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里,我们总会说希望找到的伴侣是有责任感的,尤其是女性对男性的要求里,经常会提起这个。
浅谈一下我怎么看责任(responsibility)
把这个词拆解,就是response+bility。我们人类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能response。你问一个大猩猩你为啥用工具,猩猩无法回答。你问一个人你为啥用工具,人可以给你讲出道理,你要是问到了有学问的,能讲出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和工具的关系。
我们来听故事:
一个人A,ta有个特殊的癖好,喜欢性爱中的一些bdsm行为。可是ta觉得这种事情不符合自己的人设,长期的压抑着自己,久而久之就不再渴望无法满足自己底层欲望的性爱,转向出去寻找sm的同好者或者性服务者,回家了装性冷淡或太累。大家可以预料到最后这个亲密关系将要走向何方。
而另一个B,也有这个癖好,但是做了很多research后能把这个癖好与自己的人设自洽,并且坦诚的告诉伴侣,这就是我喜欢的方式,让我感受到被爱的方式。心理学上说我们的恐惧,其实都是源于对事物的不足够了解。于是B给伴侣做了很多内容输出,打破了对方的偏见,确立了两个人的边界。于是两人越磨合越有情趣。我们无法保证他们的关系一定会永远好,但至少在当下,这份关系是没有伪装的。
这算是一个小概率的例子,而我想表达的是,责任除了我们世俗上男人要赚钱养家,女人要持家有道,貌美如花等以外;诚实的展现自己是谁,当对方不理解自己或者不在一个认知层面时,花时间去打破思想的屏障,这是另一个维度的负责。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去说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我们的文化里也充满“话不投机半句多” “对牛弹琴” 等词汇让我们去逃避心与心的对话。我不否认很多情况下认知是有无法逾越的鸿沟的,但有的时候,我看见的是因为我们恐惧那个想象中的鸿沟,而放弃了一场场对话,包括我自己就错过了很多这样的机会。
试问我们身边的至亲,爱人,孩子,朋友,真的会与我们相差那么大的层次吗?真的会浪费掉我们的口舌吗?还是说其实这只是我们给自己设的一种假象,让我们觉得自己所在的境界,旁人压根就不会懂,所以封闭起来不想去respond。
你有没有那种感觉,比如说忙了一天很累了,回家只想安静,这时候另一半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可你其实并不想说太多。责任感,就是静下来,想一想自己今天到底过得怎么样,然后告诉对方我今天最开心的是一件什么事,失望的是一件什么事,有什么困难等等。这时候当我们说出自己有需要独处安静的需求,对方也会给与理解。设想如果我们跳过了这些,然后觉得一个人抗下压力很了不起,敷衍对方说今天还行,你让我自己待会儿,久而久之这样的关系又会如何呢?
我们在关系里的责任,也许并没有那么多患难见真情的机会去检验,就是在每一个response中,tap into our consciousness,回归当下,给出一个走心的response。
男人经常不愿意多解释,宁可赌气或者睡觉也不想沟通。女人不开心时也容易不说话,觉得说出来了还有什么意思呢?动物们只能靠简单的交流意会,只有人类可以深度而复杂的言传。这样看,我们如果遇到问题不去交流,这是不是一种退化呢?response是人类的responsbility。你觉得呢?