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24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2022逐章读经和分享 - 不定期更新

头像
3操作121 #
头像
121 #
3
22-04-11 03:1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接着一个挺让人困惑的人物是士每。士每和大卫王的故事咋看有点像曾静和雍正。先跟大家说说曾静的故事。


曾静是雍正年间一个秀才,脑袋有点瓜。他带着学生总结了雍正皇帝十大罪状,听说岳钟琪是岳飞后代,就准备靠嘴说去让岳钟琪反清复明,岳钟琪一开始都懵了,以为这两位看着傻乎乎,必有后招或高手支持,套了半天话结果发现就是两个脑子不太好的。把他们送朝廷了。结果曾静就改口颂扬皇帝了。这没完,偏巧碰上了脑袋也有点愣的雍正爷,还特别一条条跟曾静辩驳,你不是说我十条罪状吗?你说我这样其实我不是这样,这么着还编了一整本书。然后曾静就带着这本辩论集全国讲用啊,让地方官吏人手一本。这种情节电视剧都不太敢编。雍正没杀曾静。雍正的儿子乾隆一上任就把曾静杀了。毁谤朝廷跟他废什么话啊。


电视剧里的曾静非常好看。尤其姜大卫在大内群英里的曾静绝对经典,迷倒万千。真实的曾静应该就是个老秀才。


士每是怎么回事呢?他是扫罗家后裔。押沙龙作反,大卫王逃亡的时候他就跑出来诅咒大卫王(干类似曾静干的事),毁谤大卫王杀扫罗(事实倒是大卫多次放了扫罗),还向大卫王扔石头扔土。大卫的部下要杀他,大卫王说算了,不跟他计较。等押沙龙败了,士每赶紧跑来跟大卫王认错。大卫王就宽恕了他。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我们的总结就是一个罪和饶恕的故事。但是大卫王在死之前又跟儿子所罗门说,士每还是得杀,所罗门登基以后又给了士每一个机会,但最后还是把士每杀了。具体士每被杀的故事在列王纪下第二章。等不及地可以赶紧去看。


出埃及记说「不可毀謗神;也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出埃及記 22:28 和合本)。士每的做法明显是犯了罪。有人说士每有情绪控制问题,也许吧,反正我们要引以为戒。更别以为就没有惩罚。“因为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馬太福音 12:36 和合本)。这是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这个事件的意表。罪,如果没有真心悔改,那审判虽然延迟,但定会到来。


今天我们读完撒母耳记下21章。


头像
2操作122 #
头像
122 #
2
22-04-12 03: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再讲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撒母耳记下第六章大卫搬运约柜,不按律法来做。《民数记》4:5-15记载,只有利末人可以搬运约柜,且要用杠穿上来抬,不可摸约柜(圣物),否则即严重地触犯了以色列人的律法(参民4:15)。“拔营出发时,哥辖的子孙要等到亚伦父子们把圣所和圣所的器具都盖好后,才可以来抬。他们负责抬这些会幕的器具,但不可触摸这些圣物,免得死亡。(民数记 4:15 当代译本)


大卫仿效非利士人将约柜放在牛车上(参撒上6:7-8),而不照上帝的吩咐用杠抬;(当代译本灵修版)。结果车晃动,乌撒去扶约柜,虽然他是出于忠诚想保护约柜,也被击杀了。等大卫再一次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时,他便规规矩矩地完全依照上帝的律法去做。


我看了很多次都觉得乌撒真是个倒霉孩子。他完全是跟从王的意思,也是出于忠诚去扶约柜,怎么上帝就不能宽容一下?


细看解经书才发现,约柜已经在亚比拿达(乌撒的父亲)家放了二十年。乌撒是不是利未人不清楚,他如果不是利未人,根本就不该去做搬运约柜的事。如果是利未人,也很应该知道这样的方式不对。车晃动,乌撒伸手去扶约柜,其实是他在心里没有把约柜当成圣物。可能是二十年下来已经熟视无睹,习惯了约柜的存在,只是当成一个器具。所以他的行为确乎是不敬的,而上帝则以严厉的方式提醒以色利全族,人对他的热心必须伴随着追寻他的律法。


可是乌撒是跟着王的命令去做的,错不在他吧?这是我们人的想法,但圣经所记并非如此。即便跟着王的错误命令,也同样要付上代价。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亚当说夏娃给他吃了果子没有用,乌撒听大卫王的旨意办事也出了问题,我们凡事也必须亲自思考求神的旨意。我们都是直接向上帝交账,没法让别人负责。


今天我们读完了撒母耳记下,🎉。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23 #
头像
123 #
0
22-04-12 10: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好的,我占一楼,回头写一下约押。

头像
2操作124 #
头像
124 #
2
22-04-13 02: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开卷列王纪第一二章。跟撒母耳记一样,这也是一本带信息的历史书。撒母耳记讲了士师时代到君王时代的过渡,扫罗和大卫的统治。列王纪就接着讲大卫之后的四百多年(971BC到562BC), 大卫的子孙后代为王的历史,从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开始一直到百姓被掳到巴比伦。也就是马太福音第一章耶稣家谱中间那个“十四代“(十四这个数就像中国的九一样,在这里是个虚指)。


列王纪也是本来不分上下的一卷书。作者不详。如果我们要分章节,我比较喜欢杨震宇的分法

1)列王纪上1-11章,所罗门的统治

2)列王纪上12-16章 南北国之分裂

3)列王记上17章到列王纪下2章,先知以利亚之见证

4)列王记下3章到列王记下8章,先知以利沙之见证

5)列王纪下9章到17章,北国的陷落

6)列王记下18章到25章,南国的陷落


撒母耳记里上帝应允大卫坚定他的国,”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撒母耳記下 7:12-16 和合本)然而列王纪里我们看到这国分裂不说,大卫的子孙败坏还被掳去,国破民逃。那么上帝是否弃绝了大卫的子孙呢?还是未来会再兴起一个弥赛亚拯救他们呢?犹太人想的弥赛亚又是否耶稣的样子呢?这都是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思考的问题。


列王纪开篇大卫王即将去世,就跟所罗门计划了一系列的谋杀。开篇形势看起来就很不妙啊。

头像
2操作125 #
头像
125 #
2
22-04-15 03: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按照流行的解释,如果把圣经里的作者排一排,旧约里最厉害的当然是写了律法五经的摩西。 新约里写的最多的就是写保罗书信的保罗。其次呢,新约里约翰写了约翰福音,约翰1,2,3书和启示录,旧约里就是所罗门,撒母耳和以斯拉写的比较多。所罗门留下了三本书,箴言,传道书和雅歌,可谓是多才多艺的君王。他又极具财富,一生基本平安,是不是有点像中国的十全老人乾隆?只是乾隆差点活到九十岁,所罗门王则不到六十。


第六章里出现了一个很确定的时间,就是以色利人出埃及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王在位第四年修圣殿。所罗门王登基基本公认为主前970年。那么好像就可以推出很多历史事件的时间了。但偏偏就是这个四百八十年是虚指还是实指不确定。大量的考证结论基本就是这个四百八十年是个虚指。有兴趣的可以去考据。


所罗门王花了七年修圣殿,花了十三年给自己修宫殿。一般的解释是他修圣殿比较认真,加上大卫王之前准备了材料,所以修的较快。而宫殿这块涉及很多建筑,他也没那么认真,所以修的比较久。经上记的很清楚,所罗门王没有滥用权力,贪图大卫王从各国夺来的给耶和华的金银器皿,他老老实实地把这些都放到了神的殿里。“所羅門王做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耶和華殿的府庫裏。(列王紀上 7:51 和合本)”。我们今天看到列王纪上第七章,这时的所罗门王还是很虔敬的。


周日是复活节,明天就是受难节了。耶稣为我们死,为我们赎罪,我们因此重新得到机会,可以建立与神的关系,选择得到新生。这个周末,彩蛋和兔子会到处飞,然而重要的则是新生的希望和礼赞。让我们一起敬拜感恩。

Advertisement
头像
2操作126 #
头像
126 #
2
22-04-17 15:5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复活节快乐!!!赞美主,感谢主,让我们思想神复活的大能,神复活的意义,愿我们的新生命能见证神的复活。


在列王纪上11章这里讲到婚姻的事。上帝明令以色利人不可娶外族女子。“与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她們往來相通,因為她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她們的神。」”。但所罗门王不仅娶了,还大量的娶。后院妻妾一千,不管哪一族,爱就爱了。这个还真难说他有什么智慧。


也许年轻的时候所罗门觉得自己能够抵抗压力,不会跟着外族妻妾们去拜偶像,也或许年轻的时候他还能禁止妻妾们做这种事。但是人年老多病的时候,就难免不寻医问药,什么都愿一试。就像今天很多癌症病人花心思谋求参加试药,或者各种求神拜佛以求得医治。所罗门年老的时候受到妻妾的影响去拜别神,也许也是这样。“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列王紀上 11:4 和合本)”。病的时候如果某个妻妾说我小的时候家里拜摩洛,拜拜病就好了,所罗门估计就下令建殿了。


曾经有一个姐妹,在三十多的时候着急出嫁,找了一个未信主的男生。开始她觉得自己能如圣经所说挽回丈夫,但后来自己也不能坚持原则,两人不读经,不祷告,。。慢慢就变成名义上的基督徒。几年后因为姐妹要照顾父母的病出现很多家庭矛盾。最终痛苦离婚。如果大家都是主内的,在照顾家人这事上可以本着神的教训去做,达成一致,有神的保守带领,夫妻共同努力战胜困难,感情更坚固。但是没有信仰的根基,不仅平常痛苦更多,碰到事情婚姻就更不稳固,而且自己都难免失去信仰离开神。三千年前所罗门是这样,今天我们也每天都在重蹈这个覆辙。


婚姻本身就会有困难。所以上帝告诉我们,两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若是有一致的信仰,大家从一样的世界观出发看问题,尊崇一样的行事准则,丈夫爱护妻子,妻子尊重丈夫,有矛盾一同祷告求神带领,家庭的纷争会减少很多,也更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若是信仰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判断的准则本身就不同,那纷争自然更多。选择婚姻的时候真的要求神所配合的,要求同心才能同行。如果我们已经进入了婚姻,有不信或者只是表面相信的丈夫,则要更加坚定自己,努力去挽回他的心。让大家都能有一致的信仰。


所罗门并不是一开始就去跟从别神,也是从灵性冷淡开始,也许他觉得自己总能掌控不致走偏。但人都有软弱的时候,最终在年老的时候就跌跤。先毁了神跟他立的约。本来能够一直坚固的王国也就注定分崩离析了。今天我们的灵性如何呢?复活节庆祝神的大能和大恩的时候,让我们也躬身自省,坚固我们的信心。

头像
4操作127 #
头像
127 #
4
22-04-17 16: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关于家庭关系的经文放一些我喜欢的在这里:


“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 神面前是可悦纳的。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书5:3-4 ,8)。

所以我们都必须照顾家人。不要找理由逃脱责任。


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创世纪二章24节

夫妻一体,小家是第一位的。我们可以告诉上一辈不要打扰我们的小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打扰下一代的小家。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 5:22-25 和合本)

给予对方他所真正需要的,才是合适的。也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 22:6 和合本)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以弗所书‬ ‭6:4‬ ‭CUNPSS-神‬‬

关于儿女教育还有很多,就不多引了。


这里是我在另一个帖子里发的关于圣经里夫妻关系的理解。感觉很多人对这个有误解。


简单粗暴地喊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对婚姻的幸福并没好处。家庭里很多事情难分对错,只不过不同的看法角度,就像一个组织一样,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做最后决定的人,而不是说大家平分,事事吵或各干各的。


为什么这个做决定的人定义为男人呢?这其实是由我们男女天生的性情决定的。男性需要尊重,女性需要爱。男性会那么乐于事业,爬到高位得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包括下属带仇恨的尊重),因为这是一个极大的满足。女人需要爱护。女性高位的少,除了那些社会原因,心理因素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很大,但其实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就自己放弃了。


圣经里要求男人爱护女人,女人尊重男人。家里决定让男人去做,并不是就没有男女平等。男人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当然也要考虑妻子的要求,本着爱护妻子的角度去做这个决定。但一个家平分决定权,只是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其实不如大家理念一致,但让一个人做最后决定为好。华人网也看过很多例子了。


我们在婚姻关系里如果能注意到圣经的要求对幸福的婚姻是帮助很大的。这就是说妻子应该给予丈夫尊重,而丈夫给予妻子爱护。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是反过来,妻子给予丈夫爱护,管他吃饭穿衣照顾丈夫无微不至,却不给丈夫尊重,结果丈夫根本不感激妻子的照顾,反而对妻子的不尊重耿耿于怀。而丈夫也是自以为给妻子尊重,比如让妻子自己去选择上班还是照顾家,以为自己做的很不错,却不去分担妻子的辛劳。和给予她各种温柔体贴。妻子没有得到爱的滋润,自然滋生怨恨。


当我们回到圣经里的教导,按照男女不同的品性去对待对方,这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头像
1操作128 #
头像
128 #
1
22-04-20 02: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由于所罗门王离开神的道,从他的儿子耶罗波安开始以色利就分裂为南北国。他的儿子掌南国带着犹大和便雅悯支派,其他十个支派则成为北国。南国是大卫的子孙一路传承,北国则是群雄逐鹿胜者为王。这里面的更替,就像中国那段五代十国一样让人晕。因为书里北边讲一会又讲南边,南边讲一下又讲北边。我截了两张图放在下面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最重要的当然不在记忆这些君王的名字,而是这里很清楚地评点了若干君王(不是所有君王都值得记下)。评点的标准有三点:


只敬拜耶和华还是也去遵从别的神

有没有在国中去掉偶像崇拜

有没有像大卫一样遵从神的诫命


所记录的君王中,北国的君王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王(只有一个耶户算是也有做点好事)。南国的王中则有四个可以算好王。北边的以色利国比南边的犹大国早了一百多年灭亡。北国二十个王,南国十九个王。简单的算术可以看出来南国王朝相对长一点。


在我初读圣经的时候,上帝对这些王的评判标准很让我困扰。因为这个跟我们一般想的对君王的评判标准基本风马牛不相及,在我看来很不合理。而在这条信心之路上,慢慢领会到需要从人的价值观走回神的价值观,才明白圣经里这段记述的意义。继而要把这个价值观实施在自己的生活中,又是一个巨大的需要努力的目标。相信这也是很多弟兄姐妹走过的心路。希望我们在这追求的路上彼此劝勉支持,共同成长。


我们今天读到列王纪上20章。

头像
1操作129 #
头像
129 #
1
22-04-20 02: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130 #
头像
130 #
0
22-04-20 02:5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131 #
头像
131 #
1
22-04-21 02: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完了列王纪上。这本书还真是人物众多,故事丰富。结果就是读了后边忘了前边,刚明白北国的顺序又乱入了个南国的王。所以再读几遍还是必要的。而且南国的故事(犹大国)在历代志里面又会讲到。可以从祭司的角度再补足。


这书里最困惑我的一件事,是十三章神人和老先知的那个故事。神人奉上帝之名来向耶罗波安传话,上帝很明确地让他不能吃饭喝水。结果一个老先知先是去骗他,说天使跟我说让你跟我回家吃饭喝水。等吃上饭了,老先知又变脸说你违背耶和华的话,所以要受罚。不知道当时那个神人是什么表情,这大概也算的上史上最郁闷的一顿饭了。


他们吃喝完了,老先知为神人备驴,神人就去了。在路上被狮子咬死。这狮子当然是上帝派来的,只是咬死了那个神人,不吃他,也不追那个驴,驴也不跑。于是驴站在那,狮子站在那,尸体在他们中间,这还真是个异象(有解释认为驴和狮子代表两种抉择)。老先知去把神人的遗体放在驴上带回来,告诉后辈说把他和我埋在一起。


这是个很奇怪的故事啊。老先知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呢?他跑去撒了个谎把神人诳了,违反了神的命令,结果神人被处罚了。老先知却好像没事?是不是很不公平?


作为神人,要遵从的就是上帝的话。如果有不同的声音,即便来自其他的神职人员,也需要有神的验证才能确认。神人跟从了谎言而没有遵从上帝的命令,作为被上帝所托付的人就必然受到惩罚。老先知是善意还是恶意我们不知道,但他并不是受托于上帝,可说是一个工具,因此我们没有看到上帝给他的立刻的惩罚。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要用心分别那些假教师或是不合神心意的教训。因为如果我们被诱惑走偏,最后并不能向上帝说,我受骗了不是我的责任。这是在圣经中一再用例子向我们强调的。事实就是这样,不以我们的心意为转移。我们需要有儆醒的心,有对真道的成熟的知识和理解,有分辨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被谎言撼动。最后一点,是圣经特别强调了老先知,说明年纪并不代表掌握真理的能力,我们自然地对于信主多年的弟兄姐妹有一番敬意,但并不表明他们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还是要求神的话语和验证。

头像
0操作132 #
头像
132 #
0
22-04-21 15: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头像
2操作133 #
头像
133 #
2
22-04-23 01: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平常大家听到死里复活,想当然地就是耶稣。其实圣经里记载了九个死里复活的人。列王记这里有三个,分别是以利亚复活了寡妇的儿子,以利沙复活了书念妇人的儿子,以利沙的骸骨又复活了一个死人。新约圣经里记载耶稣复活了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和拉撒路。彼得复活了女信徒多加,保罗复活了听道睡着的犹推古,还有耶稣基督。


列王纪里面着重写了以利亚和以利沙这两个先知。以利亚主要的神迹包括(看划分有说七件,八件,十四件。。。)


1.天不降雨(王上17:1节)

2.油不短缺(王上17:14节)

3.使寡妇儿子从死里复活(王上17:22节)

4.火从天降下加密山(王上18:38节) 

5.天降大雨(王上18:45节)

6.火从天降(王下1:10-12节)

7.约旦河水分开(王下2:8节)


说十四件的是加入他的四个预言,还有乌鸦喂食,升天,及把降火分为两次。


所以犹太人把耶稣当成另一个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我们看到也是有点原因的。毕竟以利亚和以利沙都曾经使人复活。另外一个他们不能认同耶稣是弥赛亚的原因,我们会在后面继续看到。马太福音是一部面向犹太人的福音书,作者在写作时就想理清犹太人的一些旧想法,说服他们耶稣是弥赛亚。细查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他的用意。


读完旧约再去读新约,会有更多的领悟。这里也提一下读经的顺序,大家可以看到直到现在我们读的都是线性的时间结构。圣经跳读其实是对理解是有点阻碍的。我觉得不管如何接受了神,圣经还是需要从头到尾读一次,明白了各种背景前后关系以后选读会更明白里面的意思。

头像
1操作134 #
头像
134 #
1
22-04-23 02: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到列王纪下第五章。以利沙帮穷寡妇赚钱供应所需。以利沙对穷寡妇说,你去借器皿,不要少借。结果寡妇借多少油就装满了多少。她借来的空瓶有多少,就说明她的信心有多大。


上帝有大能,但他的供应是照我们信心的大小和顺服的程度赐下的。不要让我们信心的缺少限制了我们的福分。这一点,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定包括我)尤其难。因为我们内在的知识和习惯的思维会限制我们,合理主义(rationalism)和唯科学论都会让我们习惯地去否认神的作为,进而限制了我们的福分。


我们不能相信,我们也就得不到,这是很痛苦的事情。


寡妇得到油以后没有玩消失,没有擅自处理,她去告诉以利沙。她知道所有权在神。我们呢?我们生命里“拥有”的东西,是我们真正拥有的吗?是我们可以随意处理的吗?比尔盖茨有一次说到,神把这么多的金钱给我,必有一个mission.不评价他个人如何,但这句话说的很对。神给我们的东西,是托付给我们的,我们如何善用呢?路加福音的十九章12节开始耶稣讲了一个比喻,是关于这一点很好的教训。

头像
2操作135 #
头像
135 #
2
22-04-25 03: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刚刚讲完取油的寡妇的故事,列王纪下又马上记载了另一个故事讲神的大能超越人的所思所想。亚兰王围困撒马利亚,围城导致的饥荒到了民众易子而食的地步。两个妇人为了吃儿子的事争执到王那里。而以利沙预言神将在一天之内解决这个饥荒。有一個攙扶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列王紀下 7:2 和合本)。这里天开了窗户,就是福祉往下倾倒的意思。军士也就是说,现在就是直接往下倒福气,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解救这个灾难。


确实在人看起来,这饥荒一天内消失理论上绝无可能。但是神真的用他的大能,使围城一天内结束,饥荒一天内解决。这实在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这个可怜的军长因为没有信心,看见事情成就却被践踏而死,应验了以利沙的预言。


我们真的要有信心。直白点说,没有信心不仅是拿到的油少,还可能有灭顶之灾不是吗?让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相信神的大能,到什么地步?我们会否因着自己的信心,去限制神的能力?我们真该为此担心一下了。


这周我们教会的弟兄分享了关于写”宣教的中国”的林和成牧师的见证。他高中就退学,混黑道,二十出头在打架的时候意外受伤导致半身不遂。而神感动他。他初信之时,只是听周围弟兄的对话讲宣教,甚至不知道中国的情况,就在一夜里听到神给他的旋律写下“宣教的中国”,这首歌到处传唱,激励了很多人。而后神又在他酗酒离开教会的时候借着弟兄姐妹把他拉回来,让今天他能够四处宣讲他的经历帮助他人。


在林牧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春风化雨,循序渐进的转变,而是神说有,就有了的大神迹,这远超人的想象。神使用林牧师,兴起林牧师。他的经历,让他对误入歧途的朋友特别有吸引力,同理心和帮助,那些也都是需要带回的迷途的羊只啊。不仅如此,我们所有人,看到神在他身上的奇妙作为,信心都得到大的振奋。


今天我们读完列王纪下第十一章。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136 #
头像
136 #
1
22-04-27 20:2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到列王纪下第十九章。坦白讲,读到这里,我脑袋里的列王纪又成了一堆浆糊。那么多古怪又相似的名字,甚至两个王国的王还有同样的名字还不止一个,加上犹太人直到公元一千年才有姓,讲起来又是谁的孙子,谁的儿子。。。数都数不过来。所以我昨天又把列王纪从头再读了一遍,清楚不少也总算感觉不那么晕了。如果谁跟我有一样的痛苦,建议也重读一遍。顶多也就一个半小时吧,会让脑子舒服很多。


在这里写几个我之前模模糊糊但现在比较清楚的点:


1)有没有女王

北国没有,南国犹大国有一个。就是篡了位的亚哈谢(南国的,不是北国那个)的母亲亚他利雅(列下第十一章)。亚他利雅是个心狠的女人,她看到她儿子死了,就起来剿灭王室。连自己的亲子孙们也不放过。估计她想这事也不只一天,不然也没那么容易。帝王家的亲情关系,古今中外看起来都差不多。还好亚哈谢的妹妹把亚哈谢一岁的儿子约哈施藏起来,才让大卫的血脉没有断绝,子孙有传承。


亚他利雅是谁呢,第十一章没说。第八章说她是北国王暗利的孙女,但是没说的是她是北国皇后耶洗别的女儿。耶洗别大名鼎鼎,算的上圣经里最毒辣的女人吧。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亚他利雅跟耶洗别一样令人发指。拜巴力杀子杀孙,所以娶妻娶德,买猪看圈,这些民间智慧都是有道理的。


2)南北国之间有没有联姻

上面其实给了答案。耶洗别是北国的皇后,她嫁给北国的王亚哈,各种拜偶像杀先知欺压百姓无恶。他们的女儿亚他利雅嫁给南国的王约兰,生了亚哈谢。跟一个糟糕的家庭联姻是很可能连累自己的。这里就是这样,亚哈的儿子病了,亚哈谢去看这个舅舅,结果碰上耶户背叛,舅舅被杀了不算,自己也搭上一条命。完了自己的老妈没给自己报仇,反倒篡位把自己的儿子孙子都几乎杀光了。经上说两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婚姻是这样,交友结亲家。。也要小心。光为了权势利益,看对方干那么多坏事也不躲开,那么不是被对方害(比如亚他利雅),就是被报复对方的人害(比如耶户)。


八章27节曾让我佷费解,说亚哈谢是亚哈的女婿。其实是亚哈谢的爹是亚哈的女婿。后来发现希伯来文里面儿子这个词跟后代这个词是通的。跨代关系不一定那么特定。原文的意思是亚哈谢是那个通婚的家庭里的后代。我们在马太福音里面第一章耶稣的家谱其实也看到类似的情形。

头像
0操作137 #
头像
137 #
0
22-04-27 20:5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接着说一些感受:


3)先知在哪里

以利亚是在亚哈王时期在北国以色列的。亚哈可以算是列王纪主要男配之一,在近四十个王里面占了最多的篇章。那也是以色列一段黑暗时期。以利沙主要也是在北国,曾经到处游走,去过亚兰王住的大马士革。比较而言北国是比南国更糟糕,各种拜偶像的事,也被亚兰人,亚述人(叙利亚)威胁。


4)亡国的原因

第十七章总结了以色列亡国的原因。

1)得罪神

2)拜别神

3)暗行不义 (这个“暗”字用的太好)

4)事奉偶像

5)不听神的劝导

6)厌弃神

7)行邪淫之术


重点佷明显吧。我们应该自省,我们有没有做这些对我们生命有损害的事?我们有没有参杂其他的宗教在我们的信仰里面呢?

头像
1操作138 #
头像
138 #
1
22-04-28 20: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读经小组私下聊,都觉得列王纪这一王又一王,恶的恶的恶的,恶的善的恶的,一个个来,最后不管善的恶的都死了。这几百年乱七八糟的历史,各种古怪的名字,圣经写下来,到底为了什么?圣经不是一般的历史书,它是传达信息的历史书。那么这个信息是什么呢?


当我们说到别人的亡国,感觉挺轻松的。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经历过几次亡国,包括元朝和清朝。不过我们没有灭种。北国的以色列倒行逆施,二十个王里面没有一个称得上好王。结果公元前七百多年亚述王攻击以色列,围困撒马利亚三年,将两万七千以色列人放逐到亚述。十二个部落中有十个部落本在北方王国居住,这些人从此就几乎从历史上消失,也就是说十个部落干脆就被灭种了。


南国由于希西家王效仿大卫所行的,废去邱坛,毁掉偶像,专靠耶和华,神就与他同在。击败亚述人。然而,神治愈了希西家,他本该感谢神。但巴比伦王的儿子让使者来探听消息,希西家没有在使者面前称颂神的大能,反而是炫耀自己的财宝和军器。还真是得意就忘形。于是神借以赛亚告诉他,这样得罪神了。但神还会保守他本人王朝的太平。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则完全走邪恶路线,拜巴力,设男妓,甚至还拿自己的儿子献祭(列下21:6)。用圣经的话说,流无辜人的血,充满耶路撒冷(列下24:4】。这个献祭的地方据考证在耶路撒冷的欣嫩子谷,成为犹太和基督教神话中的Gehenna (地狱)。据说孩子被带到那里时,祭司会不断击鼓,以致父母不能听到孩子的惨叫。


犹太人离弃上帝,上帝也就不再护佑他们。尼不甲尼撒王上来围困耶路撒冷,列王纪里写的很简略(列下25章开头)。这其实是一场恐怖的十八个月的围困,情况惨绝人寰。百姓易子而食,城市被大火焚烧,被杀的人倒要比那些忍饥挨饿的人幸运。在后面的耶利米哀歌和其他经文里我们会看到,城市被洗劫蹂躏中,婴孩被摔在石头上,妇人被强奸,首领被吊起杀害。


经历了这样的惨痛,剩下的两个部落的犹太人(犹大和便雅悯)痛定思痛。终于坚定自己的信仰。他们把这场灾难铭记在心。因为耶路撒冷的陷落已经证明,如果他们不尊奉上帝的律法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就是列王纪给犹太人的信息,也是给我们的信息。


之后圣经开始成型。这个小小的被打的东倒西歪的民族本该从此失去他们的身份,但是因着他们的悔改神也再次眷顾他们。他们的宗教成为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我们这些外邦人也蒙拯救。有的网友鄙薄以色列,因为他们小也弱。这么小又弱的民族的宗教成为世界最大的宗教,那不正好证明了他们所信的是真正的神吗?


头像
1操作139 #
头像
139 #
1
22-04-29 17:2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今天我们读完列王纪,撒花💐。


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读到圣经所覆盖的都是线性的时间。接着就会出现有几本书都在叙述同一时间。下图来自维基百科。我们刚看完的这段列王纪的历史,又会在历代志里再讲,也会在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何西阿书,诗篇。。。都提到。这样在读的时候,好处是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事实,尤其后面的经卷是在起着解经的作用,前面有些没写清楚以致奇怪的事情在后面会有解释。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不同角度的人的感受。不好的地方是容易因为前面看过的就跳过去。以为都是一样的,就算看到不同也直接忽略。这里需要我们先给自己一个提醒。就像四福音一样,从各个角度对耶稣的记述,只看一本是不能有完整的理解的。


头像
1操作140 #
头像
140 #
1
22-04-30 10:0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列王纪的末尾,犹太人由于不遵循神的诫命,导致所有支派都亡国了。那么下面的故事如何呢?我们今天开卷接着的历代志的一二章。大卫鲍森牧师说,圣经里最难读下去的两本书就是利未记和历代志。利未记是没有故事,一堆祭祀的规矩和各种律法让人头晕。历代志是前面九章都是族谱,谁生谁,谁生谁,全是希伯来名字,其他啥也不说。我们刚读完列王纪,历代志没接着讲之后的故事,反而又把列王纪里的王讲一遍,同一段时期的故事这么紧接着大张旗鼓讲两遍干嘛?


看到这个我太有同感了。迄今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读完历代志。原来有这么多人跟我一样觉得很难读,真有点如释重负。不过这种情况当然需要改进。读这本难读的书以前,我觉得先了解一下关于这本书的背景会有帮助。


首先是一个人为因素使我们读这本书比较困难。其实希伯来圣经的顺序和英文圣经的顺序不同。英文的排序造成了我们读的时候有点疑问。英文对圣经旧约的顺序是历史书(17),诗歌书(也称经验书)和先知书(17)。列王纪和历代志同被归外历史书,就摆一起,因着时期相同就紧挨着。然而本来的希伯来圣经的排序并非如此。犹太人把旧约分成律法书(摩西五经),先知书,和其他的圣卷(又称著作)。先知书有十九本,约书亚记放在先知书,列王纪也放入先知书。而但以理书,历代志则是在圣卷里面。历代志其实是整本旧约的最后一本书。才不会跟列王纪挨着。


这张是大卫鲍森牧师所做的关于英文圣经和希伯来圣经的比较图。


发帖回复
查看:130478|回复:240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