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62116|回复:44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当年六四的人最后是怎么出国的?国家应该会限制他们出境吧

头像
3操作261 #
头像
261 #
3
23-06-04 12: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政府用正规军而不是警察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使用机枪坦克这样的战争武器进行镇压,从什么角度都没法洗白。我只是没想到这里这么多人对64 一无所知。


whatyoudo 发表于 2023-06-04 12:23

当时中国没经验,否则防暴警察早就把占领广场的学生驱散了,哪里等得到六四?

头像
0操作262 #
头像
262 #
0
23-06-04 12: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当时中国没经验,否则防暴警察早就把占领广场的学生驱散了,哪里等得到六四?


ca563 发表于 2023-06-04 12:47

对。看到过文章说这个来着。

Advertisement
头像
3操作263 #
头像
263 #
3
23-06-04 12: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政府用正规军而不是警察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使用机枪坦克这样的战争武器进行镇压,从什么角度都没法洗白。我只是没想到这里这么多人对64 一无所知。


whatyoudo 发表于 2023-06-04 12:23


你确定你住美国吗?


头像
0操作264 #
头像
264 #
0
23-06-04 12: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六四死多少人是个迷,我估计也就小几百吧,不应该太多。

头像
8操作265 #
头像
265 #
8
23-06-04 12: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信息时代,想知道的一定会知道,不想知道的就算了。土共派军队镇压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学生,怎么洗白都没用,死亡人数自然不会公布的。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没有那种血性了。血染的风采就是那时唱红后来被禁。连新闻联播音员同情学生穿黑衣报新闻,都被下岗,那是陈道明的老婆杜宪,还有她的搭档薛飞。真不容易。

Advertisement
头像
6操作266 #
头像
266 #
6
23-06-04 12: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终于来了一个64目击者,这是你当时的心情,现在你怎么看?当时我在纽约看直播,很震撼。


1nsb 发表于 2023-06-04 12:12

我也是六四目击者。但那时候年龄还小,没去广场和木樨地。只在家里看到长安街过坦克,在五棵松路口看到已经被压扁的尸体。

头像
4操作267 #
头像
267 #
4
23-06-04 12: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当时中国没经验,否则防暴警察早就把占领广场的学生驱散了,哪里等得到六四?


ca563 发表于 2023-06-04 12:47

那时候允许占领天安门那么久也是开玩笑,敢不敢想让川粉去占领国会山一个月?美国会做出什么反应?还有那个香港的允许那么多废青打砸烧那么多天,真是太宽容了

头像
1操作268 #
头像
268 #
1
23-06-04 12: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42楼ca563的帖子

嗯,听到 最多的也是这个说法。

正常推测来说,64之前部队没接到可以开枪指示,基本上可以排除开枪的可能。那段流传很广的视频,一个人阻挡了一队坦克,其实从侧面正面部队没有过火的行为。64当晚肯定有可以开枪的指示,但只要在广场没有出现屠杀,那么死的人就不会太多。


dubidd 发表于 2023-06-04 08:47

官方公布两百多少死亡。根据丁子霖的名单,我估计真实数字相差不大。

头像
1操作269 #
头像
269 #
1
23-06-04 13: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不是本来就跟外国有联系


加一句解释: 不是说已经在国外然后不回去的人,是说在国内参加了的人

14:50 再加一句: 参加的普通大众肯定没有和外国联系,但是那些头目呢? 我觉得很难说


安跨海 发表于 2023-06-03 09:57

丹姐在台湾卖菊花

头像
4操作270 #
头像
270 #
4
23-06-04 13: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信息时代,想知道的一定会知道,不想知道的就算了。土共派军队镇压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学生,怎么洗白都没用,死亡人数自然不会公布的。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没有那种血性了。血染的风采就是那时唱红后来被禁。连新闻联播音员同情学生穿黑衣报新闻,都被下岗,那是陈道明的老婆杜宪,还有她的搭档薛飞。真不容易。


1nsb 发表于 2023-06-04 12:51

这事如果放美国,美国政府做法只会更加激进,早就强力驱散了。。


两者差别是中国老百姓在几十年的教育下,对军队没有任何的畏惧感,完全不相信军队会动手,所以对军队的反复警告完全不当回事,甚至很多时候觉得正面冲击一下警戒线,乃至直接冲上去动手缴械也无所谓


而美国老百姓在多年的血肉教训下,对军队的畏惧绝对是深入骨髓。

在美国看到军队上街后,绝对没人敢正面冲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正面冲击美国军队的下场是啥。。。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71 #
头像
271 #
0
23-06-04 13: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官方公布两百多少死亡。根据丁子霖的名单,我估计真实数字相差不大。


Haribough 发表于 2023-06-04 12:56

我也估计差不多这个数,大多数应该都是北京的市民,而不是学生。我认识很多当晚在广场的大学生,他们都没人直接间接认识的同学死亡。

头像
0操作272 #
头像
272 #
0
23-06-04 13: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估计差不多这个数,大多数应该都是北京的市民,而不是学生。我是天津人,那时十几岁,认识很多当晚在广场的大学生,他们都没人直接间接认识的同学死亡。


ca563 发表于 2023-06-04 13:16

丁子霖名单里有60几个大学生,还是将近10个中学生。占死亡总数的35%。比例不小了。

头像
0操作273 #
头像
273 #
0
23-06-04 13: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广场上确实没有开枪,我认识的人里六四当晚在广场上的有几十个,都是这么说的。军队要动手清场时,柴玲之流早跑了。是侯德健几个“大人”出来谈判,军队同意学生们撤离到学校去。但在军队进城的路上有市民阻挡军车(例如那个拦坦克的),在木樨地和公主坟都死人了。


ca563 发表于 2023-06-04 08:03

还有六部口。从天安门广场撤出来的学生在六部口遇到一队从西边即将进入广场的军队。至少十人被枪击或坦克碾压致死。

头像
0操作274 #
头像
274 #
0
23-06-04 13: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80楼的帖子


天安门母亲到现在,找了几十年,是71个人遇难

头像
1操作275 #
头像
275 #
1
23-06-04 13: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80楼的帖子


天安门母亲到现在,找了几十年,是71个人遇难


minqidev 发表于 2023-06-04 13:39

现在是202人


http://www.tiananmenmother.org/index_files/Page480.htm


你理解错了。是有71个难属(也就是六四死者的亲属)已经过世。还有116个活着。

Advertisement
头像
3操作276 #
头像
276 #
3
23-06-04 13: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还有六部口。从天安门广场撤出来的学生在六部口遇到一队从西边即将进入广场的军队。至少十人被枪击或坦克碾压致死。


Haribough 发表于 2023-06-04 13:37

消息来源?我同学们说他们是排着队拉着手唱着歌被大兵护送(押送)到学校的。路上听得到枪声,但没遭遇什么。

头像
5操作277 #
头像
277 #
5
23-06-04 13: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信息时代,想知道的一定会知道,不想知道的就算了。土共派军队镇压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学生,怎么洗白都没用,死亡人数自然不会公布的。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没有那种血性了。血染的风采就是那时唱红后来被禁。连新闻联播音员同情学生穿黑衣报新闻,都被下岗,那是陈道明的老婆杜宪,还有她的搭档薛飞。真不容易。


1nsb 发表于 2023-06-04 12:51

学生同时也虐杀士兵,我觉得这一点也无法洗白

头像
1操作278 #
头像
278 #
1
23-06-04 13: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消息来源?我同学们说他们是排着队拉着手唱着歌被大兵护送(押送)到学校的。路上听得到枪声,但没遭遇什么。


ca563 发表于 2023-06-04 13:46

你可以去查一个叫方政的人。他是体育大学的学生,被那个坦克压断了双腿。


你也可以去看一下丁子霖的名单。其中有每个人的死亡地点。

头像
0操作279 #
头像
279 #
0
23-06-04 13: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82楼Haribough的帖子

原来是死难的亲属啊,搞错了。那应该是200多人

头像
0操作280 #
头像
280 #
0
23-06-04 13: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那时候允许占领天安门那么久也是开玩笑,敢不敢想让川粉去占领国会山一个月?美国会做出什么反应?还有那个香港的允许那么多废青打砸烧那么多天,真是太宽容了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06-04 12:55

国会山对等的应该是中南海吧?

发帖回复
查看:62116|回复:44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