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的贴子,mark慢慢学习
好长的贴子,mark慢慢学习
我也非常赞同,陪伴比游戏更有用。尤其是来自peer的那种陪伴和友谊。我们现在local的一些娃的朋友周末慢慢开始一些gathering,就是现在疫情如此,又实在优点担忧,不敢安排太多啊。
我家虽然有两个,年龄差的很多也玩不到一起。而且孩子越大,越需要peer的互动。今年开学以来回了学校,感觉孩子各方面都正常了一些。希望熬过今年冬天,以后的疫情回越来越好。
目前weekday我们还是有看情况给一点游戏时间。也不光是游戏时间,其实我有时候觉得游戏时间比YouTube时间可能还好一点。我家娃看YouTube就是看gamer channel。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强的上瘾性的。还不如自己动手去打,至少还有点problem solving在里面不是?看油管是更加被动和消极的。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09-15 15:09
这个年龄,朋友的陪伴更重要,我们城市很多华人的孩子一起长大,家长们教育理念也差不多,这时候孩子们在一起,有陪伴、理解、吐槽,但也不太会走偏。
不知道你家娃多大了。我家初中生了,在他房间陪他到睡着是他不会接受的。但是我怕他半夜下楼,楼梯口设了sensor,如果过了睡觉时间有动静,呵呵,我就收到手机上的通知了。
反正,也是各种斗智斗勇啊。
不过心态转变以后,现在这些说起来都是说笑,不会bother我太多了。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09-15 15:22
10年级,不是每天。
同烦恼中啊,LG管得快崩溃了。去年疫情关家里好多孩子都打游戏上瘾成了唯一乐趣了。😰
天天周末 发表于 2021-09-14 20:05
真有意思,什么都是疫情背锅
Counselor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孩子和家长总是有power struggle,他们更信服外面的expert 有authority.
不是学校自己的,我们找的台湾counselor,跟我们文化类似,跟家长说中文,跟娃说英文(她让娃选,娃选英文觉得更自在)。不过那是早在疫情开始之前,是因为睡眠问题去看的,当时还可以面对面,看两个月就基本好了,疫情也开始了。疫情以后有次变差又做了一次remote的session. 现在估计她也很忙,不知道还有没有空。她是专门服务儿童和青少年的。她专门提到,不可以一次screen时间超过三个小时,这样大脑对游戏刺激的input threshhold又会提高,下次需要更久才能得到同样的刺激。娃当时听了还是很信服的。她分享自己家娃们的经验,我听着就还是要家长大量投入时间,组织活动陪玩陪做pizza等等。希望就是等到18岁以后大脑前叶发育好了,就可以自己按照轨道运行下去了,在这之前如果是容易上瘾的娃,都得家长陪着盯着,没办法。。。
JingSeattle 发表于 2021-09-15 15:09
嗯,我们当时看心理医生也是说需要戒。但是具体到神马程度,一次最多多长时间,没有更多的谈及。这个三小时是个不错的guideline。
我比较认同有些孩子确实就是需要更多的hand holding直到他自己比较成熟一点。这就是现实,没有啥好怨天尤人的。接受现实,享受可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们现在周末除了安排一些他和朋友的活动,也尽量多一起出去吃饭,在家一起读书,现在ZT会和孩子一起看看油管上面的足球(娃踢球)。我们还打算周末等老二睡了,晚上我们可以和他一起玩switch上面的游戏。即使还是需要screen time,也尽可能把这些时间变成更有意义的亲子时间,用来加深我们的bonding。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才会对孩子保持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随着孩子长大,这个影响力会越发弱化。这也是生命成长和独立的必经之路。
我们kindle也要收,但可以比其他时间长一些。
l4528 发表于 2021-09-15 14:55
我每天晚上11:00收kindle,否则会看到夜里好几点
别什么都让程序员背锅,pm设计的,ds算出来的,码农当然也跑不了。前东家游戏公司的路过,见过手游单个用户前后在游戏里花了2米的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09-14 22:36
游戏公司还雇有心理学家吧?专门研究如何上瘾
嗯,我们当时看心理医生也是说需要戒。但是具体到神马程度,一次最多多长时间,没有更多的谈及。这个三小时是个不错的guideline。
我比较认同有些孩子确实就是需要更多的hand holding直到他自己比较成熟一点。这就是现实,没有啥好怨天尤人的。接受现实,享受可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们现在周末除了安排一些他和朋友的活动,也尽量多一起出去吃饭,在家一起读书,现在ZT会和孩子一起看看油管上面的足球(娃踢球)。我们还打算周末等老二睡了,晚上我们可以和他一起玩switch上面的游戏。即使还是需要screen time,也尽可能把这些时间变成更有意义的亲子时间,用来加深我们的bonding。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才会对孩子保持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随着孩子长大,这个影响力会越发弱化。这也是生命成长和独立的必经之路。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09-15 15:28
个人觉得,这个时期亲子bonding不太重要,以前关系好,过了这个阶段会回来的。这个阶段孩子更想要的是自以为的独立自由和对话,在底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给适当自由,对话是我们的态度和影响。
我们也是。我是非常高兴他能回去上学。我尽量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club.纯粹玩的,不是为了上大学,学业等,我就想他出去社交。上学期他有段时间都不愿意下楼。一整天就在房间里过的。
我也不知道游戏和youtube哪个更好点,但我想游戏会让人紧张,得不到放松。因为我孩子总是说太累然后去玩游戏。还有看油管的时候,他也会看些engineering的油管,我自我安慰地说至少比游戏的更好点吧。
个人觉得,这个时期亲子bonding不太重要,以前关系好,过了这个阶段会回来的。这个阶段孩子更想要的是自以为的独立自由和对话,在底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给适当自由,对话是我们的态度和影响。
l4528 发表于 2021-09-15 15:35
嗯,我们有注意到孩子更多的想要独立和自由。以及和他对话时需要更多的尊重他作为独立个体,有更强行动力的个人的发展特点。
一方面我们希望改变和他之间的关系,从管理,更多的转向鼓励,激励和欣赏。一方面,很多地方可能还是需要监管。尽量平衡吧,不容易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从16岁开始打任天堂,打到40岁还在玩XBOX和PS4的资深玩家,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游戏这玩意就象毒品,会上瘾的。楼主的小孩我不知道怎么办了,但其他人的儿子,如果你的小孩还没接触游戏,就不要让他接触游戏。业余时间去打球,比打游戏好一万倍。
我为了不让我儿子接触游戏,我把我的XBOX和Play Station全扔了,PS5也不买了,自己先戒了游戏。然后准备每天早上5点陪他去跑步和练球。
DannyCL 发表于 2021-09-14 21:21
非常同意,玩游戏不上瘾的一般都是打得不好的菜鸟,比如我自己。
游戏的口子不能开,一开就收不住了。我儿子反反复复好几回,现在彻底不能玩,我当时都快疯了。任何说教在“瘾”面前都脆弱无力,再加上孩子小,没有自制力,他也觉得没有必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丰衣足食,为什么要奋斗,看见游戏,直接放任自己。现在心脏不太好了,不能发大脾气了,他也干脆别玩了,每天看图书馆借的书,晚饭后看一个小时电视,不要跟我说无聊,生活本就无聊。
leatherplayer 发表于 2021-09-15 15:37
我不太能够赞同这样的态度。这不是最终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
回复 352楼SalinaMing的帖子我们也是。我是非常高兴他能回去上学。我尽量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club.纯粹玩的,不是为了上大学,学业等,我就想他出去社交。上学期他有段时间都不愿意下楼。一整天就在房间里过的。
我也不知道游戏和youtube哪个更好点,但我想游戏会让人紧张,得不到放松。因为我孩子总是说太累然后去玩游戏。还有看油管的时候,他也会看些engineering的油管,我自我安慰地说至少比游戏的更好点吧。
vinca 发表于 2021-09-15 15:39
油管确实很多creative的ideas。里面算法的推荐确实让人欲罢不能。我自己也会经常晚上看到睡着。。。。可怜我没有老妈盯着我了。其实还是挺影响我睡眠的。
也许孩子某种程度也是遗传了我?我自己性格也属于比较impulsive的,兴趣非常广泛,但是不容易坚持。可能也属于多巴胺分泌不足。只是幸运,小的时候环境简单没有太多诱惑,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但是后来对自己的人生也是并没有很好的规划吧,算是跌跌撞撞的活到如今。
老是进来这个帖子,理解楼主的焦虑,家有青春期娃,所以还要再啰嗦。 1. 首先青春期孩子又是这个情况,千万不能再硬碰硬了, 效果比较差 2. 如果孩子有朋友可以聊,鼓励他。父母和孩子的对立冲突, 导致孩子听不进去如何建议,而且会逆反变本加厉。 3. 上瘾的话有可能脑神经反馈回路有影响了, 靠自控力很难走出来。 见心理医生必要时候吃抗抑郁药很必要。 4. 虽然孩子和你们僵执, 孩子最需要的还是关爱, 成就感。 即使他有各种问题,你们还是无条件的关爱他,相信他。 让他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上瘾或者暂时抑郁了 , 理智的时候他也想变好的,就是靠自控力不可能一下走出来,理解支持陪伴很重要。 就像美国许多戒酒的,反反复复很多。 但父母和其他人的支持理解和重要的。父母对玩游戏的指责回被当作对他整个人的全盘否定。 4. 有空 多表示你们的支持和理解,虽然他可能还是不会表示什么。 不要说教, 这个时候,不要做重大改变,比如 让他运动,打工,或换学校,除非他自己提出来。 等他平静下来,他也有可能会主动找你们。多倾听,尽量不要说教或给建议。 学会再让步,学会全盘接受孩子,同时相信孩子,不管这么样的路,孩子 是有愿意变好的愿望的。 只有爱和支持能改变,最容易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
nextspring 发表于 2021-09-15 15:44
是的,我读心理学书让自己猛然通了的一点,就是,人,不能控制任何其他人。包括孩子。包括配偶。人能够控制的其实只有自己而已。其他人都只是陪伴一段路。人真正有用的也就是自己而已。这一点明白了,让我对很多事情的执念突然放开了。
做自己可以做的。
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我们不能控制,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如何去回应,会反应。
舍得,有舍才有得。
总之痛苦经历之后得阅读,在一遍遍得深化之前有些朦胧得感知。最后所有DOTS都刷刷刷连起来了。世界整个亮堂了很多。
是现实缺乏社交,所以要上huaren找补。
但我觉得这很不健康,很没营养,暂时又没更好的替代。
我也想尽量productive,但人就是有这些需求。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1-09-15 11:51
追个星比较有社交感 今天看个节目 明天打个榜 后天买个杂志反个黑 一群人很有共同话题 很有社团的感觉
哈,我也说孩子的情形也怪我的遗传。也是很幸运小时候没有太多诱惑。我记得大学里不知道哪儿抽奖得了个手掌机,玩欧罗斯方块玩的不能自拔,后来我自己砸了才结束。研究生的时候写论文头疼,就天天玩挖地雷,结果自己把游戏从电脑里删除才解脱。然后手机里下了个拖拉机又是玩的昏天黑地。所以我知道让孩子自己控制真的很难。
女孩子也玩游戏啊,我女儿10岁,自从去年疫情开始呆在家上学,就跟同学一起玩animal jam和roblox。每天至少2-3小时。问题是这也是她社交的一部分,她同学也都玩,还在游戏里聊天,疫情出不了门所以当时我们也没阻止。后来开始逐步恢复上学,我就很高兴她在学校的时间至少保证没有screen time。暑假我也尽量让她去summer camp。现在开始回学校full-time上学了,课后还有一些课外活动,晚上又要早睡所以就没这么多时间了,不过她还是每天至少要玩个半小时。看来要早点控制起来不能玩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