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9497|回复:487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疫苗研发的故事(全文完)

头像
0操作281 #
头像
281 #
0
24-08-17 17:1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281楼 caribbeanBlue 的帖子

其实也能理解家长,夫妻之间肯定会传染,然后母亲有了婴儿也肯定有。就一辈子成为那10%的人了。

头像
0操作282 #
头像
282 #
0
24-08-17 17: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还有因为Hilleman发明的疫苗,每年有八百万人避免了死于传染病的命运,就没有人感慨一下这个数字吗?

Hilleman一生发明了那么多的疫苗,他自己认为发明乙肝疫苗是最大的成就。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83 #
头像
283 #
0
24-08-17 18: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单纯感叹一下楼主肯定是写review paper的一把好手 羡慕嫉妒恨

头像
0操作284 #
头像
284 #
0
24-08-17 22: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8-17 15:53

再给大家看个图,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和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数据,就不放在正文里了。简单地说,红,蓝,绿三条曲线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中国人乙肝病毒携带率,从九十年代之前的10%左右,一路下降到现在的1%以下。黄色竖线代表的是15岁儿童历年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现在在95%以上。蓝色竖线代表的是新生儿历年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目前是90%出头。




乙肝疫苗读完了。赞!

这个图看了真让人痛快!

头像
0操作285 #
头像
285 #
0
24-08-17 22: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285楼 笔墨砚 的帖子

握手握手,in science we believe.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86 #
头像
286 #
0
24-08-17 23: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8-02 12:40

写作说明

之所以写这个帖子,是因为在另一个带状孢疹疫苗的帖子里受到反复的质疑和指责,似乎只要在一个正面语境里提到“疫苗”两个字,就是十恶不赦,就是荼毒社会。所以我一时意气冲头,要写个关于疫苗的长篇。


一开始写,就被持反对意见的人要求给出疫苗的定义,要求在几个可能产生的效果(防止感染,防止重症,治疗疾病)之间做出选择。这些效果,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是可能不断扩展延申的。在我看来,产生的效果并不是疫苗的定义,因为别的手段也有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疫苗的定义在于它的生物学机理,就是激活后天免疫系统去认出病原体或者染病的细胞。我给出了定义,但是显然不是提问的人们预料的几个答案之一,所以这些人就不断反复追问。我回答不了你们想要的,也不想继续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就拉黑了一些ID。


我反复说的是,我尊重反对疫苗的人的观点,选择和表达意见的权力。但是反过来,对疫苗持负面看法的人们,可不可以也尊重我的选择和发表意见的权力?目前的情况是,我被要求倾听和接受对方的观点,但如果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是原罪,就是强制人们打疫苗的官方的化身。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越是被诋毁,我越要捍卫我发表意见的权力。


另外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从来不用马甲小号发言,也从来不删自己的发言,几万个有迹可查的发言,从来没有对持不同意见的人使用过一个贬低的词语,这是我的原则,做人的底线。但是反对疫苗的人,assume我自持高高在上的观点,assume我对意见不同的人有不尊重的表达。好,我在这里郑重声明,我从没说过这样的话或者表达过这样的态度。我不要求别人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但是我保留在被别人贬低诋毁污蔑的时候,有不看不听不回应的权力。


1.牛痘与天花 (Smallpox)

历史上第一个疫苗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虽然有不少人都做出了贡献,在医学史上荣誉归于18世纪末的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


Jenner 是英国乡下的一个医生,他听人说挤奶的工人感染了牛痘以后就不会得有可能致命的天花,决定进行了一项实验。Jenner选择了他家花匠八岁的男孩James Phipps来做这个实验。按说这个小男孩和Jenner没有什么亲属关系,为什么选择他来做实验呢?因为这项实验必须在没有感染过天花和牛痘的人身上进行,那年头天花病毒的感染率非常高,估计Jenner也没有很多候选人。


Jenner先从一个已经感染了牛痘的挤奶女工手上取了些牛痘脓液,然后在James Phipps的手臂上划开一道伤口,放上牛痘脓液。接下来几天,小James发了烧,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两个月后,Jenner用同样的方法把天花脓液接种到James手臂上。小James没有得天花,和他晚上睡一张床的另两个小朋友也没有得天花。这是因为侵入James的天花病毒迅速地被他体内的抗体清除了,来不及复制扩散侵入新的宿主。


实验首战告捷,接下来两年Jenner在更多的人身上重复这个实验,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结果。1798年,Jenner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这篇论文得到广泛重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很快在各地开展了起来。


有了预防方法,天花感染率逐年下降。1980年,WHO宣布天花这种疾病已经在全球被消灭。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彻底战胜一种传染病。


疫苗(Vaccine)这个词的起源也与牛痘有关, 在拉丁文里,奶牛叫 vacca, 所以Jenner在他的论文里给牛痘接种这件事造了个词,叫Vaccine。


2.第一款减活疫苗:狂犬病 (Rabies)

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在十九世纪逐渐推广开来。然而人们对它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导致了天花?为什么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下面讲到的这款疫苗,才是理解了医学原理之后的产物。


狂犬病疫苗的发明者是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Louis Pasteur, 他是十九世纪法国的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Pasteur是学化学出身的,一生建树无数,发现了化学分子的不对称性,提出了微生物的理论,发明了Pasteur消毒法,拯救了法国的酿酒业和养蚕业。直到晚年,他才把目光转移到疫苗这个领域。


有目的性地制造减活疫苗,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点:第一是能分离出导致疾病的病原体, 第二是有办法降低这个病原体的毒性,第三是知道接触了降低毒性的病原体以后,宿主可以获得抵挡正常毒性病原体的能力。


突破来自于对鸡霍乱(chicken cholera)的研究。这是一种在禽类里流行的传染病, 给当时法国的养鸡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1877年Pasteur开始研究这种疾病,第二年就成功分离出鸡霍乱的病原体,是一种细菌 (这种细菌后来被命名为Pasteurella multocida, 来纪念Pasteur的功绩)。1879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Pasteur发现了这个病原体的毒性可以被降低。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Pasteur准备出门度假,他跟助手说,等我去度假了,你把咱们培养的新鲜的病原体接种到鸡身上,然后观察和记录鸡发病的过程。等Pasteur走了,助手把这件事完全忘在脑后,过了几天自己也出门度假了。


等助手度完假回来,鸡霍乱的病原体已经在空气中暴露了一个月了。助手硬着头皮把不新鲜的病原体接种到鸡群里,发现这群鸡只有很轻微的症状,而且很快就康复了。换了别的人,得出的结论大概是这次接种实验失败了。但是Pasteur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放弃实验。他让助手给这群康复的鸡再次接种新鲜的病原体,发现二次接种后,这些鸡都活蹦乱跳的,完全没有生病的迹象。Pasteur分析这整个过程,推理是因为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导致病原体的毒性下降。他给这个现象造了个词, attenuation,也就是中文里的减活。这个词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有了鸡霍乱的经验,Pasteur下一步打算研究炭疽病(anthrax)。同样地,他分离出炭疽病的病原体炭疽杆菌,通过长时间在体外培养的方法,取得了毒性下降的炭疽杆菌。1881年,在众多媒体的关注下,Pasteur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先给24头绵羊,一头山羊,和6头奶牛注射了两次降低毒性的病原体,一个月后再给这群牲畜注射了新鲜分离出来的高毒性的病原体。所有31头动物都很健康,没有一个生病的。作为对照组,事先没有被注射减活病原体的24头绵羊,一头山羊和4头奶牛,在接触到新鲜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后,都显示出了炭疽病的症状,而且所有绵羊和山羊当天就死了。实验大获成功。


接下来Pasteur把目光转移到狂犬病(rabies)上。他分离出狂犬病的病原体,但是发现没有办法在体外培养病原体(因为和鸡霍乱以及炭疽病不同,狂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virus),而不是一种细菌(bacteria), 所以不能在宿主体外独立生存)。经过一番探索,他发明了在活兔子体内连续传代,来培养并降低狂犬病病原体毒性的方法,并用50只狗做实验,证明用他的方法制造的减活疫苗,可以保护这些狗不得狂犬病。


尽管在动物身上的几个实验非常成功,因为Pasteur是化学家出身,没有受过医学训练,他不敢贸然在人身上使用减活疫苗。1885年,机会来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Joseph Meister,被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了,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必死无疑。孩子的妈妈走投无路,找到了Pasteur。在两名医生的陪同下,Pasteur给小男孩在11天里接种了13次降低了毒性的狂犬病病原体。奇迹发生了,接种后小男孩没有发病,健康地活了下来。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各地被狗咬了的病人都来投奔Pasteur。 仅1886年一年,Pasteur就治疗了350名病人。在这350人中,只有一个人最后得了狂犬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度假很重要!另外不追求完美也很重要,如果那个助手不肯使用不新鲜的病原体,也就没这个发现了。😁


3.第一款使用人体细胞培养的病毒制取的疫苗:小儿麻痹症 (Poliomyelitis, 简称Polio)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小儿麻痹症是最令人害怕的传染病。一次大流行就可以死几千个人,更多的人幸存了下来,但是病情恢复后留下终生残疾。程度较轻的,可以借助拐杖或者轮椅。程度最严重的,连自主呼吸都做不到。当时生产出一种专门辅助这种病人的呼吸器械,叫铁肺 (iron lung),外型有点像现代的CT扫描仪,就是一个大铁盒子,把病人整个放进去,只露出头来。今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个使用铁肺的病人去世,还引起了广泛的报道。


到了1949,这场针对小儿麻痹症的战争终于迎来了突破,波士顿儿童医院的三名研究人员发明出在体外用人体细胞来培养致病的病毒(polio virus),这个成果得到了195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前面讲狂犬病疫苗的时候,提到了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病毒,不能在宿主外独立生存,所以Pasteur要用活兔子来培养并减弱这个病毒。Polio的病原体也是病毒,可是为什么不能像狂犬病病毒一样用活的动物,而需要用人体细胞呢? 这是因为对狂犬病疫苗和小儿麻痹症疫苗需要的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狂犬病疫苗只需用在被患病动物咬了的人身上,所以在Pasteur那个年代,用活兔子就能制造出足够的减活病毒。 而小儿麻痹症疫苗需要在所有适龄儿童里使用,人数以百万计。这么大量的病毒,如果需要在活的动物里制造,首先人力物力财力消耗要大得多,其次有可能在制造过程中引入了动物体内的其它病毒,又成为新的威胁。


发明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in vitro cell culture technique) 的三名研究人员叫John Enders, Thomas Weller, 和 Frederick Robbins。 咱们再来学习一下拉丁文, In vitro 在拉丁语里的意思是 in glass。这是因为最早用来培养细胞的器皿都是玻璃做的,所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在生物体外培养的细胞。到了现代,培养细胞的器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不再局限于玻璃,但是这个词还在使用,泛指所有在生物体外进行的实验。与in vitro这个词对应的还有个常用的拉丁词汇, in vivo, 就是在活的生物体里的意思。


Enders, Weller 和Robbins三人的贡献,一个是制定了标准化可复制的体外细胞培养条件, 另一个是证明了培养polio 病毒并不需要人的神经细胞(这是最难在体外培养的一种细胞),用人的皮肤细胞或者肌肉细胞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这就大大降低了批量生产病毒的难度。


有了稳定可靠的病毒来源,制造疫苗终于成为了可以实现的目标。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病毒学家 Jonas Salk 在50年代初期反复实验,发明了灭活(inactivated) 的小儿麻痹症疫苗。和Pasteur的减活(attenuated)狂犬病疫苗不同,Salk觉得polio 病毒太危险,单是降低毒性还不够安全,发明了用化学方法杀死病毒,同时完整保持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的方法。在反复进行动物实验以后,Salk非常谨慎地展开了人体实验。他先给43名得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注射,又给自己和家人注射。证明了安全性以后, 1954年展开了一个大型的临床实验,一共有一百六十万美国,加拿大和芬兰的儿童参与。


1955年4月12号,在众多媒体聚焦之下,主持这项临床实验的Thomas Francis Jr 宣布了实验结果,得出了Salk的疫苗安全并且有效的结论,有效率大概是90%。因为Salk决心要让所有人都从自己的发明里受益,就没有给自己申请专利。在宣布实验结果的当天, 就有六家药厂获得了许可,开始生产Salk的疫苗。那之后几年美国境内的小儿麻痹症病例直线下降,从1956年的58,000个病例,一下子跌到1961的161个病例。


1955年,在一次新闻采访中,有人问Salk谁拥有疫苗的专利权,Salk 说:“ 如果非要说的话,是人民。没有专利。你能申请太阳的专利吗?(Well, the people, I would say. There is no patent. Could you patent the sun?)”


除了Jonas Salk,还有一个人对消灭小儿麻痹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叫Albert Sabin,是一个幼年时随家人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Sabin是个医生,通过解剖小儿麻痹症死者的尸体,他发现polio 病毒在侵入死者的神经系统之前,最先进攻的是人的消化系统,由此他产生了制造口服型疫苗的想法。他发明了用减活病毒(attenuated virus)做的口服疫苗,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糖丸”。和Salk一样,Sabin先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使用来证明安全性。由于Salk的疫苗先一步开发成功并被广泛使用,当时美国政府没有兴趣再支持口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临床实验。从1955年到1961年, Sabin的口服疫苗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开了大型实验,同样取得了成功。因为使用方便,这款口服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落后国家儿童的生存状态。


Salk的疫苗安全性更好,Sabin的疫苗使用更方便,两种疫苗经常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还有小儿麻痹症病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彻底消灭小儿麻痹症,还需要进一步推广疫苗。


4.第一款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蛋白质疫苗:乙肝疫苗(Hepatitis B)

谈到乙肝,必须讲讲这种疾病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和由此而来的“乙肝歧视”。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病毒(Heptatitis B virus)引起的传染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特别高。从六十年代起,中国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就一直在8%到10%之间。乙肝病毒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靠血液和体液,比如精液和阴道分泌液,另外病毒也可以从皮肤上的伤口或者消化道上的粘膜创伤进入体内。和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病毒不同,含有乙肝病毒的食物和水一般并不会传染疾病,除非接触食物和水的人口腔或者消化道里有创伤。


在中国,乙肝病毒的传播最常见的是母婴传递,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生出来的婴儿,如果没有在出生后第一时间得到疫苗保护的话,是会终生携带这个病毒的。在疫苗得到广泛应用之前,乙肝携带者是非常受歧视的一个人群,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和婚姻这几个方面,几乎是所有歧视(比如地域,年龄,性别,户口,性取向等)中最严重的一种。


为什么人们对乙型肝炎这么恐惧,而对别的类似传染病(比如甲型肝炎)没有这种情绪呢?这是因为,同为病毒引发的肝炎,在染病几个月后,甲型肝炎病毒一般都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干净,肝脏一般不会留下永久性的损伤,而且得过一次甲型肝炎,就获得了终身免疫的能力。与之相反,一旦染上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就会终身携带病毒。在1998年第一款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抗病毒药上市之前,是没有治疗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的。病情发作时,患者只能吃控制炎症的药,另外靠静养休息。乙型肝炎的患者,有很大机会转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这样威胁生命的重症。所以说到底,对乙肝的恐惧其实是对无药可治的状态和死亡的恐惧吧。


下面讲讲为什么乙型肝炎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病毒侵入肝脏后,尽管无法被彻底清除,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一直在和它交战,结果就是长期的发炎反应。发炎反应并没有彻底消灭病毒,反而给肝脏细胞带来了损伤。肝脏细胞受损乃至死亡之后,人体又努力去修复受损部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疤痕。这种长期反复的发炎--》肝细胞受损死亡--》努力修复留下疤痕的过程,就会导致肝硬化。至于肝癌的成因,我以前在癌症的免疫疗法里说过,癌细胞原本是自体的健康细胞,但是因为基因组里积累了一些突变,获得不受限制不停分裂的能力。肝炎患者的肝细胞长期处于发炎状态,这就很容易诱发突变。另一方面乙肝病毒也有可能插入到肝细胞的基因组里,导致新的突变。如果没有抗病毒药物的控制,乙肝患者一生中大概有10%到20%的可能性会发展成肝癌。


说到中国的乙肝歧视,到了2005年,《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才正式取消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 到2007年,才有第一个法律出台(《就业促进法》), 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针对十分之一人口的赤裸裸的歧视,在中国进行了几十年。现在想想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最终导致改变的不是靠人们觉悟的提高,而是靠疫苗的普及和治疗手段的进步。


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的第一个突破,来自对乙肝病毒的发现。一个名叫Baruch Blumberg的医生和他的团队,在1967年发现了导致乙肝的病毒,还发明了检测病毒的方法。发现过程牵涉到很多生物学原理,这里就略过不讲了。Blumberg的发现给他赢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Blumberg不但发现了乙肝病毒,还发明了第一款乙肝疫苗,于1981年得到批准使用。这款疫苗是利用乙肝患者捐献的血浆,提取其中的乙肝病毒,再用化学和高温的方法处理,杀死病毒,从而得到的灭活疫苗。从我上面讲的疫苗故事,大家已经可以看到这款疫苗的弊端了:首先需要大量血浆,给批量生产造成难度;其次用血浆制取疫苗,也有可能会不小心引进捐献者血液里别的病原体。所以这款疫苗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真正改变这个领域面貌的疫苗,是1986年由Merck药厂推出的,发明者叫Maurice Hilleman,这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让我暂停一下,花点儿笔墨讲讲他的故事。


Maurice Hilleman 是一位美国微生物学家。 一生发明了四十多个疫苗,被称为“现代疫苗之父” (father of modern vaccines)。 2005年他去世的时候,顶级医学杂志Nature Ma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纪念文章,估算因为他发明的疫苗,每年有八百万人幸免死于传染病。现在美国要求必打的14个疫苗,有8个是Hilleman和他的团队做出来的。他发明疫苗的故事太多了,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是他从女儿Jeryl Lynn 身上收集到了流行性腮腺炎(Mumps)的病毒。1963年Jeryl才5岁,被传染得了腮腺炎。当时已经是晚上了,Hilleman马上回实验室取了工具,收集了女儿喉咙的分泌物,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成果分离出病毒,制成减活疫苗。


我前面说1981年第一款上市的乙肝疫苗,是用患者捐献的血浆制作的。有没有人奇怪,为什么到了80年代还要用这种相对原始的方法,而不能像50年代制作polio 疫苗一样,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病毒呢?原因很简单,每个病毒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体外培养的难度也不同,而乙肝病毒属于难度特别高的。实际上,到九十年代初,才研究出用体外细胞培养乙肝病毒的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稳定可靠的乙肝病毒来源,怎么制造有效的疫苗呢?好在这时候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出现了,就是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来制造蛋白质。再给大家复习一下生物的中心法则: DNA--> RNA-->protein, 生物信息由DNA分子编码, RNA负责把这个信息翻译成蛋白质(protein), 生物功能的执行靠的是蛋白质。DNA, RNA, protein这三样里,最稳定最容易制造的是DNA。七十年的发明的基因重组方法,就是先把编码一段基因的DNA片段给复制(克隆)出来,然后想办法把这段DNA插到细菌或者真菌的基因组里去。细菌和真菌都很容易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它们繁殖生长的时候就顺路把插进来的DNA片段也给表达了:先转录成RNA,再翻译成蛋白质。


Hilleman的思路是这样的,乙肝病毒之所以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认出来,靠的是它表面独特构造的蛋白质。现在没有办法大规模生产乙肝病毒,那可不可以大规模生产乙肝病毒表面这个蛋白质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Hilleman和他的团队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让真菌生产出大量这种蛋白质,再把蛋白质纯化出来作为制造疫苗的材料。


1986年,Hilleman发明的蛋白质乙肝疫苗上市,从此改变了世界。



5.预防型癌症疫苗(HPV)


6.RSV 疫苗


未来可期的疫苗


7.HIV 疫苗


8.治疗型癌症疫苗



(tbc)


———————-

敝帚自珍地给旧帖子做个索引


科普

带状疱疹疫苗和老年痴呆症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036146

抑郁症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87302

减肥药和糖尿病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78393

癌症免疫疗法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80052

CRISPR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39530

2023诺贝尔医学奖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56516

DNA 测序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81359

营养与健康 (还没写完)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003953

抗体偶联药物治疗癌症 (还没写完)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84887


艺术闲话

史上最大艺术劫案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57842

Isabelle Gardner Museum和Boston闲话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37656


探险故事

1996年珠峰事件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24965


职场知识

面试换工作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81046

薪资谈判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39790

Lean in 读后感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86813

职场交流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001151

面试官如何挑选候选人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019909

演讲的技巧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022504


头像
2操作287 #
头像
287 #
2
24-08-18 00: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关于乙肝疫苗多说几句,

Merck把乙肝疫苗制备工艺全盘交给中国,自己出资给中国培训人员,运输设备。现实情况就是中国人民用上了安全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当时血源疫苗一个是产量低,二是的确有灭活问题出现事故)。

到了2000年,中国新生儿已经普遍接种乙肝疫苗,而那一年,我的一个同学因为肝癌去世,年仅25岁。如果乙肝疫苗能早20年问世,一切都会不同了吧。

头像
0操作288 #
头像
288 #
0
24-08-18 00: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分享啊!受益匪浅

头像
0操作289 #
头像
289 #
0
24-08-18 00: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0楼 笑望人生 的帖子

就喜欢看版上这种原创文章!写好的

头像
0操作290 #
头像
290 #
0
24-08-18 00: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一下!慢慢消化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91 #
头像
291 #
0
24-08-18 00: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gigivivi 发表于 2024-08-17 15:24

我不知道谁是小浣熊。虽然反对疫苗的人声称小浣熊是我的马甲,我并不是,不敢冒认。

再重申一遍,我从来没有鼓吹或者强制过任何人打新冠疫苗。

无利不早起是什么意思?我写文章,纯属个人爱好,并不为获利。又仔细回想了一下,早年珠峰那篇文章被放到公众号上,收了些人民币打赏,忘了多少钱了。确实没有其它获利了。



就是说宣传疫苗的好处应该是有所图,造势。有人已经 hint 跟民主党,竞选,推出新疫苗要大家秋天打这些有关,反正就是猜你的动机。我也搞不懂

头像
0操作292 #
头像
292 #
0
24-08-18 01: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支持楼主有理有据有节的科普!

头像
0操作293 #
头像
293 #
0
24-08-18 01: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马克;普里斯勾昂

头像
0操作294 #
头像
294 #
0
24-08-18 01: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话题我比较感兴趣


我坚持没给娃打新冠疫苗 今年体检儿医生也说 因为需求太小 可能会停止生产了 结果为啥又有更新换代了


关于流感 个人经历是年年打 年年得。。。




shasha11 发表于 2024-08-02 14:18

你这是对疫苗的误解。疫苗不是说你打了就不得,而是得了以后的症状不会非常严重。我们一家年年打,只有我先生年年得。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疫苗反应也不同。

头像
0操作295 #
头像
295 #
0
24-08-18 02: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原来七十年代已经有基因重组了

Hilleman研发了这么多疫苗!太厉害了。我在你这篇文章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名字!多谢科普。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296 #
头像
296 #
1
24-08-18 02: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就是说宣传疫苗的好处应该是有所图,造势。有人已经 hint 跟民主党,竞选,推出新疫苗要大家秋天打这些有关,反正就是猜你的动机。我也搞不懂


Slou9900 发表于 2024-08-18 00:28

我在这里注册发帖不到半年,琢磨出规律了。这些人,反疫苗也好,否认登月也好,骂民主党也好,无非就这几个路数:

你收了什么好处

你有什么动机

你是拿福利的/是五毛/是美帝的走狗/…

一旦摆事实讲道理就说,真理在少数人手里,被你们打压了


看到的想到的都是”利益”,真正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及最后,我是不知道当年小浣熊把他们怼得多惨,但看他们那个看到科普的首先就说人家是小浣熊马甲的样子,肯定是当年被怼到ptsd了啊。哈哈哈哈哈。

头像
0操作297 #
头像
297 #
0
24-08-18 02: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 。。。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是他从女儿Jeryl Lynn 身上收集到了流行性腮腺炎(Mumps)的病毒。1963年Jeryl才5岁,被传染得了腮腺炎。当时已经是晚上了,Hilleman马上回实验室取了工具,收集了女儿喉咙的分泌物,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成果分离出病毒,制成减活疫苗。


好奇这个 “回实验室取了工具”,“体外细胞培养” 具体是指什么,google 了一下。。。 (话说楼主真是博学。。。)


Maurice Hilleman woke suddenly. 


It was near 1 a.m. on March 23, 1963, when his 5-year-old daughter, Jeryl Lynn, tottered into the bedroom and announced that she was feeling unwell. Her throat was swollen, and she was hot with a fever.


Hilleman, an esteemed microbiologist—who, over the course of his career, would develop more than 40 vaccines that would save millions of lives—made an educated guess that she was sick with mumps.


As a father, he saw a sick daughter he wanted to help. As a scientist, he saw an opportunity he didn’t want to miss. He got out of bed, jumped in his car, and cruised off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his laboratory in the Philadelphia offices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Merck.


A little while later, he returned home with a few cotton swabs and a vial of chicken broth.


He woke Jeryl Lynn, swabbed her throat, placed the samples in the chicken broth to keep the virus alive, and returned to his office to freeze the sample.


。。。


https://www.hsph.harvard.edu/magazine/magazine_article/a-shot-in-the-arm/

头像
0操作298 #
头像
298 #
0
24-08-18 02: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fridec2 发表于 2024-08-18 02:43

> 。。。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是他从女儿Jeryl Lynn 身上收集到了流行性腮腺炎(Mumps)的病毒。1963年Jeryl才5岁,被传染得了腮腺炎。当时已经是晚上了,Hilleman马上回实验室取了工具,收集了女儿喉咙的分泌物,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成果分离出病毒,制成减活疫苗。


好奇这个 “回实验室取了工具”,“体外细胞培养” 具体是指什么,google 了一下。。。 (话说楼主真是博学。。。)


Maurice Hilleman woke suddenly. 


It was near 1 a.m. on March 23, 1963, when his 5-year-old daughter, Jeryl Lynn, tottered into the bedroom and announced that she was feeling unwell. Her throat was swollen, and she was hot with a fever.


Hilleman, an esteemed microbiologist—who, over the course of his career, would develop more than 40 vaccines that would save millions of lives—made an educated guess that she was sick with mumps.


As a father, he saw a sick daughter he wanted to help. As a scientist, he saw an opportunity he didn’t want to miss. He got out of bed, jumped in his car, and cruised off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his laboratory in the Philadelphia offices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Merck.


A little while later, he returned home with a few cotton swabs and a vial of chicken broth.


He woke Jeryl Lynn, swabbed her throat, placed the samples in the chicken broth to keep the virus alive, and returned to his office to freeze the sample.


。。。


https://www.hsph.harvard.edu/magazine/magazine_article/a-shot-in-the-arm/


原来是鸡汤!!谢谢你好奇,我也学到了新知

头像
2操作299 #
头像
299 #
2
24-08-18 09: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4-08-18 00:08

关于乙肝疫苗多说几句,

Merck把乙肝疫苗制备工艺全盘交给中国,自己出资给中国培训人员,运输设备。现实情况就是中国人民用上了安全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当时血源疫苗一个是产量低,二是的确有灭活问题出现事故)。

到了2000年,中国新生儿已经普遍接种乙肝疫苗,而那一年,我的一个同学因为肝癌去世,年仅25岁。如果乙肝疫苗能早20年问世,一切都会不同了吧。


Merck把乙肝疫苗技术给中国,确实没有获利,反而倒贴了很多钱。这里又是一个故事,就不讲了。整天说万恶的制药公司为了盈利不择手段的人,知道了这个故事不知该作何感想。


头像
4操作300 #
头像
300 #
4
24-08-18 09: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就是说宣传疫苗的好处应该是有所图,造势。有人已经 hint 跟民主党,竞选,推出新疫苗要大家秋天打这些有关,反正就是猜你的动机。我也搞不懂


Slou9900 发表于 2024-08-18 00:28

诚恳地说,为民主党竞选或者新冠疫苗造势,确实不在我的规划蓝图里。其实是被攻击我的人逼急了,狗急跳墙(注意,这个狗说的是我自己,绝对没有贬低对方的意思),偏要写个疫苗的长篇来刺激他们,从中得到捣蛋的快感。

发帖回复
查看:29497|回复:487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