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56978|回复:16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不懂就问,袁院士的贡献究竟多大?

头像
6操作81 #
头像
81 #
6
21-05-22 23: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简单说说摘桃高手袁隆平:(全凭记忆写的)

杂交水稻有两系和三系杂交之分。

三系杂交有野败型和红莲型之分。(后来的命名)

野败型是天然不育系,红莲型是不找天然不育系,利用现有的改。

前者靠机会,后者难度很大。

找到天然不育系比较方便,杂交水稻的理论等等和袁以及后面我要提的人都无关。理论归理论,但真正有方便繁育的三系品种,那又是另一回事。

我国的贡献也在于此。

三系找不育系,培育保持系和回复系,都很重要。

华国锋当湖南省一把手的时候,因为看到优良品种的增产效益,对杂交稻科研很支持,湖南省出的经费最多(记得湖南是拿了200多万元吧,当时是巨款了)。

于是湖南的袁隆平当上了全国杂交稻研究协调组的组长(大概是这么个位置)。

发现野败型天然稻的是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后,袁隆平赶紧坐火车从几千里外赶来了。

李必湖是湖南的,是袁的手下。冯是海南的,发现之功到了袁隆平手里。

李必湖后来和袁分道扬镳了。

只有了天然不育系(需要运气,花时间,技术含量并不高)。

下一步是能同时起作用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搞出来的人叫龙颜安。当时十多家同时干,只有龙颜安搞出来了,因为他注意到遮光的作用。

如果说有技术含量,也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江西的龙颜安。

最后一步,真正能大面积推广并且品种不轻易退化,需要恢复系。

直到1973年,广西农学院教师张先程在东南亚的品种里找到第一个结实率在90%以上的强恢复系,

到了1980年代,福建三明农科所技术员谢华安育成了新一代强恢复系“明恢63”,因此他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明恢63”与颜龙安的不育系“珍汕97”配套,生产出来的种子就是“汕优63”。


———

1981年6月6日,当时的国家科委、农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要将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杂交水稻研发团体。前来领奖的颜龙安却得知,奖状上只写着“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没有其他人的名字,奖状与奖章也只有一份。


颁奖大会召开的前一天,颜龙安找到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农业部党组副书记朱荣,向他们反映情况。“这么多人对杂交水稻做出过重要贡献,怎么都不提名字,变成了一个‘等’字?难道杂交水稻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吗?”随即,科委与农业部就在参会人员的驻地京西宾馆紧急召开了一个协商会,除了袁隆平和颜龙安以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9家媒体也旁听了会议。会上,袁隆平没有发言。

 

颜龙安说,虽然方毅对他的意见表示理解,但大局已定。一位领导劝他:“今天晚上,国际广播电台就要向全世界播出‘袁隆平等人获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这条消息了,明天所有的报纸也都会刊载这则新闻,这么大的事情,关乎到国家威望,不好再有什么更改。”

————-

为什么只有袁隆平一人的名字,没有其他人贡献,因为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的申报单位是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科院。

正因为如此,中科院一直不给袁隆平院士。袁后来进了工程院。而学历低不懂外文,也没有高水平期刊文章的谢华安却是中科院院士。


有人提到袁隆平的种子导致绝收的事。袁隆平捞名捞钱作秀都有一手的,科研水平不行。他那个隆平高科是给他儿子搞的,捞了不少钱,种子不行。

后来袁隆平连两系法杂交稻的荣誉也要捞到自己手里。

两系法全靠了石明松,没有多少经费支持,80年代搞出来后,因为买的伪劣电热毯事故身亡,又给袁隆平在2000年后提供了攫取荣誉的机会。


我们国家呀,真正做事的人没有名声,会捞才会赢。




电动车 发表于 2021-05-22 14:37

这种事情,都是你说他说,只是有人更愿意相信阴暗面,其实哪里都有一样,看一个DNA编辑那个,还有双螺旋你相信美国就公正吗?


我想事实本身没有这么阴暗,袁如果真是白开水,贡献最小,荣誉也不可能给他不给另一个人,阴谋论总是有市场

头像
6操作82 #
头像
82 #
6
21-05-23 00:1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13082735/http://worldfoodprize.org/laureates/yuan-spotlight.htm


By 2003, half of China’s rice production area was planted with hybrid rice. Worldwide, 20 percent of rice comes from rice species created by hybrid rice following Yuan’s breakthrough discoveries. In 2007, China’s total rice yield was 500 million tons.


种子不一定是他亲自杂交的,但是技术路线是他实现的。非要挑一个人,他算是当之无愧。

不过当年都是举国体制,屠呦呦拿诺贝尔奖的时候也有说功劳不能一人独占的声音

头像
1操作83 #
头像
83 #
1
21-05-23 00: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想问, 有谁吃过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Shinlg 发表于 2021-05-22 13:38

你应该反过来问,大陆1990年以及之前出生的人,有多少没吃过杂交水稻。



头像
6操作84 #
头像
84 #
6
21-05-23 00:2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有一说法,袁隆平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早已经没有种植了。 大面积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很多,但培育人或单位很少有宣传的。袁的种子公司也都卖其他系列的水稻种子,估计市面上根本没有袁早先培育出来的稻种后代。 但政治宣传是另一回事。


bud 发表于 2021-05-22 22:23

似乎袁是开拓者,后人都是在他开拓的道路上前进。


头像
7操作85 #
头像
85 #
7
21-05-23 00: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钟南山贡献不行

袁隆平贡献不行

很好奇到底谁行


hi2021 发表于 2021-05-22 21:19

那个莲花瘟情的钟 就不要拿来说了

头像
2操作86 #
头像
86 #
2
21-05-23 01:2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到朋友圈很多刷屏,好像没有他就没有父母了(饿死了),我是不解,饿死也是某领导人造成的,他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头像
3操作87 #
头像
87 #
3
21-05-23 01: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搬个王志安的推:袁隆平去世,媒体评论说让中国人吃饱的那个人走了。这个评论过誉了。真正让中国人吃饱的因素第一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第二是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前两者相比,袁隆平的水稻改良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很小。袁隆平是水平很高的科学家,但也不要造神。


他有很大贡献,不能否认,但国内现在说没有他,中国人就要饿死,甚至世界人民都要吃不饱饭,有点儿过了。





cocolili 发表于 2021-05-22 13:56

好多文科思维的现在让人瞧不起就是整天除了judge别人不行自己其实啥行的也没干过。

头像
1操作88 #
头像
88 #
1
21-05-23 01: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王剑,做新闻基本都是把别人的东西捡捡抄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

原文在此,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4&tid=4858,是一个叫黄章晋的人写的。


hehemie2 发表于 2021-05-22 19:35

多谢发原文链接


第一次觉得写文章笔法很重要,这篇很小心的讲了很多东西,厉害厉害


头像
7操作89 #
头像
89 #
7
21-05-23 02: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人说的话吗?

头像
5操作90 #
头像
90 #
5
21-05-23 02: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91楼arcueid的帖子

那估计你要饿死了。包括美国都一堆转基因食物

头像
3操作91 #
头像
91 #
3
21-05-23 03: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他是有功劳的,但要说是他让中国人吃饱就过誉了. 让农作物增产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农药和杀虫剂,全世界都一样


anzmusic 发表于 2021-05-22 14:27

你这是农药杀虫剂就能把芝麻能种成西瓜?

还是觉得除了农药杀虫剂能增产,其它都不能?

头像
0操作92 #
头像
92 #
0
21-05-23 04: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92楼NataliePortman的帖子

说这么恶毒的话的人我简直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真的不是人说的话,现实生活中该多不如意,我连回复引用他那条都不想回复。

头像
1操作93 #
头像
93 #
1
21-05-23 06: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吃米和吃面的人比例大概是多少?感觉一半的北方人吃面为主。杂交水稻高产可以解决饥荒,那吃面的人口解决饥荒靠的是杂交小麦还是改吃米?
凯凯 发表于 2021-05-22 20:24

“感觉一般的北方人吃面为主”这只是你的感觉,不是事实。东北华北都是以吃大米为主,也吃面食。西北吃面更多一些。

头像
0操作94 #
头像
94 #
0
21-05-23 06: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说实话,我真没见过哪个正经科学家愿意配合D的造神宣传的。

造神的必然后果就是同事和合作者的贡献都被抹杀了,全堆在一个人身上

有底线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名利之徒才会


strawberrykiwi 发表于 2021-05-22 22:00


Well said

头像
3操作95 #
头像
95 #
3
21-05-23 06: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不需要造神,让中国人吃饱的是自家父母的辛勤劳动
头像
0操作96 #
头像
96 #
0
21-05-23 08: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中国人今天能讨论哪种米好不好吃,而不是米够不够吃,这就是他的功劳。

这样说能懂吗?还不懂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snowpenguin 发表于 2021-05-22 13:40

够不够吃也大部分是化肥种子的功劳,老袁实在是捧出来的。

头像
0操作97 #
头像
97 #
0
21-05-23 09: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杂交水稻本身很有意义,但被袁抢了功。颜龙安,谢华安等人的贡献更大。

这也是中科院不给袁院士的原因。




电动车 发表于 2021-05-22 13:45

袁隆平不是院士吗?工程院院士一定比科学院院士差吗?

头像
1操作98 #
头像
98 #
1
21-05-23 09: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钟南山贡献不行

袁隆平贡献不行

很好奇到底谁行


hi2021 发表于 2021-05-22 21:19

哈哈,这也是我看回帖的第一想法。

头像
0操作99 #
头像
99 #
0
21-05-23 09: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钟南山贡献不行

袁隆平贡献不行

很好奇到底谁行


hi2021 发表于 2021-05-22 21:19

钟南山没法跟袁隆平相提并论

头像
4操作100 #
头像
100 #
4
21-05-23 10: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推上有人说,就是科学界的雷锋。政治宣传的需要多于实际贡献。

发帖回复
查看:56978|回复:160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