认为以利户说的不对的,很多首先是认为以利户也“错误“地判定约伯有罪(而前面讲过约伯是正直的),所以以利户是错的。其次是认为以利户还是指责了约伯,发言抽象空虚,没有真的解决约伯的问题。第三是以利户有错误的推断和结论。这一点我没看到什么令人信服的证据,顶多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以利户说的是一个部分,有人认为他说的不够全面。总体来说,判定以利户严酷,冷漠,超然,粗鲁,陈腐,过于完美主义,虚荣等等。


我觉得这些评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这些评论者好像并不太专注于流传千古的道理的对错,而更在乎讲论的态度和感受问题。


我个人倾向以利户讲的是对的。第一点,他并不是说约伯因为以前的罪受审判,而是在苦难中犯罪了,这是事实。不像那三个朋友都是揣测。以利户大量引用了约伯自己的话来说明这事,以致约伯并无可以反驳的地方(约伯对他的三个朋友是给了大段的反驳的)。这本书最后约伯也说了懊悔的话,从侧面说明以利户说的是对的。其次,以利户对苦难的解释,包括称义的罪人和苦难炼净义人,苦难对于不敬虔的人和义人的不同意义都是对约伯很切实有用的道理。“抽象空虚”这种评语其实让我很奇怪。


至于以利户的态度和约伯的感受我不评价。子非鱼,更非几千年前的鱼。用这个做判定有揣测的成分了。而且我认为这些情绪都不应是重点。


以利户讲完以后,约伯没有反驳,上帝接着亲自回答约伯(剧透下面两章),而回答的点就是接着以利户所说的神的伟大展开。从行文的结构来看,以利户所说的是给上帝的话一个顺理成章的铺垫,从侧面再一次证实耶利户说的是对的。


关于以利户就聊到这里。还有五章我们就读完约伯记了。约伯记里面的第一大千古难题,公义慈爱的上帝为什么要和撒旦就约伯的信心“打赌”而带来约伯这么多的苦难呢?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

头像
1操作172 #
头像
172 #
1
22-06-12 16: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71楼Confuse的帖子


个人以为以利户处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


* 他比以利法三人更有属灵的洞见,主要体现在楼主所列举的#1和#2上:

- 约伯非为罪受苦,不像三位朋友妄下断言,论断弟兄;

- 约伯应激而越发强调自义,且表达出很多悲观、绝望、自怨自艾的论调,这就偏离了义;

- 引入了“锤炼”这一积极的视角,去理解试炼的原因和目的;

- 另外,他也强调了祷告而带来的拯救与恢复(不过以利法也在他第三轮论辩结尾处也劝诫勉励约伯与神和好,神会重新眷顾)


* 以利户仍然未能脱离以利法三人的窠臼,开始还能客观平静而深刻,结果越说言辞越激烈,以至于不自觉又步入“苛责约伯,自认有理,论断人、而不体恤造就人”的后尘了。

就如楼主所列举的#3和#4,以利户的论断比以利法三人更上层楼,尤其是第四段发言(36-37章,颂赞了主的全能和超远测度,并呼吁约伯顺从忍耐而重得恩惠)尤为精彩,以至于承接了后面主的答复。

不过这两点以利法三人甚至约伯也都或多或少提到过,以利户也多是陈词复谈(尤其其二、三段发言),并无太多新意。

而且以利户可能比较自负(33:33, 36:4),也和三友一样缺乏同理心和爱心(34:36),对约伯的苛责也有夸张、臆测乃至曲解的地方(33:9, 34:5,8,9)。


总之,他的道理更深刻,更属灵,但也没有很造就身处苦难中的约伯,对读者可能启发很大,但对当事人约伯,并不很公允,也没太大裨益。

他比三友人高明些,更说到了点子上,但他本身也没太脱离三友人的窠臼,不值得过多褒扬。

我会认位他处在高于三友人、与约伯同一个层级上。但如果假设约伯有朋友能有像保罗,或使徒约翰那样的性情与知识,那他们的水平和层级则远在以利户之上。


文中没有提到主对以利户的评述,有可能是因为约伯记本身(被疑)为以利户记录编写(以利户文中多次用"我"),他觉得主对他论断的答复并不会特别增添启示与教谕;还有可能是

其论述处在约伯及三友和主的答复的中间阶梯的位置,所以主不置可否。以利户论断结尾处着力在对神的颂赞和给予约伯希望与勉励,令约伯多少觉得有些道理,可以接受,也为后来主的亲自答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功效。


如果我们硬要给这次辩论各位按其高下排序,我会这么排:

主 >>>>>>> _INFINITELY_ ... >>>>>>> 以利户 > 约伯 >> 以利法 (宗教、权威之经验) > 比勒达 (传统、政治之智慧) >>> 琐法 (绝对是非观)


头像
1操作173 #
头像
173 #
1
22-06-13 04: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感谢楼上的精彩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就能了解的更加全面。


我一直很想开些帖子来讨论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旧约里上帝为什么显的那么“残暴“?,耶稣到底关不关心法利赛人?旧约的律法现在还需要守吗?。。。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解释。教会里的牧师很多也没有好的解释。而这些问题我们自己心里会想,慕道友也会问,如果大家都能抱着平和讨论的心,分享讨论是有益处的。


今天我们读到约伯记38,39章。接着以利户的言语,上帝亲自向约伯揭示上帝的无比伟大。第一部分讲设置天地,第二部分讲照顾动物。这里38章和39章怎么看都是分错了一段。再一次说明圣经章节区分不那么重要(参看之前的帖子)。大家不要拘泥于圣经的分段。


在神展示了他的伟大无限以后,约伯虽然没有得到他本来问题的答案,但是他的问题也马上烟消云散了。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定义公义,其实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从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去进行判断,但当我们知道在我们之外的世界还有那么多的因素和平衡,我们的公义判断很可能就不是全然正确的。所以当约伯明白自己(人类)的渺小有限,他马上就不再自以为义地抱怨了。


举个例子来说明,我在工作中可能会认为某事如何处理是最正确的,而我的上司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因素,他会告诉我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我的上司的上司知道的会更广,会有更多的因素加入考虑的范畴。我认为最正确的那个选择在加入了这些我不知道的因素以后很可能就不是最正确的了。我怎么能拿着我的认知去评断他们的思路呢?


这只是个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神跟人的距离,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不可能明白神的伟大,我们需要的就是神的导引。





头像
0操作174 #
头像
174 #
0
22-06-14 03: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完约伯记了,最后三章里,上帝继续展现他的伟大,约伯明白到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上帝所关心的唯一受造物。约伯与上帝这次的真实相遇,让他明白人再怎么圣洁公义,再怎么逻辑严密,与神的所知相比,基础实在太薄弱了。人所该做的是走出狭隘的自我,上帝的爱仍然在那里。最后,上帝评点了除以利户之外各人的言论,让约伯的朋友和约伯和好,并赐给约伯很多很多的祝福。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约伯记里面千古第一大疑案并没有解释,也就是约伯记开篇的第一章开始那部分,上帝不是慈爱公义的吗?他为什么允许撒旦去攻击约伯,甚至杀死约伯的十个孩子?


很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失去信心。这个问题确实千古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我看到的有些解释走的很远,比如会说约伯是在出埃及记之前的人,他没有与神立约,因此神不管他是撒旦在管理他。还有说约伯的十个孩子必然是犯了罪该死,因为开始约伯为他们的罪献祭,后来约伯也没为他们的死辩解。也有的说约伯记是创世纪的更新叙述,约伯记是证明信仰不能谋利,我们不可能了解神的心意。。。等等。


我也试着谈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这里有些地方很有趣。首先,这本书为什么流传下来?约伯记成书时间大多认为是巴比伦时期,这之后圣经正典多次被修订,大量的章节被质疑删减,有很多卷书都曾被质疑是否该在圣经里。但这本很让人困惑的约伯书却从没被删,两千多年一直流传下来。这里面怎么看都有神的工作。第二,这本书为什么会写上帝跟魔鬼的交流?整本书去掉第一章6-12节上帝与魔鬼的对话,我们之前讲的所有关于苦难的道理都依然成立。那么为什么这段让人那么不解对话会出现?写书的人必然是受神启发而写,那神借这个情节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头像
2操作175 #
头像
175 #
2
22-06-14 22: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约伯记这一段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哪裏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約伯記 1:6-12 和合本)


天上的事之奥妙远超过我们所能踹度。所以当神给我们信息,他会选择我们所能理解的方式和字眼。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场景就是个工作会议,撒旦这个词现在我们看起来是魔鬼,但这里在希伯来语里面是控告者,原文有个定冠词,更像是描述一个功能,比如检控官。撒旦作为一个名字使用,是到公元二世纪。


如果我们在这里明白撒旦为检控官,或者检察官,那么上帝对撒旦说出的关于查验约伯的话也很顺理成章,而接下来撒旦就是检察官提出一个指控,约伯是为自私的理由才敬畏神爱神,并且说如果拿去祝福约伯必会弃主。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神是公义并慈爱的。如果检察官说出这样的指控,上帝会如何做呢?他既然是公义的,那么他就不能不理这个指控,就必须调查证实这个指控是否正确。于是上帝允许撒旦去攻击约伯,这个攻击也一直在上帝的控制之内,也就是说神不会让我们遭遇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经过试验约伯证明了自己的信心,上帝就以慈爱给予他祝福,所有的东西都是原来的两倍。七千头羊变成一万四千头羊,三千骆驼变成六千。。。


好了,那就会有人问,为什么十个子女躺枪呢?他们何罪之有?这里面有个地方不知大家注意到吗?上帝在结尾加添了一倍约伯的各种财产,唯独是子女这里,没有给二十个,而是给了十个。有人说那是因为太多的子女不是祝福(哈哈)。但为什么唯独这一个地方如此呢?我的感觉是这里隐含了一个意思,就是那十个子女虽然离开这个世界,也将会与约伯在未来团聚,所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约伯是拥有二十个子女。正好是原来的一倍。


我们的神是公义又慈爱的,唯其公义,他不能不查验撒旦的指控。唯其慈爱,他会保守约伯并给予约伯双倍的祝福。约伯记把这一切记下来,是让我们明白神的特质。让我们有更强大的信心。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今天我们开始读一本圣经里的祷告书,诗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76 #
头像
176 #
0
22-06-16 02: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诗篇这本书,位于圣经的中间。现在是仲夏六月,六七两个月,是一年的中间,我们现在读诗篇,时和令宜。诗篇一共一百五十篇,相传大卫写了七十三篇,也有说是以大卫的名所做的有那么多(这个我觉得更可信些)。有五十篇没有记明作者。



诗篇本来是拿来唱的或者吟诵的,就像我们今天到教会手上拿的赞美诗,也有各种曲牌。比如里面会写上“调用朝鹿”,“调用百合花”。当时的乐师会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也有词牌如“如梦令“,“浣溪沙”,“长相思”,。。等等,比起来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好听些。不过诗这种东西本身就不能翻译。犹太人的诗不押韵,它有自己的格式和技巧。估计就像我们的对仗,我们自己看起来很美,但不了解的人大概也看不出奥妙。



诗篇也不好去分析太过。去讲这词这句为什么优美,如何隽永,那就有画人画出肠的感觉,反而无趣。诗篇包含祷告和赞美的内容,很切合我们生活需要,因此也容易让人感动和记住。每次教会讲到喜欢的圣经章节,很多基督徒都会引用诗篇。比如以下的几句,就有很多人引用,非常鼓舞人心。

我要向山舉目;

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

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 121:1-2 和合本)



诗篇分为五卷。这个写的很清楚。谁分的?为什么分为五卷,按什么标准分(一定不是历史顺序),每卷的中心意思为何,都没有一定的说法。在这里顺便聊聊犹太人重视的几个数字。跟中国人一样,很多数字对他们都有隐含的意思。比如说,“五”这个数字就与摩西五经(妥拉)相连,摩西五经是犹太的律法,看到五就有看到律法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把诗篇五卷对应摩西五经去看。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数字是七,第七日为安息天,第七年为安息年,还有诺亚七律等等。十也很重要,有十诫,出埃及记里埃及有十灾。所以十一般带有威力的意思。四十也重要。大洪水时候下了四十天雨,犹太人在旷野四十年,四十这个数字表示剧烈的转变。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数字是十四。因为大卫的名字按字母转成数字加起来就是十四,所以十四对于犹太人是一种君王的象征,就跟九对于我们中国人一样。在马太福音第一章讲耶稣的家谱,说了三次十四代,但是如果认真去数,其实每一段都不是十四代,但是十四代这个话一说,就是提点犹太人,耶稣是大卫的子孙,是弥赛亚。



诗篇有很多人试着谱曲。下面这个视频是关于诗篇第一章的,我觉得比较有那个地区音乐的感觉,也像我在天主教堂聚会时听到的那种。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uhgHq2mNTQ4?showinfo=0


大家来分享你喜欢的诗篇词句吧。

头像
1操作177 #
头像
177 #
1
22-06-18 03: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到诗篇第25章。有一个姐妹说,诗篇读起来让她心潮澎湃。确实是,经常会觉得,这话说的太美太好了。

小诀窍是,真的要读。诗,有它的韵律(虽然希伯来诗不押韵,但也是有律动节奏的)。读出来感觉就有了。


选几段我自己特别喜欢的跟大家分享。

不從惡人的計謀,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晝夜思想,

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2 和合本) -让我们做有福的人,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吧。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

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

(詩篇 5:3 和合本) - 牧师之前跟我说,早上祷告比较好,真的有感觉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詩篇 19:1 和合本)

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詩篇 8:4 和合本) - 当我想到上帝的伟大和人的渺小,非常感恩


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

誰能住在你的聖山?

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

心裏說實話的人。

(詩篇 15:1-2 和合本) - 何为正直?何为公义?就是要敬畏神,行神的道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篇 23:4 和合本) - 有名的23篇可说是困苦时拨打的911电话,整篇都那么美,那么鼓舞人。


关于十八章20-24节。这里大卫陈述自己的纯洁,可能让人疑惑。大卫不是跟拔士巴通奸又把拔士巴的丈夫送战场送死吗?他不是为这事悔改吗?怎么在这里自夸上了?有人有过疑惑吗?这个我们明天再讨论。



头像
0操作178 #
头像
178 #
0
22-06-19 02:5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诗篇18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当耶和华救他(大卫)脱离一切仇敌和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华念这诗的话。接着诗歌讲述了困苦和神的救赎。在20-24节有这样的话,


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

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

未曾作恶离开我的 神。

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

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丢弃。

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

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

按我在他眼前手中的清洁偿还我。

(诗篇 18:20-24 和合本)


这里仿佛大卫在说神给他的是来源于他的公义。但我们也知道大卫犯的罪和他的悔改。那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话呢?这里有几个解释:


1)如题目意思这诗是作于击败扫罗的时候,写在大卫与拔士巴通奸犯罪之前,所以大卫还有手中的清洁。然而这公义和手中的清洁都是暂时的,罪人的本性必将显露,只能仰望神的救恩。[cmcbiblereading.com)


2)这是大卫年老的时候写的,纪念大卫总体的得救和脱离仇敌。这时他已经悔改了。可以称公义和手中的清洁。


3)大卫(或者以他名所做的诗词)在诗篇中虽然很多地使用第一人称,但其实指的是第三人称,包括下面两种:


3A。一些诗词讲的是行事的标准。比如这一首,讲的是整体义人的得救和脱离仇敌。20-24说明信仰生活的标准就是自觉积极地遵守律法,而神也在危难时施行拯救。


3B,一些诗词讲的是弥赛亚(受膏者),比如这一首,就是预表耶稣基督的经历(圣经精读本解释)


我并不想引导大家接受某一个解释(我自己偏向3A)。知道这些第一人称的诗歌实际并不一定表示诗人本身的情况,这是最重要的。除了这一首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当我们采用这样的视角,就不会局限于诗人自己的一个问题,诗句有可能讲的是更广泛的道理和弥赛亚的预言。


我们今天读到31章。

头像
0操作179 #
头像
179 #
0
22-06-19 18:5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诗篇里有很多赞美神的诗词,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赞美的心得。


赞美


多年前我从中国来到美国,过圣诞的时候到亲戚家,亲戚忙着做饭,我就去跟小朋友们玩乐高。以我比他们长了几年的眼力,自然马上看出各种不对来:


“你这个搭错了。”。“你有没有看说明?””这个跟这个不是放在一起的”。


小朋友不乐意了。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姨姨,我们老师说,你要说别人一个不好的地方,先要说三个好的地方, 你说我三个好的地方啊。”


我愣了。这是我第一次学到关于赞美的功课。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是打击教育的大师,同学间也极少互相夸奖,只有老师会偶尔给一些夸奖鼓励,但是认真地要求我去赞美别人,从没人这么做过。


对于很多来自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赞美这事,不管对人,还是对神,都是需要下意识努力的功课。我们反省一下,这一周以来,我们有多少次赞美人?除了教会的敬拜程序,我们有多少次自发地赞美神?


我们为什么不去赞美人呢?好像也不是故意不去做,而是我们看缺点的视力特别好,一眼就看出不合我们心意的地方,必须马上矫正,然后就忘了优点了。对神也是如此,我们先看到的,总是神没有给我们的,于是不断求要,至于神给我们的美好,忘了感谢和赞美。久而久之,即便当我们想赞美的时候,都想不起该赞美什么。而且我们的眼界,越来越狭窄,我们的心,越来越郁闷。


圣经里有大量的地方明明地告诉我们要赞美神,“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耶和华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 赞美耶和华的名!”‭‭诗篇‬ ‭113:1‬ 。赞美,让我们想起神的伟大美好,赞美,让我们的心打开,不再专注于自己的困境,赞美,让我们注目上帝,给我们鼓励喜乐。


顺境的时候让我们赞美,逆境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赞美。赞美改变我们的心境,赞美让我们灵命成长。赞美神的属性,他的公义和慈爱。赞美神的大能,他美好的作为。赞美绝不仅是唱赞美诗,赞美可以是鼓乐舞蹈,亦可以是吟颂,可以是举手欢呼,用我们合宜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神的崇敬,感谢和庆祝。


蓝天中白云浮荡,树枝和鲜花随着轻风摇摆舞蹈,明媚的阳光温暖大地,让我们一起来赞美神。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在神的聖所讚美他!

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

(詩篇 150:1 和合本)





头像
0操作180 #
头像
180 #
0
22-06-22 02: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诗篇是赞美诗,也是祷告集。诗篇有大量的祷告,这些几千年前写的祷告,我们今天仍然时时处处感同身受。


耶和華啊,你為甚麼站在遠處?

在患難的時候為甚麼隱藏?

(詩篇 10:1 和合本) - 在困境之中,是否感觉神好像有意地向我们隐藏他自己?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

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

(詩篇 32:3 和合本) - 我们犯了罪不愿承认,不断企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不安,恐惧和烦恼却一直在消耗我们。


因為,我必不靠我的弓;

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勝。

惟你救了我們脫離敵人,

使恨我們的人羞愧。

(詩篇 44:6-7 和合本) - 多少次我们依赖自己,最后才明白自己的刀不能得胜。唯有依靠主才能得胜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

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詩篇 34:18 和合本) - 也许我们经常忘记,悔改是得救的基础


耶和華啊,求你不要撇棄我!

我的神啊,求你不要遠離我!

拯救我的主啊,求你快快幫助我!

(詩篇 38:21-22 和合本) - 谁没有这样的感受呢?!


我们的感受,千年以前已经有人记下。是不是有穹苍之下,万世之中,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觉?心里仿佛受到安慰,不再担心唯有自己是这么软弱,唯有自己有这样的需求。神是一直在关爱着我们。诗篇是我们祷告的教案,诵读诗篇,用诗篇来祷告,我们会取得更丰富的祷告经验,与神有更美好的沟通。






发帖回复
查看:130472|回复:240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