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
提到温布顿,会想到什么?我的回答是:缠绵的雨季。如果说临近法网,人们都会猜测究竟谁会是最后那个荣膺冠军头衔的人,那么迎来温布顿,我会好奇两个星期的日程是不是还会被暴雨打断。伦敦六月的天气,会由浮云蔽日的闲逸和疾风骤雨的狂肆交错而成。究竟丰沛的雨水会给今年的温布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大约要比谁会接受最后的崇敬和掌声更加令人感到迷离。
来到温布顿,对于众多高手而言,要适应的不仅仅是快速的草地和繁文缛节,还有伦敦的天气。速度也许能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得到提升,百年来不见改变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现代人对英伦文化朝圣的时机,只有天气,除了适应,你别无选择。有人说,既然英国人能够在泰晤士河畔树立起一个摩天巨轮伦敦眼来作为自己走进新纪元的象征,为什么不借籍给温布顿架设顶棚来展示他们对成立新欧盟在进行文化气质上的准备。东方人看西方,总有些理解上的隔阂,不过对于现在依旧选择用雨布应对雨水的温布顿,我怀揣着无限的敬仰和钦佩。
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应该随同时代的变迁而更新,比如传统。与其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去缅怀历史,不如我们把历史维护到面前。因为传统一旦改变,其流传下的气息,根本不足以弥补我们失去的一切。传统是文化的渊源和基石,照片、文字甚至影像堆砌而成的也不过是一具具的标本--我们只能看见被风干的躯体,而不是鲜活的生命。所以,我是保守的英国文化的拥趸,“让历史活下来”是一笺美好的愿望。
温布顿的雨,就是让历史和传统得以生存的源泉。从低脂草莓冰淇淋到取消向皇家包厢行屈膝礼,还有我们再也看不到戴安娜雍容华贵的身影。百多年来,世事变迁,唯有这雨季总是如约而至,几乎不曾改变。在温布顿的雨雾中,弥散着一股令人怀念和珍惜的味道。
还有一点的别致,那就是温布顿的雨,会让胜利变得扑朔迷离。原本选手在草地上的表现虽有伯仲难分,但高手和其他人之间的实力到也是泾渭分明,按理说爆冷的程度远不必浪漫随性的罗兰加洛斯。可是,若把雨季的因素考虑进去,任谁也很难断言胜负究竟会归于哪里。
比如去年的男单决赛,一场突然来临的雨中断了RODDICK和FEDERER之间的较量,两个人再回到中央球场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场雨给他们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当然,FEDERER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赢得蝉联。只是,在中央球场阴雨暂停比赛的时候,与其比邻的一号球场还是一片阳光灿烂。这就是温布顿,一片浮云足以造就两重天。
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这样的猜测,让我对未来的两周充满无限的期待。不知道,这个雨季会让幸福和胜利停留在哪里。而这样的想象,一直驰骋在六月温湿的温布顿。不知道,我们的激情会不会被厚重的英伦情节融化,然后,让我们一起分享见证历史的庄重和荣幸。毕竟,这里流淌的不止是我们炽烈的感情,还有缠绵的细雨和弥足珍贵的传统。
四大满贯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温布顿。诚如我前面文字里提到的,我推崇英国人对传统的保护。还有一个原因,我是简.奥斯汀的死忠书迷。在绿草冉冉,白衣翩翩的温布顿,我总能感觉到奥斯汀笔下许多情愫:比如在理智与情感中游离,在傲慢与偏见中挣扎。还有我作为一名粉丝时复杂心理,其实和她笔下那些陷入爱情的主角们纤细的感受差不多:紧张、焦急、憧憬和期盼充斥着我的心房。当然,网球和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奥斯汀还有她的小说以及我的个人感受,看上去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请你相信,我并不是在牵强附会地非要让这些和将要在温布顿发生的一切扯上关系。坦白地说,每年在电视信号里等候温布顿草地球场上的一切,总让我有一种恋爱的错觉。因为,我会跟随着一群与自己距离遥远的网球选手或喜或悲。如果碰巧你也有这样的体会,你就会发现,我并没有说谎,我们都像是小说里的人物--至少我们像在阅读小说一样阅读自己,阅读自己的快乐悲伤,欢笑或者眼泪。
所以,我选用奥斯汀的一部小说来命名接下来两周我将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心情和体会,在曼斯费尔花园里,一同品味属于我们自己的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