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97382|回复:345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看到huaren大妈推老公海归,想起了文革前夜,张爱玲逃离大陆前发生的小事

头像
7操作81 #
头像
81 #
7
21-08-12 19: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段讲的很清楚当时为啥很多富人没有去香港。说白了还是没有张的政治敏感和大局观。 1951年以后的三年左右,是留在上海的民族资本家的黄金岁月,经过国内内战时的混乱,经过1949年前夕去与留的彷徨,好不容易,在新鲜的红旗下舒了一口气。他们在开始和平的年代里,感到尘埃终于落定,自己如果好好努力的话,在没有战争、没有溃兵、没有黑社会敲诈的社会里,会大有前途。就是像郭婉莹的丈夫这样爱玩了一辈子的人,也在这时豪情万丈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意里去。 郭婉莹的丈夫开始同德国做起了医疗器械的生意,并且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做起来了,郭婉莹开始常常陪丈夫到香港去。 在香港,他们看到许多在上海过着安稳生活的熟人,困在南方那个小小的混乱的半岛上无所适从,香港在五十年代初与上海比起来,就像一个小县城,而突然云集了整整一个讲上海话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在大都市里生活过的精英阶级,他们想用上海模式在香港继续自己的生意,但在没有发展起来的市场上很快一败涂地。在被当地穿香云纱和木头拖鞋的潮州人操纵的股市上,上海的熟人们输了最后一根从上海带来的金条以后,从上海来的时髦小姐们,为了家用不得不去舞厅做了舞女,上海来的骄傲的小伙们,也不得不卖掉了刚刚买的美国汽车。而大多数郭家的亲戚们,开始迁徙到隔着一个太平洋的美国。 郭婉莹夫妇目睹了五十年代在上海移民中发生的一切,当时他们还在心里庆幸自己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头脑发热,亲手毁了自己的生活。像当时大多数留在大陆的资本家一样,他们对五十年代初清明欢腾的社会抱着真切的好感。 很快,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让郭婉莹告别一切美好,直面严酷而真实的寒冬。1957年,郭婉莹的丈夫被划成了右派,关进了监狱。郭婉莹一个人开回了丈夫丢在公司随时即将报废的福特车,从穿着法院制服的警察手里接到丈夫作为现行反革命的判决书,看着所有的家产被没收,被一一运走,而后,作为反革命的妻子,为丈夫偿还欠着国家的14万人民币。
头像
0操作82 #
头像
82 #
0
21-08-12 19: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位四小姐是家里有人去了美国,有人去了香港,他们选择留了下来。很多留下来的人还是对共产党抱有希望的。

毋庸置疑,张爱玲很聪明头脑很清醒。但我记得她当时是被拉去看土改,要她写文章,她看完回来就借口要去香港读书走了。倪匡也类似,当兵,他一看就发现那情况不对,晚上逃路,三个月到了广州,再游到澳门,后来去了香港。


huarensunny 发表于 2021-08-12 19:21

看来人还是要精明一点。



Advertisement
头像
2操作83 #
头像
83 #
2
21-08-12 19: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头像
2操作84 #
头像
84 #
2
21-08-12 19: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80楼sunychen23的帖子

你看她一眼你就输了….

头像
0操作85 #
头像
85 #
0
21-08-12 19: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段讲的很清楚当时为啥很多富人没有去香港。说白了还是没有张的政治敏感和大局观。 1951年以后的三年左右,是留在上海的民族资本家的黄金岁月,经过国内内战时的混乱,经过1949年前夕去与留的彷徨,好不容易,在新鲜的红旗下舒了一口气。他们在开始和平的年代里,感到尘埃终于落定,自己如果好好努力的话,在没有战争、没有溃兵、没有黑社会敲诈的社会里,会大有前途。就是像郭婉莹的丈夫这样爱玩了一辈子的人,也在这时豪情万丈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意里去。 郭婉莹的丈夫开始同德国做起了医疗器械的生意,并且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做起来了,郭婉莹开始常常陪丈夫到香港去。 在香港,他们看到许多在上海过着安稳生活的熟人,困在南方那个小小的混乱的半岛上无所适从,香港在五十年代初与上海比起来,就像一个小县城,而突然云集了整整一个讲上海话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在大都市里生活过的精英阶级,他们想用上海模式在香港继续自己的生意,但在没有发展起来的市场上很快一败涂地。在被当地穿香云纱和木头拖鞋的潮州人操纵的股市上,上海的熟人们输了最后一根从上海带来的金条以后,从上海来的时髦小姐们,为了家用不得不去舞厅做了舞女,上海来的骄傲的小伙们,也不得不卖掉了刚刚买的美国汽车。而大多数郭家的亲戚们,开始迁徙到隔着一个太平洋的美国。 郭婉莹夫妇目睹了五十年代在上海移民中发生的一切,当时他们还在心里庆幸自己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头脑发热,亲手毁了自己的生活。像当时大多数留在大陆的资本家一样,他们对五十年代初清明欢腾的社会抱着真切的好感。 很快,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让郭婉莹告别一切美好,直面严酷而真实的寒冬。1957年,郭婉莹的丈夫被划成了右派,关进了监狱。郭婉莹一个人开回了丈夫丢在公司随时即将报废的福特车,从穿着法院制服的警察手里接到丈夫作为现行反革命的判决书,看着所有的家产被没收,被一一运走,而后,作为反革命的妻子,为丈夫偿还欠着国家的14万人民币。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1-08-12 19:30

那时候我爷爷的朋友也让他去香港做生意,他在上海有一大家子就没去

Advertisement
头像
2操作86 #
头像
86 #
2
21-08-12 19: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19:37

运气哈, 也有很多早期出国的在上海买了很多房产,在中国的那时候是买不起的。也有很多移民到了硅谷纽约之类的房子股票涨的可不输中国。最可怕的是很多人两个都占了,不比呆在中国的好?

头像
19操作87 #
头像
87 #
19
21-08-12 19: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19:37

留在国外刷盘子的一般不敢自称“老留”吧, 老留当年谁不是人中龙凤, 会刷碗刷几十年?有头脑努力的人, 即使刚开始文化低偷渡来的都不会过得差。 我以前的老电工就是,有执照有自己的公司。

头像
15操作88 #
头像
88 #
15
21-08-12 19: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85楼公用马甲25的帖子

90年代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 Are u kidding me?

头像
8操作89 #
头像
89 #
8
21-08-12 19: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19:37

看来是我就是你父母辈的老留。我也是90年代后期出国的,没刷过盘子(据我所知,我也不是什么特例),也没觉得自己比留在天朝的同学差到哪里去

头像
5操作90 #
头像
90 #
5
21-08-12 19: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48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回去好好读读书,印地安人死于天花,跟你共这次传播的病毒一个效果

Advertisement
头像
6操作91 #
头像
91 #
6
21-08-12 19:5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56楼Namama的帖子

你怎么还呆在美国呢?永远逃不过解释不了的问题

头像
3操作92 #
头像
92 #
3
21-08-12 19: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这个一天到晚智商不离口的陆邪,论证一下你戴别人轮子帽的证据。你的智商就是一贯洗地而已。


noshock 发表于 2021-08-12 18:02

大家都能看清Namama这个叼盘啊哈哈

头像
25操作93 #
头像
93 #
25
21-08-12 19: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来是我就是你父母辈的老留。我也是90年代后期出国的,没刷过盘子(据我所知,我也不是什么特例),也没觉得自己比留在天朝的同学差到哪里去


fly11 发表于 2021-08-12 19:55

那个公用马甲根本是假装ABC的五毛。是个人都知道90年代比现在言论自由多了。民间普遍同情64。而且网上言论根本没有限制。


90年代出来的老留大多是真本事拼出来的,刷盘子几十年?连搞纯数学的张益唐也不过打了几个月的餐馆工就上岸去大学教书了。

头像
1操作94 #
头像
94 #
1
21-08-12 19: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94楼center16的帖子

跟老胡差太远了,人家虚拟盘都能叼。NAMAMA还是要好好学习下

头像
23操作95 #
头像
95 #
23
21-08-12 20: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19:37

90年代言论不如现在自由?老留刷几十年盘子?翻墙的小五毛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96 #
头像
96 #
1
21-08-12 20: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1950年1月,在上海文化局长夏衍力保下,张爱玲参加了上海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一进会场,张爱玲就以作家和女人的特有敏感,发现“不论男男女女,都着灰蓝中山装,只有自己穿了一身旗袍,外面还罩了一件网眼白绒线衫。”这时,“正能量”的代表——丁玲过来悄声地指责她如此大胆,为什么不和大家统一。张爱玲晚上回去就决定逃往香港,临行前和她姑姑约定从此不再通信,不再有任何一种联系方式,除非是两个人见面。后人问张爱玲为什么做此决定,张爱玲说:连人的思想都要统一,这个环境就没有文化和艺术的生存之地。


当然,丁玲的小聪明也不管用,文革中丁玲遭批斗,擀面杖、皮带狠狠地抽打下体


babymill 发表于 2021-08-12 16:03

张爱玲这件事情已经被反复翻出来无数次了,能举个别的事说明敏感度吗?

头像
0操作97 #
头像
97 #
0
21-08-12 20: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94楼center16的帖子

跟老胡差太远了,人家虚拟盘都能叼。NAMAMA还是要好好学习下


治愈堡12 发表于 2021-08-12 19:59

丫现在这么卖力地现学,可能胡祖师爷能赏饭

头像
0操作98 #
头像
98 #
0
21-08-12 20: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留在国外刷盘子的一般不敢自称“老留”吧, 老留当年谁不是人中龙凤, 会刷碗刷几十年?有头脑努力的人, 即使刚开始文化低偷渡来的都不会过得差。 我以前的老电工就是,有执照有自己的公司。


Heiniu 发表于 2021-08-12 19:52

按事实说话,我说的老留是指90年代前期出国的,在国内至少有个本科学历,以学生签证出的国。我感觉和90年代后期出国的那批人有本质区别吧。当时我家在国外的留学生朋友没有一个没在餐馆打过工。老老实实读完学位的也是凤毛麟角,很多要么毕不了业又不想回国,不得不扎进餐馆打长工,有的压根就不想念书觉得不如打工挣钱快,所以一来就黑下来了。我爸也打过工,在他打工的餐馆里的大厨出国前就是上海一家医院的主刀大夫(后来移民加拿大了,自己开了餐馆吧听说)。后来留在国外一直没回国的那批老留,除了极少数混成faculty的大牛,基本没有人从事decent的工作,做点小生意啊开个餐馆啊做做房产中介啊这种最多。我后来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那会,认识的餐馆老板好多也就是我父母那一批老留,有人大毕业的,有以前在国内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手的,etc.

头像
1操作99 #
头像
99 #
1
21-08-12 20: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感觉论坛说文革前夜也说了挺长时间了吧

头像
12操作100 #
头像
100 #
12
21-08-12 20: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19:37

你编故事也编的太离奇了,老留有谁会去几十年刷盘子,开中餐馆啊?

这边的老留,认真工作的,手里房子股票都有,混的也都不错。

发帖回复
查看:97382|回复:345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