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10万+|回复:589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求助! 孩子抑郁两年了,怎么帮助他,家长怎样调试心情?

头像
0操作461 #
头像
461 #
0
23-03-19 10:0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唉,养孩子真难啊!


cottoncloud 发表于 2022-09-16 15:33

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头像
7操作462 #
头像
462 #
7
23-03-19 10: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母亲家族有精神类疾病的基因。她的叔叔四十出头就自杀,留下一大家孤儿寡母;她母亲家有位近亲是精神分裂病人;她父亲一直是非常乐观开朗的人,但在年近八十的时候也得了抑郁焦虑双相;至于她的兄弟姐妹,一半以上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抑郁。每个人发病的trigger不一样,生活状况也不一样,有普通老百姓也有非常优秀出色的人。但他们都是聪明、敏感、谨慎,甚至有一点点胆小的人,不知道这种个性是不是和抑郁高度相关。

我妈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她也碰到过不少挫折,但都挺过去了。我一直觉得(不知道对不对),她之所以在mental方面远远强过她的兄弟姐妹,和她从小习惯干家务,料理家事有很大关系。她虽然不是家里的长女,但从幼年开始就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照管弟妹,甚至要学会管开销管钱。所以她从小就被人需要,自我价值感很强;长大后,因为生活经验丰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放去农村、缺衣少吃)下,她都比其他人过得更舒服一点,做的衣服鞋子更舒服好看,做的饭更好吃,干活又好又快…等结婚成家了,她的生活工作平衡非常好,印象中家里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饭也好吃,但我妈的工作干得也很棒,也从来不放弃玩乐。

人有的时候,需要多干一些接地气的事情:消耗一定的体力、只消耗少量脑力、能马上看到成果(有即时反馈)、门槛低(人人都能做)、最好还能服务他人同时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Advertisement
头像
2操作463 #
头像
463 #
2
23-03-19 10: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62楼的帖子


多做事,目标放小一点,做成了有自我价值感是对抗抑郁很好的办法,但是你母亲是为生活所迫,如果是被自己父母逼迫着做可能效果相反,自我价值感反而降低,还被评判做得好不好的,更糟糕了。我感觉以前的父母孩子多,忙,对孩子有要求但是评判比较少,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如果父母如临大敌盯着孩子一举一动,评判他是否合规,孩子就很辛苦。

头像
3操作464 #
头像
464 #
3
23-03-19 12: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据说阳光又有点粗枝大叶的的妈妈养的娃最皮实,六十分父母是最佳方案,不该追求完美。各位爸爸妈妈反而不妨把很多时间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活出自己的精气神,也是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很好的role model,另外也是给孩子减压,不要放太多的注意力和压力给他们。当然如果有办法和孩子交心也可以找quality time和孩子好好聊聊哪些事最困扰他们,如果没那个能力,先把自己照顾好,创造比较祥和宽松的家庭氛围也很有帮助

头像
0操作465 #
头像
465 #
0
23-03-19 13: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蹲这里学习学习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466 #
头像
466 #
1
23-03-19 13: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母亲家族有精神类疾病的基因。她的叔叔四十出头就自杀,留下一大家孤儿寡母;她母亲家有位近亲是精神分裂病人;她父亲一直是非常乐观开朗的人,但在年近八十的时候也得了抑郁焦虑双相;至于她的兄弟姐妹,一半以上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抑郁。每个人发病的trigger不一样,生活状况也不一样,有普通老百姓也有非常优秀出色的人。但他们都是聪明、敏感、谨慎,甚至有一点点胆小的人,不知道这种个性是不是和抑郁高度相关。

我妈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她也碰到过不少挫折,但都挺过去了。我一直觉得(不知道对不对),她之所以在mental方面远远强过她的兄弟姐妹,和她从小习惯干家务,料理家事有很大关系。她虽然不是家里的长女,但从幼年开始就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照管弟妹,甚至要学会管开销管钱。所以她从小就被人需要,自我价值感很强;长大后,因为生活经验丰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放去农村、缺衣少吃)下,她都比其他人过得更舒服一点,做的衣服鞋子更舒服好看,做的饭更好吃,干活又好又快…等结婚成家了,她的生活工作平衡非常好,印象中家里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饭也好吃,但我妈的工作干得也很棒,也从来不放弃玩乐。

人有的时候,需要多干一些接地气的事情:消耗一定的体力、只消耗少量脑力、能马上看到成果(有即时反馈)、门槛低(人人都能做)、最好还能服务他人同时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taojunmm 发表于 2023-03-19 10:36

同意。。。

其实抑郁就是闲的。。。

人一忙起来,精神状态会好很多。。

劳动真的是人的需要。。。

头像
1操作467 #
头像
467 #
1
23-03-19 18: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很多人都不知道抑鬱的感覺

那種是完全無力 什麼都提不起勁 做什麼都沒意思

常不自覺流淚 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思

所以一直勸人家馬上振作去做什麼有意義的事

不給緩衝期還強力要人家馬上升龍火虎振作開朗

其實根本都講不到人家心裡去

人家憂鬱的人還要應付你的

過分積極善良的勸導帶來更多的困擾


他們的情緒就是情緒

妳做的陽光指示跟他們不理解他們家人做的一樣的事






头像
2操作468 #
头像
468 #
2
23-03-19 19: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67楼dkTW的帖子

我有一阵有点产后抑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去看医生,那个很耐心的女医生对我说你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可爱的孩子,爱你的老公,还有很好的学历,未来你还会有很好的career,你很健康,也很美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觉得还是很管用的。当然还有吃药。常常欣赏赞美孩子的优点说到心坎上去,是孩子需要的。我以前读毕淑敏的花冠病毒,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大意是女主的妈妈得了癌症,晚期,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但是这个垂死的女人却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这句话我印象很深。做父母做到这个程度,才算是成功吧。我自己也没有做到,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孩子聊天,言之有物,支持理解和分析问题,需要很多的积累。

头像
0操作469 #
头像
469 #
0
23-03-19 19: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楼里很多回帖都好感人。

头像
2操作470 #
头像
470 #
2
23-03-19 19: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不容易!bless!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71 #
头像
471 #
0
23-03-19 20: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有時就像是太累了 負重過了

就讓他休息一陣

能給放鬆釋壓的資源援助

就像你發燒生病無力時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

你快點起來寫功課 明天 後天 明年 .. 還要如何如何

起來運動吧 跑步有益身心 ......

小毛病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妳倒杯水 調涼溫 蓋個被

想喝冰淇淋 想喝熱湯 用個能吞喝得下 安靜陪伴觀察

想睡覺 想做什麼能讓他舒服緩解的就讓他們做吧

他們有基本的抵抗力的 能退燒吃睡休息得夠

一段期間就會自己痊癒

一直不能好的那就是有點大問題

總要弄清楚病因原因才能解

有時或許是太過擔心道聽途說

自己被外人廣告...影響了

別人不一定會比你更了解自己家的情況

有時一片熱忱好心幫忙 過度餵藥進補 盡心盡力

並不一定比什麼都不要做不要說好



头像
0操作472 #
头像
472 #
0
23-03-19 21: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楼louti的帖子

我孩子以前也是抑郁, 每周见therapist见了一年. 据她说, 完全没效果. 所以后来基本上我在当治疗师, 每天都要聊一个小时左右, 这些年过来, 学业跟上了, 也上了自己想去的大学. 上大学后给我打电话的频率从一天一次, 到现在一周一两次. 从最开始每天都没好心情, 给我讲得都是今天的倒霉事, 到现在大部分时候都给我分享开心的事情, 给我发做饭的照片. 时间拖了四五年, 中间绝望的时候也有过.

我知道美国这边是主张吃药的,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所以我只是分享下我们的情况. 最开始我们是被老师推荐去看医生的, 起因是被bully还有其他的social问题, 我开始是象大多数中国人一样, 觉得这个没什么要紧的, 而且她每天脾气都不好, 随便说点什么就会生气, 搞得我当时很烦. 所以就是常规的见therapist, 吃药, 后来因为吃药,开始有hallucinations, 我开始紧张了. 停了药. 我自己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 开始试图理解她的问题.

心理学上讲的有一条对我们帮助很大, 就是 "accept". 我的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突然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做为父母, 我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孩子. 如果我不能接受, 那么孩子如何接受自己, 如何能从抑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的. 是可能很多中国人的想法是这么点小事就抗不住, 以后还能有啥出息. 可人是不一样的, 抗不住的人都应该被别人放弃吗?

我感觉我们走第一大步, 就是接受现在的状态, 接受我现在心情不好,什么都不想干, 不用judge, 人生很长, 感冒发烧都会有好的时候, 精神上的问题也是一样. 不要想着我有问题, 我需要被fix.

第二步是缓解关系后, 慢慢了解孩子的困扰是什么. 不少情况是缺爱, 或者是感受不到爱, 低自尊, 觉得不够好不配活着,还有一些具体的incident. (这个我当时觉得好冤枉, 我自认为非常关心孩子,付出很多. 然而"关心"/"付出" 和孩子能体会到的爱有很大差别.)


第三是不要急, 有时候孩子有好转, 各方面要求又高起来, 结果就又开始反复, 孩子在这个时候会一下子觉得完蛋了. 我家孩子有一次说难道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了. 我说你小时候很开心, 这没几年你就不开心了, 你怎么能断定今后70年你都不开心. 孩子需要理解这个世界包括自己都是在变化的, 不是all or nothing, 这个世界人有各种活法, 不害人不害己就ok了.


多些耐心, 观察. 家长不要老想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 这种"你今天好不好" 是一种对孩子无形的压力. 中学短时间成绩差一点天不会塌下来. 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是很难抑郁的.








yayapig 发表于 2022-09-16 13:41

这是我看过的最高赞的父母亲的回答,有爱。

头像
3操作473 #
头像
473 #
3
23-03-19 21: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国内近年有个流行观点, 子女抑郁症,都是父母的问题. 一个家里不平衡的状态要找出口, 通常都是先表现在小孩身上,因为小孩本身是最脆弱的环节.我倒一直觉得ABC可能不一定是父母的原因,因为本身比国内还多一个外界身份认同的问题。但是这个帖子再次典型证明了子女抑郁症都是父母的问题。


楼主全篇的描述都是小孩的症状,以及给自己和老公带来的影响。 整体上想表达的就是前半段, 我儿子很不正常,后半段我很痛苦。 完。外加几句学习怎么办。你想看看她儿子为啥抑郁,她家和老公家有没有家族遗传史,她儿子的成长环境是否动荡或者舒适。 这些是一个字都不提的。


至于其他层主也差不离。一堆道歉,后面跟着“ 家里有抑郁孩子的父母都很清楚我的感受”。


这年头小孩不好PUA了,是个人都知道“对不起。。。但是。。。”这种句式重点在于但是后面那部分好吗。


人不懂得自省自己做事要为后果买单,全怪在小孩抑郁症上,博外界多少同情都没意义。





since1874 发表于 2023-03-19 02:20

父母在经历了自己孩子抑郁并且恢复的过程中也会成长,一开始父母都是抓瞎的。所以不用对楼主苛责


我也相信孩子抑郁主要成因来自父母。孩子平安长大的家庭,父母应该知足,偷着乐吧,说实话并不是因为父母做得多好,相反,家里面如果没有尖锐矛盾 (自杀,抑郁), 大多数父母平时做得其实挺差的,只不过孩子韧性强,熬过去了。只有真的到抑郁自杀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了,父母才有可能发自内心的反省并且改正。

头像
0操作474 #
头像
474 #
0
23-03-19 21: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73楼Slou9900的帖子

不是歐

到這麼嚴重了

已經錯過很多了

難道每個人都是見到棺材才掉淚



头像
0操作475 #
头像
475 #
0
23-03-19 22:0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73楼Slou9900的帖子

不是歐

到這麼嚴重了

已經錯過很多了

難道每個人都是見到棺材才掉淚




dkTW 发表于 2023-03-19 21:50

好吧,不是所有人。但是绝大多数人确实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型的


我相信孩子经历过大事情的家庭,父母是可以升华的。average 水平的亲子矛盾的家庭,我信教的朋友告诉我,父母靠自己就能醒悟的太少了。要么是悟性很高的父母,自己就能调整,要么靠神的指引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76 #
头像
476 #
0
23-03-19 22: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今天下午带娃去公园打球。看到好几个唱歌的group。 草地上是一堆的老人,一些人手上拿着吉他,Ukulele,小提琴等乐器,边玩边大声唱歌,很欢快,我站在那里看着都觉得开心。 公园的building里面,也有很多唱歌的。


回来读到这个帖子,楼主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加入这种欢快的团体,有归属感的那种? 呆家里,要是上网时间太多,,虚拟世界太久,只怕越来越感觉不到现实生活的快乐。(家里也可以经常放歌?)


多帮助孩子,让孩子不要在一个焦虑的环境中,祝愿你们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记得网课时间太长后,跟一个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说病毒期间的网课,对孩子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孩子刚回学校,话都不敢跟同学们说了。)


头像
0操作477 #
头像
477 #
0
23-03-19 22: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要不去church?

头像
2操作478 #
头像
478 #
2
23-03-19 22: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认识一家人,儿子高中突然就抑郁了,早上不起,作业不做,拒绝和爸妈说话。看了很久心理医生,好像吃了很长时间的药。爸妈把他从公立的top school 退了学,在家里待了小一年,然后找了个小私校,因为这个学校管理非常松,允许孩子刚开始一星期只上一节课,Art Class。慢慢地逐渐增加课时,到 junior year 已经接近 full time。大学上得不错,top 30,现在已经要毕业了。他们都觉得转到那个私校是最明智的选择。那个私校 academic 不好,中国小孩到那里很容易就出类拔萃,被老师同学当天才一样崇拜,没有压力,对改善心情很有好处。

头像
0操作479 #
头像
479 #
0
23-03-19 22: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75楼Slou9900的帖子

就希望家長的昇華

不是

建立在

被犧牲的孩子


头像
0操作480 #
头像
480 #
0
23-03-19 22: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76楼likepeace的帖子

不是該先減低對自己的壓迫與焦慮

就不會影響周遭的人而不自知

发帖回复
查看:160261|回复:589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